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LC术中胆道镜检查的价值:附38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中诊断治疗肝外胆管疾病的价值 ,以及其在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 (LC)后胆管残留结石率中的作用。方法 LC术中对有胆总管探查指征者同时行胆道镜检查 ,操作中采用自制的胆道镜导入器和胆道探头。结果 近 4年来 ,笔者行LC手术 10 3 96例 ,其中术中行胆道镜检查 3 85例 ,占 3 .7% ;有阳性发现 10 2例 ,占 2 6.49% (占同期LC手术的 0 .98% )。其中发现胆道结石 67例 ,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 2 6例 ,Mirizzi综合征 5例 ,壶腹部癌 2例 ,肝门部胆管癌 1例。结论 LC术中联合胆道镜检查成功率高 ,显像清晰 ,可观察到术前常规检查不易发现的胆道系统疾病 ;同时可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 ,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并可有效地预防LC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临床应用纤维胆道镜的经验 ,评价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2 799例 ,按是否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的情况分 3组分析研究 :A组 2 0 7例 ,仅切开肝外胆管器械取石 ,未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 ;B组 10 5 1例 ,术中用器械取石 ,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残石 ;C组 15 4 1例 ,术前经良好的胆管造影 ,术中、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结果 术中未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的术后残结石率 39% ,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的术后残石率 5 % ,术中和 /或术后均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的最后残石率 2 .5 4 %。平均 6年半随访的结果优良 :C组优于B组 ,B组优于A组 ,均经 χ2 检验P <0 .0 5。结论 胆道内镜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率 ,提高治疗效果 ,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发生率。方法 :根据病史及术前B超检查结果 ,对可疑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 ,明确胆道情况。结果 :同期行LC 6 5 0例 ,术中胆道造影 89例 ,成功 78例 ,成功率 87 6 4% ,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 19例 ,占同期LC总数的 2 92 %。结论 :术中胆道造影成功率高 ,显像清晰 ,是一种良好的胆道检查方法 ,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使患者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行MRCP检查对肝外胆道变异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为1 200例LC患者术前行MRCP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LC术前通过MRCP检查发现肝外胆道变异96例,其中胆囊管冗长且扭曲51例、胆囊管低位汇合23例、胆囊管汇合于右肝管8例、迷走胆管5例、副胆管4例、胆总管囊肿2例、双胆囊2例、肝内胆囊1例。手术证实89例与术前MRCP检查结果一致,存在胆道变异。结论:通过MRCP检查可全面了解胆树图像,LC术前便可发现各种胆道变异及胆道的复杂性,具有一定的导航作用,克服了以往术中经验性、探索性解剖Calot三角的缺点,明显减少了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1例术前诊断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于LC术中经胆道造影发现胆道病变、变异的临床资料。结果:225例造影成功,成功率97.4%。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囊管残石3例,胆总管结石12例,胆管损伤4例,胰胆管汇合异常14例,胆囊管异常开口12例,右侧副肝管4例,胆总管憩室1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6例,Mirizzi综合征5例,右肝内钙化灶2例。结论:LC术中行胆道造影不仅能发现术前未确诊的胆总管结石、胆囊管结石,而且利于胆管变异、胰胆管汇合异常及乳头旁憩室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术中联合胰胆镜治疗胆石症疗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术中联合应用内镜括约肌切开术 (intraoperativeendoscopicsphincterotomy,IOEST)治疗胆石症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LC联合IOEST治疗LC术前诊断和术中常规胆道造影确诊的 6 8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联合手术成功率为 97.1% (6 6 6 8) ;IOEST成功率 98.5 % (6 7 6 8) ,取净结石率 10 0 % (6 7 6 7)。IOEST后并发轻度急性胰腺腺炎 3例 ,并发胃潴留 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2 .8天。 结论 LC联合IOEST能一次性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优于术前或术后联合EST。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联合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处置解剖及胆管病变等较棘手问题的方法。