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胸片及CT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诊断率。方法 收集6例经胸片,CT检查,病理活检及肺泡灌洗术证实的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影像分析。结果 胸片和胸部CT均显示两肺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影,两肺散在分布的斑片状或大片状磨玻璃影及实变影。CT还可显示磨玻璃影中的网络状影(碎石路征)和充气支气管征,结论 胸片可发现病变,但不能确诊,CT尤其是高分辨率扫描可清楚显示病变的范围及特征性改变;既边界清楚的地图样分布的磨玻璃影,斑片影及分布其中的网格状影,结合临床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胸部平片和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经病理证实的PAP患者的胸部平片和CT表现。结果:胸部平片和胸部CT均表现为双侧弥漫性斑片状或大片状磨玻璃实变影。其中2例病变下肺多于上肺,自肺门向外围伸展成蝶翼状分布。CT示病变边缘锐利,与周围正常肺组织界限清晰,并在其衬托下呈"地图样"分布。同时可显示磨玻璃影中的网格状影(铺路石征)和充气支气管征。结论:PAP有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或支气管肺泡灌洗病理证实的PAP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对PAP的CT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两肺弥漫性随机分布的斑片状磨玻璃影10例(100%),2例伴有肺实变,病灶与正常肺组织间分界清楚,呈地图样分布者8例(80%);在磨玻璃影中可见网格状较高密度影,呈碎石路征6例(60%);充气支气管征者4例(40%)。同一病例中可同时有上述几种改变。结论 PA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对PAP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肺泡灌洗或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人的MSCT资料,分析肺部病变的形态、密度及分布情况。结果本组双肺弥漫性斑片状或磨玻璃样病变者7例,病灶与正常肺组织间分界清楚,呈地图样分布者5例。在磨玻璃影中可见弥漫性分布的网格状影,呈"铺路石征"者4例;在斑片状阴影者中见支气管充气征者4例。同一病例中可同时有上述几种改变。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有特征性的MSCT表现,MSCT对肺泡蛋白沉积症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X线和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及肺泡灌洗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X线和CT影像学特点.结果X线片和CT表现为双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磨玻璃样阴影,CT能更清楚地显示磨玻璃中的网格状影(铺路石征)和充气支气管征.结论 CT可以更清晰显示PAP的病变范围和程度,并且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CT可作为PAP首选的诊断方法,X线片对判断病情也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胸部平片、CT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4例经病理证实的PAP患者的胸部影像资料,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29~61岁;4例患者均行螺旋CT、高分辨率CT(HRCT)检查,1例行胸部平片;其中3例肺泡灌洗,1例肺穿刺证实.结果 ①原发型3例,胸部平片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分布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两侧肋膈角锐利,心影未见增大.1例胸部CT示病变弥漫呈片状分布,边缘锐利,与周围正常肺组织界限清晰,并在其衬托下呈“地图样”分布,同时可显示磨玻璃影中的网格状影(铺路石征).2例胸部CT示两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影,肺尖及肺基底部均累及,部分胸膜下区未累及,边界不清,部分肺组织实变,见空气支气管征.②继发型l例,CT显现左下肺散在片状磨玻璃样高密度影,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右下肺大片状高密度影,内见支气管走形,周围见晕征.③1例原发型PAP纵隔内见肿大淋巴结影,短径未超过1.5 cm.4例均未见胸腔积液和心影增大.结论 弥漫、区域性磨玻璃样阴影,地图或铺路石样改变,胸膜下区未累及,临床与影像表现不符等征象是PAP具有特征性的表现;若有基础疾病合并上述影像表现,应考虑合并PAP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认识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X线和HR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确诊的53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X线胸片表现,其中5例同时有HRCT扫描。结果:胸片显示:病变分布以两中下肺野及肺门周围为明显。以双侧磨玻璃影及片状实变影最为多见,其次为粟粒状或小结节影。磨玻璃状或云雾状影(31例)、斑片状实变影(12例)、粟粒状或小结节影(6例)、细网状影(4例)。本组5例HRCT病灶分布以两肺下叶背段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3例)、斑片状实变影(2例)。结论:X线胸片表现与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尤其在痰或胃液中及肺泡灌洗液内查到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可明确诊断;HRCT能准确显示其病变范围及细节,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影像学的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着症X线和CT表现的特点。