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双胎妊娠和单胎妊娠结局,分析多胎妊娠减胎的风险,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双胎行减胎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病例,胚胎移植后30 d 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者56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3组,A组:双胎妊娠患者,138例;B组:3胎减胎为双胎者,30例:C组:单胎妊娠者,393例。比较各组之间的流产率、早产率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相比,早期流产率、晚期妊娠丢失率、早产率及低体重儿出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相比,早期妊娠丢失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晚期妊娠丢失率则显著增加,早产率及低体重儿出生率也显著增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8.77和14.41。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多胎行减胎术并不增加不良妊娠风险,而单胎妊娠则可显著降低流产、早产及低体重儿出生等风险从而改善妊娠结局,因此IVF后行双胎减胎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流产史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于河南省生殖医院首次进行IVF-ET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流产次数将患者分为A组(176例)、B1组(170例)、B2组(145例)、B3组(59例)。A组:生育过子女且没有流产经历的继发不孕症患者。B1组:未生育过子女且流产1次的不孕症患者。B2组:未生育过子女且流产2次的不孕症患者。B3组:未生育过子女且流产≥3次的不孕症患者。比较4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4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多胎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早产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存在流产史的不孕患者行IVF-ET不会增加重复流产的风险,IVF-ET妊娠结局与既往流产的次数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受孕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择≥ 2 0w分娩的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后双胎妊娠 4 1例 (IVF ET组 )和自然双胎妊娠 4 4例 (对照组 ) ,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孕周、分娩情况、新生儿预后、胎盘结构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妊娠并发症、剖宫产、围产儿平均出生体重、平均出生孕周和畸形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IVF ET组仅有 2例 (2 / 4 1 )是单绒毛膜胎盘 ,对照组有 2 0例 (2 0 / 4 4 )为单绒毛膜胎盘 ,两组胎盘组织结构差异显著 (P <0 .0 1 ) ;IVF ET组新生儿死亡率 (3.7%)明显低于对照组 (1 2 .5 %) (P <0 .0 1 ) ;转儿科治疗率 (39.0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2 .7%) (P <0 .0 1 )。结论 :与自然双胎妊娠相比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后双胎妊娠单绒毛膜胎盘、单卵双胎少见 ;妊娠期并发症、剖宫产率和胎儿畸形无增加 ,而围产儿死亡率较低 ,新生儿转儿科治疗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102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对1021例通过ART获得的临床妊娠者,通过直接询问或电话随访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1例妊娠者中,分娩838例(82.08%),单胎642例(76.61%),多胎196例(23.39%),流产132例(12.93%),异位妊娠41例(4.02%),分娩情况失随访10例(0.98%),畸形儿10例(1.19%),分娩男婴540个、女婴495个,新鲜胚胎移植后早期流产率为10.76%,明显高于冻融胚胎移植(FET)后的5.08%(P<0.01),多胎的早产率、剖宫产率、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胎(P<0.01)。结论重视ART技术带来的多胎、早产、流产及异位妊娠等并发症,密切关注ART后代的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输卵管积水情况不同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75例因输卵管因素进行IVF-ET的患者资料,除9例异位妊娠外,根据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和阴道超声(TVS)诊断结果,将余466例分为4组,A组:HSG 及TVS均诊断为输卵管积水;B组:HSG诊断为输卵管积水,TVS未见...  相似文献   

6.