方法:对30例LC术中较棘手的问题联合ERCP处理,包括继发性胆管结石、胆囊管畸形的辩认以及术中胆道损伤的判断和进一步处理。结果:30例均能通过ERCP对所遇到比较棘手问题予以解决,LC术中发现胆总管继发结石16例,均在ERCP下行EST取石术;LC术中发现Mirizzi综合征3例,均先放置鼻导管或支架在胆管内,然后行LC术;LC术中发现胆道损伤5例,其中右肝内胆管损伤1例,中转开腹手术,肝总管、胆总管损伤各2例,均行腹腔镜下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术中发现肝内外胆管畸形共6例,其中胆囊管开口于右肝管4例,双胆囊管畸形1例,均行LC术;右肝管开口于胆囊管1例,术中行ERCP时发现胆管损伤,遂中转开放手术。结论:LC术中遇到棘手的胆道问题时,联合ERCP治疗可减少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主动中转开腹并免置"T"管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17例LC主动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中转后使用胆道镜经胆囊管或胆囊管胆总管联合切开探查取石术。结果:根据主动中转的评分方法,6~7分为相对中转指征,≥8分为绝对中转指征。阳性发现63例(53.8%),其中胆总管输入性结石58例,右肝管结石2例,肝门部结石1例,胆囊管结石嵌顿2例,均未放置"T"管,术后无结石残留和胆道狭窄。结论:LC术中适时主动中转开腹手术,联合使用胆道镜检查或取石,不放置"T"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胆道镜检查在LC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 997年 9月~ 2 0 0 1年 1 2月对术前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而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LC)1 0 396例 ,术中对 380例 (占 3.6% )有传统的胆总管切开探查指征者 [1]进行了纤维胆道镜检查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 1 39例 ,女性 2 4 1例 ,年龄 ( 1 5~ 78)岁。术前均经 B超 (其中 83例联合 CT)检查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而实施 LC手术 ,对有如下情况之一者术中联合进行了胆道镜检查 :1近期有胆绞痛、黄疸病史 ;2胆总管扩张直径≥ 1 .0 cm;3有功能的胆囊内多发小颗粒结石伴胆囊管扩张 ;4胆囊萎缩并B超检查不能明确胆…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联合括约肌切开取石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Hong D  Gao M  Mu Y  Cai X  Bryner U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9):677-67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联合应用胰胆镜括约肌切开 (IOES)治疗胆石症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合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诊断和术中常规胆道造影确诊的2 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IOES成功率为 96 3% (2 6 /2 7) ;取净结石率 10 0 % (2 6 /2 6 ) ;IOES后 2例发生轻度急性胰腺炎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3± 1)d。 结论 LC联合IOES能一次性有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适应证与技巧。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2月对16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分别采用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腹腔镜与胆道镜或上述三镜联合手术治疗,对术前诊断、手术时机、术式选择、并发症防治等进行分析。结果 8例中转开腹,其中3例胆道镜取石失败,2例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LC未完成,EST取石失败、十二指肠穿孔、Mirizzi综合征各1例。155例手术成功,其中23例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15例EST、8例EPBD取石+LC),手术时间(130±42)min;89例腹腔镜、胆道镜联合(51例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29例LC+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9例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手术时间(130±45)min;43例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ENBD+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手术时间(145±50)min。6例发生与十二指镜有关的并发症:3例急性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乳头出血,1例十二指肠穿孔。13例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漏,2例拔T管后胆漏。无手术死亡。149例随访1~3年,平均2.5年,B超或MRCP检查无胆总管狭窄,残留结石4例经EST或EPBD取石治愈。结论 小结石或胆泥沉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和缩窄乳头炎,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实施EST或EPBD取石+LC有优势;结石偏大或胆囊管扩张者,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或经胆囊管取石;三镜联合更适合EST禁忌和有胆道梗阻的ABP。合理选择术式与时机,重视保护Oddi括约肌功能,遇有胆总管解剖不清、损伤、结石未取净及时中转手术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2.
