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顾锡镇教授认为,抑郁症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从肝治疗,疏肝解郁为首要考虑之外,还要充分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重视个体特征,如治疗围绝经期的女性患者,结合其特殊生理时期特点,从气、从血治疗,治当益气养血、补益肝肾;对于久治不愈的患者,则要从痰、从瘀治疗,治当清热化痰、活血化瘀,临床效果颇佳。附验案3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同甲状腺疾病,魏子孝教授擅于“抓主症”辨治,效果明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以滋阴为重,从畏热、失眠、心悸进行“抓主症”论治;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则以补气温阳为主,从乏力、水肿、胸闷进行“抓主症”论治;对于格雷夫斯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结合疾病活动、静止期,从眼凸、眼干、睑肿进行“抓主症”论治;治疗甲状腺结节则从痰邪论治,分烦躁、畏寒及无症状进行论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则参考温病,从发热、疼痛及颈肿3个主要症状论治。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我们认为中医治疗该病,首先要明确诊断,而治疗则求之于肾,再从调理月经、疏肝解郁及活血化瘀等方面着手,则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杨继洲医案是《针灸大成》的重要内容。31则医案里除了4则单纯用药物治疗外,其余27则均用针或针药并用。这27则医案中,有两则各包括两个病例,所以实际有29个病例,它们记录了杨氏运用针灸方法治疗24种疾病的临证经验。从这些医案中可以看出杨氏治疗疾病着重辨证施治。兹分析于下:一、辨证施治原则的具体应用1.标本兼顾、选穴精当:杨继洲将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治疗时不仅从病变局部(邪之所在)考虑祛除邪气,同时根据病理变化的关键所在,从整体出发,扶助正气  相似文献   

5.
介绍王作顺主任医师运用经方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从3个方面分析了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一则为饮食、劳逸、情志失其常,一则为风火痰瘀虚乱其脏,一则为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上亢。临证治疗强调从肝肾论治,病证相参,随证加减,注意顾护脾胃,安神助眠。  相似文献   

6.
临证偶得     
临证某些常见病和疑难重症,用常规方法治疗往往效果较差或缓慢,若采用变法治疗,则会收到较好疗效.而这些治疗方法,有的是从个案治疗经验中总结出来,或是从偶然治验中得到启示.笔者现将在偶然治验中的几则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基于少阳理论探析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少阳经络循行部位与肩关节周围炎发病部位紧密相关;少阳生理功能正常运行,则气血调和、筋骨有秩,功能失常,则气滞血瘀、痰浊内生,以致筋骨凝滞失用。治疗上,一则从少阳经络循行部位出发,选取少阳经络相关的穴位施以针刺、小针刀、推拿手法等缓解症状;二则从少阳主骨、少阳为枢的功能出发,调畅少阳气机,达到气血通畅、筋骨得养的目的;三则从五脏之肝与六腑之胆互为表里角度出发,从少阳之脏腑论治筋伤,采用柴胡类经方调和脏腑,整体论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段富津教授治疗耳鸣的验案三则进行分析,以示段富津教授的临床思路和辨证方法,以期为临床上治疗耳鸣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段老认为耳鸣的诊治主要以脏腑辨证为基础,分清阴阳虚实;治疗从脾、从肝、从肾、从心论治,主要的经验方有益气聪明汤、天麻钩藤饮、通气散、龙胆泻肝汤、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加减,临床收到了显著疗效。以三则验案为例,浅析了段老治疗耳鸣的经验,以期为耳鸣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异病同治理论源于《内经》,在《金匮要略》《伤寒论》中得以广泛应用。张仲景灵活运用异病同治理论治疗临床各科疾病,从证入手,证相同,则治疗同,证有异,则治疗异。现代学者认为,异病同治理论的确立,要综合考虑疾病、证候、体质等多方面的因素,病证结合,中西结合,但归根要以证为变化的条件,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治则思想的形成、涵义、内容和范畴,层次划分,近现代对中医治则的研究及对中医治则治法的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回顾,分别从11个方面为主要研究内容论述,以体现中医治则深刻哲学内涵,及其对养生,预防,治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脾瘅的发生与五脏不能正常发挥生理功能有关,三焦气化功能统领五脏六腑,脾瘅发生之本为三焦气化功能失常。三焦气化功能包含心、肺、脾、胃、肝、肾等的生理功能,单个脏腑或两个及以上脏腑生理功能失调均可致脾瘅的发生。"三焦通,则左右内外上下皆通也。"脾瘅的论治应以改善三焦气化功能为主。若病因为心火亢盛,耗伤阴津,治疗应清心泻火,养阴生津;若病因为心阳气虚,血脉瘀阻,治疗应益气温阳,活血化瘀;若病因为脾失健运,则应根据不同阶段采取健脾运气、清热利湿、润燥养阴等治法。若病因为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治疗应疏肝解郁,益气养阴。通过调节三焦气化功能,使五脏和,气血顺,津液布,通过调节各脏腑之异常使三焦气化功能正常,则脾瘅可愈。  相似文献   

