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症状重叠与焦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重叠的发生率及焦虑、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对60例FGIDs患者进行性别、年龄、FD症状、IBS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问卷调查。结果①在性别上,女性多于男性;②在年龄段中,发病高峰以青年组、中年组常见;③重叠症状:FD组与IBS组中FD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FD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FD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FD组与IBS组中IBS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IBS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IBS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④焦虑、抑郁状态评分:FD组与IBS组中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FD组与IBS组中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FD、IBS患者容易发生症状重叠,重叠症状越多,焦虑、抑郁状态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罗马Ⅲ标准诊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罗马Ⅲ标准诊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患者消化道症状的特点。方法:选取新钢公司中心医院以罗马Ⅲ标准诊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以及单纯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386例,行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或)肠易激综合征症状问卷调查并评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肠易激综合征组男女比例为17:37,与单纯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上、下消化道症状分别较单纯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组严重(P〈0.01)。结论:罗马Ⅲ诊断标准提高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肠易激综合征的早期诊断率。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重叠提示两者可能具有共同的神经胃肠病学基础。女性患者多见且消化道症状严重,可能与胃肠道敏感性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多种因素如:胃肠激素因素、胃肠道动力障碍、内脏敏感性异常因素、脑一肠轴的作用等引起的异质性疾病,同时FD和IBS重叠发病有着>50%的概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还不完全清楚,而且几乎无单一的发病机制能够完全解释所有FD和IBS的临床症状,随着近年来对FD和IBS两病研究的深入,了解其重叠的发病机制将会对FD和IBS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两者重叠发病的几率的非常高。现代医学对两者重叠发病的机制认识依然模糊,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致病机理,从而找出两者病机的共同点,探讨两者重叠的基本病机,为中医药治疗临床表现复杂的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探寻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状态及就医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门诊的IBS患者,根据是否重叠FD症状分为2组,选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发放胃肠道症状评估量表(GSRS)、汉化版IBS-生存质量量表(ChIBS-QOL)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比较所有受试者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状态及就医情况。 结果 60例IBS患者中25例(41.7%)重叠FD症状(IBS-FD)。IBS-FD患者的GSRS评分高于单纯IBS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FD患者就医次数多于单纯IB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志愿者无焦虑及抑郁发生,单纯IBS患者多见轻度焦虑及抑郁,IBS-FD患者多见中-重度焦虑及抑郁;IBS-FD患者焦虑及抑郁发病率高于单纯IBS患者(分别为80.0%比51.4%,76.0%比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型提示重叠FD症状的便秘型IBS(IBS-C-FD)患者的GSRS评分最高、焦虑发病率最高及ChIBS-QOL评分最高。 结论 IBS-FD患者尤其IBS-C-FD患者较单纯IBS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更严重、焦虑抑郁程度更重,生存质量更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与健康人以及男、女IBS患者之间在焦虑、抑郁等方面的差异,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在IBS发病中的作用以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119例IBS患者及100例健康人进行评分。结果IBS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6.32±15.09 VS 38.23±12.4,P〈0.01;39.57±12.03 VS 35.08±11.27,P〈0.05),伴焦虑抑郁者的消化道症状积分较非焦虑抑郁状态者显著增高(12.11±2.76 VS 7.54±2.02,P〈0.01),IBS患者消化道症状积分与SAS、SDS标准分呈正相关(r=O.529,r=0.466,P〈0.05)。女性和男性IBS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有显著性差异(53.48±14.39 VS 43.27±10.34;45.26±13.21 VS 34.48±7.80,P〈0.05)。结论焦虑、抑郁在1BS患者中比健康人更多见,在IB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男性和女性IBS患者在精神心理因素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8.
