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王勇  陶谦 《口腔医学》2014,(12):953-955
本文报告了1例发生于右上颌牙龈的腺泡细胞癌病例,并回顾相关文献,总结口腔颌面部异位腺泡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口腔颌面部异位腺泡细胞癌生长缓慢,或有疼痛、神经麻木,治疗以手术为首选,复发和转移率不高,必要时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2.
多生牙也称额外牙,发生率占恒牙列人群的1%~3%,发生于牙弓腭侧者约占85.2%、牙弓内占13.8%、唇颊侧区占1%[1],发生于上颌前牙区者约占98.24%[2]。本病例2颗多生牙萌出于患者右上颌第二、第三磨牙颊侧。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右上颌后牙食物嵌塞"于2013-09-25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检查:全身一般状况良好,口腔内牙齿咬合关系良  相似文献   

3.
于勇 《口腔医学》1989,9(2):79-79
<正> 患者王×,男,52岁。右上颌牙龈溃烂月余,下颌前牙区肿胀,疼痛6~7日来我院就诊。现病史:1月前,右上颌后牙区牙龈肿胀,轻度疼痛,继之破溃,无明显出血。近6~7日突感下前牙区肿痛明显,抗生素治疗不能缓解。2年前该患者因肺癌曾行“化疗+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4.
病例报告 女性患者,76岁,中国人,因口腔右 上颌粘膜破溃伴进行性加重之疼痛6周就诊,全身无特殊。局部检查发现右上颌部自中线至第一前磨牙区的牙龈及牙槽粘膜有一弥散的、溃疡性颗粒状病损,最大处直径2cm。影像学检查未发现骨损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岳××,男,47岁,干部。主诉因右上颌牙龈溃烂8个月,发烧1个月来门诊就医。局部无痛感。经取活体组织检查,病理报告:感染坏死组织,给予消炎药及强的松治疗无效。再次取活检报告为:粘膜溃疡。随后又第3次取活检报告为:大量坏死及肉芽组织。随即入院治疗。第1次治疗:于1982年6月23日入院。查体无阳性发现,按口腔局部表现诊断为坏死性龈炎,给予抗菌药物,强的松、扑尔敏及维生素B、C口服。局部每日清洗后应用养阴生肌散,治疗30余日,局部病变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性,1岁零9个月,右上前牙未萌伴右上颌肿胀11~+月。口腔检查:(?)未萌,右上唇腭侧肿胀,右上颌前牙处膨隆。(?)已萌出,无龋齿,牙龈正常。经X线摄片初诊为①牙瘤,②含牙囊肿。行右上颌肿块摘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右上颌前牙处,为表面光滑的实性牙瘤,另见阻生牙一颗。将牙瘤及阻生牙完整剥离。术后一周痊愈出院,随访2年无复发。病理检查:瘤组织呈卵圆形,2.2×2×1.4cm,  相似文献   

7.
口腔颌面部两侧对应部位多原发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颌面部多原发癌是指同一患者在同时或不同时期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发性癌瘤。可同时发生于口腔颌面部 ,也可与身体其它部位同时发生 ,但发生于口腔两侧同一部位的多原发癌较少见 ,我科 1985年~ 1995年收治 4例 ,现报告如下。  一、病例介绍病例 1,男 ,43岁。患者 1天前偶然发现左侧下颌颊侧牙龈有一溃烂面 ,无痛及不适 ,因 4年前右侧同一部位发生溃烂 ,经活检诊断为牙龈鳞状细胞癌一级 ,行牙龈癌及下颌骨部分方块切除。因病人有上次的经验随即来我院就诊 ,取活检为鳞状细胞癌一级 ,行同样手术 ,术后配合放疗和化疗。现随访 3年…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性,48岁,病历号23558。以右下颌牙龈无痛性溃烂三月就诊入院。专科检查见左右面部不对称,右侧上颌部明显塌陷,开口型及开口度正常。口内见(?)缺失,(?)区有一约2×2cm~2溃疡,溃疡面为菜花状,色淡红,边缘不整齐,触痛不明显。双侧颌下、  相似文献   

9.
梭形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多发于软组织,口腔颌面部少见。颌面部多见于下唇、舌及牙龈,发生于上颌窦者极少。本文报告1例上颌窦梭形细胞癌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梭形细胞脂肪瘤为脂肪瘤的一种少见类型,大约占其1·5%,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男性的肩部和颈后皮下区,口腔部较罕见。自1975年该瘤被首次报道以来,国外仅有15例口腔梭形细胞脂肪瘤的报道,其中发生于口腔颊部4例(其他为口底部2例、舌部6例、上腭部1例、牙龈部1例、齿槽部1例)。现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口腔梭形细胞脂肪瘤报道如下。患者,男,70岁。于2005年11月2日就诊。主诉:发现口腔右颊部肿块两年余。入院查体见口腔右颊部有一4cm×3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质地中等,可活动,触之无痛。行口腔肿块摘除术,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为(…  相似文献   

11.
高虹 《口腔医学》1992,12(1):19-19
<正> 患儿,男,4岁。1987年6月26日因右下颌后牙疼痛到我科治疗。口腔检查:(?)近中邻(牙合)龋,探痛(+),叩痛(-),冷热刺激较敏惑,口腔粘膜和牙龈正常。临床诊断:(?)深龋。治疗:(?)常规去龋备洞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安抚治疗,嘱患几6天后复诊患儿回家后2小时感口腔不适,流涎,哭闹。其家长发现患儿口内有黄豆大小水疱2个。随之破裂、溃烂。次日就诊。检查:右下颌龈颊沟粘膜约有1cm  相似文献   

