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是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酶,其功能主要为催化聚ADP核糖基化,对维持基因组完整性和细胞生存有重要作用。现对PARP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PARP与糖尿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法实验观察PARP‐1和 HMGA2在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0例乳腺癌术后肿瘤标本和6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PARP‐1与 HMGA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 PARP‐1和 HMGA2在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两者在不同分子类型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原发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在乳腺癌中 PARP‐1阳性表达率为65.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22.4%;HMGA2阳性表达率为58.8%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6.4%,PARP‐1及 HMGA2在乳腺癌各分子分型中的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相关性( P <0.05),HMGA2的阳性表达在luminal A型及luminal B型中与原发肿瘤大小存在相关性( P <0.05),而在 H 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中不存在相关性( P >0.05)。【结论】PARP‐1与HMGA2在乳腺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相互作用,是反映乳腺癌进展的生物学指标。PARP‐1与HMGA2高表达的患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THP)和阿霉素(ADM)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及AnnexinV凋亡检测技术比较吡柔比星和阿霉素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体外生长抑制及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结果吡柔比星对MCF-7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明显高于阿霉素,其IC50仅相当于阿霉素的1/3-1/6,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吡柔比星和阿霉素对MCF-7细胞抑制作用均有剂量依赖性,并均能在低浓度下诱导MCF-7细胞凋亡,吡柔比星处理组的细胞凋亡比例高于阿霉素组(P0.01)。结论吡柔比星较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更好的体外生长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在我国,肺癌是发病第一位的肿瘤.肺癌一经发现,首选手术治疗,术后还需经化疗等综合方法进行治疗.在各种疗法中,化疗在肿瘤治疗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但是,化疗由于用药量大,副作用多,有的患者难以耐受,因而,人们对中药治疗恶性肿瘤越来越感兴趣,很多国外的科研人员也开始对中药进行研究.白桃汤剂为民间秘方,为不少病人解除过病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抗CTLA-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CTLA-4)抗体(9H10)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适龄C57小鼠,皮下接种小鼠Lewis肺癌细胞系,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12只荷瘤小鼠分为2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给予生理盐水和CTLA-4抗体(9H10),通过肿瘤体积、重量及肿瘤生长抑制率评估9H10的抑瘤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脾组织T细胞亚型(CD4及CD8阳性T细胞)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通过组间对照分析抗CTLA-4对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及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CTLA-4抗体可延缓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速度,延长其生存时间。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荷瘤小鼠脾脏中CD4及CD8阳性T细胞。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CD4阳性T细胞的数量分别为(49.05±7.31)%和(23.45±8.06)%,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抗CTLA-4处理后CD4表达阳性率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中CD8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7.25±2.86和11.32±0.71,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抗CTLA-4处理后CD8表达的阳性率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肿瘤微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间质MVD。实验组和对照组的MVD值分别为37.20±2.84和75.72±14.49,CTLA-4使肿瘤MVD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TLA-4抗体对荷瘤小鼠Lewis肺癌具有抑制作用,荷瘤小鼠脾组织中CD4及CD8表达均增高,肿瘤间质的MVD值显著降低。CTLA-4在提供机体抗肿瘤免疫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RNA激活p21对肝癌HepG2、Hep3b和SMMC-7721细胞生长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化学合成靶向p21的saRNA、阴性对照dsRNA,将其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和SMMC-7721.每个细胞系分为3组,分别为p21-322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复3孔;p21-322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采用p21-322 saRNA和阴性对照dsRNA进行转染,空白对照组不干预.