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评价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侧支循环对于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60例,入院后均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行急诊介入治疗,成功开通罪犯血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Rentrop方法评价侧支循环情况,分为有侧支循环组(16例)和无侧支循环组(44例)。分别于术后24h、7d后抽取静脉血行NT-proBNP检查,术后7d和术后30d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情况。结果 STEMI患者急诊PCI后有侧支循环组24h内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侧支循环组NT-proBNP水平[988.0(428.2-1658.0) pg/mL比3023.0(1947.5-4935.5) pg/mL]、入院7d的有侧支循环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侧支循环组NT-proBNP水平[832.0(561.7-1062.0) pg/mL比2219.0(1149.0-3445.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入院Killip分级≥2级的比例为6.2% 比34.1% (P=0. 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脏超声结果比较PCI术后7d的心脏超声结果显示,有侧支循环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无侧支循环组[(53.4±7.1)%比(47.1±8.4)%,P<0.05]。术后30d门诊随访心脏超声结果显示,有侧支循环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依然高于无侧支循环组[(56.3±6.9)%比(49.5±8.9)%,P<0.05]。结论 早期开放的侧支循环可降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NT-ProBNP水平并且对心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冠脉侧支循环的出现是冠脉病变的重要征象。良好的侧支循环是在正常冠脉途径阻塞后改善血流阻断的一种代偿机制。急性心肌梗死(AMI)背景下侧支循环的意义一直在研究探讨中,本研究旨在分析侧支循环对AMI患左心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的临床特征。方法:AMI患者103例,24 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按有无CC分为2组,对比分析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左室造影的特点。结果:有CC组中糖尿病发生率和有吸烟、饮酒史者的比率显著低于无CC组,高血压、梗死前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发生率明显高于无CC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CK和CK-MB峰值浓度显著低于无CC组。有CC组中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无CC组,单支血管发生率显著低于无CC组;室壁运动积分、室壁瘤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无CC组。结论:糖尿病不利于CC形成,存在CC患者冠状动脉3支病变比例高,CC有利于保护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4.
刘向虹 《山东医药》2002,42(2):31-32
据报道,有冠状动脉侧枝循环者在心肌梗死(MI)后心绞痛及再MI率较高[1].但目前尚缺乏冠脉造影及远期随访资料[2].为此,我们对6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行冠脉造影术并随访3年,以探讨冠脉侧支循环(CCV)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燕  王永进  王琦  丁钰轩 《心脏杂志》2022,34(2):158-163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侧支循环(CCC)形成不良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接受PCI手术治疗的STEMI患者110例,依据Rentrop分级将患者分为CCC形成良好组和CCC形成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STEMI患者CCC形成不良的影响因素,并建立CCC形成不良的预测模型。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 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梗死前心绞痛、无梗死后心肌缺血、Killip心功能分级≥Ⅱ级、病变血管支数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为STEMI患者CCC形成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利用以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其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56(95%CI:0.711~0.801),ROC曲线AUC为0.766(95%CI:0.709~0.823),具有较好的区分度;Calibration校准曲线评价结果提示模型准确性较好。两组患者术后1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CCC形成良好组STEMI患者全因死亡率与CCC形成不良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 结论 无梗死前心绞痛、无梗死后心肌缺血、Killip心功能分级≥Ⅱ级、病变血管支数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STEMI患者CCC形成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CCC形成良好与否对STEMI患者PCI术后1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影响,但CCC形成良好对降低STEMI患者全因死亡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影响冠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因素。方法 共入选142例就诊我院的首次AMI患者,均在AMI发作1 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依照Rentrop侧支循环分级,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良好组:侧支循环Ⅱ、Ⅲ级)和侧支循环不良组(不良组:侧支循环0、Ⅰ级),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脉侧支循环形成与糖尿病呈负相关,与梗死前心绞痛病程(>3个月)及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吸烟史、血脂水平、高血压病等无关。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病程(>3个月)、冠脉病变支数是AMI患者形成侧支循环的有利因素,糖尿病不利于侧支循环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侧支循环形成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1996年以来行冠状动脉造影的AMI患者126例,根据有无侧支循环形成分为A组(无侧支循环组)n=69例、B组(有侧支循环组)n=57例。