张波  冯贵雪  刘茵  方伟芬 《广西医学》2006,28(8):1169-1171
目的 探讨胚胎遗漏后再移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和冻融胚胎移植(R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移植胚胎507周期,IVF338周期,ICSI37周期,FET132周期。胚胎遗漏再移植13例,发生率2.56%。胚胎遗漏组的临床妊娠率为46.15%,而无胚胎遗漏组的临床妊娠率为32.19%,前者高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胚胎遗漏后再移植可能不影响IVF-ET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检查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IVF/ICSI-ET新鲜周期的不孕症患者362例,根据其于IVF/ICSI-ET前是否行宫腔镜检查及检查结果分为A组(宫腔镜检查正常者)、B组(宫腔镜检查异常者且进行了相应的治疗)、C组(未行宫腔镜检查者),比较三组的妊娠结局。结果三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6.85%、41.67%、40.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异常率为29.55%,宫腔镜检查组的妊娠率(45.32%)高于未检查组(40.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ICSI-ET前常规检查宫腔镜,可提高单个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及宫腔异常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91周期妊娠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本中心2003年9月至2005年10月进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于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91个周期的资料进行整理,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不孕病因之间及不孕时间的长短对妊娠率无显著性影响;②35岁以下组的成熟卵数、受精卵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也多于35岁以上组,组间差异显著;获卵数和移植胚胎数均多于35岁以上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大于35岁年龄段的妊娠率较低,但无统计学意义;③妊娠与未妊娠组患者的受精卵数、优质胚胎数有显著性差异,而平均年龄、获卵数、成熟卵数、卵裂数和内膜厚度无显著性差异;④IVF+ICSI受精周期的ICSI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均明显优于IVF,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IVF+ICSI周期的临床妊娠率57.1%。结论 年龄是影响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卵数、卵裂数以及优质胚胎数的最主要因素;卵子质量是影响周期妊娠率的关键因素;IVF+ICSI受精是预防和应对IVF受精不良或不受精、提高妊娠率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体期泌乳素(PRL)水平变化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就诊我中心228例进行IVF-ET患者移植后监测血清泌乳素,并对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28例行IVF-ET的患者在移植当日,血清PRL平均值681.6±253.4 uIU/mL,与基础血清PRL相比,明显升高,两者比较具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228例患者中妊娠110例,未妊娠118例,总妊娠率48.2%;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在移植0、2、4、6d血清PRL浓度比较P>0.05;在第8天两者比较具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控制良好组妊娠率53.1%,比控制过度组、欠佳组的妊娠率明显增高,具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黄体期血清PRL水平变化与IVF-ET结局有一定的关系,黄体期血PRL浓度较高时用溴隐亭控制在一定浓度时有利于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自身抗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02年8月。2003年6月共30个IVF-ET周期中女性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b)、抗精子抗体(AsAb)和抗卵巢抗体(AOAb)进行测定,观察IVF-ET周期妊娠结局。结果:三种抗体在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妊娠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免疫是造成妇女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机体中的自身抗体可能影响IVF-ET结果。应重视不育患者自身免疫抗体检测,以提高IVF-ET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收治不孕妇女34例,42个治疗周期,采用固定的Fertilin/Pergonal/Profasi超排方案,B超监测卵泡发育并指导经阴道取卵。每周期有6.97±4.1个卵泡发育。获得卵子4.7±4.6个,受精率为71%,卵裂率64%,移植率87.8%。每周期移植的胚胎总分与移植后妊娠率有显著相关性(r=0.8823,P=0.0086),移植胚胎评分高,数量多,妊娠率越高。本组5例妊娠中有3例移植6个胚胎以上。在未建立胚胎冻存技术之前,4个以上的胚胎移植是处理过剩胚胎的权衡方法。本组大部分病人在门诊接受治疗,减轻精神与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早期自然流产病人宫腔镜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间实施IVF-ET后早期自然流产行宫腔镜检查病人8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宫腔镜检查结果,对发现的宫腔病变进行治疗,观察再次移植后的妊娠结局。结果 84例中58例(69.05%)存在宫腔病变,其中宫腔粘连32例(38.10%),子宫内膜息肉12例(14.29%),子宫内膜炎10例(11.90%),黏膜下子宫肌瘤3例(3.57%),部分性子宫纵隔1例(1.19%)。58例病人经治疗后于1年内进行再次IVF-ET,22例(37.93%)获得临床妊娠,宫外孕2例(3.45%);早孕自然流产1例(4.55%),分娩21例(95.45%)。结论在IVF-ET中出现早期自然流产时应将宫腔镜检查列为首选干预措施,对宫腔异常病人治疗后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作者综述我院自1990年建立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技术应用于治疗不育的研究。