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ma,RB)细胞对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以制定合理的RB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方法】应用3-(4,5)-双甲基-2噻唑-(2,5)-二甲基溴化四氮唑蓝(MTT)体外药敏法,测定35例RB患儿瘤细胞对常用的阿霉素、长春新碱、鬼臼乙又苷、卡铂、甲氨喋呤、放线菌素D和噻替哌共7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RB的药敏可评价率是86.7%。同一种药物对不同的肿瘤细胞有不同的抑制率,7种药物的最高抑制率是卡铂(91.8%)、噻替哌(90.7%)、放线菌素D(89.7%)、鬼臼乙叉苷(88.4%)、阿霉素(86.61%)、甲氨喋呤(58.66%)、长春新碱(54.95%);最低的直接抑制率均是0。【结论】不同RB个体的瘤细胞对不同的化疗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体外药敏试验筛选敏感化疗药物对临床RB个体化治疗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膀胱癌术后分别应用吡柔比星(THP)或丝裂霉素C(MMC)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效果。方法:将80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患者膀胱灌注THP,另一组患者膀胱灌注MMC,THP组总疗程12个月,MMC组总疗程2年,期间观察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THP组2年内复发率为16.67%(7/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9%(12/42);MMC组2年内复发率为31.58%(12/3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58%(12/38)。2组肿瘤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较MMC疗效满意,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药物,MMC相对膀胱刺激症状较轻,仍可作为常用的膀胱灌注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法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法指导制定化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应用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法检测64份乳腺癌手术标本对9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检测8株乳腺癌细胞系对8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乳腺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程度存在着异质性。联合用药的敏感率高于单药。检测结果与临床疗效相符。结论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法可用于临床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1].膀胱癌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手术后复发率高达50%~70%[2],如何预防肿瘤术后复发有着重要意义.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是预防肿瘤复发的重要手段,采用不同药物、不同温度的膀胱灌注后肿瘤的复发率各不相同.2007年1月至2012年9月我们对膀胱肿瘤术后患者采用温热吡柔比星定期膀胱灌注,患者复发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利用MTT法检测肝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肝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筛选个体敏感的化疗药物。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对2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细胞进行7种抗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7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为奥沙利铂(OXA)92.5%,丝裂霉素(MMC)88.88%,顺铂(DDP)81.48%,吉西他滨(GEM)66.66%,表阿霉素(EADM)62.96%,5-氟脲嘧啶(5-FU)51.85%,羟基喜树碱(HCPT)40.74%。结论:MTT法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肿瘤细胞体外药敏试验方法,为肝癌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加α-干扰素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46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切除术后,采用吡柔比星30mg α-干扰素300万U 生理盐水20ml膀胱灌注20次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结果随访6-60个月,灌注后复发率为10.9%(5/46)。结论膀胱癌术后吡柔比星加α-干扰素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膀胱癌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23例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护理。方法: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者术后1周、经膀胱部分切除术者术后2周用吡柔比星30mg溶入5%葡萄糖液50m1中膀胱灌注,灌注前后配合必要的护理。结果:23例患者随访24个月后复发率为22.3%,未见药物性皮炎和化学性尿道炎发生,无膀胱挛缩现象,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膀胱癌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配合必要的护理,可有效延缓肿瘤复发及预防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细胞药敏试验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组织块培养、终点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法(TECTA)在乳腺癌化疗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10种常用乳腺癌化疗药物及临床常用的五组联合化疗方案,我们TECIA对7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标本,评估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联合化疗方案选择的合理性。结果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的杀伤作用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10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别为5-氟尿嘧啶(5-Fu)33.3%、顺铂(DDP)37.5%、环磷酰胺(CTX)29.2%、足叶已甙(VP-16)16.7%、丝裂霉素(MMC)22.0%、表阿霉素(EPI)41.7%、诺维本(NVB)45.8%、阿霉素(ADM)41.7%、泰素(PTX)54.2%、氨甲喋呤(MTX)25.0%。五组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分别为CAF:环鳞酰胺(CTX)+阿霉素(ADM)+5-氟尿嘧啶(5-FU)33.2%;CMF:环鳞酰胺(CTX)+氨甲喋呤(MTX)+5-氟尿嘧啶(5-FU)26.6%;TA:泰素(PTX)+阿霉素(ADM)31.2%;NP诺维本(NVB)+顺铂(DDP)45.2%;TP:泰素(PTX)+顺铂(DDP)40.1%。结论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在乳腺癌的临床用药及个体化化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检测结果与临床实际疗效具有良好相关性,可用于指导乳腺癌术后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ma,RB)细胞对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以制定合理的RB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方法]应用3-(4,5)-双甲基-2噻唑-(2,5)-二甲基溴化四氮唑蓝(MTT)体外药敏法,测定35例RB患儿瘤细胞对常用的阿霉素、长春新碱、鬼臼乙叉苷、卡铂、甲氨喋呤、放线菌素D和噻替哌共7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RB的药敏可评价率是86.7%.同一种药物对不同的肿瘤细胞有不同的抑制率,7种药物的最高抑制率是卡铂(91.8%)、噻替哌(90.7%)、放线菌素D(89.7%)、鬼臼乙叉苷(88.4%)、阿霉素(86.61%)、甲氨喋呤(58.66%)、长春新碱(54.95%);最低的直接抑制率均是0.[结论]不同RB个体的瘤细胞对不同的化疗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体外药敏试验筛选敏感化疗药物对临床RB个体化治疗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崔涛  葛明珠  纪强  马卫海 《河北医学》2009,15(7):760-762
目的:探讨膀胱癌切除术后预防肿瘤复发的治疗方案。方法:依据抗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手术前后进行动脉灌注化疗,术中切除肿瘤后于膀胱粘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和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结果:全组65例中有60例获得3年以上的随访,随访率(92.3%)。4例分别在术后19、27、37、43个月复发,复发率(6.7%)。结论:动脉灌注化疗加膀胱粘膜下注射及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可增强抗肿瘤作用,延长无瘤间期,对预防肿瘤复发远期疗效可靠,尤其对早期浅表性非浸润癌效果显著,为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提供了一种新的化疗用药途径。  相似文献   

11.
