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受门诊注射的学龄前患儿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门诊注射窒每天接受注射的患儿很多,其中学龄前儿童占80%以上。他们不仅承受着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还要承受着打针时疼痛。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行为反应,造成护士不易确定进针位置,使肌肉损伤,针头弯曲等。只有掌握学龄前儿童在注射前的心理特征与需求,才能作出相应的心理护理。为此,笔者对2004—11~12对肌肉注射200例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调查和行为观察,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罗孟兰  陆丽  王春梨  陆艳  钟晓珍 《中外医疗》2012,31(15):142-143
目的探讨开展门诊注射前心理干预对3~7岁学龄前患儿及其家属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3岁以上7岁以下学龄前门诊需注射患儿4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肌注)、实验组2(静脉滴注)和对照组1(肌注)、对照组2(静脉滴注),每组各100例,实验组由护士在独立诊室一对一进行注射前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观察门诊注射治疗过程中患儿及家属的情绪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情绪较对照组明显稳定(P〈0.01)。结论门诊注射前心理干预能稳定患儿及家属的情绪,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能更好地配合注射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3.
吴巧兰 《中原医刊》2004,31(13):65-66
学龄前患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做好心理护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早日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学龄前患儿的心理护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梁建英  吴英  刘河娣 《中外医疗》2013,32(2):148+150-148,150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黏液囊肿手术的心理护理要点。方法收集学龄前儿童黏液囊肿手术10例的心理护理资料。结果经过做好心理护理,患儿主动配合,无哭闹,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在10~15min,出血少。术后愈合良好。医生及家长对手术配合满意。结论学龄前儿童虽然年纪小,但经过良好的心理护理,是可以主动配合门诊手术室局部浸润麻醉下的黏液囊肿手术的。  相似文献   

5.
学龄前住院患儿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的交往,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状态以促进康复。长期以来,心理护理在成人护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对儿童的心理护理重视不够。学龄前儿童中绝大部分有过生病经历。其中30%的儿童至少住院治疗一次,5%左右的儿童则多次住院[1]。患病对患儿的心身发展是一种威胁,尤其是对学龄前儿童。轻者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重则阻碍儿童正常的心身发展,出现发展危机。危机的出现反过来影响治疗和护理。因此,只有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生病后的心理反应有充分的认…  相似文献   

6.
门诊注射室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燕飞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6):176-177
在门诊护理中对注射治疗的患儿实施心理护理,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拉近护患距离,也使护理人员体会到心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门诊注射室是患儿集中进行注射治疗的场所,如何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减轻家长的心理压力,是当前门诊治疗工作中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积极有效地对学龄前儿童开展多种形式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以提高患儿整体护理质量.方法 与患儿采用不同形式的沟通方法,了解患儿的不同个性,心理特征,针对性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护理.使患儿感到护士成为患儿可以依赖和获得安全感的人.结果 根据学龄前患儿心理活动特点做出正确评估,使患儿得到身心两方面的综合护理.结论 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动态,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使患儿安全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原阳县人民医院儿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865例需进行静脉输液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451例)和对照组(4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及依从性。结果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49.03%,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2.93%;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236例依从性好(57.00%);观察组患儿352例依从性好(78.05%)。观察组患儿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儿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郝玲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5):405-406
目的学龄前患儿常因不配合使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降低,为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学龄前患儿在接受静脉输液时的依从性。方法262例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学龄前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7例运用沟通技巧实施心理疏导,对照组85例则予以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在配合治疗的主动性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学龄前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从而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学龄前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必须首先搞好学龄前患儿的心理护理.下面谈几点体会.1 学龄前患儿的心理变化当患儿入院后,由于环境的改变及对疾病诊治要求限制了他们的自由活动,使患儿精神情绪受到影响.他们会觉得不快、忧郁、孤独,这种情况下会使患儿耐受不住而哭闹不止.有的患儿对医护人员穿的白大衣,戴的白  相似文献   

11.
在注射时能取得患儿很好的配合,选用30例进行对比。患儿在注射时,心理和语言护理的作用,能使患儿消除恐惧感,使工作顺利进行,避免事故的发生,现将体会介绍如下。选用30例患儿,男15例,女15例,年龄4-6岁,均为学龄前儿童,用心理和语言对患儿进行开导,说服,使患儿不哭和不闹,能很好地配合,使患儿对医护人员有一种亲近及信任感。再次注射时消除了恐惧感,能够主动配合,对治疗有相当明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总结儿童医院儿内科门诊学龄前期患儿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从初诊、复诊两个方面来分析门诊学龄前期患儿的心态、容易引发的相应问题和可能产生的矛盾。结果:了解了儿童医院儿内科门诊学龄前期患儿的心理特点,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营造了良好的就诊环境。结论:掌握儿童医院儿内科门诊学龄前期患儿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医院信誉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门诊注射患儿的心理护理,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增强患儿及家长治疗疾病的信心,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口腔内科门诊中,前来就诊的牙病患儿比例较大。在学龄前期(3~5岁)牙病患儿中绝大多数拒绝治疗。我们对96名学龄前牙病患儿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心理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学龄前儿童的心理护理在小儿外科手术中尤为重要。出于学龄前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心理护理在整个手术期的护理中占重要地位,积极有效的对患儿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护理,是实现整体护理及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学龄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长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心理特点对165例学龄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概念适合于学龄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医治,患儿康复效果较好,家长对护理工作感到十分满意.结论 针对学龄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长的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有利于医护治疗措施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蒋惠芳 《中外医疗》2012,31(27):136+138-136,138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缓解3~6周岁患儿肌肉注射中的紧张、害怕心理,以及增强对注射疼痛耐受能力、配合注射操作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6—12月期间门诊注射室100例3~6周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进行常规注射和心理干预条件下注射,对比两组患儿配合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在肌肉注射中的配合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3~6岁患儿肌肉注射中运用心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紧张、害怕心理,提高自控效果,配合护士开展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8.
沟通在患儿注射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交流是护患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采取适当的沟通技巧是心理护理的重要基础手段之一.在门诊患儿的注射治疗过程中,由于患儿对注射治疗的意义不理解,面临注射治疗会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而难以配合治疗.根据对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等理论以及"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研究,护士的语言艺术及良好的沟通技能,可使患儿更好地接受与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院从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收治65例学龄前斜视患儿,并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由于患儿术前的心理状态是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我院对斜视患儿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诱导护理在学龄前儿童四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80例四肢骨折的学龄前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试验组患儿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诱导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心理状态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诱导护理在学龄前儿童四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患儿骨折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