结果胸片主要为肺泡实变,显示两肺弥漫性斑片状影;CT既能显示肺泡实变又能显示间质异常,表现的特征是病变与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楚,病灶呈地图样分布。结论根据CT和HRCT的典型特征,结合病史,可以对肺泡蛋白沉着症作出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CT诊断的特征性表现以及肺泡灌洗术治疗前后CT表现对比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积症的CT和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CT均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的片状、斑片状磨玻璃样高密度影,其中5例可见地图样分布,7例可见“铺路石征”,3例可见片状实变影,6例可见支气管充气征.10例患者经临床有效治疗后1周复查胸部CT双肺病变范围不同程度缩小6例,地图样分布病变缩小4例,7例仍可见“铺路石征”(其中6例网格样病变边缘变清晰),3例片状实变影转变为磨玻璃样高密度影,6例仍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结论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HRCT可作为临床评价肺泡灌洗术治疗疗效的一种常用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部X线片和高分辨CT(HRCT)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IPF患者分别做胸片、HRCT的检查,并随访分析其动态变化与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X线胸片两肺有多发的斑片状影,病灶以中下肺、胸膜下分布为主。HRCT上的表现呈多样性:磨玻璃样影45例,囊、蜂窝征49例,胸膜下线、网状影39例,结节影16例,肺气肿26例,肺牵拉性支气管柱状及囊状扩张42例。结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HRCT不仅能显示胸片、CT无法显示的特殊影像,还可显示叶间裂,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等改变,更能准确判断IPF纤维化程度,同时间质纤维化基础上出现磨玻璃样阴影则HRCT可考虑病变有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X线和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X线及CT征象。结果PAP肺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X线平片呈非特异性的弥漫分布的肺泡实变影或磨玻璃影,CT表现可归纳为:地图样表现、碎石路样表现、肺实变表现、肺水肿样表现以及肺间质纤维化表现等。胸部影像表现与临床症状常不吻合。结论肺部影像尤其是HRCT可以充分显示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特点,也是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预后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临床和影像相结合可以有效确诊本病。  相似文献   

12.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临床特点、确诊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7例经病理证实的PAP患者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和全肺灌洗前后症状、体征、影像学等的改变。结果PAP的临床表现有反复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慢性呼吸功能衰竭以及与临床症状不相称的影像学表现。BAL和全肺灌洗后PaO2显著提高(P<0.05),肺功能虽然有所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有所改善。结论X线影像和CT扫描有助于早期诊断PAP,肺组织活检仍是确诊PAP的最可靠手段,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过碘酸雪夫染色阳性可作为确认PAP的重要依据。BAL和全肺灌洗能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气交换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PAP)的X线和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PAP的X线与CT征象。结果:X线平片呈非特异性弥漫分布的肺泡实变影或磨玻璃阴影,CT扫描病变呈地图样分布或碎石路征。结论:CT尤其是HRCT可清楚显示PAP病变的范围及典型特征性改变,结合临床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胸片及CT影像学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肺泡灌洗证实的11例PAP的临床和X线胸片、CT表现。结果PAP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气促、咳嗽。胸片表现为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斑点状、务索状、小片或大片状实变影。CT上表现多样化,可见毛玻璃征、碎石路征、地图征、支气管充气征、蜂房征、局限性肺气肿等。结论PAP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肺实质病变,胸片表现缺乏特征;毛玻璃征、碎石路征、地图征等支气管充气征为CT特征表现,能对正确诊断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Qin L  Shi JH  Liu HR  Feng RE  Liu T  Li J  Lü W  Qin MW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6):3283-3286
