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人血免疫球蛋白 ( IVIG)对复杂性高热惊厥 ( CFC)患儿细胞免疫紊乱的影响 ,从而找到一种治疗 CFC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 10 6名 CFC的患儿采用 IVIG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 :CFC的患儿存在多种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PHA皮肤试验明显减弱 ,T淋巴细胞亚群CD4 +减少 ,CD8+增高 ,CD4 +/ CD8+比值降低。 IL - 2、IL - 6明显升高。采用 IVIG治疗总有效率为 85.9%。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静脉滴注 IVIG是一种治疗 CFC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血免疫球蛋白(IVIG)对复杂性高热惊厥(CFC)患儿细胞免疫紊乱的影响,从而找到一种治疗CFC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06名CFC的患儿采用IVIG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CFC的患儿存在多种细胞免疫功能紊乱,PHA皮肤试验明显减弱,T淋巴细胞亚群CD4^ 减少,CD8^ 增高,CD4^ /CD8^ 比值降低,IL-2、IL-6明显升高,采用IVIG治疗总有效率为85.9%。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静脉滴注IVIG是一种治疗CFC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弧菌感染相关的腹泻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方法: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APAAP法,血清IL-2、sIL-2R测定采用ELISA法,IL—6和IL—8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新弧菌感染相关的腹泻患儿CD3+、CD4+和CD4+/CD8+比值及血清IL-2水平明显降低(P<0.01);sIL-2R、IL-6和IL-8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新弧菌感染相关的腹泻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紊乱,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可为患儿免疫疗法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闫峻  申吉子  李东复 《吉林医学》2002,23(6):346-347
目的 :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 12水平、T细胞亚群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与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法 ,对 6 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 12水平及T细胞亚群进行了测定。结果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IL 1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以慢性重型肝炎为最低 ;CD4+ 细胞、CD4+ /CD8+ 比值明显降低 ,与血清IL 12水平呈正相关 ;而CD8+ 细胞则明显增高 ,与血清IL 12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IL 12及T细胞亚群共同参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过程 ,也为临床上应用IL 12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免疫调节剂对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9例复杂性热性惊厥的患儿先注射1次人血免疫球蛋白,随后服用维生素AD和锌制剂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脑电图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同时观察停服抗惊厥药物发热时有无惊厥发作。结果 有62例患儿发热时无惊厥发作(89.8%),35例EEG异常患儿有21例恢复正常(60%),53例免疫功能得到提高(76.8%),总有效率75.4%。结论 免疫调节是治疗复杂性热性惊厥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原发性癫痫患儿的免疫功能及胸腺肽佐治的临床疗效。方法:IL-2、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ELISA及APAAP。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64例患儿分为二组,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为治疗组1及抗癫痫药物加胸腺肽治疗为治疗组2。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儿IgA、CD3、CD4、CD4/CD8及IL-2活性明显降低;而SIL-2R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胸腺肽佐治癫痫患儿的治疗组2与对照组比较,IgA、CD3、CD4、CD4/CD8及IL-2活性明显升高,而SIL-2R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且胸腺肽佐治癫痫患儿的治疗有效率85.3%明显高于治疗组1的治疗有效率53.4%(P<0.01)。结论:癫痫患儿免疫功能缺陷及紊乱,抗癫痫药物对患儿免疫功能没有明显影响,胸腺肽辅助治疗有助于患儿病情康复及免疫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在小儿肾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白介素(IL)6、8、10在小儿肾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及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5例肾小球疾病患儿血清IL-6、8、10水平,McAb-A-E法检测54例患儿T细胞亚群。结果:各型肾小球疾病患儿血清IL-6水平降低,IL-8、10水平升高,CD4^ 细胞及CD4^ /CD8^ 比值均降低,IL-10水平与CD4^ 细胞呈负相关,血清IL-6、8、10分别与尿蛋白定量无相关性。结论:在小儿肾脏病中,①血清IL-6水平降低,可能是继发性改变,②血清IL-8、10水平升高,参与了肾小球疾病的发生;③CD4^ 细胞、CD4^ /CD8^ 比值降低,是肾小球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④血清IL-10水平升高,与CD4^ 细胞呈负相关,抑制细胞免疫,导致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囊虫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方法: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APAAP法,血清IL-2、sIL-2R测定采用ELISA法,IL-6和IL-8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囊虫患儿CD3^ 、CD4^ 和CD4^ /CD8^ 比值及血清IL-2水平明显降低(P<0.01);sIL-2R、IL-6和IL-8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脑囊虫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紊乱,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可为患儿免疫疗法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佐治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大叶性MPP患儿随机分为A、B组,同时选取门诊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名为对照组.B组予以常规阿奇霉素(10 mg·kg-1·d-1,3个疗程)治疗,A组予以阿奇霉素联合匹多莫德(0.4 g/d,2个月)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及A、B组患儿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且比较A、B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大叶性MPP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CD3+、CD4+、CD4+/CD8+比例明显降低,CD8+比例升高(P<0.01).