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线斑块组成对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置入术后晚期支架贴壁不良(late stent malapposition,LSM)的影响。方法入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6例(113处病变)行冠状动脉原位病变DES置入及基线和随访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检查,分为LSM组11例和无LSM组65例。结果 11例患者有16处(14.2%)病变,随访时发现LSM。不同D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M组糖尿病(63.6%vs29.2%,P<0.05)、支架长度[(29.4±5.5)mmvs(26.2±6.0)mm,P<0.05]、坏死核心体积[(29.8±14.0)mm3 vs(21.4±9.5)mm3,P<0.01]及坏死核心体积百分比[(26.5±6.6)%vs(20.1±6.6)%,P<0.01]均明显高于无LSM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坏死核心体积百分比(OR=1.144,95%CI:1.0521.243,P=0.002)和糖尿病(OR=3.829,95%CI:1.1581.243,P=0.002)和糖尿病(OR=3.829,95%CI:1.15812.663,P=0.028)是LSM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病变坏死核心成分和糖尿病与不稳定性心绞痛DES置入术后LSM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易损斑块具有薄纤维帽、大脂质核心及包含大量巨噬细胞在内的炎症细胞浸润的主要病理特征,即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hin-cap fibroatheroma,TCFA),其易于破裂。易损斑块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irtual histology intravascular ultra-  相似文献   

3.
全球每年约有2 000多万人出现突发性心脏事件,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或)心脏性猝死。ACS的主要启动机制是罪犯血管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和伴随的血栓形成。近几年来提出"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这一概念,即将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斑块统一命名为易损斑块。  相似文献   

4.
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和病理组织学演变进行研究,会从根本上影响冠心病的防治.虚拟组织学成像血管内超声(VH-IVUS)是当前进入临床的一种有效实用的在体活组织显像方法,是一种比较新的血管内超声后处理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反向散射的超声射频信号,通过功率频谱的处理(傅立叶转换、韦尔奇功率频谱和自动回归模型),对斑块组织进行彩色编码,叠加在灰阶IVUS图像上,得到重建的实时斑块组织图,对斑块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类[1].它既可以对血管进行横断面成像,也可沿长轴成像,对于研究冠心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很大的价值.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相比,减少了再狭窄的发生率,但其长期安全性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支架置入30 d以后出现的晚期支架内血栓问题成为目前介入心脏病学的研究热点。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低,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有研究显示其发生的原因可能包括动脉的延迟愈合、动脉瘤形成及支架贴壁不良等。现就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晚期血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做一评述。  相似文献   