目前本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技术的改进着重于如下几方面:①改进治疗周期超排卵方案,提高卵子受精率;②改良选择性减胎术,达到准确、简便、安全,减少多胎妊娠;③应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为卵巢早衰患者及遗传病夫妇提供赠卵、赠胚胎治疗的方法;④建立第2代IVF-ET技术,应用卵母细胞单精显微注射技术(ICSI)治疗严重男性因素与不明原因不育,同时展望人工辅助破‘壳’(asistedhatching)和提高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性及提高种植率和妊娠率,利用显微注射操作技术发展种植前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胚胎碎片对临床妊娠率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胚胎碎片对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的影响。方法 观察246例行IVF-ET或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病人胚胎碎片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和轻度碎片的胚胎相比,严重碎片(〉50%)胚胎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均明显降低(Х^2=10.112、9.510,P〈0.05),多胎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提高胚胎质量,减少移植胚胎数量,有助于提高IVF-ET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时受精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方法 360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按精卵共孵育时间分为短时受精IVF和过夜受精IVF,比较两组的治疗结局。结果短时受精IVF与过夜受精IVF的年龄、不孕年限、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短时受精的妊娠率和着床率高于过夜受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短时受精能提高妊娠率,明显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6.
121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分析内蒙古地区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助孕治疗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为今后的治疗提供临床资料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1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助孕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不同方案之间病人的年龄及病因有无区别,对比分析长方案、短方案这两个常用方案治疗结局有无区别.结果:总体临床妊娠率达39.6%,长方案与短方案两组在病因构成及不育年限上的区别无统计学意义.在不育女方的年龄上,短方案组(34±4.10岁)平均年龄比长方案组(31.3±3.88岁)大(P<0.05),两组妊娠率(长:33.7短:36.4)上没有显著区别,短方案(8.28±1.73)使用促性腺激素的天数比长方案(10.66±1.63)短,平均获卵数比长方案少(P<0.05),正常受精率比长方案少,但优质胚胎率(长:39.62±23.89;短:37.52±33.56)及种植率上两组没有区别.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是治疗不育症的有效方法,长方案及短方案是临床上常用方案,个体化方案是临床工作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1994年初我校妇产科学教研室引进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1995年1月5日山东省首例“试管婴儿”在山东省立医院出生。作者详述了实施IVF-ET的经过。此项技术的应用成功为开展生殖生理学、遗传学和优生学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14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采用克罗米酚—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在12例中抽吸卵泡86个,回收卵母细胞53个,卵母细胞回收率61.6%,受精率66%,卵裂率56.6%,此种诱发周期排卵期易于掌握,能回收多个卵母细胞,适用于人类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殖之研究。  相似文献   

19.
卵泡液中LIF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①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妇女卵泡液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对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②方法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5例体外受精妇女排卵时卵泡液中LIF的水平,分析其与取卵数、卵子受精率、早期胚胎的质量以及移植结局的关系。③结果卵泡液中LIF的浓度与卵子的受精率以及胚胎的质量呈正相关(r=0.613、0.591,P〈0.05);妊娠组卵泡液中LIF的浓度与未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t=0.630,P〉0.05)。④结论卵泡液中LIF水平影响卵子成熟、早期胚胎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5~7周及10~16周妊娠的疗效和副作用。②方法对1400例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5~7周、10~16周妊娠妇女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10~16周、5~7周妊娠完全流产成功率分别为83.5%,95.4%,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2.956,P<0.01)。两组完全流产后失血量比较差异亦有极显著意义(χ2=8.63~515.42,P<0.01)。两组用药后副作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1.56,P>0.05)。④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5~7周妊娠的效果虽然优于10~16周妊娠,但对后者效果也肯定,且其方法简便、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