转染后72 h,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的p21 mRNA和P2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及划痕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HepG2、Hep3b和SMMC-7721细胞p21-322组p2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3.43±2.29、16.87±1.61、31.77±5.06,P2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55.93±12.66、32.91±5.17、24.96±6.81;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53±0.07、2.39±0.02、5.70±0.89,3.21±0.03、2.91±0.14、4.15±0.12;阴性对照组分别为3.87±0.97、2.57±0.71、5.87±1.73,3.11±0.70、3.01±0.97、5.13±2.14;p21-322组p2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转染后第6天时HepG2、Hep3b、SMMC-7721细胞p21-322转染组细胞平均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1%、48%和52%;HepG2细胞p21-322组24 h后空白区域占原划痕区域面积的百分比((76±11)%)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13±6)%)和阴性对照组((17±8)%)(P<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向p21的RNAa能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力,p21可作为一个具有肝癌治疗应用价值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化诱导剂黄芪(Astragalus)在体外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黄芪分别处理肺腺癌SPC-A-1细胞后,镜下观察癌细胞的生长情况;测定软琼脂克隆形成率;MTT(噻唑蓝)法测定生长抑制率。结果:不同浓度黄芪处理后细胞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细胞生长抑制率随黄芪的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黄芪对肺腺癌SPC-A-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β-胡萝卜(β-C)腹腔注射给药对小鼠Lewis肺癌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并能明显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增强小鼠NK细胞活性:与消炎痛(IN)合用时增强效果更为明显。提示:β-C与IN合用抗肿瘤作用主要与增强小鼠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对膀胱癌T24及5637细胞的影响。方法针对STAT3 mRNA序列设计合成3对编码小干扰RNA(siRNA)的DNA模板,构建pGenesil-1-shRNASTAT3重组质粒,转染人膀胱癌T24及5637细胞。通过半定量RT-PCR、Western印迹检测STAT3基因不同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pGenesil-1-shRNA—STAT3重组质粒,并成功转染T24及5637膀胱癌细胞;半定量RT-PCR、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实验组细胞的STAT3基因表达在RNA及蛋白水平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TT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并出现凋亡现象。结论pGenesil-1-shRNA—STAT3转染T24及5637膀胱癌细胞后,可有效抑制STAT3的表达,并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及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自制抗癌中药复方霜蛎消结制剂对EMT6乳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EMT6乳腺癌荷瘤及空白对照动物模型,分别灌胃小、中、大三种不同剂量的实验药、对照药及常水10,15,21 d,取瘤体、血液、腹腔液观察抑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结果 实验药小、中、大剂量组,脾指数分别为50.16,47.05,43.42 mg/10gbw;胸腺指数为30.49,38.52,39.10 mg/10gbw;吞噬指数为2.28,2.38,2.03,吞噬百分率43.5%,46.5%,38.5%,中、大剂量组瘤组织坏死面积28.6%,39.1%;瘤重0.52,0.67 g,淋巴母细胞18.33%,20.50%,过渡型淋巴母细胞22.92%,23.83%,外周血白细胞13.42×109/L,13.10×109/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复方霜蛎消结制剂对小鼠移植性EMT6乳腺癌具有抑制作用及保护小鼠的免疫器官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Specific PLK1 silencing may be an effective gene therapy modality of treating PLK1-overexpressed cancers. In this study, we first explored the anticancer efficacy of three different short hairpin-expressing plasmids targeting PLK1 in animal model, and then determined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effect of gemcitabine with PLK1-shRNA as an adjuvant. Transfection of the PLK1-shRNAs to A549 lung cancer cells induced significant PLK1 depletion, growth inhibition and apoptosis. In vivo administration of PLK1-shRNA constructs to tumor-bearing mice resulted in xenograft regression. Moreover, the combination of PLK1-shRNA plus low-dose gemcitabine (GEM) produced an additive antitumor activity on the lung tumors owing to an inhibition of cancer cell survival and augmented apoptosi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a feasible bio-chemo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cancer.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靶向甲基化转移酶1(DNMT1)基因的Stealth核糖核苷酸干扰(RNAi)技术对胰腺癌细胞Panc-1中DNMT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Block-IT TM RNAi Designer在线设计合成针对DNMT1的Stealth核糖核苷酸(siRNA),以50 nM siRNA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Panc-1细胞.同时设空白对照组,RNAi阴性对照组,荧光RNAi组,每组3个复孔;在转染24 h、48h、72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以48h荧光强度最亮.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DMNT1信使核糖核酸(mRNA)含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DNMT1蛋白的表达.结果:将靶向DNMT1基因Stealth RNAi转染到胰腺癌细胞Panc-1中后,Panc-1细胞在转染RNAi后48h的转染效率为50%~60%;DNMT1的蛋白和mRNA水平显著下调,与对照组相比,转染后48h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68%和67.8%(P<0.05),也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组(P<0.05).