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RF及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法,34例患者分为A组(中药组)、B组(TACE组)、C组(RF TACE 中药组)、D组(RF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转换率、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同治疗前相比,B、D两组淋巴细胞转换率、CD4 、CD8 均明显下降(P<0.05),A、C两组淋巴细胞转换率无明显变化,CD4 、CD8 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F、TA-CE治疗可引起HCC患者免疫功能的下降,中药可有效保护TACE及RF治疗引起的HCC患者免疫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红景天对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红景天对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调节作用。方法51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纯化疗)25例,B组(化疗+红景天)26例,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A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和NK细胞明显下降(P〈0.05,P〈0.001);B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和NK细胞无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均无变化(P〉0.05)。结论化疗使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联合红景天能使免疫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艾迪注射液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艾迪注射液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放疗前后检测各组外周血T+B+NK、CD3^+、CD4^+、CD8^+、CD4^+/CD8^+、B淋巴细胞、NK淋巴细胞水平。结果:放疗后,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值、NK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而T+B+NK、CD8^+和B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化湿中药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湿证患者临床疗效与激活和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CHB湿证患者75例非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化湿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核苷类似物治疗,观察治疗1年后两组临床疗效及激活和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CD8^+CD28^+、CD4^+CD28^+T细胞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CD8^+CD38^+T细胞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CD4^+CD28^+、CD8^+CD2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CD3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CD8^+CD3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HB显效患者治疗后CD8^+CD28^+、CD4^+CD2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CD8^+CD38^+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非显效患者治疗前后CD8^+CD28^+、CD4^+CD28^+、CD8^+CD38^+、CD4^+CD25^+T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化湿中药对CHB湿证患者激活和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这可能是抑制病毒复制、清除病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药RF与TACE并用治疗原发性肝癌3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观察RF及其与中药、肝动脉灌注栓塞(TACE)联用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提示TACE、RF可能会导致患者近期生活质量下降,中药似可提高TACE RF联合治疗可能所致的近期生活质量下降.除A组外其它各组治疗后瘤体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C组瘤体缩小、近期有效率显著高于B、D两组(P<0.05),提示中药联合TACE RF较单独应用TACE或RF能明显提高HCC患者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化湿中药对湿证患者激活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湿证患者48例作为治疗组,采用化湿中药治疗,随机选取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激活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CD8^+CD38^+细胞、CD4^+CD25^+T细胞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P〈0.05),经过4周治疗,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CD8^+CD38^+细胞水平升高(P〈0.05)。结论:湿证患者激活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下降,化湿中药对湿证患者的激活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一定调节作用,并且与症状的改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岩汤不同时段给药联合化疗对气虚毒瘀证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的影响,确定中药治疗的最佳时机,为临床治疗提供优化的方案。方法:将60例患者按完全随机化方法以1:1:1:1比例分成4组,4组予NP或TP方案化疗治疗,A组在化疗前7天开始加用消岩汤治疗,B组在化疗前3天开始加用消岩汤治疗,C组在化疗同时加用消岩汤治疗,D组单纯予化疗治疗。治疗28天后,观察Karnorfsv(卡氏)评分、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等。结果:治疗后4组卡氏评分改善率(显效+有效)分别为:A组:73.3%,B组:50.o%,C组:33-3%,D组:14.2%。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A组明显优于D组护〈0.05)。在免疫功能方面,A组、B组、c组3组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改善。治疗后A组、B组、C组3组NK细胞活性及CD3+、CD4+、CD4+/CD8+均有提高,CD8+均下降。D组CD3+、CD4+、CD4+/CD8+、NK均有下降。4组患者治疗后CD3+、CD8+、CD4+/CD8+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A组明显优于D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提前运用消岩汤联合化疗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更好地完成化疗。结论:消岩汤不同时段给药联合TP、NP化疗方案治疗气虚毒瘀证非小细胞肺癌与单纯化疗治疗比较,在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以化疗前7天开始使用消岩汤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调节方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效应.方法 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40例),A组在恩替卡韦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的乙肝免疫调节方,B组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gA、IgG、IgM含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IgA、IgG、IgM水平均降低,A组降低幅度大于B组(P<0.01).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均升高,CD8^+均降低,A组变化幅度大于B组(P<0.05).结论 自拟乙肝免疫调节方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宏星 《新中医》2011,(2):97-99
