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扁桃体周围脓肿为扁桃体周围间隙的化脓性炎症,多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或急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多见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患者.脓肿位于扁桃体被膜与咽上缩肌之间.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治疗原则是在应用足量抗生素的同时,反复穿刺抽吸脓液或切开排脓.1990年1月至1996年1月我们收治了扁桃体周围脓肿(PTA)64例,比较了反复穿刺抽吸与切开排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由于扁桃体周围脓肿后易有扁桃体炎或周围脓肿的再次发作,一般多主张施行扁桃体切除术。为了探索扁桃体周围脓肿后咽部再感染的发病情况,作者们于1971~1975年间以切开引流术配合抗生素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166例,经4~8年随访观察,结果51%无咽部症状,22%再次发生扁桃体周围脓肿,20%屡发扁桃体炎,7%不同程度的咽炎。并发现扁桃体周围脓肿后,咽部再感染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和以往有无咽部炎症等情况有关。年龄>40岁组,随访期间无咽部症状者占70%,有扁桃体炎或周围脓肿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扁桃体周围脓肿保守治疗后是否复发或发生扁桃体炎,将我院1979年4月~1986年6月间43例保守治疗的扁桃体周围脓肿随访1~8年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发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发病机理,在教科书中一直被描述为急性渗出性扁桃体炎向扁桃体上窝或周围蔓延所引起的。然而,有关寻找扁桃体周围脓肿真正病因的研究甚少。该文通过对连续诊治的工00例扁桃体周围脓肿病例的分析,试图发现扁桃体周围脓肿的真正病因。为此确立了以下参数;①患者年龄;②脓肿的部位;③自觉症状;④脓肿形成的无数;⑤扁桃体有无渗出;③是否做过扁桃体切除术;①何时做过扁桃体切除术;③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复发率。通过分析提出扁桃体周围脓肿不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扩散的结果,而是由于在扁桃体上窝内的weter’。腺化脓…  相似文献   

5.
扁桃体周脓肿多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尤其是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者,经合理治疗,病情多可迅速控制,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炎症可扩散引起颈深部及纵隔感染,少数可发生颈动脉糜烂或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现报告我院救治1例扁桃体周脓肿合并颈深部及纵隔感染.  相似文献   

6.
急性咽喉病为咽喉科常见病。包括急性咽喉炎、急性溃疡性咽峡炎、霉菌性咽峡炎、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侧壁蜂窝组织炎、急性会庆炎、会厌脓肿等。几年来我们对急性咽喉病以服用中药为主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8例,男104例,女54例,年龄8~20岁7例,21~40岁102例,41~50岁31例,51~7O岁18例。急性扁桃体炎86例,扁桃体周围炎24例.扁桃体周围脓肿13例,咽侧壁蜂窝组织炎2例,急性咽峡炎22例,急性会庆炎6例,会厌脓肿2例,急性溃疡性咽峡炎2例,霉菌性咽峡炎1冽。本组病例多由暑热、感冒、多…  相似文献   

7.
扁桃体周围脓肿(PTA)是急性扁桃体炎最常见又需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深部感染。近年认为较好而经济有效的抽吸或切开引流法,远期PTA复发率为22%,且49%的病人继续有症状。作者报道一组手术病例,并分析评价了脓肿期扁桃体切除术和脓肿痊愈后扁桃体切除术疗效。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PTA患者45例,脓肿期手术23例,脓肿愈合手术22例。两组年龄、性别、脓肿侧别、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两组在全麻下手术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但后组全麻下手术时间较局  相似文献   

8.
扁桃体周围脓肿期行扁桃体摘除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观察扁桃体周围脓肿期行扁桃体摘除术的安全性 ,现将我科 1 995~ 1 999年于扁桃体周围脓肿期行扁桃体摘除术 54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期行常规扁桃体摘除术 50例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 54例 (脓肿组 ) ,其中男2 9例 ,女 2 5例 ;年龄 1 6~ 52岁。病程 2 d~ 3年。全部为单侧急性感染病例 ,表现为单侧咽痛、发热 ,张口及吞咽受限。检查见患侧咽充血肿胀 ,腭舌弓上部膨隆 ,扁桃体推向内下方。同期慢性扁桃体炎或病灶型扁桃体炎患者 50例 (对照组 ) ,其中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 1 3…  相似文献   

9.
舌根扁桃体与腭扁桃体一样,可随咽淋巴环发炎,也可单独发炎。和发生扁桃体周围脓肿一样,急慢性舌根扁桃体炎后,舌根也会发生脓肿。潜在的危险是会厌水肿和脓肿。初起时会厌舌面水肿,但感染可通过会厌间隙向喉面继续扩散,严重时将发生呼吸困难。摘除扁桃体后,常见咽侧索发炎,但舌根扁桃体炎少见。舌根扁桃体炎轻者可被忽视。但在轻度急性期或慢性肥大期,患者可有咽喉“团块感”。炎症若严重,症状可以同腭扁桃体炎一样,有高烧,血像类似病毒感染,与淋巴细胞性和单核细胞性咽峡炎相仿。  相似文献   

