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诺和灵30R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单独应用诺和灵30R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单独接受诺和灵30R治疗2周后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49例,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FBG(空腹血糖)、PBG(餐后2小时血糖)及HbA1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FBG、PBG下降显著(P0.01),HbA1c下降明显(P0.05),平均每天诺和灵30R用量,相比治疗前减少18%。结论:诺和灵30R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有效的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并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用量,二者联用有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灵30R与诺和灵50R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东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252-253
目的 观察比较诺和灵30R、诺和灵50R两种预混剂型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诺和灵30R、诺和灵50R治疗,通过观察早晚餐前及餐后2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胰岛素平均日用量等判断疗效.结果 诺和灵50R降餐后2h血糖效果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优于诺和灵30R.结论 诺和灵50R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疗效优于诺和灵30R.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甘舒霖30R治疗,B组给予诺和灵30R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FBG、2hBG、HbA1c指标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马向东 《求医问药》2014,(3X):49-49
目的:比较用甘舒霖30R和用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诺和灵30R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甘舒霖30R进行治疗。连续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低血糖的发生率和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方面,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甘舒霖30R和用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没有明显差异,因此这两种药物可以替换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联合诺和灵30R治疗单纯诺和灵30R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例单纯诺和灵30R治疗失效的糖尿病患者,给予重组甘精胰岛素每晚睡前1小时1次皮下注射,调整剂量(6~12u)使空腹血糖控制在5.0~6.5 mmol/L.同时联合诺和灵30R,调整剂量是使餐后血糖控制在7.0~9.0 mmol/L,诺和灵30R剂量不变,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HbA1c及BMI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均明显下降(P<0.01).BMI,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灵30R对单纯诺和灵30R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观察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选择32例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无明显糖尿病后期并发症)进行的随机、单剂量的试验,随机分为两组。在对照组应用诺和灵30R治疗,试验餐前15min皮下注射,观察组应用诺和锐30治疗,餐前立即皮下注射。所有研究日的标准餐完全相同,且必须在15min内吃完。此早餐含热量532keal(50%糖类、35%脂肪、15%蛋白质)。结果 以餐后2h的血糖改变来评价;诺和锐30的餐后血糖控制优于诺和灵30R。结论 本观察证实,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诺和锐30在改善餐后血糖控制方面优于诺和灵30R。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控制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的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分别皮下注射诺和锐30胰岛素和诺和灵30R胰岛素,监测两组患者餐后血糖控制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值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无差异,餐后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控制早餐后血糖的作用优于诺和灵30R.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门冬胰岛素30和预混人胰岛素30R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分别采用每日早晚餐前注射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进行为期4周的观察.比较4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血糖发生频率和12周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P<0.01),仅1例严重低血糖发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两次注射诺和锐30或诺和灵30R均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观察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与诺和灵30R组,各50例,两组患者每日早晚餐前分别注射诺和锐30或者诺和灵30R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1经过1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BG)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而且诺和锐30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h血糖下降情况较诺和灵30R组更明显(P0.05)。2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诺和锐30组患者所需胰岛素剂量较诺和灵30R组少(P0.05),并且诺和锐30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结论:诺和锐30能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王玲 《中国厂矿医学》2011,(12):1125-1126
目的评价诺和灵30R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已经口服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使用诺和灵30R(A组,54例)及诺和灵30R联合二甲双胍(B组,40例)治疗。治疗20周后评价两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与基线相比,使用诺和灵30R及诺和灵30R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2组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但诺和灵30R联合二甲双胍组,能有效减少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减少,减少低血糖发生,减轻体质量。治疗期间共发生轻度和重度低血糖事件各1例。结论诺和灵30R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降低使用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有利于帮助和促进患者实现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和预混人胰岛素30R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分别采用每日早晚餐前注射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进行为期4周的观察。比较4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血糖发生频率和12周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P〈0.01),仅1例严重低血糖发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两次注射诺和锐30或诺和灵30R均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12.
柯秋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1588-1589,1592
目的:探讨和比较诺和灵30R和诺和锐30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每组46例。两组分别给予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诺和灵30R组相比,诺和锐30组治疗后的餐后2h血糖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应用剂量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诺和锐30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的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琪  俸东升 《当代医学》2009,15(3):11-12
目的 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控制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分别皮下注射诺和锐30胰岛素和诺和灵30R胰岛素,监测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值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无差异,餐后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30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少。结论诺和锐30控制餐后血糖的作用优于诺和灵30R,低血糖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14.
卢小云 《吉林医学》2011,(36):7736-773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30 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30 R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个月后,FBG、2 hBG及HbA1cc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2例,胃肠道反应4例,不影响继续服药。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诺和灵30 R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血糖,并且不良反应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双时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与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诺和锐30,对照组应用诺和灵30R,均采用每日2次皮下注射方法 .治疗12周,观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好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用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诺和锐30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好于诺和灵30R,而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于诺和灵30R.  相似文献   

16.
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诺和灵 30 R及诺和灵 R- R- R- N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灵 30 R组及诺和灵 R- R- R- N治疗组 ,每组各 30例 ,治疗1 5 d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胰岛素使用剂量。结果 :在控制空腹血糖及早餐后血糖上 ,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差异不显著 ;诺和灵 30 R日用量较诺和灵 R- R- R- N减少。结论 :诺和灵 30 R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控制血糖方面与诺和灵 R- R- R- N组无显著差异 ,但日用剂量、注射次数、治疗费用少于诺和灵 R- R- R- N组 ,临床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早晚餐前应用双时相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与双时相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46例空腹血糖高于11.1 mmol/L,餐后血糖高于14 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包括12例初诊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A组)24例与诺和灵30R组(B组)22例.分别使用诺和锐30或诺和灵30 R,两组同时加服二甲双胍1 500 mg/d,根据血糖测值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血糖达标(空腹<7.0 mmol/L,餐后<10.0 mmol/L),并随诊至12周.结果 在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诺和锐30控制餐后血糖的疗效较诺和灵30R佳,且诺和锐30能更有效地控制HbA1c.结论 对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胰岛素治疗时选择诺和锐30较选择诺和灵30R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的疗效。方法58例对磺脲类过敏或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联合诺和灵30R治疗6个月,监测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及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格列奈联合诺和灵30R应用是控制对磺脲类过敏或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预防并发症方面的影响以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便性。方法:将9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使用诺和灵30R治疗,对照组46例使用猪胰岛素治疗,对两组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使用1~2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治疗组患者使用诺和灵方便、注射剂量准确、出现低血糖反应小、用量小、无副作用等,且血糖控制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诺和灵30R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优于普通猪胰岛素,而且使用方法简单、方便、剂量准确、患者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赵小琴 《吉林医学》2014,(2):268-269
目的:对诺和灵30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20例,采用诺和灵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空腹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检测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水平均显著优越于治疗前,并且接近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性低血糖或是血糖过高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采用诺和灵30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好,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水平,安全性较高,可进行临床治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