焦阳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5):663-665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来自门诊的患者中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患者所占的比率及FGIDs患者中各亚群的分布和症状重叠现象。方法按照罗马Ⅲ分类及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类诊断,包括FGIDs和器质性胃肠疾病(OGIDs)的诊断,并研究FGIDs的症状及重叠情况。结果消化科内镜中心来自门诊的患者2/3为FGIDs患者;在FGIDs患者各亚群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D)所占的比率最高,其次是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功能性便秘(FC);FGIDs之间症状重叠非常常见,近1/3 FGIDs患者出现两种及以上症状重叠。结论 FGIDs发病率高,就某一种FGIDs而言,可表现为多种重叠形式。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XIAO Hongli 《中国现代医生》2007,(14)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与健康人以及男、女IBS患者之间在焦虑、抑郁等方面的差异,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在IBS发病中的作用以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119例IBS患者及100例健康人进行评分。结果IBS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6.32±15.09vs38.23±12.4,P<0.01;39.57±12.03vs35.08±11.27,P<0.05),伴焦虑抑郁者的消化道症状积分较非焦虑抑郁状态者显著增高(12.11±2.76vs7.54±2.02,P<0.01),IBS患者消化道症状积分与SAS、SDS标准分呈正相关(r=0.529,r=0.466,P<0.05)。女性和男性IBS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有显著性差异(53.48±14.39vs43.27±10.34;45.26±13.21vs34.48±7.80,P<0.05)。结论焦虑、抑郁在lBS患者中比健康人更多见,在IB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男性和女性IBS患者在精神心理因素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比较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BS)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职业焦虑、抑郁方面的差异,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在I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42例IBS患者及100例健康人进行评分,并做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IBS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8.72±9.98 vs 41.44±5.83;53.17±12.57 vs 41.97±6.59;P<0.01);女性IBS患者焦虑、抑郁积分显著高于男性IBS患者(50.27±10.57 vs 46.48±8.65;55.03±12.58 vs 50.48±12.17;P<0.05);患者的自觉症状越重,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越高(40.9%,39.7%,70.2%,P<0.05;45.5%,46.6%,85.1%,P<0.01).而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IBS患者之间焦虑抑郁并无显著差异.结论 IBS患者中焦虑、抑郁较正常人多见,且与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其中女性IBS患者焦虑及抑郁较男性患者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焦虑抑郁状况,探讨心理因素在I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264例IBS患者进行评定,与我国常模水平比较,分析IBS患者的精神状况,与症状程度的相关性。结果:IBS患者中26.3%有焦虑情绪,31.7%有抑郁情绪,其焦虑抑郁状况与我国常模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焦虑抑郁状况与其症状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焦虑抑郁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 (IBS)发病机制和心理情绪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 2 7例诊断明确的IBS患者进行心理和情绪状态评定。以SAS标准分大于50分 ,SDS标准分大于 53分作为心理和情绪障碍的诊断标准 ,将IBS患者的SAS、SDS评分与我国常模对照 ,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IBS患者SAS、SDS标准评分明显高于我国常模 ,其SAS或SDS标准评分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达到超过心理情绪障碍的诊断标准。结论 :IBS患者普遍地存在着焦虑 ,抑郁等心理情绪障碍 ,治疗时应采用相应的措施 ,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病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主流观点认为是由于遗传(基因)和环境(如社会压力)等因素造成中枢神经和肠神经丛的调节失衡,从而导致胃肠动力和内脏感觉异常,引起症状。IBS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功能性疾病,目前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已从多方面开展,并提出不同观点,如遗传因素、胃肠运动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炎症和免疫因素、消化道激素及心理因素等。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通过对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及科研诊断标准的回顾性研究,进一步探讨罗马标准的演变过程及不同诊断标准对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效果的评价。随着对肠易激综合征以及功能性胃肠病病因、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新近颁布的罗马Ⅲ标准也将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与精神心理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道常见的功能性疾病,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目前的治疗仅为对症治疗,患者症状常呈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近年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疾病模式的建立,精神心理因素在IBS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精神心理因素在IBS发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旨在能更好的了解IBS.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与生物生理心理等有关的综合征,多见于女性,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因其在现代社会中发病率高,症状顽固,治疗花费巨大,住院病例逐年增加,已引起广泛重视,IBS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肠道的传输改变、内脏敏感性增加、神经免疫机制、精神心理因素及遗传因素有关。随着人们对心身疾病的认识,精神心理因素在IBS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阐述IBS的概念、诊断及发病机制,为IBS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Pisani Anthea Farrugia Tiziana Panzavecchia Francesca Ellul Pierre 《The Ulster medical journal》2021,90(1):16
Background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is a common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which can have a strong impact on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ncluding influence on various social aspects and psychological ramification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and consequences of IBS in medical students and junior doctors in Malta.MethodAn online survey was sent out to all medical students enrolled at University of Malta and all doctors training with the Malta Foundation Programme.Key ResultsThe prevalence of IBS was 17.7% (total number =192), with 6.2% being previously diagnosed with IBS and the rest (11.5%) having symptoms consistent with IBS according to the Rome IV criteria.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MI and in activity level as determined by the Godin Leisure-Time Exercise Questionnaire between IBS and non-IBS group.Absenteeism was significantly commoner in students/ doctors with IBS (47.1%) than in those without IBS (9.5%; p=0.0001). Of those previously diagnosed with IBS, 66.7% self-medicated compared to 45.4% of those diagnose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71.6% of those in the IBS group tried dietary modification as to control their symptoms.On the Kessler 6 Distress scale, 91.2% of the IBS group had a score >6, with 44.1% having a score >13. The mean Visceral Sensitivity Index Score was 40.1 (95% CI 33.6 - 46.6).ConclusionIBS is prevalent, yet under-recognized, in medical students and junior doctors. Measures should be instituted for timely, confidential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BS and its related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相似文献
18.
小肠细菌过生长与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细菌过生长在多个方面影响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合并有小肠细菌过生长。临床上使用抗生素、胃肠动力药对小肠细菌过生长的治疗,常可改善大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但亦存在一些负性作用,若联合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可望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对小肠细菌过生长与肠易激综合征间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