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估拉米夫定联合主被动免疫对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方法对HBV感染的孕妇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HBIG、拉米夫定和HBIG治疗、同时设不治疗为对照组,分别用ELISA、定量PCR检测孕28周及分娩前孕妇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含量,以及新生儿、12个月婴儿血清HBV标志物、HBV DNA含量。结果拉米夫定、HBIG、拉米夫定和HBIG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降低孕妇血HBV DNA水平(P<0.01),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率(P<0.001),增强12个月婴儿抗-HBs阳转率及抗体滴度。结论拉米夫定及HBIG均可有效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减少婴幼儿HBV感染。  相似文献   

2.
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雄  王冰  高志鑫 《江西医药》2009,44(3):250-25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对妊娠晚期HBVDNA〉10^6拷贝/ml的孕妇HBV垂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血清HBsAg、HBeAg、HBcAb均阳性及HBVDNA〉10^6拷贝/ml的孕妇41例,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17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从孕33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至分娩后1个月停服,检测两组孕妇分娩前和产后1年肝功能、二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定量及婴儿1岁时二对半结果。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孕妇分娩前HBVDNA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观察期间血清HBVDNA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HBV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分别为100%和83.3%(P〈0.05),2组孕妇及婴儿均随访1年,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妊娠晚期应用拉米夫定能降低孕妇HBV DNA载量,减少HB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3.
拉米夫定联合主被动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评估妊娠晚期应用拉米夫定联合主被动免疫对于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例HBsAg/HBeAg及HBV DNA均阳性孕妇知情同意后,于孕28周开始服用拉米夫定至妊娠终止,观察新生儿病毒标志物、抗病毒疗效及母婴异常情况。结果29例新生儿已追踪至7个月时HBsAg及HBVDNA均阴性,其中抗HBs阳性22例,母婴HBV垂直传播率为零,且无母婴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HBV水平较高孕妇,采用孕晚期应用拉米夫定来降低病毒含量,以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减少免疫失败发生,可能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廖华  朱琳燕 《中国药房》2014,(32):3010-301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4例HBV携带妊娠期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妊娠期妇女于产前3个月给予HBIG 200U,肌肉注射,1次/月+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肌肉注射乙肝疫苗1次;观察组妊娠期妇女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妊娠第28周开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口服,qd,至胎儿分娩后30 d。观察两组妊娠期妇女妊娠中期及临产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HBV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新生儿HBV标志物(HBVM)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妇女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妇女妊娠中期、临产前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妇女妊娠前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妇女妊娠中期、临产前HBV-DNA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妊娠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HBV表面抗原(HBsAg)、HBV表面抗体(HBsAb)、HBV e抗原(HBeAg)、HBV e抗体(HBeAb)、HBV核心抗体(HBcAb)阳性者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妇女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拉米夫定联合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较单用HBIG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我国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感染率和发病率都较高,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据测算,我国现有乙肝病毒(HBV)携带者1.2亿左右,约占世界HBV携带者的1/3,因此,乙肝是目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母婴垂直传播乙肝占乙肝感染的50%以上,是感染HBV的主要途径。所以,阻断HBV母婴传播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欧婉婷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2012-2014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母婴传播是引起HBV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阻断HBV母婴传播对控制HBV流行具有重要意义.学者们在HBV的母婴传播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影响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探讨影响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拉米夫定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应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治疗方案及联合用药方案,综合考虑转氨酶水平和病毒变异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并严格随访,以期提高抗病毒应答率,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已得到证实,但仍有局限性,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也常见报道。用药时应综合考虑相关因素选择病例,必要时及时停药或/和处置,避免滥用。严禁患者自购自用。  相似文献   

8.
