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仲和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314-1314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行推拿手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仅行穴位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d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障碍、关节弹响三个方面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在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障碍、关节弹响三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在颞下颌关节疼痛、张口障碍、关节弹响三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优于穴位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2.
综合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颌垫疗法、三七酊颞颌关节局部理疗法以及两种疗法综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均分成A、B、C三组,A组采用颌垫疗法,B组采用三七酊颞颌关节局部理疗法,C组采用以上两种疗法综合治疗,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C组(显效率97.5%)疗效优于A组和B组(显效率分别为77.5%、82.5%)(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波与超短波联合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在本院门诊治疗的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波与超短波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为80.9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张口受限、弹响、绞锁、关节静止疼痛及关节应力疼痛方面改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和超短波联合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与牙合创伤症的调磨的疗效。方法 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针灸理疗)30例和观察者(牙合创伤症的调磨加局部理疗)30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运动,患者满意率及复发率等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经临床疗效观察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的下颌关节运动好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却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病变的实质是退行性变。而退行性关节病与组织所受的负荷异常密切相关。颞下颌关节是负重关节,其负重主要来自于咬合功能相关咀嚼肌的收缩。渐进性咬合紊乱导致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改建异常的结果。牙合创伤症造成渐进性咬合关系紊乱,是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正确的调磨,恢复或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何洋  赵兰花  朱丹鹏 《河北医药》2016,(14):2188-2190
目的:探讨几丁糖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影响。方法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关节冲洗后注入医用几丁糖,对照组患者关节冲洗后注入透明质酸钠。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前、术后关节液内TNF-α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热.05);2组疼痛指数、张口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关节液TNF-α的下降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应用几丁糖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临床效果明确,可显著降低关节液内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又叫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征。近年来国际上广为接受的应用的名称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多发生在2050岁的青壮年,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区及(或)咀嚼肌肌痛;下颌运动异常和伴有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破碎音及杂音症状。可单独累及颞下颌关节或咀嚼肌群也可二者皆累及,但又不是指那些具有上述症状但病因清楚的疾病。TMD多数为功能紊乱性质,也可累及关节结构紊乱甚至器质性破坏。笔者自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采用针灸治疗本病5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要:在正畸治疗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发生、发展与某些咬合因素有关,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存在着争议。其中功能[ ]学对颞下颌关节(TMJ)的影响成为当今口腔领域讨论的热点和重点。本文针对错[ ]畸形与TMD的关系以及功能[ ]理论在正畸诊疗TMD患者中的应用及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综述,为治疗伴有TMD的正畸患者以及正畸治疗中应对关节问题的考量提供临床指导,使患者达到功能咬合,实现口颌系统的稳定,进而减少TMD的发生或缓解TMD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电针与局部封闭法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大维  甲成  胡群英 《河北医药》2009,31(18):2496-2497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指累及颞下颌关节和(或)咀嚼肌系统的,具有相关临床表现(如疼痛、弹响、开口受限等)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区及相应软组织的肌痛;包括下颌运动异常和伴有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破碎音及杂音等三类症状,其中关节区疼痛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以20-30岁患病率最高,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疼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TMD)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 ,据统计约有 2 0 %~4 0 %的人患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1 ] ,它并非指单一疾病 ,而是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又有共同发病因素和临床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区及相应的软组织包括肌肉的疼痛、下颌运动异常伴有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破碎声及杂音等三类症状 [2 ] ,其中以疼痛为著 ,临床上 ,疼痛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据国外的一项调查表明 ,约94 %的 TMD患者发生疼痛症状 [3] ,本文仅对颞下颌关节病与疼痛的有关情况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辅助治疗儿童脑瘫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6例双下肢痉挛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Vojta训练治疗;实验组43例,采用Vojta训练与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痉挛状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综合痉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粗大运动功能D区、E区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能有效缓解脑瘫患儿的肢体肌肉痉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陈莹  谢碧玉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6):124-126
