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伴有或不伴有食管外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及反流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12月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72例GERD患者,根据是否伴有食管外症状将纳入患者分为伴有食管外症状组(n=30)和不伴有食管外症状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的食管动力及反流的差异。结果 伴有食管外症状组患者4s完整松弛压(integratedrelaxationpressure,IRP)、远端收缩积分(distal contractile integral,DCI)均显著低于不伴有食管外症状组(P<0.05),蠕动中断显著长于不伴有食管外症状组(P<0.05),食管裂孔疝比率显著高于不伴有食管外症状组(P<0.05)。两组患者的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sphincter,LES)静息压、LES长度、食管上括约肌(upperesophagealsphincter,UES)静息压及远端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食管外症状组患者的总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食管动力学状态及反流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2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RGERD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非难治性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EM)监测并比较两组食管动力学参数[食管上端括约肌(...  相似文献   

3.
陈少娜 《海南医学》2012,23(3):99-100
目的 观察捏脊治疗对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4 h食管pH值的影响.方法 将65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予改变生活习惯、药物等基本治疗的同时予捏脊治疗;对照组35例,只予改变生活习惯、药物等基本治疗;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均行24 h食管检测.结果 观察组24 h食管pH值检测显示反流发生的次数、反流超过5 min的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食管pH<4总时间、反流指数分别为(43.6±10.3)次、(8.0±3.3)次、(6.5±3.9)min、(10.4±3.8)min、(6.5±1.6)%,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捏配合改变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的发生及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4 h食管pH值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方法用动态pH监测仪对50例拟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24 h食管pH监测,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5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均满意完成,检查前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24 h食管pH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监测结果直接关系到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的制定,为临床诊治及护理提供了依据,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镜和高分辨率测压(HRM)结果,比较难治性GERD不同内镜下类型的食管动力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8例难治性GERD患者的胃镜和HRM结果,依据胃镜下类型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组和Barrett食管(BE)组,比较内镜与HRM对食管裂孔疝(HH)的检出率,以及3组间的完整松弛压力(IRP)、上食管括约肌(UES)压力和无效收缩率。结果 HRM对HH的检出率[12.7%(15/118)]高于内镜对HH的检出率[8.5%(10/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IRP和UES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组无效收缩率高于NE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组与BE组、NERD组与BE组无效收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组HH发生率[16.2%(6/37)]与NERD组[13.8%(9/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较NERD更易发生无效收缩,难治性GERD不同内镜下类型可能存在不同食管动力特点,需对此类患者展开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酸反流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食管蠕动波推进速度、食管体部压力及湿咽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GERD诊断标准的43例患者,进行高分辨多通道毛细灌注测压检查及24 h食管pH动态监测,根据24 h食管pH监测指标结果,以DeMeester积分<14.7为标准,将43例患者分为生理性酸反流组和病理性酸反流组,比较两组食管蠕动波推进速度、食管体部压力及湿咽成功率.结果:病理性酸反流组LESP、食管体部远段压力、湿咽成功率(%)较生理性酸反流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食管蠕动波推进速度、食管体部近段、中段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RD患者病理性酸反流与LESP、食管体部远段压力、湿咽成功率密切相关,而与食管蠕动波推进速度、食管体部近段、中段压力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8.
胃食管反流病67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荣墀  翁雪健 《浙江医学》1998,20(12):722-724
为观察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反应,对67例经24h食管内pH监测确诊的GERD病人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胸痛37例(55.2%)、咽部异物感33例(49.3%)、胸闷25例(37.3%)、呛咳10例(14.9%)、哮喘2例(3.0%),内镜发现食管炎45例,食管粘膜正常22例,测压显示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低于正常22例,其余患者压力均正常或偏高。用奥美拉唑治疗,起效时间平均2±1天,而用H_2受体阻滞剂治疗起效时间平均7±2天(P<0.01)。提示GERD并不罕见,个别病人临床表现特殊,其食管粘膜在内镜下可完全正常,仅1/3病人表现为LESP低下,加用西沙比利时,泵抑制剂的疗效优于H_2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胃食管反流与哮喘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哮喘患儿中50%~80%与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本文试探讨儿童胃食管返流(Gestro esophageal Reflux,GER)与哮喘的关系。