比较两组间院内病死率、死亡原因及存活患者心功能的差异。结果(1)B组院内病死率明显低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B组患者因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而死亡的比例略低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心脏破裂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存活患者出院时,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侧支循环形成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的 30 7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分析既往心绞痛与肌酸激酶 (CK)峰值浓度、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和左心室功能等的关系。结果 ① 30 7例患者中 ,有既往心绞痛者 192例 (A组 ) ,无既往心绞痛者 115例 (B组 )。②A组CK和CK MB峰值浓度均显著低于B组(P <0 0 5 )。③A组梗死相关动脉有良好侧支循环的比率显著高于B组 (P <0 0 5 )。④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显著高于B组 (P <0 0 1) ,而室壁运动Cortina计分明显低于B组(P <0 0 1)。结论 既往心绞痛可能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探讨相关指标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66例,采用Rentrop分级方法,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n=98)和侧支循环良好组(n=68)。红细胞分布宽度值和平均血小板体积值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侧支循环不良组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显著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18.20%±1.83%比13.17%±0.84%),平均血小板体积值显著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8.16±1.22 fl比11.31±1.34 f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肌酸激酶同工酶、低水平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和无梗死前心绞痛与不良侧支循环密切相关。结论高红细胞分布宽度、低水平的平均血小板体积、高肌酸激酶同工酶、无梗死前心绞痛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许晓明  李超  程康  韩雅玲 《心脏杂志》2018,30(4):477-48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一种发病率逐年上升的心血管急重症之一,致残、致死率高。40%~65%的STEMI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multi-vessel disease,MVD),与单支病变相比,并发MVD的STEMI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目前,在不考虑外科干预的情况下,针对STEMI多支病变患者的治疗策略主要有3种:即仅对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related artery,IRA)即罪犯血管(culprit vessel)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culprit-PCI)、同时对IRA及至少1支非梗死相关血管(non-infarct-related artery,non-IRA)行急诊PCI(MV-PCI)、对IRA行急诊PCI后择期对至少1支non-IRA行PCI(staged-PCI)。由于STEMI多支病变患者non-IRA病理生理状态相对特殊,因此,国内外对non-IRA的处理策略及处理时机存在争议。同时,随着临床新技术及新型口服药物不断发展,STEMI多支病变处理策略也不断完善。本文就STEMI多支病变患者血运重建策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IP)与冠脉侧支循环形成是否独立或协同地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起保护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9月~2010年4月择期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103例初发AMI患者的住院资料,按梗塞前24~48 h内有、无心绞痛分为缺血预适应组(IP组,有心绞痛)53例,无缺血预适应组(NIP组,无心绞痛)5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每组再按有无梗塞相关冠脉侧支循环形成分为两个亚组。计算各组在心梗面积,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与NIP组比较,IP组的肌酸激酶[CK,(2163.2±962.1)U/L∶(1312.4±681.1)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92.6±126.7)U/L∶(161.8±58.9)U/L]峰值,心电图QRS积分[(11.6±4.6)分∶(6.9±2.3)分],肌钙蛋白I[cTnI,(29.8±13.4)U/L∶(15.7±6.1)U/L]峰值水平,以及严重心律失常(26.00%∶13.61%)、Killip分级(Ⅱ~Ⅲ)(26.00%∶16.98%)、心源性休克(14.00%∶7.55%)、室壁瘤发生率(12.00%∶5.66%)等显著降低(P均〈0.05);IP组的LVEF[(55.5±5.6)%]显著高于NIP组[(45.1±6.1)%,P〈0.05];②两组内亚组间相比,有侧支循环亚组的Killip分级、心源性休克、室壁瘤形成率等,显著低于无侧支循环亚组(P均〈0.05),而有侧支循环亚组的LVEF显著高于无侧支循环亚组(P均〈0.05);而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两组的两亚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和冠脉侧支循环形成均能减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梗面积,阻止室壁瘤形成,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并存在协同保护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患者106例,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尿酸、血糖、胰岛素水平以及冠状动脉闭塞程度、病变特点等与侧支循环的关系。结果血糖水平和冠状动脉闭塞程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之间的回归系数达显著水平(P<0.01)。结论血糖水平和冠状动脉闭塞程度是影响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 GH)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大鼠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影响。