治疗后,患儿血清CD3+、CD4+、CD4+/CD8+A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B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血清CD3+、CD4+、CD4+/CD8+较B组治疗后变化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CD8+2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开始随访6个月,A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大叶性MP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匹多莫德可调节患儿免疫平衡,增强患儿的免疫力,提高临床.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功能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期和恢复期免疫功能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肺炎支原体IgM检测采用ELISA法,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检测采用琼脂免疫扩散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APAAP法检测。sIL2R、IL6、IL8检测均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PP患儿急性期IgG、IgM、CD 8、sIL2R、IL6、IL8值均明显升高(P<0.01),CD 4、IL2值均明显下降(P<0.01),IgA、CD 3值均无明显改变(P>0.05);与急性期比较,MPP患儿恢复期IgA、IgG、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值无明显改变,而IL2值均明显升高(P<0.01),sIL2R、IL6及IL8值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MPP患儿恢复期IgG、IgM、CD 8仍均明显升高(P<0.01),CD 4明显下降(P<0.01),IL2、IL2R、IL6、IL8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MP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体液免疫紊乱,IgG、IgM和T淋巴细胞的亚群恢复较慢,而IL2、sIL2R、IL6及IL8值恢复较快,检测MPP患儿免疫功能,特别是IL2、sIL2R、IL6和IL8水平对疗效及预后的判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加阿司匹林(ASP)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川崎病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因子、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行大剂量IVIG加ASP治疗的36例川崎病患儿病例为患儿组,同期36例健康儿童为健康组。检测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CD8+)、血管内皮相关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S)、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0(IL-10)、血清降钙素原(PCT)],并与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统计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患儿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患儿VEGF、E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eNO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患儿TNF-α、hs-CRP、IL-10、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8.9%。 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血管内皮因子、炎症反应,阻止病情发展,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匹多莫德对哮喘患儿白介素16及免疫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其及对白介素16(IL-16)、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等各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旨在阐明其对哮喘患儿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诊断为哮喘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匹多莫德)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5例,两组疗程均为60 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哮喘发作次数,肺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治疗后2个月患儿IL-16、IL-4、INF-γ及血清IgA、IgG、IgM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1)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哮喘患儿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哮喘发作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哮喘患儿的FEV1(L)、FEV1/FVC(%)、FEV1占预计值(%)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4)观察组治疗后的IgG、IgA、IgM等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6、IL-4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观察组治疗后INF-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对哮喘患儿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哮喘的发作次数,降低IL-16水平,改善哮喘患儿的肺功能,不良反应少,考虑可能通过调节其免疫机制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川崎病(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KD组患儿32例;对照组30例中分为两组:非KD发热组15例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儿,健康组15例为健康体检患儿。KD患儿分别于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前和IVIG治疗后热退2~3天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分析其关系。结果急性期KD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4.40±1.31)%]与非KD发热组[(6.37±1.99)%]和健康对照组[(7.45±3.18)%]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而IVIG治疗后热退2~3天,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6.88±2.50)%]明显升高,接近于正常水平。同时在KD急性期,血清IFN-γ、IL-4水平均明显升高,在IVIG治疗后热退2~3天无明显下降。且在KD急性期血清IFN-γ、IL-4水平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成负相关性(r=-0.838,P<0.01)。