方法:对我院51例有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胸部X线检查及鼻部检查正常,怀疑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儿进行24 h食管p H监测,记录患儿反流与呼吸道症状同时进行抗反流治疗并以51例无呼吸道症状的GER患儿作为对照。结果:以哮喘为主要表现的GER患儿食管24 hp H监测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抗反流治疗对哮喘治疗有效。结论:胃食管反流并哮喘症状的患儿返流比普通GER严重,对有GER并哮喘症状的患儿,实施抗返流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提示哮喘症状与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有典型症状的GERD患者40例行胃食管反流症状评估、内镜评估、24h食管pH监测、以及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对比研究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和单用埃索美拉唑各8周治疗对GERD症状的改善,以及对食管pH和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相比,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降低胃食管反流总症状评分更明显,可改善食管运动、降低食团内压(IBP),减少食管下端pH<4总反流次数,降低pH<4总时间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能改善胃食管反流症状,降低食管反流,改善食管运动,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GERD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中呼吸道症状与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例有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胸部X线检查及鼻部检查正常,怀疑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进行内镜检查,行24h食管pH监测,记录患者反流与呼吸道症状;记录24h食管pH〈4的反流次数、反流时间〉5min的次数、最长反流时间,Demeester积分,计算总、立位、卧位pH〈4的时间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并与健康对照组(12例)进行比较;并利用症状相关概率(symtom association probability,SAP)分析症状与反流的相关性。对Demeester总积分≥14.72,和(或)症状与反流SAP≥75%者进行相应抗反流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胃镜检查示反流性食管炎6例,24h食管pH监测中SAP≥75%有17例,根据Demeester总积分≥14.72及SAP≥75%有26例诊断为GRED,对确诊的26例经12周抗反流治疗,反流症状及呼吸道症状完全缓解的15例,8例明显减轻。3例无明显变化。结论GER是非典型的GERD中呼吸道症状发生的重要因素;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GERD中以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为主;24h食管pH监测结合症状相关性分析是诊断非典型GERD的重要手段;抗反流治疗对此类患者呼吸道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高、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除因以典型反流症状为主诉就医确诊为GERD外,以不典型症状被诊断为本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目的 探讨典型症状与非典型症状GERD患者在基本资料、反流特点及食管动力学方面的差异,发现不典型症状GERD的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不典型症状GERD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MII-pH)明确存在病理性反流,并同时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及胃镜排除其他胃肠器质性疾病。根据主要症状分为典型症状组和非典型症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反流特点〔pH<4总反流次数、长反流(>5 min)次数、pH<4时间百分比〕、病程及食管动力学参数〔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LESP)、下食管括约肌残余压(LESRP)、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UESP)、上食管括约肌残余压(UESRP)、收缩前沿速度(CFV)、远端收缩积分(DCI)、下食管括约肌长度(LESL)〕之间的差异。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GERD患者共71例,其中典型症状组32例,非典型症状组3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及胃镜表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发生率均高于反流性食管炎(RE)(P<0.05)。典型症状组pH<4总反流次数、pH<4时间百分比高于非典型症状组,病程短于非典型症状组(P<0.05);两组长反流(>5 min)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症状组LESP、DCI、LESL低于非典型症状组,UESP、UESRP高于非典型症状组(P<0.05);两组LESRP、CF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RD的好发年龄为40~60岁,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GERD患者的年龄无差异;GERD患者中NERD的发病率明显高于RE。非典型症状GERD患者反流程度低于典型症状GERD患者。非典型症状GERD患者UESP、UESRP下降的程度更为显著,但LESP及食管体部蠕动功能优于典型症状GERD患者,病程长于典型症状GERD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非典型症状胃食管反流病(a-GERD)患者与典型症状胃食管反流病(t-GERD)患者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MII-pH)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结果,提高对a-GERD的认识。 方法 对 30例疑诊a-GERD患者行上消化道内镜、HRM、MII-pH检查及PPI治疗,以同期33例t-GERD 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食管动力、反流及PPI疗效的差异。 结果 30例疑诊a-GERD患者中24例确诊为a-GERD,其中1/3的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发病年龄、合并症发生率高于t-GERD患者(P<0.05)。两组内镜下食管黏膜糜烂的发生率及食管测压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食管MII-pH监测示a-GERD组无论酸反流、非酸反流时间百分比及次数均高于t-GE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组反流以卧位、气液体混合反流多见, 而后组以立位反流多见。经2周标准剂量的PPI治疗后,a-GERD组的有效率低于t-GE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8% vs. 78.8%,P<0.01);但继续2周2倍标准剂量的PPI联合促动力药治疗,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7% vs.88.0%,P<0.05)。 结论 与t-GERD患者相比,a-GERD患者的年龄偏大,临床表现为与体位有关的上胸部症状且夜间及进餐可加重,反流更严重且混合反流多见,PPI治疗的剂量更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癌相关性的新进展。方法:阅读、研究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胃食管反流增加了对食道黏膜的损伤,增加了食道癌的危险。