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HBsAg和HBeAg阳性,HBVDNA≥1×10^6copies/mL的孕妇120例,分为2组:替比夫定组(年龄23~36岁)和对照组(年龄24~37岁),每组60例。替比夫定组受试者自孕28周开始口服替比夫定600mg,1次/d,至分娩后1个月,对照组不服用替比夫定。观察替比夫定组受试者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检测2组受试者在孕28周、分娩时和产后6个月时血清HBVDNA水平;2组婴儿在出生后即刻和1月龄时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各200U;在出生即刻、1月龄和6月龄时肌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各10μg。检测2组婴儿出生后24h、6月龄和1岁时血清HBsAg及HBVDNA阳性率。结果:孕28周时,替比夫定组受试者血清HBVDNA水平[6.62±0.90)×10^6copies/mL]与对照组[(7.22±1.27)×10^6copies/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即刻替比夫定组[(0.49±0.54)×10^3copies/mL]较对照组[(7.46±1.06)×10^6copies/m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替比夫定组[(6.23±0.85)×10^6copies/mL]与对照组[(7.55±1.88)×10^6copies/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比夫定组有13例受试者在孕28~36周出现血清肌酸激酶轻度升高,停药2周后恢复正常。替比夫定组孕妇所生婴儿6月龄时血清HBsAg和HBVDNA阳性例数(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孕妇所生婴儿12月龄时HBV母婴传播阻断率分别为98.3%和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婴儿均未出现发育不良。结论:用替比夫定可以较安全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且不影响婴儿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53例患者均口服拉米夫定100mg/d治疗至少12个月,停药观察至少6个月.结果 疗程超过1年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病毒学应答情况与性别、年龄、疗程、HBV基因型以及治疗前的ALT、HBV DNA水平无关,停药6个月后的持续应答情况与上述因素中的HBV基因型及ALT、HBV DNA水平有关.结论 HBV基因型与ALT、HBV DNA均是慢性HBV感染患者重要的抗病毒治疗应答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产前检查的妊娠合并HBV-DNA阳性的15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阻断Ⅰ、Ⅱ组,每组53例;对照组46例。阻断Ⅰ组于妊娠28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肌内注射HBIG干预,阻断Ⅱ组仅在妊娠28周开始肌内注射HBIG干预,对照组孕期未采用任何干预措施。3组分娩的新生儿均于出生24 h内注射HBIG,并于0、1、6月龄接种乙肝疫苗,在新生儿12月龄时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和HBV-DNA。结果阻断I组母婴阻断率分别与阻断Ⅱ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阻断Ⅱ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孕晚期拉米夫定联合接种HBIG和乙肝疫苗的免疫策略能够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妊娠中期应用拉米夫定对HBV传播的影响及安全性,寻求最佳预防宫内传播的方法.方法 拉米夫定组57例孕妇于孕20~26周开始服用拉米夫定100mg/天至分娩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组66例孕妇于孕28周开始使用HBIG 200 IU行宫内 阻断治疗,2组新生儿出生均予主、被动联合免疫,观察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情况、抗病毒疗效及母婴异常情况,随访到婴儿1岁并分别在0、1、7、12月龄时监测其血清HBV DNA、HBsAg和抗-HBs定量变化.结果 拉米夫定组孕妇于分娩前HBV DNA显著下降(t=18.72,P<0.05),转阴率为33.3%,肝功能异常者全部恢复正常.该组57例新生儿随访至1月龄时HBsAg或HBV DNA均阴性,宫内感染率为0,与HBIG组宫内感染率(15.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P<0.05).2组婴儿1岁时的血清抗-HBs水平无差异(t=0.71,P>0.05),拉米夫定组HBV慢性感染为0,HBIG组10例宫内感染婴儿均为HBsAg、HbeAg、抗-HBc、HBV DNA阳性,2组孕妇及婴儿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HBV水平较高孕妇,妊娠中期采用拉米夫定降低病毒含量,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宫内传播及产时传播)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临床观察拉米夫定干预下慢性乙型肝炎孕妇的病毒动态及安全性。方法对拉米夫定治疗中发现早孕而继续服药的18例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及发现早孕而停止服药的22例乙型肝炎孕妇,分别观察其病毒动态、妊娠并发症、婴幼儿HBV感染率及发育异常发生率。结果18例继续服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中16例HBV-DNA阴性,18例孕妇所产婴儿HBV感染率为零,妊娠并发症为零,尚未发现婴幼儿发育异常情况。而停止服药的22例慢性乙型肝炎孕妇中,19例HBV-DNA阳性。其婴儿HBV感染率41.9%,有17例发生妊娠并发症。结论拉米夫定可有效降低孕妇HBV-DNA水平,有助于阻断母婴传播,也有助于降低乙型肝炎妊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拉米夫定对肺结核并HBV感染患者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对肺结核并HBV感染患者的作用。方法:标准化疗的41例血清HBV-DNA阳性的肺结核并HBV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拉米夫定0.1g.d-1,对照组未用拉米夫定,疗程半年。两组患者均随访至4.3年。观察肺结核并HBV复制患者化疗中,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与肝功能变化以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02例肺结核并HBV感染患者血清HBV-DNA阳性41例,阳性率为40.20%,化疗中,肺结核并血清HBV-DNA阳性抗病毒组,肺结核并血清HBV-DNA阳性未抗病毒组,肺结核并HBV-DNA阴性、其它HBV-M阳性组,单纯肺结核组的肝功能受损率分别为28.57%,95%,9.68%及5.07%。随访至4.3年,肺结核并血清HBV-DNA阳性,未抗病毒组,死亡4例(20%),且死亡与肝病直接相关(肝衰竭),发生肝硬化2例;肺结核并血清HBV-DNA阳性抗病毒组,无肝硬化及死亡病例。结论:肺结核并HBV感染,且HBV复制,化疗中应用拉米夫定有重要意义。拉米夫定抗HBV治疗,对改善存在HBV复制的肺结核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并有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化疗前可常规检查血清HBV-DNA。血清HBV-DNA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建议化疗中常规联用拉米夫定抗HBV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基因芯片技术在乙型肝炎(乙肝)基因分型和拉米夫定耐药性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87例乙肝病毒(HBV)免疫学标志物阳性患,用PCR法筛选HBV-DNA阳性血清,用肝炎基因诊断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并对拉米夫定治疗中YMDD基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153例HBV-DNA阳性中,B基因型8例,C基因型144例,B/C混合型1例;拉米夫定治疗1年以上、3个月~1年、少于3个月的YMDD突变率分别为41.46%、16.00%和3.20%。