12.
<正> 患者李某,女性,45岁。14年前左上颌牙龈生一肿物,发现时仅有黄豆大小,无痛,生长缓慢,近3年明显增大,影响语言及进食。 1984年6月19日入院,体检和化验检查无特殊。口腔检查:见右面颊部明显膨隆,张口不受限。肿物占据右颊部及固有口腔大半部,但能在口腔里活动,  相似文献   

13.
例1:男,22岁,因右上颌牙槽肿物二月于1987年9月4日入院。口腔检查:左面颊肿胀,在2-8腭例突出约5×6×5cm大小肿块,软,无压痛,不活动,表面粘膜不平滑,多处溃烂,组织坏死,见少许陈旧性血痂。双侧颌下及颈侧可和及多个肿大淋巴结。x线检查:左上颌窦外,下侧壁骨质破坏吸收。治疗经过:切除左侧上颌骨,完整切除肿瘤。术后辅以化疗,二月后死亡。病理报告:恶性黑色素瘤。例2:女,38岁,因左侧上颌牙槽肿物5个月于1987年5月25日入院。  相似文献   

14.
口腔疣状癌(oral verrucous carcinoma,VC)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的鳞癌,以颊粘膜或牙龈多见,发生于口唇者甚少,现将本院近十年内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上颌窦癌的口腔早期表现(附2例报告)中山大学校医院(510275)李宏上颌窦癌因位于上颌窦内,早期无症状,不容易发觉,延误诊断者为数不少。而早期诊断常常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因而临床医师应有高度的警惕[1]。发生于颌窦底部的癌肿,往往首先向口腔侵犯,...  相似文献   

16.
浆细胞肉芽肿在口腔内罕见,本文报道1例位于口腔内的浆细胞肉芽肿并进行文献复习.本例浆细胞肉芽肿发生于牙龈,呈多发性,牙龈鲜红呈颗粒状.病损行切除术,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牙龈浆细胞肉芽肿.术后4个月复查,无复发迹象.牙龈浆细胞肉芽肿虽然少见,但易与相关疾病混淆,应与相关疾病鉴别,并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7.
马斌  刘玉柱 《口腔医学》2006,26(3):216-216
1病例报告患者女,55岁。左下颌牙龈肿物1个月余。检查:左下颌中切牙至第二磨牙唇、颊侧牙龈呈紫色增生性突起,分别形成两条带状5.0cm×1.0cm×0.8cm大小的牙龈肿物包裹牙周,质略硬,边界不清,表面溃烂,有触痛,相应牙齿Ⅰ度松动,全身情况良好。X线片示:与肿物相对应的下颌骨有不规则性骨质破坏。病理检查:牙龈恶性淋巴瘤。处理:局部扩大切除后化、放疗。随访1年未见复发。2讨论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生于淋巴网状系统以外者称为结外恶性淋巴瘤,占14%~25%,消化道为结外型的好发部…  相似文献   

18.
炎性假瘤主要发生在肺,偶见于其它实质性脏器和眼眶内,鼻腔、上颌窦和其它副鼻窦同时被侵犯罕见。  作者单位:650101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外科(王继华);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口腔外科(姚红磊、纳应坤)  患者,男,29岁,因右侧鼻塞1月余伴右眼球外突1周求治。患者曾因右侧鼻塞到某医院治疗。疑为“鼻炎”行抗炎治疗,鼻塞症状未减轻,并出现右面部肿胀疼痛,右眼球向外突出,视力下降,视物有重影,入院前两天右眼视力完全消失。以“右上颌窦恶性肿瘤”收住院治疗。检查:右侧眶下肿胀,压痛;右眼球明显向前突出固定。眼球运动、视力消失;右侧…  相似文献   

19.
李凤和  陈佩强  范才  陈光 《口腔医学》2006,26(5):375-375,384
1病例报告例1男,78岁。右侧上颌磨牙区黏膜溃烂,约5 cm×4cm,侵及舌部,颈部淋巴结无肿大,未发现远处转移灶。原发灶病理检查结果为鳞状细胞癌。临床诊断:右上颌牙龈癌(T4N0M0)。放疗前制备口腔矫形固定器,固定器采用牙科自凝塑胶和纯钛丝制成,分为上、下颌两部分,上颌部分在牙列之上加高咬合约2.5 cm,通过与下颌残留牙齿的咬合固定下颌骨;矫形器的下颌部分通过纯钛丝连接一舌挡,将右侧舌根部分向左下方牵拉,以便暴露病灶,固定器上下颌两部分均在颊侧用自凝塑胶加厚0.8 cm。戴固定器后制作头、体模,行加强CT定位,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放疗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与口腔颌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确诊相关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000-02—2012-03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之比为2.4∶1,可发生于颈部及颌下区、牙龈、腭部、腮腺、颊部及舌根部等。病理类型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临床及病理首诊确诊率均偏低。结论:口腔颌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确诊依靠病理学诊断,但对取检标本及病理诊断均有较高要求,有些不典型病例需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及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