抗HP治疗可以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同时HP也可能保护黏膜使胃食管不患胃食管反流病(GERD)、Barrett食管和食管癌。结论:GERD增加食管癌的危险,抗HP治疗与GERD及食管癌的关系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有胃食管反流症状患者的咽喉部改变及其与胃食管酸反流的关系。方法对 70例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患者进行胃镜检查 ,了解反流性食管炎情况 ,咽喉镜检查咽喉部病变的发生情况 ,并对反流症状及咽喉部症状进行评分。结果 3 7.1 %患者有咽喉部症状 ,咽喉部症状类型和程度与反流症状类型及程度无关 (P >0 .0 5 )。 68.6%的患者有咽喉部病变 ,与反流症状及咽喉部症状无关 (P>0 .0 5 )。食管炎严重程度与咽喉部病变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P <0 .0 1 )。结论咽喉部症状及病变与胃食管反流症状及反流程度无关 ,但与食管酸反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刚 《河北医学》2012,18(4):472-475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科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9例为观察组,另选择3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其食管及胃内压并进行24h食管PH值监测.结果:观察组中常进食过饱、睡前进食,喜油腻食物、辛辣食物及饮酒、吸烟、喝咖啡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LESL均值为(3.28±0.31)cm,GP均值为(1.62±1.03)kPa,LESP/GP为0.54±0.43,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胃酸反流时间为(201.34±198.23)min,PH值<4时间比例平均为(22.13±17.53)%,胃酸清除时间(1.49±1.31)min/次,均明显长于或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良的饮食习惯、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及食管廓清能力的降低等都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该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食管裂孔疝伴胃食管反流病的胃食管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疝(HH)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与单纯HH及GERD患者之间的内镜、24h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胃动力学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胃镜确诊的HH伴GERD患者61例,同期内镜确诊单纯HH患者28例,GERD患者30例,在一周内进行24h食管pH监测、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压力测定及胃磁图测定胃半排空时间.结果: GERD中pH监测诊断同内镜诊断相符合占83.52%,不符合占16.48%.24h pH监测中,HH伴GERD组患者的总反流时间、卧位反流时间及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高于GERD组和HH组,GERD组显著高于HH组;HH伴GERD组LESP显著低于HH组和GERD组,HH组LESP显著低于GERD组;HH伴GERD组LESL显著短于GERD组,HH伴GERD组和HH组LESL无显著差异,HH组LESL显著短于GERD组;HH伴GERD组LESR显著高于HH组和GERD组,HH组LESR显著高于GERD组;HH伴GERD组胃排空延缓者显著多于HH组,但与GERD组无显著差异,GERD组胃排空延缓者显著多于HH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避免睡前进食被推荐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辅助治疗手段,但其对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影响如何尚不明确。本文探讨了睡前进食对NERD食管酸暴露和症状的影响。方法35例经反流诊断问卷及胃镜诊断的NERD患者分为睡前0.5h内进食组(21例)和睡前3h内不进食的对照组(14例)接受24h食管pH监测,分析DeMeester指数、夜间卧位酸反流、卧位前3h酸反流及全天酸反流时间及与症状的相关性。结果全部患者平均RDQ评分24.17±6.33,DeMeester指数中位值4.47(1.73,19.75),中位卧位酸反流时间1.68(0.22,7.13)min;中位卧位前3h酸反流时间0.12(0,1.62)min,中位全天酸反流时间10.18(3.4,47.58)min。相关性分析显示全部患者RDQ评分与DeMeester指数及BMI均无关(均P〈0.05)。两组在性别比例、辣食偏好、饮酒或吸烟习惯、RDQ评分、年龄及BMI等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睡前进食组DeMeester指数、卧位酸反流时间、卧位前1.5h酸反流时间和全天酸反流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卧位1.5-3h酸反流时间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睡前进食组与对照组出现反流症状、酸相关反流症状以及夜间卧位酸相关反流症状者的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尽管睡前进食的NERD患者并未出现更多反流症状,但睡前进食可显著增加卧位和全天食管酸暴露,避免在睡前2h内进食有助于降低NERD患者卧位酸暴露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避免睡前进食被推荐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辅助治疗手段,但其对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影响如何尚不明确。本文探讨了睡前进食对NERD食管酸暴露和症状的影响。方法35例经反流诊断问卷及胃镜诊断的NERD患者分为睡前0.5h内进食组(21例)和睡前3h内不进食的对照组(14例)接受24h食管pH监测,分析DeMeester指数、夜间卧位酸反流、卧位前3h酸反流及全天酸反流时间及与症状的相关性。结果全部患者平均RDQ评分24.17±6.33,DeMeester指数中位值4.47(1.73,19.75),中位卧位酸反流时间1.68(0.22,7.13)min;中位卧位前3h酸反流时间0.12(0,1.62)min,中位全天酸反流时间10.18(3.4,47.58)min。相关性分析显示全部患者RDQ评分与DeMeester指数及BMI均无关(均P<0.05)。两组在性别比例、辣食偏好、饮酒或吸烟习惯、RDQ评分、年龄及BMI等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睡前进食组DeMeester指数、卧位酸反流时间、卧位前1.5h酸反流时间和全天酸反流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卧位1.5~3h酸反流时间两组间无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炎与胃食管反流(GER)的关系。方法采用便携式24h pH动态监测仪记录食管下端pH值变化。观察组68例年龄>60岁的老年肺炎患者,其中年龄>80岁32例,平均年龄78.3±15.9岁,对照组选择无肺炎的老年患者30例,平均年龄76.2±11.8岁。结果观察组各项反流指标检测结果中的6项反流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GER检出率79.4%(54/6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有症状仅占8例,发生率为14.8%(8/54)。肺炎合并GER中年龄>80岁的高龄老年患者在pH<4总时间百分比、卧位pH<4总时间百分比、>5m in反流次数均高于年龄60~80岁老年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食管反流是老年肺炎的重要发病机制,多无典型症状,>80岁的的老年患者肺炎的发生与胃食道反流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