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迁西县2010-2014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流行因素和流行趋势,评价迁西县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实施的效果,为今后人间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0-2014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资料,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0-2014年迁西县共报告布鲁氏菌病病例59例,年平均发病率2.98/10万,呈逐年增高趋势,无死亡病例,疫情呈散发状态。主要传染源为羊;发病人群主要为进行小规模养羊的农民;年龄以直接参与饲养活动的青壮年为主。结论畜间检疫、监测和免疫工作不到位、牲畜养殖户布鲁氏菌病防护知识匮乏是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快速上升的重要原因。加强各相关部门信息沟通与合作,落实畜间检疫、免疫工作,继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养殖户防护意识,加强人员培训是遏制布鲁氏菌病疫情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邱兆海  赵贺春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364+1385-1364,1385
目的了解吉林市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方法统计2003~2009年吉林市布病发病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9年吉林市报告布病疫情162例,年发病率在0.22/10万与0.98/10万之间;地区分布中蛟河市发病最多42例,占25.93%;季节分布中4~7月发病相对较多,共发生85例,占52.47%;年龄分布多在20~50年龄组,共147例,占总发病数的90.74%。结论吉林市流行布鲁氏菌病,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和掌握围场县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围场县2003-2012年布病的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3-2012年围场县共诊断布鲁氏菌病病例1 139例,年平均发病率2.149‰,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畜间疫情是人间疫情的传染源。畜间疫情连续不断,人间疫情就不能彻底控制。免疫和淘汰病畜是控制布病最有效的防治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林西县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提出防治建议。方法整理2007年林西县布鲁氏菌病监测资料,分析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家中牲畜头数为30049头(只),流产羔犊609头(只),流产率2%。人间流调5050人,血检1038人,阳性人数218人,阳性率21.00%。布鲁氏菌病的暴发流行给我县广大农牧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影响了我县畜牧业的发展。结论除继续应用以往经验对布鲁氏菌病进行防治外,还要探索新形势下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新办法,新措施,使之适应布病防治的新需要。  相似文献   

5.
白城市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控制布病发生与流行,制定布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与家畜、畜产品密切接触的人群,采用现场登记、询问的方式,对疑似者进行布氏菌血清学检查,布病患者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上报时限网络直报。结果我市布病疫情的主要传染源为羊,人通过接触患病家畜感染。结论白城市人间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局部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9-2013年广东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东省人间布病病例及布病监测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广东省共报告人间布病病例281例。70.46%的病例发生在3~8月;广州市、江门市、佛山市三地市报病数合计占总报告病例数的54.09%;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8,P<0.05);病例主要分布在40~60岁年龄组;病例中家务及待业、农民、商业服务3种职业所占比例较高。共抽血检测5 012人,其中血检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114人,阳性率2.27%。结论广东省人间布病主要以外地染疫羊只输入引起疫情为主,布鲁氏菌羊种3型为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广州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及试管凝集试验(STA)对2009-2013年广州市从事羊、牛、猪畜养殖、交易、屠宰、畜产品加工销售、兽医等职业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通过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同时对职业人群和劳动场所管理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医务人员进行防控知识培训,分析防控策略效果。结果 5年共监测重点人群3 747人,其中男2 662人,女1 085人,阳性85人,阳性率为2.27%,其中隐性感染44例,发病41例。不同职业布鲁氏菌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牲畜销售、肉类加工销售(3.67%)和屠宰(2.81%)等职业感染率较高,养殖业(0.58%)较低。感染者主要分布在白云区,男女比例为5∶1,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各年份之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人群布鲁氏菌病感染率居高不下,职业人群发病率较高,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为加强牲畜流通环节的检疫和管理,做好职业人群的主动监测、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做好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8.
2004年广西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对广西7个布鲁氏菌病老疲区县(市)的职业人群进行监测,了解其在人间的流行情况。方法 用试管凝集试验对职业人群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899人份血清,阳性63人,阳性率为7.0l%。其中男性60人,女性3人,男女感染率有明显差异(X^2=12.2 P〈0.01)。职业以兽医感染最高,达20.23%。结论 从检测结果分析,广西的布鲁氏菌病仍达于流行状态。  相似文献   

9.
