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医疗体系与主要存在二大派别,既西医和中医。二者的宗旨都是和疾病做斗争,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近十余年来在党中央的挖掘祖国医学遗产发展中医中药事业的号召下,大批西医开始学习中医中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又形成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大派别。在我国改革的年代,医学事业是中、西并存。还是中西医结合形成新的医学体系。还是三家并存。也是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在喜庆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之际,回顾新中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开创,我国首创举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以下简称“西学中”),组织西医学习中医,培养“西学中”人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包括现代医药学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无论是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及中医药走向世界,还是在促进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发展等等方面,都取得了国内外瞩目的巨大成就和历史性贡献,显示出中西医结合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是人类的瑰宝,较之他种医学有突出的特色和优势。所谓中医特色,就是指中医独特的理论和在此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它们在学术思想、观点方法,理论内容、形成过程、发展规律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目前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党中央提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把“发展我国传纺医药”写入宪法之中。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领域存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医学形式。三种医学形式都占有一定比率,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医、重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但是我们需要怎样去看待中西医,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笔者试图从哲学方面加以阐述。主要内容如下:(1)从发展的观点看中、西医;(2)从联系的观点看中、西医;(3)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中、西医;(4)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中、西医;(5)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6)应从科学理论评价的高度评价中医,为中西医结合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存在着中医、西医两大医学体系。建国以后,在中医政策的影响下,西医队伍中一些有志之士,学习、研究、探索祖国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活动。一些有条件的中医也学习了某些西医知识,在医疗实践中,创造了不少举世瞩目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以及临床治疗的成就。三十多年来,不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学的现代化是中医药研究与发展的重点。本文从现代科学和中医药学现代化的特征出发,指出中医学的最大特点是医哲融合。提出中医现代化的第二进程和最佳方法应该是西医中化。并通过对中医学原始形成轨迹、中西医结合现状、未来医学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分析,表明西医中化既能防止彻底把中医西化,又能体现中医的科学化。既实现了中西医结合向中西医融合之转变,又实现了从研究中医向中医研究之转变,从而拉开了中医研究西医的序幕,引导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中医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在中医医疗工作中一谈到现代化,立即就能让人联想到“中西医结合”,似乎只有在中医医院大量“结合使用”一些西医方法,就算实现中医临床现代化了。有的人甚至还偏执地认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的发展方向”,这个提法本身就说明没有平等、公正地对待中医药。既然是两种不同医学体系的结合,为什么仅仅只说是中医药的发展方向,而不说是西医的发展方向或中西医共同的发展方向呢?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使命——我看中西医结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所走过的中西医结合之路的回顾,认为中西医结合,首先要认真学好中医和西医的基本理论,然后可经由中药西药混用、中药西用及按中医辨证、据现代药理选用药物加减这一低层次阶段,再进入到较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乃至于探索理论上的结合。强调中西医结合研究无论对中医还是对西医,无论对临床研究或理论研究,以及对医学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中医与西医在基础理论、临床应用、教育和科研方法方面的比较与联系,展开中西医比较研究,并对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进行展望.客观地比较中、西医学,正确认识中医和西医在学术上的差异和统一,有利于使中、西医学更好地被人们所认识,并能更好地明确祖国医学发展的战略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有机的中西医结合,应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探悉中医学与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运用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学术上相互配合,探索新的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做到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渗透,优势互补。目前,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许多疾病的诊治很好地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 SLE是皮肤、关节、浆膜、肾脏、血液、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其治疗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之一,西医所用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该病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近年来由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治疗发展至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已取得良好疗效,普遍认为中  相似文献   

11.
40年前毛泽东主席发表他当时对中国中医与西医之间存在互不来往现象的著名指示,这就是团结中西医,西医学习中医的名言。这主要是针对西方医学传入中国近200年来所产生的中西医对立或不团结现象而提出的指导性方针。其实,医学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以治病救人...  相似文献   