目的:观察八珍汤辅助肠内营养(EN)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术后给予等热量、等氮肠外营养(PEN)支持9天。治疗A组术后第2天始给予等热量、等氮EN支持8天。治疗B组在治疗A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2~9天经鼻饲管给予中药八珍汤。术前1天,术后第1、10天分别检测IgA、IgG、CD4^+、CD8^+和CD4^+/CD8^+等免疫指标及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等营养指标。结果:术后第1天,各组营养及免疫各项指标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10天,治疗A、B组免疫及营养各项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B组免疫及营养各项指标分别与治疗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采用八珍汤辅助EN能进一步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AI)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61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用AI加盐酸川芎嗪注射液(LH)治疗,对照组30例用LH治疗。用先进的流式细胞分析仪(FCM)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31例健康人组作对照。结果:ACI治疗前CD3^+、CD4^+、CD4^+/CD8%_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组(P〈0.01),CD8^+、CD16+56则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增高显著(P〈0.05~0.01),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临床基本治愈率与显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CI发病后存在严重的NK细胞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AI治疗ACI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的平衡失调、减轻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应答所致炎症损伤等有关,此为AI的临床应用赋予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乳癖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癖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青壮年妇女,相当于现代医学"乳腺小叶增生".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疗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针刺乳周及相关穴位配合中药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症60例,和单纯口服乳癖消治疗60例进行比较.结果:前者治愈率41.7%,总有效率为95%,后者分别为18.3%和7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 1 998年以来采用西瓜霜喷剂治疗褥疮( ~ 期 ) 32例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2例中男性 1 9例 ,女性 1 3例 ;年龄 38~ 81岁 ,平均 5 6.9岁 ;原发病为脑血管病者 2 1例 ,脊髓损伤致截瘫者 6例 ,中毒性脑病后遗症者 3例 ,晚期癌症者 2例。32例患者有褥疮 60处 ( 6例有 3处 ,1 5例有2处 ,1 2例 1处 ) ,其中属 期者 45处 , 期者 1 5处 ;发于骶尾部者 32处 ,肩胛部者 7处 ,足跟部者9处 ,髂骨突部者 1 2例 ;面积 1 .7cm× 9.6cm~ 9.5 cm× 9.6cm,平均 5 .7× 5 .8cm。治疗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清除创面坏死组织 ,使创面显…  相似文献   

14.
巨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巨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患侧取主穴环跳和所选配穴,施以电针3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健侧取主穴环跳和相应配穴,施以巨刺法,行捻转提插各30s,2日1次,5次1疗程.结果:40例患者一般1~2个疗程治愈.治愈29人,占72.5%;好转10人,占25%;无效1人,占2.5%;总有效率97.5%.结论:巨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见效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王春钢  梅静  张燕  张红 《河南中医》2014,(12):2357-2359
目的:观察癫醒乐汤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癫醒乐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8周、12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Cc、Rp、Rpe及R1s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再认功能、联想功能、理解功能、背数能力、MQ、TMT-A以及TMT-B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癫醒乐汤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的阳性、阴性以及精神病理等症状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患者的耐受性更佳,临床应用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6.
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结构的慢性炎症样疾患.其原因是青春发育期,机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增高,造成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壁的角质肥厚,导致皮脂向表面皮肤排泄障碍.现用刺络拔罐治疗痤疮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解热宁治疗感冒发热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中医急症治疗感冒发热病症的实践中,笔者总结出解热宁经验方,治疗观察感冒发热1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曾红英 《山西中医》2003,19(4):40-41
采用温针治疗慢性腹泻 5 8例 ,并与电针治疗 5 0例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治愈 4 7例 ,好转 9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为 96 5 % ;对照组治愈 2 4例 ,好转 15例 ,无效 11例 ,总有效率为 78 0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7 0 3,P <0 0 1)。  相似文献   

19.
皮肤针叩刺拔罐治疗疲劳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皮肤针叩刺拔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方法:30例患者,运用皮肤针叩刺背部穴位至皮肤均匀微小出血并加罐放血疗法.结果表明:总有效率90%.结论:皮肤针叩刺拔罐放血疗法能改善人体免疫功能,抗疲劳,镇静安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推拿对颈椎病患者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组的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推拿可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