呼伦贝尔市1956-2008年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永  吉祥  雷彩云  莎莉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1):1071-1072
目的了解呼伦贝尔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56-2008年全市疫情资料、1996-2008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呼伦贝尔市布鲁氏菌病在全国及全区属高发病地区,1956-2008年全市共发生布病病人1345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62/10万。53年来,呼伦贝尔市布病疫情呈现一个"高→低→高"流行态势。结论呼伦贝尔市布病疫情具备了大流行的基础条件和环境条件,提示应采取果断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志刚  张志红  王庆  王燕 《中外医疗》2011,30(32):130-130
2010年9月份对白山市江源区大阳岔镇开展布鲁氏菌病职业人群感染进行调查,确诊布病2例,对疫情发生地采取预防、隔离、消毒等措施,强化健康教育,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本地区未发现类似疾病的发生,有力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渭南市2005-2015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特点及流行趋势,为科学防控提供建议。方法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5-2015年报告的渭南市布病病例为研究对象,以现住址、发病日期为统计条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渭南市2005-2015年布病疫情上升迅速;大荔、澄城、蒲城为高发地区,占病例总数的71. 48%(1 311/1 834);发病高峰出现于5~6月,占病例总数的29. 44%(540/1 834); 60~65岁人群发病率最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渭南市布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应通过加强布病疫情监测、牲畜贩卖环节检疫、布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等多途径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楚雄市首起布鲁氏菌病疫情感染来源和传播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调查。结果采集重点人群血清样品12份,试管凝集试验(serum agglutination test,SAT)阳性2份,阳性率16.67%;急性感染病例1例,隐性感染病例1例;采集139份羊血清样品,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 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PT)均为阴性,其中13份可疑羊血清样品经试管凝集试验(SAT)复检为阴性。结论楚雄市发生首起人间布鲁氏菌病散发疫情,建议开展多方面多因素的调查,进一步明确感染来源和传播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廊坊市615例人间布鲁氏菌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我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0至2014年我市各县区报告的布鲁氏菌病报告卡片和采用个案调查表对上报病例进行核实,和经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病例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10年至2014年我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加强主动监测、加强联防联控、加强广泛宣传、加强重点人群免疫是做好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措施,才能真正遏制我市人间布鲁氏菌病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14.
孟春 《医学动物防制》2010,(11):1068-1069
目的了解布病在东丰县的流行情况,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法,对东丰县10年来布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0年来东丰县共有84例患者,其中1999年为高发年,有23例患者。结论东丰县布氏菌病偶有暴发,针对布病疫情状况,建议今后应加强畜间检、免疫和传染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一起典型案例的调查与分析,探讨布鲁氏菌病在低发病或无发病地区疫情发生的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安丘市2008年发生的一起布鲁氏菌病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安丘市发生的布鲁氏菌病疫情是由于检疫、监测、免疫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传染源的存在;由于职业人群个人防病意识差,卫生行为习惯不良,引起了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的发生。采集发病村及周围村的易感动物标本724份,有13份虎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阳性;采集密切接触者标本8份,有1份虎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弱阳性。结论建议在布鲁氏菌病低发病或无发病地区要注重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加强易感动物管理,加大职业人群健康教育力度,搞好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榆阳区布鲁氏菌病疫情的趋势和主要原因,为布鲁氏菌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期间共发现布鲁氏菌病病人305例,从事农牧业人员发病居多,占70.82%。结论榆阳区布鲁氏菌病疫情虽然得到有效的控制,但还存在暴发疫情的隐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病的感染流行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布鲁氏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2016年布鲁氏菌病重点人群采集静脉血,做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按《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判定结果。结果 2014-2016年唐山市丰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检测重点人群283人,阳性率达3.9%,其中2014年为3.8%,2015年为3.6%,2016年为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05)。按照性别进行比较,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9,P<0.05)。年龄分布情况显示大部分抗体阳性者年龄在40岁以上,占90.9%。重点筛查乡镇都有发病。结论唐山市丰润区布鲁氏菌病无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对男性高龄养殖人员、接触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沧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感染状况,掌握该市布病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市18个县(市、区)开展高危人群的血清学检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确诊布病病例。结果沧州市2011-2017年全市共调查布病高危人群57 616人,血清学检测9 075人,平均阳性率为5. 34%。其中2013年最高,为8. 67%; 2011年最低,为3. 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 53,P 0. 01)。地区间阳性率不同,南皮县最高,为13. 08%;海兴县最低,为0. 49%,各县(市、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 87,P 0. 01)。不同职业人群阳性率比较,放牧、屠宰、饲养较高,皮毛及乳肉贺加工、贩运人员最低,不同职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 56,P 0. 01)。结论沧州市布病疫情较严重,要继续加强人间布病监测,加大高危人群健康干预力度,积极与畜牧部门合作,加强源头防治,降低全市人群布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赵思阳  李保荣  石杲 《医学动物防制》2011,(12):1160-1160,1162
目的掌握赤峰市布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查阅2000-2011年布病报表。结果布病疫区扩大;接触牲畜多的20~60岁青壮年男性农牧民高发;传染源控制不利、宣传力度不够、预防措施不到位等因素造成布病高发。结论统一领导,密切配合,各负其责,综合治理是防控关键。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分析陕县2011~2012年布鲁氏菌病人间发病特征。方法对2011—2012年陕县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统计处理。结果2年间报告83例新发病例,2012年与2011年相比发病上升109.54%;2012年高危职业人群RBPT检查阳性率高于2011年;3~10月份占发病人数的83.13%;40岁以上人群发病占95.18%,男女之比3.88:1;布鲁氏菌病患者发病诊断周期较长;传染源为病羊。结论布鲁氏菌病疫情在陕县呈现快速上升状态,存在本病暴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