12.
程为平  景伟  庞博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513-2515
呃逆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西医对其有不同的理解,中医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胃气上逆,胸膈被扰:西医认为,呃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膈肌、膈神经、迷走神经或中枢神经等受到刺激后引起的一侧或双侧的膈肌阵发性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从而发出短促响亮的特别声音,并将持续痉挛超过48 h未停止的呃逆称为顽固性呃逆。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按照不同的临床症状将顽固性呃逆分为寒邪犯胃证、心胃火盛证、肺胃气逆证、肝郁犯胃证、脾胃失和证、痰热蕴胃证、胃阴亏乏证、胃肾两虚证等8个证型,进而针对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不同证型,采取头项针倒丁字取穴法为主,体针辨证配穴为辅的针刺治疗方法,并通过自拟顽固性呃逆评分量表的评分结果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其临床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上下交病治其中--随魏长春老中医侍诊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长春老中医治疗复杂疑难顽症,属真元衰败上下交痛者,强调“治其中”的原则,例举魏老治疗肺心病、肝硬化、慢性肝炎、食道癌转移等为上下交病验案,分别采用培中土、运大气、保远真、救气阻等法,皆立足于顾护脾胃之气,巩固后天之本的治则。  相似文献   

14.
卢红蓉 《世界中医药》2014,9(11):1423-1428
作者为总结现代以来中医诊治冠心病的基本规律和各家特点,提炼和阐明中医诊治冠心病的基本理论框架,开展中医诊治冠心病的学术调研。作为调研内容之一,首先就2012年以前,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诊治冠心病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或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科技成果进行文献调研。文献调研的初步结果表明:有相关科技成果33项,期刊论文149篇。关于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代表性学说有血瘀说、瘀毒从化说、痰瘀互结说、心脾痰瘀相关说、脾胃相关说、络病说等。其中,血瘀说又有气虚血瘀、阳虚血瘀、气滞血瘀、痰阻血瘀等不同类型。上述病机学说,有侧重正虚、邪实的差异,共同点是均强调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并据此开展了不同角度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求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证型和临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1996年1月至2016年8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治疗PPD的临床研究,对文献中的证型、方剂以及药物出现频次和比例进行统计归类,对药物和症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整理分析得出21个PPD证型,其中心脾两虚、肝气郁结、气虚血瘀、脾肾两虚、痰热郁结为常见证型;证型要素分析,肝郁、血瘀、气滞、痰湿、痰瘀为常见实性证型;心脾两虚、气虚、血虚、脾肾两虚、阴虚、气血两虚、肾虚为常见虚性证型;病位主要在心、肝、脾、肾四脏;共得方剂108首,其中自拟方59首,成方49首,两者以补益剂、理气剂、理血剂为主;整理中药139味,分为9类,柴胡、当归、党参、白芍等为常用药。结论:PPD的证型、选方和用药具有不同于其他时期抑郁症的特点,强调以疏肝理气、产后补虚为法,兼以注重对血的调养,同时注重对PPD患者心身的共同调整。  相似文献   

16.
介绍胸痹心痛治疗四法。辛温通阳,散寒宣痹—胸阳不振;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肝郁气滞证;补血养心,调补脾胃—脾胃不调,心气不足;通阳泄浊,豁痰宣痹通络—痰浊闭阻证。  相似文献   

17.
《血证论》重脾阴的思想以血病津伤累气为理论基础,应用甘淡养阴滋脾益气为治疗大法,固护脏腑津液,并结合清心宁血、心脾兼治、培土疏木、抑火生血、宁血止血的治疗法则,达到滋阴生血益气的治疗效果。《血证论》甘淡滋脾治疗贫血的理论,摆脱了现代医学对中医思路的限制,以中医传统阴阳气血水火理论为基础,顾及到血虚患者津伤病气,同时容易发生火性炎上、肝郁不疏、心血不宁的病理表现。为中医治疗贫血提供有益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从脾胃论治鼻咽癌放疗副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副反应与脾胃有密切关系,其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伤及肺胃阴液,影响及脾,以致脾失健运,脾胃升降失调,日久致脾气虚弱,化源衰少,气血两虚,甚或累及肾阴,因此治疗上应着重于脾胃,勿使脾胃气阴受损,并及时予以调治,使正气充盛,燥热之邪自去,从而减轻放疗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脏病并发心血管疾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指肾的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职而致心之气血阴阳逆乱。标实证则以痰湿、浊毒、瘀血为主。肾元亏损、脾气衰败,气机升降失调,极易发生肾水不升、心火不降,肾精亏虚、心血及心神失养,甚则心肾阴阳亏虚、虚阳浮越等心肾不交之证。痰湿、浊毒、瘀血内生,痹阻心脉,从而产生"胸痹、心痛、心悸"等心系病证。痰湿、浊毒、瘀血又常相互影响,瘀血阻滞脉络,可致水液内停;痰湿亦可阻滞脉络,而使瘀血内生;浊毒耗伤正气,而致气虚水停;浊毒又常与瘀血、湿热并行,并行后若上窜入心入脑,易蒙蔽心窍,发为危候。故临床上化痰利湿、活血祛瘀、泄浊解毒常常相兼而用。另外,外感风、寒、湿等邪亦会加重病情。故治疗上当以心肾同治、补虚泄实为法。同时脾为中州,助力于心火与肾水之升降交济,且肾与脾分别为先后天之本,相互滋生,故治疗上亦需兼顾实脾。  相似文献   

20.
许占民教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经验撷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会珍  刘建平 《新中医》2002,34(11):14-16
许占民教授认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证属本虚标实。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多由湿热内蕴所致;慢性静止期或慢性持续活动期则多表现为脾肾两虚或虚实夹杂。治当健脾益气固本,祛邪利湿治标,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并辅以补肾、疏肝及活血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