12.
<正>为加强和促进中医心脑医学的发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医杂志社承办的"第三届岐黄论坛——全国中医心脑医学论坛"将于2015年7月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内容:论坛将邀请国内知名心脑专家对以下内容做特邀报告。中医药对心脑医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中医、中西医结合对心脑医学临床研究和治疗经验、成果的总结;中医对心脑医学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探讨;中医药防治心脑医学的疗效评价及安全性研究;中医养生对心脑疾病的干预与影响研究;中医药在心脑疾病研究中多学科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共存,三种医学模式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虽然三种医学模式共存,但是中西医之争已经百年。这百年来,在人类医疗活动中,中医的所占份额逐渐缩小,西医所占比例逐渐加大,中西医结合在中西医相争的环境中出现。那么,这三种医学模式到底哪种更适合为人类健康服务?中西医能否结合?怎样结合?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中医、西医的哲学观、方法论、药物理论等进行思考,对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现状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现代化=中西医并重,辨证论治和顶级现代化医疗设备的普及应用是中医院及综合医院中医科工作的重点,西医诊疗技术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条件的中医院要引进中医博士及西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综合医院中医科要结合重点课题,有组织有重点地组织西医查房,中西医会诊。中西汇通、衷中参西录、医林改错,中医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道路上自强不息,虽然近代没有出现像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等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但中医为有唐容川、张锡纯、王清任以及任应秋、邓铁涛等一批近代名医而骄傲。没有现代的纯中医,中医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中医药现代化的三大优势:一、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医疗,特点是辨证论治。二、西医诊疗技术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合中西医两种医疗体系的学术借鉴及内涵。三、中西医并重,中药制剂,中西药合剂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优势。中西汇通,衷中参西录,中西医有机整合,中西医并重,说到底都是中医药现代化。叶公好龙述而不作,是中医药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但中医药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对中医药核心理论及临床医学的深入研究,必将为引领中医药现代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通报》2008,7(2):22-22
在4月20日举行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中西医结合是继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学、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该加以坚持,加以发展壮大。陈竺说,50年的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倡导的西医学习中医,与中医共同开展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研究,创造新医药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医学科学发展规律的。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是对中西医药学各自优势的互补和集成。大量的实践和科研证明,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药或单纯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具有明显的自主创新性。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发展壮大中西医结合事业。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诊断结合西医诊断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诊断学是在长期的中医临床诊疗实践中形成的诊断体系,但在现代中医临床诊疗中传统的纯中医诊断已不能适应临床治疗与科研的需要,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式不仅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必要的手段,也是揭示中医科学性、高水平研究开发中医药的重要前提。 中医诊断包括病名诊断与证候诊断,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从整体观念出发,依据中医四诊所得,对疾病的类属、病因病机作出判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西医诊断包括病名诊断与病理类型或病理阶段诊断,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包括解剖、生理、病理、生化、临床学等),经体检、理化检查等所得,对疾病的类属、病理类型或病理阶段作出诊断。 中西医虽是不同的两大医学体系,但共同的对象是人的疾病,这是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的可沟通之处。我们的任务是  相似文献   

17.
论中西医结合研究对中、西医学术思想的推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中西医结合研究对中、西医学术思想的推动沈自尹中医和西医在我国同时并存,是我国医学的特点,而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学习西医共同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更是我国的一大创举。三十多年的努力展示了累累的科研成果,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中西医结合是在中、西两种医学发展中...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是一门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观察方法,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汇贯通,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整体医学。简称为中西医结合医学。说明: 1.中医属于传统医学,西医为现代医学,由于产生的时代不同各有优缺点。思维方式,中医为形象思维,而西医为逻辑思维;研究的内容,中医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经络等,而西医为解剖、生理、病理等结构、功能及病理变化;观察方法,中医为直接领悟、取类比象,西医为实验分析法。 2.中西医二者在人体结构与功…  相似文献   

19.
从方法论层次上讨论中医药现代化的实现方向.分析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复杂性科学理论研究表明,中医目前条件还没有成熟;中西医两种研究模式是并行不悖的,所以用西医理论模式来研究中医是牵强的;就目前来说,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方法进行证候诊断标准和中医疗效的评价不失为一种好的探索方式.而从实际意义来说,只有中医自身理论和诊疗水平的提高,才是中医学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20.
在中医院校讲授医学免疫学的原则是突出中医药特色,做好中医思维与西医课程的衔接。将中医药人文文化属性、科学文化属性等内容贯穿于医学免疫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中,探索中医药文化自信主题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中西医汇聚,兼取两长,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中医药现代化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