结论:DNMT1靶向的Stealth RNA瞬时转染到胰腺癌细胞Panc-1中可显著沉默DNMT1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为胰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5)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包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2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8例NSCLC组织及16例良性肺疾病组织中ERK5和VEGF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RK5及VEGF在NSCLC中的表达均高于良性肿疾病,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组织类型均没有相关性,而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ERK5与VEGF两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结论ERK5和VEGF可能协同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据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及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检测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观察疗效差异,以期对个体化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的肿瘤细胞进行ERCC1及RRM1基因的联合检测。入组患者按照1∶2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基因型组根据ERCC1及RRM1的表达情况分为4组进行个体化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4例患者,总体有效率为44.2%,对照组有效率为37.5%,基因型组有效率为47.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基因型组中ERCC1阴性组有效率(56.7%)高于ERCC1阳性组(37.9%),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各组间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RCC1低表达患者中使用个体化治疗可获得更高的有效率,而ERCC1高表达患者可能意味着对铂类耐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CEA、CA125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67例肺癌患者,并以62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血清CEA、CA125含量及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浓度明显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检测CEA、CA125在肺癌中阳性率分别是58.2%和47.76%,特异性是85.48%和74.19% 联合检测阳性率是43.28%,特异性是91.94%,以CEA或CA125阳性作为阳性判断标准,敏感性是82.09%,特异性是75.81% 联合检测时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联合检测CEA、CA125能提高对肺癌的鉴别诊断,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肺癌早期患者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RNA干扰敲除Smac基因的表达对肺癌细胞的生长及顺铂(cDD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转染含有以人Smac基因为靶基因的慢病毒载体系统,即含有小分子干扰RNA序列的pGC-FU载体,分别在A549和95D细胞中实施Smac基因敲除.通过转染含有Smac全长编码序列的pGC-FU载体来实现Smac的高表达.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及凋亡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仪测定.药物耐药用10 μg/ml顺铂检测.结果 Smac下调表达促进A549和95D细胞中肺癌细胞的生长及增强顺铂耐药性;Smac高表达抑制A549细胞生长并且增强其对顺铂的敏感性.结论 Smac抑制肺癌细胞生长并且增强其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接受放化疗综合治疗的结果。方法 5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图像引导放疗联合NP方案化疗模式治疗。化学治疗方案采用NP方案(N:国产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使用;P:顺铂,25 mg/m2,第2~4天使用;28 d为1个周期),化疗从放疗开始第1天起同期应用,分别于第1、5周给予,放疗结束后巩固1个周期,共3个周期。图像引导放疗方法应用医科达Synergy医用直线加速器行图像引导放疗。中位放疗剂量62 Gy(55~69 Gy)。结果 50例患者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4例,稳定6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80%。1年生存率为74%,4例(8%)患者出现NC I CTC≥3级放射性肺炎,16例(32%)患者出现放射性食管炎(Ⅰ~Ⅱ级)。结论图像引导放疗联合NP方案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分析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与序贯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53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同步组(27例)和序贯组(26例).同步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同步化疗,放疗后再予以吉西他滨及顺铂化疗2个周期;序贯组采用3DCRT结束后,予以吉西他滨和顺铂化疗4个周期.结果 同步和序贯两组有效率(PR+CR)分别为70.4%和5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81.5%和61.5%,2年生存率分别为37.0%和2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期为17.0个月和 13.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RT联合吉西他滨同步化疗在近期疗效上优于序贯化疗,在不良反应上无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慢病毒介导的人核小体结合蛋白1(NSBP1)基因沉默对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慢病毒lentivirus-NSBP1转染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用转染细胞成瘤,观察抑瘤效果。运用实时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移植瘤中NSBP1、cyclinB1与Bcl-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内实验证实NSBP1表达水平的降低,对肿瘤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率没有影响,但对肿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随着NSBP1表达水平的降低,cyclinB1和Bcl-2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也降低。结论NSBP1-RNAi-lentivirus重组慢病毒能有效抑制DU145细胞移植瘤的生长,NSBP1可能通过调控cyclinB1、Bcl-2基因的变化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易瑞沙与放疗同期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常规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脑放疗及局部转移灶放疗。联合组在放疗基础上服用易瑞沙250 mg,1次/d,持续8周以上。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者的PR、RR及DCR均显著高于常规组,而PD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中,EGFR突变阳性患者有效率为91.30%,显著高于EGFR突变阴性的62.50%(P0.05)。联合组治疗后KPS评分、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痤疮样皮疹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易瑞沙联合放疗能够提高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