6.
与裸金属支架相比,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更易发生支架贴壁不良。血管内超声研究证实,引起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的主要机制是正性重构。发生支架内血栓的部位有的存在支架贴壁不良现象,由此推测,晚期支架贴壁不良可能会引起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贴壁不良与临床不良事件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罪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糜烂)和伴随的血栓形成被认为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启动机制。血管内超声是当前唯一临床上可利用的能够提供血管壁实时截面图像的技术,研究能够成像斑块形态和活性(炎症)的血管内技术是心脏病学界最近非常活跃的课题,虽然其它血管内成像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重要进步,血管内超声仍然是介入心脏病专家可用的、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裸金属支架相比,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更易发生支架贴壁不良。血管内超声研究证实,引起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的主要机制是正性重构。发生支架内血栓的部位有的存在支架贴壁不良现象,由此推测,晚期支架贴壁不良可能会引起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贴壁不良与临床不良事件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及虚拟组织学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重构与斑块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1例冠心病患者行血管内超声及虚拟组织学检查,根据其重构指数分为正性重构组(n=19)及负性重构组(n=22),检测并比较两组的斑块负荷、血管面积、管腔面积以及斑块成分等。结果与负性重构组比较,正性重构组最小管腔处血管面积(17.95±4.25 mm~2比11.44±2.13 mm~2)、管腔面积(6.02±1.85 mm~2比4.98±1.06 mm~2)、斑块负荷(63.83%±7.89%比63.83%±7.89%)均显著增大(P0.05)。虚拟组织学显示正性重构组比负性重构组坏死成分比例增加(30.38%±9.33%比17.19%±11.31%,P=0.001)、纤维成分比例减少(44.61%±14.93%比61.08%±14.81%,P=0.002),钙化和纤维脂质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重构指数与坏死成分比例呈正相关(r=0.373,P=0.023)。结论冠状动脉的正性重构伴随着坏死核心增加,正性重构可能是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VP)模型建立情况。方法1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高脂喂养4周后,经球囊扩张损伤腹主动脉,再高脂喂养8周后行IVUS检查。结果IVUS结果显示8只兔子有6只成功建立了vP模型。结论球囊扩张+高脂饮食方法可成功建立兔腹主动脉vP模型,IVUS是评价斑块情况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评价脑心通对轻中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斑块性质的疗效。方法患者通过造影及冠状动脉超声诊断为轻中度狭窄后,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冠心病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步长脑心通胶囊干预,3个月后通过IVUS-VH观察患者斑块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易损斑块的发生率为23.1%,对照组易损斑块的发生率为2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易损斑块的发生率为12.3%,对照组易损斑块的发生率为2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US-VH评价显示,步长脑心通胶囊能改善轻中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斑块成分,降低易损斑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其与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关系,以探讨Lp-PLA2检测对评价易损斑块炎症程度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1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9例(SAP组)及可排除冠心病者30例(CTL组)。应用ELSIA法测定Lp-PLA2及hs-CRP、冠状动脉造影(CAG)及IVUS-VH评价斑块的形态特征。结果:ACS组血浆Lp-PLA2(P<0·01)及hs-CRP(P<0·05)分别显著高于SAP组,SAP组血浆Lp-PLA2(P<0·05)及hs-CRP(P<0·05)分别显著高于CTL组;ACS组狭窄病变处主要为脂质坏死性斑块,而SAP组主要为纤维性斑块(P<0·01),ACS组和SAP组脂质坏死组织面积百分比分别为(33·26±9·90)%和(8·26±6·77)%(P<0·01),薄纤维帽脂瘤斑块分别为43%和10%(P<0·01);血浆Lp-PLA2和hs-CRP水平分别与脂质坏死组织面积百分比呈正相关(r=0·511,P=0·019;r=0...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和组成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病理研究将斑块分为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后者以大的脂质核心覆盖薄纤维帽为特征,是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内膜增生致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重要原因之一。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能够有效地在体评价斑块的组成和性质。本综述主要介绍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虚拟组织学成像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虚拟组织学成像血管内超声(VH-IVUS)是一种比较新的血管内超声后处理技术,可以实时重建斑块分类的组织图像,对斑块进行更准确的分辨,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VH-IVUS在冠心病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药物洗脱支架内血栓的研究进展——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临床后,支架血栓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支架血栓发生机制复杂,临床多表现为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积极防治支架血栓的发生是药物洗脱支架临床应用安全性的重大任务。现对支架血栓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VH-IVUS)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置入生物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BSES)后对原位冠状动脉血管的长期影响。方法:对4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术后随访时(随访时间中位数=8个月)行VH-IVUS检查,通过BSES与不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DSES)作对比,评价BSES置入后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原位冠状动脉血管的影响以及邻近管腔坏死核心组织的出现率。根据既往置入支架的类型不同分为BSES组(21例)和DSES组(20例)。结果:两组间支架近端、远端节段和支架段晚期管腔丢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邻近管腔坏死核心组织出现率在支架段DSES组较BSES组明显升高(73%vs.36%,P<0.01),总出现率亦升高(63%vs.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多表现为多个邻近管腔坏死核心组织(74%vs.33%,P=0.06)。结论:随访时VH-IVUS检查提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BSES治疗处较DSES治疗处的病变形态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超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对临界病变的评估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该项技术的问世,不仅使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检出越来越多,而且在识别易损斑块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从而指导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及早干预,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应用血管内超声检查已然成为目前诊断和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技术探讨吡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As)及降低血栓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14只新西兰大白兔,以高脂饲养及腹主动脉球囊拉伤的方法复制As模型。喂养12周后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吡格列酮每天10mg/kg,n=6)和对照组(n=6),并对两组兔行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检查,两组各选取40个斑块,测量相关参数,继续高脂喂养12周后,再次行VH-IVUS检查。最后药物诱发斑块血栓形成,处死并取出腹主动脉观察所选斑块血栓事件发生情况。对两组VH-IVUS相关参数及血栓事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2周的药物干预,吡格列酮组的TG、hs-CRP、MMP-9下降,HDL-C升高。VH-IVUS分析显示和对照组相比,吡格列酮组的坏死成分绝对面积[-0.10(0.00,0.10)vs.0.10(0.00,0.13)mm2,P<0.001]、坏死成分相对比例[(-2.35±3.11)vs.(1.87±4.62)%,P=0.012];钙化成分绝对面积[0.00(0.00,0.10)vs.0.10(0.00,0.10)mm2,P<0.001]、钙化成分相对比例[0.00(-3.12,0.14)vs.2.00(-0.19,3.19)%,P=0.002]明显减少。吡格列酮组的血栓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吡格列酮可以引起动脉粥样斑块的回缩,降低斑块血栓事件的发生,是新型的抗As药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在心血管病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灰阶IVUS表达的仅仅是超声波的振幅信息而不能反映频率信息,不能对冠状动脉斑块的成分进行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