方法 :5 0只Wistar大鼠经 10 %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开胸 ,剪开心包腔 ,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致其发生AMI ,术后 2 4h存活者 37只被随机分为治疗组 (19只 )和对照组 (18只 )。治疗组以rh GH 0 .2 5IU/kg肌内注射 ,对照组肌内注射同等容积的0 .9%氯化钠溶液 ,3周后处死大鼠 ,开胸经升主动脉向冠状动脉内灌注 4 %多聚甲醛 2 0~ 30min固定心脏 ,心脏标本经切片处理。分别测定血浆和心肌的VEGF、bFGF的量及左室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AMI后 3周其血浆bFGF、VEGF浓度均较实验开始时明显增加 (P <0 .0 5 )。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 ,分别为 (6 8.72± 4 .5 7)∶(35 .6 0±4 .31)和 (4 7.0 5± 5 .13)∶(32 .13± 5 .70 ) (均P <0 .0 5 )。大鼠心肌内bFGF及VEGF治疗组均较对照组高 ,分别为 (79.0 5± 6 .96 )∶(30 .7± 3.4 9)和 (72 .0 5± 6 .73)∶(39.33± 6 .78) (均P <0 .0 1)。血浆bFGF、VEGF的浓度与心肌内毛细血管密度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91和 0 .86 ,均P <0 .0 1)。结论 :rh GH能促进AMI大鼠心肌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VEGF的表达和分泌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糖尿病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侧支循环形成与糖尿病的关系,将经冠脉造影证实至少一支冠脉血管支径狭窄≥75%的265例冠心病患者按有无糖尿病分成两组,再以55岁为界分成4个亚组,进行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冠脉开放率糖尿病组(45.7%)低于非糖尿病组(69.2%),P<0.05,其中<55岁糖尿病组(69.2%)高于非糖尿病组(38.9%),P<0.01;≥55岁糖尿病组(40.4%)低于非糖尿病组(67.2%)P<0.01。提示冠心病患者冠脉侧支发展程度与糖尿病有关。整体上,糖尿病是冠脉侧支循环发展的不利因素,但在不同年龄段有很大差别,其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55岁者,而<55岁者的抑制作用不但不明显,而且表现为侧支血流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预后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98例患者被分为CHD无侧支循环组(62例)、CHD有侧支循环组(20例)、正常对照组(16例),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HD组(无论有无侧支循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糖尿病发病率较高外(P〈0.01),其他CHD易患因素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有侧支循环与无侧支循环CHD患者相比,主要CHD易患因素、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无侧支循环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0%患者比率(29.0%比10.0%),心肌梗死(61.3%比30.0%)、室壁瘤(22.6%比0)的发生率较有侧支循环患者显著增加(P〈0.01)。结论:侧支循环存在与否与冠心病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后侧支循环的形成及糖尿病对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侧支循环形成的情况及糖尿病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1996年12月-1999年12月阜外医院介入治疗中心收治的AMI后3个月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病变仍完全闭塞者共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每例患者有无侧支循环形成、侧支循环形成的时间以及侧支循环与梗死相关病变部位、梗死前心绞痛和室壁瘤形成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合并(48例)与不合并糖尿病(162例)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不同。侧支循环的评价采用计分法。结果 AMI后2周内42.8%的患者可见侧支循环,第3周达60.0%,1个月时高达75.3%,说明AMI后2周即有侧支循环的形成,多数形成于3-4周。梗死后1-3个月左室造影显示有室壁瘤形成的11例非糖尿病AMI患者中只有2例可侧支循环(18.2%),而无室壁瘤形成的87例非糖尿病AMI患者中83例可侧支循环(95.4%)。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梗死后第4周方可见侧支循环。48例糖尿病患者侧支循环计分平均0.35,只有9例可侧支循环(18.8%);而162例非糖尿病患者侧支循环计分平均2.42,140例有侧支循环形成(86.4%)。结论 AMI后如梗死相关病变仍完全闭塞,绝大多数于3-4周形成侧支循环。室壁瘤患者很少形成侧支循环,糖尿病影响侧支循环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血栓抽吸装置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86例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被随机分为血栓抽吸组(41例,应用抽吸导管后再行PCI),直接PCI组(45例,直接行PCI),观察无复流发生率、术后ST段下降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结果:PCI后血栓抽吸组患者的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直接PCI组(4.9%∶11.1%,P0.05),ST段回落率(66.67%、75.61%)、LVEF[(54.02±8.93)%∶(49.23±9.12)%]均优于直接PCI组(P均0.05)。结论: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时,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可以降低无复流发生率,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尼可地尔静脉滴注(静滴)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犬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和梗塞范围的影响,在12只麻醉开胸犬上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插管建立侧支返流模型。实验组在缺血5min后静滴尼可地尔200μg/kg;对照组静滴等容积生理盐水。在不同时项上观察心脏血流动力学和侧支循环指标,缺血120min后以称重法测定心肌梗塞(MI)面积。结果:与缺血5min的基础值相比,实验组外周冠状动脉压显著下降,冠状动脉侧支流量显著增加,侧支系统阻力及外周冠状动脉阻力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MI范围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表明:尼可地尔能改善AMI犬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并能限制MI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