蔡秋玲  刘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420-2421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联合丝裂霉素在浅表性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11年4月术后采用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交替灌注治疗的6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单纯采用丝裂霉素进行术后灌注治疗的68例膀胱癌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进行交替膀胱灌注治疗可有效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2α联合吡柔比星(THP)早期膀胱灌注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将5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A组29例术后早期行IFN 2α联合THP膀胱灌注,2周后THP常规方案膀胱灌注;B组29例术后单纯行常规THP膀胱灌注。结果:随访24~36个月,A组复发1例,B组复发6例,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IFN 2α联合THP早期膀胱灌注与单纯术后THP膀胱灌注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浅表性膀胱癌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呲柔比星( THP)膀胱内灌注在膀胱癌术后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85例我院诊治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接受THP灌注分为灌注组和非灌注组,非灌注组不进行灌注,灌注组用THP 30 mg进行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后改为每月1次,共8次,总疗程10个月,进行随访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灌注组1年复发率为11.3%,2年复发率为20.8%,非灌注组1年复发率为46.9%,2年复发率为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经过10个月的治疗后,均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不良反应症状出现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术后进行呲柔比星膀胱灌注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粟周全 《海南医学》2014,(15):2281-2283
目的:比较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THP)与丝裂霉素(CMMC)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上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接收进行尿道膀胱癌电切术后的浅表性膀胱癌肿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吡柔比星组(A组)和丝裂霉素组(B组),每组各53例。A组采用THP作为膀胱内灌注药物,B组则给予CMCC作为膀胱内灌注药物,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的复发率,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复发率分别为5.66%、9.43%、11.32%,与B组的5.66%、15.09%、20.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4个月后的复发率(11.32%)与B组(35.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经过1个月时间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7例(13.21%)和10例(18.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作为膀胱内灌注药物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与丝裂霉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也可以作为临床上的一线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堂  邵国良  郑家平  姚征  夏启荣 《浙江医学》2009,31(4):444-446,450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恩度)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条件相仿原则两两配对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先行常规肝动脉灌注化疗,然后将导管插至肝肿瘤供血动脉,将化疗药、恩度与超液态碘油充分乳化后注入动脉内行栓塞化疗,对照组行常规TACE治疗。两次治疗(间隔1个月)随访观察6个月后评价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和临床近期疗效。结果介入治疗后1周内两组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全身体力状况(KPS)评分、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均明显缩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试验组肿瘤复发和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恩度经肝动脉治疗原发性肝癌能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率,并且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临床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67例为结直肠癌组,同期159例结直肠良性病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A724、CA125、CA199、CEA血清水平及异常率,比较4种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方法学评价指标。结果:两组4种肿瘤标志物的血清水平及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肿瘤标志物中CEA有较高的灵敏度(68.7%)、约登指数(0.586)、阳性预测值(73.0%)及阴性预测值(87.9%);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86.6%)、约登指数(0.688)及阴性预测值(93.9%)。结论:CA724、CA125、CA199、CEA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小鼠Lewis肺癌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3LL细胞(4×105/只)60只,随机分为六组,分别为1:生理盐水(NS)组;2:单用蒿甲醚(ARE)组;3:单用顺铂(DDP)组;4:先给蒿甲醚后给顺铂组;5:先给顺铂后给蒿甲醚组;6:蒿甲醚与顺铂同时给药组.观察各组小鼠的体重、瘤体积变化和抑瘤率,并评价两药联用的抑瘤作用.探讨蒿甲醚与顺铂联用时,不同给药顺序下抑瘤率的变化.瘤组织进行TUNEL和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联合给药组肿瘤体积较生理盐水组瘤体积增长明显缓慢,而且明显慢于单用蒿甲醚或顺铂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蒿甲醚组与顺铂组瘤体积增长速度较缓慢.蒿甲醚组与顺铂组抑瘤率分别为36.44%及50.29%,联合用药时(先用蒿甲醚组、先用顺铂组、同时用药组)抑瘤率分别为62.15%、65.54%、66.67%,与单用蒿甲醚或顺铂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联合用药组之间抑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金氏公式评价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联合给药时三种给药方式下其q值均:0.85〈q〈1.15,表明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小鼠Lewis肺癌有相加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TUNEL检测结果显示,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Lewis肺癌小鼠瘤体积的生长.FCM法分析其对瘤组织凋亡相关基因检测表明蒿甲醚与顺铂联用能上调Fas、FasL、P53等凋亡基因,下调Bcl-2抑制凋亡基因.结论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小鼠Lewis肺癌有相加抑制作用,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探讨4种化疗药物对不同舌癌细胞的敏感性,为临床化疗提供理论依据。②方法通过MTT法对Tca83舌癌细胞株和裸鼠舌癌动物模型原代细胞按药物浓度梯度1ng/mL、10ng/mL、25ng/mL、100ng/mL、5μg/mL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通过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③结果2种来源的肿瘤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④结论原代肿瘤细胞培养的化疗药物敏感实验可以获得较稳定的结果,对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贝伐单抗与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高龄晚期胃癌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贝伐单抗与卡培他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5一氟尿嘧啶联合多西他赛与顺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毒副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经过4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24%)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itzer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糖类抗原199(CAl99)、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242(CA242)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单抗与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以减轻化疗药物所致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毒性,提高机体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