在静注IVIG后热退2~3天,血清IFN-γ、IL-4水平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04和-0.072,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对体内Th1和Th2细胞的调控参与了K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行等离子扁桃体切除OSAHS患儿术前、术后1、6个月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CD3+、CD4+、CD8+的改变,比较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术后1个月,患儿血清IgA、IgG、IgM以及CD3+、CD4+、CD8+均有所下降,术后6个月以上指标均有所回升,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扁桃体可有效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儿,且不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值得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五虎汤联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对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7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五虎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因子、细胞因子水平,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外周血CD_4~+、CD_4~+/CD_8~+水平升高(P0.05),CD_8~+水平降低(P0.05),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以及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升高(P0.0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CD_4~+、CD_4~+/CD_8~+水平较高(P0.05),CD_8~+水平较低(P0.05),IgG、IgA以及IgM水平较高(P0.01),IL-6、IL-8、IFN-γ以及TNF-α水平较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发热、咳嗽、喘息以及肺部干湿啰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较短(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五虎汤联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症状体征,降低促炎因子表达,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并观察IFN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140例轮状病毒(HRV)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干扰素(IFN),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IL-2、sIL-2R、IL-10测定分别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APAAP法、ELISA法和双抗夹心ELISA法。结果治疗前本组患儿与对照组比较IgA、IgG、lgM、CD4、CD4/CD8、IL-2和IL-10活性显著下降(P均<0.01),CD8和sIL-2R显著升高(P均<0.01)。干扰素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治疗组57.1%(P<0.01),且观察组免疫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免疫功能低下且紊乱,IFN有助于提高疗效以及恢复其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患儿早期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前后部分体液及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恢复情况,并分析相关作用机理。方法:将40例支原体肺炎并肺外并发症患儿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和非地塞米松组,两组均用包括阿奇霉素等基础治疗方案,其中地塞米松组早期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0.2~0.3mg.kg-1.d-1),逐渐减量治疗5 d,设立对照组20例。测定相关血清免疫学指标并进行比较,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外周血IgG、IgM、IgA、CD8+T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地塞米松组IgG、IgM、IgA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T细胞较治疗前降低(P<0.05);非地塞米松组IgG、IgM、IgA、CD8+T细胞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地塞米松组的发热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肺外症状消失时间均较非地塞米松组短(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并肺外并发症患儿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均存在紊乱,小剂量地塞米松早期干预可对患儿的免疫功能起到调节作用,并加快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芩连止泻汤治疗小儿慢性腹泻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小儿慢性腹泻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芩连止泻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变化,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和免疫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胀腹痛停止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大便质地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中IL-6、IL-10及TNF-α含量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中CD8+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8+)水平降低,CD4+/CD8+比值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中CD4+/CD8+比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芩连止泻汤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衰方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微炎症状态影响及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纠正肾脏微循环,治疗原发疾病等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肾衰方"治疗,以"补脾益肾、祛瘀解毒"为治则,持续治疗4周为1疗程,共2疗程。治疗前、治疗4周时及治疗8周时收集血液标本,测定肾功能保护(CCR、BUN、Scr、β2-MG)、微炎症状态(CRP、IL-6、TNF-α)和免疫功能(CD_4~+、CD_8~+、CD_4~+/CD_8~+)指标,同时对2组间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4周、治疗8周时CCR升高,BUN、Scr、β2-MG降低,CRP、IL-6、TNF-α降低,CD_4~+、CD_8~+、CD_4~+/CD_8~+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4周、治疗8周时CCR较高,BUN、Scr、β2-MG较低,CRP、IL-6、TNF-α较低,CD_4~+、CD_8~+、CD_4~+/CD_8~+较高(P0.05)。对照组有效率74.36%,低于研究组92.31%(P0.05)。结论肾衰方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起到抑制微炎症状态和肾功能保护的作用,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替加环素对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4例cIAI患者给予替加环素抗感染治疗,考察替加环素给药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水平,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及CD3、CD4和CD8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替加环素治疗cIAI总有效率为 70. 8 %,可显著下调患者PBMC增殖水平,降低PBMC上清液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IL-8的含量水平.此外,替加环素治疗给药可以显著上调cIAI患者外周血CD3 +、CD4+百分比和CD4 + /CD8+比值,并同时降低 CD8 +百分比.结论 替加环素对cIAI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