10.
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厌氧菌检查和抗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对扁桃体周围脓肿进行厌氧菌和需氧菌检查及药物治疗探讨。脓液培养结果表明:一份标本中同时分离到厌氧菌和需氧菌者占85%,仅分离到厌氧菌者占10%,需氧菌者占5%。指出扁桃体周围脓肿及扁桃体炎大多是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治疗时除采用抗需氧菌药物外,还应考虑增用抗厌氧菌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处理,通常要么立即行扁桃体切除术,要么先行切开引流,过4~6周后再行切除手术。如仅作切开引流,有可能复发扁桃体炎或再发扁桃体周围脓肿,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作者们为弄清这个问题,对两组病例进行了临床观察。两组患者年龄分布相仿,均为21个月至67岁,男女性别,切开引流组男性略多,立即手术组两性相等。对76例切开引流患者中的45例既往无扁桃体周围脓肿及复发性扁桃体炎史者进行了2~4年的随访,得到结论的44例,其中11例为复查,33例  相似文献   

12.
扁桃体周脓肿并纵隔脓肿及脓胸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扁桃体周脓肿是扁桃体周围间隙的一种化脓性炎症,临床上较常见,绝大多数患者经合理治疗后能于1~2周内痊愈,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救治1例扁桃体周脓肿合并纵隔脓肿及脓胸的患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扁桃体周围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发病率约占临床咽喉疾病的4%[1,2].本病咽痛剧烈,可致患者张口受限、吞咽困难,非常痛苦,且发作过后容易反复发作.以往我科多采用药物及切开排脓保守治疗,2014年开始我科对部分患者手术切除患侧扁桃体.现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55例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患者就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扁桃体术后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及脓肿张加伦1扁桃体切除术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彻底治愈慢性扁桃体炎及其周围脓肿。笔者自1985年始记录扁桃体术后因残体发生急性炎症及脓肿6例。报告如下(附表)。附表病例摘要序例性别年龄术后时间术后时间(多长)发病次数手术方法病...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扁桃体周脓肿的真正发病机理、感染途径,对连续诊治的131例扁周脓肿患者进行研究。其中83例患侧的扁桃体被切除,切除之扁桃体外侧面均平整。通过83例组织学观察,扁桃体上极表面既无扁桃溃破亦无脓瘘,邻接扁桃体上方之软腭粘膜下发现有感染及/或纤维化的小唾液腺(Weber腺),这些与扁桃体相邻的腺体在其他非扁周脓肿患者则显示正常形态与结构。从而认为扁桃体周围的化脓性感染可能与Weber腺有关,而非急性扁桃体炎。主张早期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扁周脓肿,目的在于获得充分引流。  相似文献   

16.
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治疗和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 153例扁桃体周围脓肿的临床治疗过程 ,治疗方法包括广谱抗生素 ,反复针穿刺排脓及扁桃体摘除术。 153例中经穿刺排脓治愈者 79例 (51.6 % ) ;最后行扁桃体摘除术者 72例(4 7.1% )。对 56例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扁桃体进行病理观察 ,发现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扁桃体中 Weber's腺普遍呈萎缩表现 ,提示扁桃体周围脓肿发病机理可能与 Weber's腺感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于1978~1979年间47例既往无或极少扁桃体炎发作史的扁桃体周围脓肿(PA)患者在入院后24小时内于全麻下行单侧扁桃体立即切除术(IT)治疗的效果。术后随访3~4年对其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病例术前均无咽炎史。男女之比为21∶26。83%病例的年龄在40岁以下。47例中,既往无扁桃体炎病史者24例;每年发作不超过3次的20例;超过3次者3例。术中失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推荐扁桃体周围脓肿(PA)急性期采取穿刺抽脓等保守措施,待脓肿消散后4~6周,方考虑对既往有扁桃体炎或PA病史者作预防性扁桃体摘除术。治疗方法:门诊行PA穿刺抽脓,穿刺部位为以下三点:①扁桃体上区;②扁桃体下区,位于磨牙后三角正上方;③上述两点连线的中点,相当于下颌支的内侧。穿刺深度为1~3 cm。住院者输液、应用抗生素(通常用青霉素)、给镇痛药,每4小时用温盐水冲洗咽部一次。作者于1975~1980年间共治疗103例PA患者,能够随访的74例中,男45例,女29例。25岁以下38例,53%有扁桃体疾病史;26~40岁15例,47%有既往史;40岁以上21例,有既往史者  相似文献   

19.
口咽部及咽旁的某些肿瘤,早期可因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而易误诊为扁桃体周围脓肿、慢性扁桃体炎等感染性的疾病。本人就曾主管过两例这种病人(一例为扁桃体的恶性淋巴瘤、一例为咽旁的混合瘤)均被误诊为扁桃体周围脓肿。现报告及分析误诊原因,并探讨减少误诊的措施,以期临床医生以此为鉴,吸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扁桃体周围炎的罕见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扁桃体周围央常见,常伴严重并发症,近年来住院患者有逐渐增多趋势,而漫性扁桃体炎住院行却呈下降趋势。1985~1996年12年间共经治扁周炎1718例,男占54.1/,女43.9、,其小76.5%、在15~40岁间,40岁以上少见,届炎性浸润则行313例,扁同脓肿1405例,占81.8/,402例有反复扁周脓肿文,820例每年发咽峡炎1~3次,353例无咽峡炎史。浸润或者均用药物治疗;扁周脓肿患者入院时均行切开引流,32例为双侧脓肿。284例(20.2%)在局麻下行脓肿期扁桃体切除术,平均住院日:术前1.5天,术后6.6天,术后恢复较择期手术快,操作更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