目的观察下关穴围刺配合推拿整复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入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推拿整复治疗,1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下关穴围刺治疗,1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评价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ROM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VAS、ROM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下关穴围刺配合推拿整复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东  常攀辉 《天津医药》2006,34(5):292-294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治疗前后下颌关节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方法:将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关节腔灌洗+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组(透明质酸钠组),单纯关节腔灌洗治疗组,1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下颌关节液NO含量变化.结果:无症状志愿者1例检测出微量NO(0.17 μmol/L),治疗前两组关节滑液N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透明质酸钠组比单纯关节腔灌洗组NO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对NO有抑制作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对关节盘前移位和骨关节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郭隽  曹菁  李程  李泽奎  高思文  张娟 《天津医药》2021,49(7):735-741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及MRI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经再定位咬合板(ARS)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差异,探讨ARS治疗TMD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将86例TMD患者根据是否接受ARS治疗分为ARS组(60例)和非ARS组(26例)。非ARS组使用肌功能训练6个月,ARS组在肌功能训练的配合下经ARS治疗6个月,分析2组TMD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开口度(MMO)、关节弹响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颞下颌关节的CBCT三维数据,MRI测得的关节盘长度和盘-髁距离。对ARS组中20例和非ARS组中10例退行性关节病患者,分析其治疗前后CBCT所显示的髁突骨质的变化。结果 与非ARS组比较,治疗后ARS组MMO增大,关节弹响和疼痛VAS评分降低(P<0.05);CBCT显示髁突水平角减小,关节前间隙变窄,关节后间隙增宽(P<0.05);关节上间隙,髁突前后径、内外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S组中20例退行性关节病患者经ARS治疗后髁突骨质得到明显改善,骨质评分较非ARS组降低(P<0.05)。MRI显示ARS组治疗前后关节盘长度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后盘-髁距离较非ARS组缩短(P<0.05)。结论 CBCT及MRI检查能够明确ARS对恢复TMD患者髁突和关节盘的位置及形态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肌功能训练对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伴耳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伴耳痛的患者15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7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联合肌功能训练治疗,81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肌功能训练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第4、12周的耳痛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最大开口度(maximum opening,MMO)和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Fricton指数)。结果:治疗结束后第4、12周,研究组患者的耳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MMO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Fricton指数中的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诊指数(PI)和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肌功能训练治疗颞下颌可复性盘前移位伴耳痛具有确切的短期和中期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改善强迫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帕罗西汀+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和对照组41例(帕罗西汀治疗),疗程14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疔14周后两组Y-BOCS均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幅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WHOQOL量表评分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和单纯帕罗西汀药物治疗均能改善强迫症状,但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强迫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廖志光 《北方药学》2016,13(4):32+31
目的:研究探讨关节功能锻炼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以及康复效果进行统计并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为(3.35±3.25)分。对照组治疗后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为(9.24±3.15)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0,P<0.01)。观察组优良率为92.0%,对照组为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4,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在康复过程中接受关节功能锻炼同时接受中药熏洗治疗,能有效促进骨折的康复,降低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膝关节功能训练器(CPM机)联合冷疗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单独使用CPM机;观察组42例,在CPM机锻炼的基础上配合冰桶冷疗法.两组患者均从术后的第1天进行CPM机锻炼,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2天开始配合冰桶冷疗法锻炼,两组患者治疗均至术后第8天结束,即疗程为8天,且在术后第2、5、8天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肿胀度、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即冷疗效果、患者的意识清醒状况.结果 在术后第5、8天,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肿胀程度明显缓解,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较对照组增加(P<0.05);且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明显提高(P<0.05);术后8天,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意识清醒程度无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CPM机联合冰桶冷疗法,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伤口疼痛程度、关节肿胀度,明显增加了膝关节的活动度,促使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舍曲林合并门诊式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有强迫症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利用舍曲林进行治疗,治疗组的50例患者使用舍曲林联合门诊式森田疗法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心理量表评分结果以及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耶鲁布朗量表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舍曲林合并门诊式森田疗法在治疗患者的强迫症上临床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介入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栓抽吸导管进行治疗,对比及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有效率97.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78%,表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而言,采用血栓抽吸导管及介入法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比较高,可以将冠状动脉中的血栓全部有效清除,使心肌组织的灌注得到改善,进而使心功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