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动物认知实验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动物认知相关实验作为灾难心理护理实践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了解动物认知实验研究现状。结果我国的动物认知实验主要集中于药物、针灸、训练对动物认知的影响及动物应激后行为反应等方面。结论进行动物认知-灾难后认知-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研究,将对灾难心理护理实践有积极的基础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一系列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解除犬等动物咬伤者的心理障碍,达到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方法在预防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通过交谈对513名动物咬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被犬等动物致伤者的情绪不安(占67.4%),恐惧(占41.8%)。结论心理疏导可以解除伤者的心理恐惧,增强伤者的防治信心。  相似文献   

3.
外科病人多为意外创伤和本身疾病而行手术治疗者,常表现为起病急、变化快、危险大,加之手术的创伤和危险性,使病人往往在心理和精神上难以承受。因此,外科病人的心理负担较重,特别是那些突发性意外创伤者,惊愕、恐惧、尔后心情颓唐抑郁,心理常常失去平衡。这给面临手术治疗带来较多难题。因此,针对外科病人的心理动向,实施心理护理,这对病人的治疗和术后休养都有重要意义。外科病人常见的心理变化有以下几型:  相似文献   

4.
人性化护理在地震伤员心理救治中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阳  朱世琼 《当代医学》2010,16(1):97-98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本院收治的六百多名地震伤员实施人性化护理,使地震伤员的心理及生理创伤减少到最低限度,心理问题有所缓解,情绪得到有效释放,逐步恢复自理能力和正常生活。方法对本院从五月到一月收治的六百多名地震伤员进行人性化护理,并进行一系列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评估实施后病人的心理变化。结果笔者认为灾后及时、有效地进行人性化护理及心理干预有助于促进伤员灾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康复,增强了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5.
创伤导致的伤残可能给伤者情绪和行为造成极大的震荡和冲击,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忧郁、沮丧、恐惧甚至绝望等心理问题,严重者导致创伤性应激障碍.本科2007年2月至2009年10月将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创伤致残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被犬等动物咬伤者及预防接种的心理状态。方法:对672名因被犬等动物咬伤者怕发生狂犬病而引起的情绪焦虑、恐惧心态等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不同的心态实施心理护理及狂犬疫苗的接种和免疫监测。结果:89.8%(604/672)被犬等动物咬伤者有情绪焦虑,57.8%(389/672)有精神不振,心跳加快,食欲减退,睡眠欠佳,实施心理护理后,上述症状得到有效消除,增强了伤者防治信心。结论: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解除被犬咬伤者的心理障碍,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300例车祸患者心理剖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事故不断发生,40岁以下的人因车祸死亡已成为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伤残所占比率就更高。因此研究车祸伤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医疗秩序,交通事故,乃至社会安定都是有益的。笔者仅以车祸患者心理状态的共同方面加以剖析及护理。  相似文献   

8.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护理目的的方法。但目前对心理护理的理解存在误区。1心理护理不等于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心理医生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来改变患者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首先通过心理测量表,测定出患者的人格类型,然后有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创伤急性期伤者心理评估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菁  刘晓虹 《医学争鸣》2007,28(8):761-762
创伤伴发心理适应障碍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及时、早期、有效地干预能够帮助伤者顺利地应对心理危机,恢复最佳身心状态.本文就国内外针对创伤急性期患者的心理评估工具进行综述,为早期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意外创伤者(车祸及工伤)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多发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就诊的多发伤患者85例。(1)分组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编号,单号分到干预组42例,双号分到对照组43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护理。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后有利于多发伤患者较快的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鞠永彩 《吉林医学》2006,27(6):602-603
目的:探讨希望与失望学说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希望与失望学说,对48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走出了失望的阴影,激起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及希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希望与失望学说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心身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儿科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心理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200例儿科患者,依照患儿年龄平均分为两组,a组:0~3岁,100人;b组:4~7岁,100人;然后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将a、b组各分为试验组(al、b1),每组50例,依照患儿不同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相应的对照组(a2、b2),则只进行一般的术前准备,对患儿在手术前后的配合程度、恐惧感、手术前后血压和脉搏变化结果进行记录分析,总结儿科患者不同时期心理护理经验和心理特点。结果:经过心理护理的试验组患儿和未进行心理的对照组患儿对比发现,接受心理护理组患儿的精神状况和手术配合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手术前后患儿恐惧感比未经心理护理的患儿低(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在手术前后的血压以及脉搏差异明显,试验组患儿血压稳定率及脉搏稳定性都好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不同时期儿科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与合理的心理护理工作对于患儿的疾病治疗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提高患儿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恢复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心理护理理念在外伤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2011年开展的心理护理与2009~2010年开展的一般护理的急救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心理护理的抢救时间显著少于一般护理;死亡率低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救治成功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一般护理,90%以上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结论:心理护理理念作为身体和心理全方位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联合手术患者相关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我们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66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探讨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及其相应对策。结果:经过良好的心理护理后,所有病例在手术中身心状态良好,手术顺利,术后视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眼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能有效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良好康复,医护人员应重视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药物治疗相同,实验组同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12周对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血压登记表进行测评,并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经心理治疗与护理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身心症状和调控血压。  相似文献   

16.
肖华  刘艳群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6):69-70,103
目的探讨循证心理护理对孕产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孕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和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循证心理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率、血压和焦虑评分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7.995,8.209,6.424,19.688)。观察组产妇在分娩方式选择和新生儿Apgar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0.01(X^2=6.531,43.902)。结论循证心理护理可改善孕产妇生理和心理状况,提高分娩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团体心理干预对意外创伤者创伤后成长(post traumatic growth,PTG)的效果。方法将南京某康复医院4个月内收治的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伤者按时间顺序先后纳入实验组(n=17)和对照组(n=18),实验组在常规康复锻炼和护理的基础上行为期五周的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和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Chinese posv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C-PTGI)测量其成长水平。结果干预后实验组C-PTGI总分、人生哲学维度、自我转变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除“与他人关系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基线水平,C-PTGI总分及其他分维度得分与基线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团体心理干预有助于意外创伤者的心理调适,使其获得成长,建议将团体心理干预纳入意外创伤者的长期康复计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问题及中医护理方案干预的效果。【方法】运用国际医学认可的心理测评量表SCL-90,对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心理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出院前再次进行测评,将2次测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经中医护理干预后,临床治愈6例(10.0%),显效22例(36.6%),有效25例(41.7%),总有效率为88.3%。(2)心理测评结果:患者在躯体性、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和恐怖方面,经中医护理干预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但在偏执方面改善不明显(P﹥0.05);与正常人(常模值)比较,除焦虑、敌对2项指标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测评结果表明:运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心理状态,帮助患者进行有效调适,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马朝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4):716-717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程序对服毒自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访谈、调查、心理行为观察法对93例服毒自杀患者进行分析评估,运用护理程序评估服毒自杀患者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发现服毒自杀患者情绪、心理常处在惭愧自责、紧张恐惧、情绪低沉、悲观绝望之中,有的患者甚至仍有再次自杀的想法。通过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解除心理痛苦,重新建立自尊自信,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起重要作用。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服毒自杀患者进行抢救的同时,实施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护理,达到了身心双治的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克华  冯朝晖  麻薇  林李 《吉林医学》2006,27(2):138-13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1月 ̄2005年4月间收治的3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接受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系统心理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指标的比较,心理护理在缓解原发性高血压方面疗效显著。结论:加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