目的 分析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弥漫磨玻璃影(GGO)的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胸部CT表现为双肺GGO的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年龄30~59岁(平均52岁),病程2~36个月(平均14个月).临床表现为胸闷憋气5例,体重下降5例,浅表淋巴结肿大2例,肝脾肿大2例.血红蛋白平均下降25 g/L,血清乳酸脱氢酶平均755 U/L,3例患者肺功能为弥散功能障碍(一氧化碳弥散量平均为70%).影像学表现为单纯双肺GGO 2例、双肺GGO伴双肺实变影3例、伴小叶间隔增宽3例、伴小结节影2例、伴纵膈淋巴结肿大2例.6例患者均经肺组织活检病理确诊,其中4例为B细胞淋巴瘤(血管内淋巴瘤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各2例),2例为T细胞淋巴瘤.随访2~6个月(平均4个月),4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病情平稳;2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1例未化疗失访,1例因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未能化疗,4个月后死亡.结论 以双肺GGO为首发影像学表现的肺非霍奇金淋巴瘤起病隐匿,少见,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肺活检是最终确诊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PAP)的X线和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PAP的X线与CT征象,并寻求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的CT及HRCT征象。结果PAP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X线平片呈非特异性弥漫分布的肺泡实变影或磨玻璃阴影,CT扫描病变呈地图样分布或碎石路征、肺实变表现(支气管充气征)以及肺间质纤维化样表现等。结论CT尤其是HRCT可清楚显示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特点,结合临床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目前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确诊需要依据支气管肺泡灌洗和/或肺活检,属于侵入性检查,而胸部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尤其是胸部低剂量容积数据高分辨率CT(VHRCT)检查能更多地显示双肺解剖细节及病变细微特点,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但鲜有这方面的报道。目的 观察低剂量VHRCT下PAP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表现,从而探讨VHRCT在PAP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诊治的24例PA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胸部低剂量VHRCT资料、确诊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4例患者双肺均可见多发的磨玻璃样密度影,边界清,边缘模糊,其中12例磨玻璃影广泛分布,呈“地图征”表现,7例患者双肺可见局限性片状实变影;6例磨玻璃影中可见小叶间隔增厚,呈“铺路石征”表现;3例可见从肺门向外放射,呈“蝶翼状”分布的大面积阴影(磨玻璃影或/和实变影);2例可见充气支气管征;部分患者双肺可见多发微小结节及间质纤维化表现;24例均未见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增大;同一患者中可有上述几种征象同时出现。治疗后复查及随访过程中,24例双肺磨玻璃影范围不同程度缩小、密度减低、边缘清晰,4例实变影密度减低呈磨玻璃密度影,2例见充气支气管征。16例经支气管肺泡灌洗确诊,3例经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抗体检测确诊,5例经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确诊。确诊前根据患者胸部低剂量VHRCT的特征性表现高度提示PAP者共16例,符合率为66.7%(16/24),其余8例患者依据VHRCT的特征,5例提示细菌性肺炎、2例提示肺水肿、1例提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疗后总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酸碱度(pH)、氧分压(PaO2)高于治疗前,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PAP的低剂量VHRCT表现为广泛性或局限性分布的磨玻璃影和/或实变影,其中“地图征”和“铺路石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部分病例可见“蝶翼征”和充气支气管征;另外,本疾病一般无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增大;上述影像学征象有助于PAP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和疗效观察,可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的临床、X线及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病理证实的PLCH患者的临床、X线和CT资料。2例患者均行胸部螺旋CT、高分辨CT(HRCT)扫描及X线胸部平片摄影,1例行头颅CT扫描。结果 2例患者CT及HRCT均为双中上肺野广泛分布的高密度小结节状影、纤维条索影及囊状和蜂窝状影。1例头颅CT示右枕骨局限性骨质破坏;胸部平片示双肺野透光度减低,双肺纹理模糊;另1例胸部平片示双肺纹理紊乱,右肺中野可见多个小囊状低密度区;纵隔影明显增宽。结论 PLCH的X线、CT及HR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是HRCT显示病变更加清晰,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对此病的诊断,确诊仍需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或开胸病理证实8例PAP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PAP X线表现为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磨玻璃样影和实变影,自肺门向外放射,可呈"蝶翼征"。胸部CT变化多样:铺路石征;地图样分布;磨玻璃影;气腔实变影,支气管充气征。结论 PAP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