李兵  曾志武  龚昭 《腹部外科》2005,18(5):283-284
目的探讨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术后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性进行LC术前、术后ERCP及内镜治疗102例(包括EST,ENBD和网篮取石术等)的经验体会。结果术前行ERCP94例中,胆管显影89例,显影率94.6%,发现胆总管结石41例,乳头炎性狭窄21例,阳性发现率约65%,取石38例,成功率92.6%;术后行ERCP8例,胆管均显影,术后阳性发现8例,阳性率100%。其中2例胆漏、3例胆总管残石、3例乳头炎性狭窄,内镜治疗成功100%。对胆总管结石,无论术前、术后,内镜取石治疗成功率93%。ERCP并发症3例(2.8%)1例乳头出血,2例高淀粉酶血症,均用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ERCP和EST的应用是当前LC手术前、后诊断和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最佳手段,对提高LC的成功率和减少LC的并发症,降低胆总管结石开腹手术的比率,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择性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y cholecystectomy,LC)中开展选择性的胆道造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术中胆道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LC 862例,术中胆道造影98例,造影成功90例,成功率为91.8%。术中发现胆管结石7例,胆管损伤1例,胆道解剖异常2例。结论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显影清晰,可有效降低胆管结石的残余率和胆管损伤的发生率,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提高LC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同顾性评估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一次麻醉序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的可行性.方法总结112例肝外胆管结石(其中23例ABP)治疗经验,对术式选择、操作要点、胆漏防治、注意事项等做分析.结果102例成功,10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16例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LCTD),18例ERCP+LC、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22例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未完成或禁忌,继续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46例鼻胆管引流(ENBD)+LC、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内镜治疗时间平均35 min,腹腔镜手术时间平均110 min,术后住院平均6.5 d.无手术死亡,ERCP和EST并发症9例,其中6例急性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乳头部出血,1例十二指肠穿孔.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漏11例,腹腔引流治愈.拔T管后胆漏2例,再次腹腔镜下置管引流治愈.随访1~3年,B超或MRCP检查无胆管狭窄;胆总管残石和再发结石各3例,EST取石治愈.结论一次麻醉"三镜"序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和ABP,手术环节衔接更为合理,无内镜治疗的恐惧感,能从严掌握EST适应证和减少并发症,提高微创手术成功率等.一旦遇有解剖不清、出血、结石未取净或胆管狭窄等,及时改变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及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为10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行三镜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并对结果进行随访。结果:79例成功施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术后5~8 d拔除鼻胆管,患者治愈出院。19例放置T管,12~15 d后带管出院,6~8周经胆道造影检查无特殊发现,遂拔除T管;其中3例发现胆道残留结石,术后经T管胆道镜取石成功,患者治愈出院。2例合并胆管癌,1例中转开腹,1例植入金属支架。术后随访3~6个月,2例胆管癌患者均死亡,余者均无结石复发、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三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等特点,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残石率,技术较成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硬质胆镜与纤维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治疗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确诊的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硬质胆镜组和纤维胆道镜组2组,分别行腹腔镜联合硬质胆镜和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治疗,比较2组患者不同胆管部位的探查成功率、取石率、残石率及巨大嵌顿结石的取出率。结果:2组患者探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质胆镜组和纤维胆道镜组I期取石率分别为69.8%和58.1%,总取石率分别为90.7%和83.7%,残石率分别为9.3%和1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质胆镜组和纤维胆道镜组肝内胆管巨大嵌顿石取出率分别为85.7%和45.5%,硬质胆镜组高于纤维胆道镜组(χ2=4.588,P=0.032);胆总管下段巨大嵌顿石取出率分别为90.9%和61.5%,硬质胆管镜组高于纤维胆道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67,P=0.085);肝脏边缘结石取出率分别为33.3%和50.0%,纤维胆道镜组高于硬质胆镜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486,P=0.486)。结论:纤维胆道镜和硬质胆镜在治疗胆管结石中各有不同的优势,临床应用中2种胆道镜合理配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取石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所致医源性胆漏的成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至2007年8月我院为659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分析胆漏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发生胆管损伤5例,其中1例胆总管穿孔,1例钛夹脱落,1例胆总管实质横断,1例胆总管壁部分缺损,1例胆总管电灼伤,分别给予对症治疗后痊愈。随访2~3年,均恢复良好。结论:操作与经验的欠缺,技术不娴熟,思想麻痹大意,胆囊三角区炎症粘连、解剖不清是造成胆漏的重要原因,我们利用吸引器钝性分离三角区解剖层面,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术前MRCP及ERCP检查及术中造影是防止LC医源性胆漏的有效手段。同时应做好中转开腹的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术15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再切开胆总管,用特制的腹腔镜胆总管取石钳取石,胆道镜主要观察胆总管及肝内外胆管有无结石残余及是否通畅,必要时经胆道镜取石。结果:术后拔T管时出现胆漏3例,1例术后10d T管自胆总管脱出至腹腔,1例术后24h胆漏达400ml,6例中转开腹,余均痊愈出院,无残石及术后胆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具有安全可靠、患者损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9.
单中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胆管损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方法:回顾分析37 781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损伤25例(0.066%),其中术中发现8例,术后发现17例。胆管横断伤12例,其中离断+缺损8例(1例是中转开腹损伤),钛夹夹闭无胆管缺损4例;胆总管部分剪切伤4例;肝总管电损伤2例,分离损伤2例;右肝管损伤3例;副肝管损伤2例。胆管修补(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5例、胆肠Roux-en-Y吻合16例,腹腔穿刺+鼻胆管引流1例(ENBD)、损伤胆管修复,置管引流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熟悉肝门解剖,仔细处理Calot三角,适时中转开腹,避免盲目自信可以有效的降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