结论:肝炎基因芯片可用于乙肝诊断分型,并可对村米夫定治疗后耐药性讲行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ivudine,LMV)对干扰素治疗无应答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73例干扰素治疗无应答患者停药后改用LMV100mg,q.d,口服(研究组),同期的82例为LMV初治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24月治疗期间和停药6月后血液生化学、HBV血清学及其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73例、56例和42例)与对照组(82例、63例和45例)分别完成了LMV12,18,24月的治疗,研究组和对照组停药随访6月以上的患者分别为26例、19例。在24月的治疗后,两组ALT复常率和HBV-DNA阴转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在LMV治疗6月与18月后,HBeAg的消失率与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月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HBsAg的消失率分别为11.90%和2.22%,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而研究组和对照组HBV-YMDD的累积变异率分别为16.44%和31.71%,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6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病毒学复发率分别为11.54%和21.05%,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V对干扰素治疗无应答的慢性乙肝疗效确切,其疗效显著优于LMV初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乙肝患者 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0例 ,治疗组给予氧化苦参碱注射液 40 0mg ,im ,qd ,拉米呋定 10 0mg ,po ,qd ;对照组单用拉米呋定 10 0mg ,po ,qd。两组疗程均 12~ 2 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乙肝病原学血清标志物、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肝功能均有较明显的改善 ;治疗组和对照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 90 .0 % ,85 .0 % ;HBeAg转阴率分别为 47.5 % ,2 7.5 % ;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肽 (PⅢP)、Ⅳ型胶原 (C Ⅳ )和层黏蛋白 (LN)浓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在HBeAg转阴率、HA、C Ⅳ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肝能有效改善肝功能 ,抗病毒方面有协同作用 ,并能增强抗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干扰素(IFN-α2b)与拉米夫定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单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45例,序贯应用拉米夫定及干扰素治疗,疗程均为8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及停药6个月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病毒学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及停药6个月后,治疗组血清谷丙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并评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孕期乙型肝炎宫内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孕期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在控制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方面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进行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在产科定期行产检并分娩的HBsAg阳性,同时HBV-DNA也为阳性的母亲和新生儿共198例,按照孕期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前后母血HBV-DNA变化情况进行分组:一组为HBV-DNA转阴者;二组为HBV-DNA下降者(不包括转阴组);三组为HBV-DNA升高者。对三组新生儿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多次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后,82%(162/198)的孕妇静脉血HBV-DNA含量总体出现下降,其中有4.95%(10/198)的孕妇HBV-DNA出现转阴,有18%(36/198)孕妇HBV-DNA含量上升。一组10例与二组152例的新生儿免疫失败率均为0,而三组36例新生儿免疫失败率为25.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考孕期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前后母血HBV-DNA拷贝数变化情况能够有效预测新生儿免疫失败的概率。  相似文献   

19.
赵文莉  贺新祥  胡勤明 《中国药师》2014,(10):1741-1743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挽救治疗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1例LAM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以ADV 10 mg·d^-1+LAM 100 mg·d^-1联合治疗48周;对照组采用ADV 10 mg·d^-1+LAM 100 mg·d^-1联合治疗4周,后单用ADV 10 mg·d^-1治疗4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载量、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肝功能及基因型耐药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4周、48周HBV DNA水平和A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2周和24周 HBV DNA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12周、24周、36周和48周HBV DNA转阴率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和48周时,观察组血清HBeAg阴转率为26.1%、33.3%,血清HBeAg/抗-HBeAb转换率为8.7%、17.4%,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线水平≥105拷贝/ml的患者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基因型耐药率分别为0和2.2%(1/45),对照组1例耐药,患者为rtN236T变异。结论: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ADV和LAM联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