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钊  姚裕家  陈娟 《四川医学》2010,31(10):1407-1409
目的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损伤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的蛋白和mRNA(aquaporin-4,AQP-4)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健康7d龄SD大鼠共80只,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HIBD组)。每组动物8只。HIBD组经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吸入8%O21h,建立HIBD模型。对照组仅行假手术,不予颈总动脉结扎和缺氧。HIBD组于HIBD模型制成后0、6、24、48h和72h分别处死动物(各时间点动物8只),对照组与HIBD组相对应时间点分别处死动物,对两组动物进行脑组织病理学观察,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AQP-4蛋白的表达和RealtimePCR检测脑组织AQP-4mRNA的表达。结果 HIBD组在HIBD后6、24、48h和72h脑组织病理学出现脑水肿及软化、梗死等改变,并随缺氧缺血后时间延长病理学改变加重。与对照组比较,HIBD组脑组织AQP-4蛋白和AQP-4mRNA表达从HIBD后6h即开始下降,48h内下降至最低,72h出现恢复,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QP-4可能参与脑内渗透平衡的重建,AQP-4表达下降可能与HIBD脑组织脑水肿及病理学变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鼠脑缺血性损伤后脑水肿早期水通道蛋-4(AQP-4)表达水平变化的趋势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取健康雄性昆明小白鼠9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线栓法建立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于造模后6、12、24、48和72 h处死取脑,进行脑组织的含水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造模后12h与对照组比较,栓塞侧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QP-4在脑组织水肿区域的表达增强。经Western blot分析,AQP-4的表达量在水肿脑组织中增加,造模后6h与对照组比较即有显著增加(P<0.05),72h仍然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表达量的变化与脑组织含水量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在小鼠脑缺血损伤后,脑水肿早期AQP-4表达量增强的区域位于水肿区。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后AQP-4表达上调,受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细胞膜上过多地表达了AQP-4,从而产生更多的水通道,促进了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按Rice方法建立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损伤(HIBD)模型.方法 7 d龄SD新生大鼠6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4)、假手术组(n=14)及HIBD模型组(n=34).HIBD模型组大鼠行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 h后置于37℃恒温水浴的1L有机玻璃缺氧舱中,输入氧浓度为8%±0.1%的氮氧混合气体持续缺氧2 h,观察缺氧缺血后24 h内神经行为变化及24、48、72 h脑组织病理改变,并用干湿法测定24 h脑含水量. 结果 HIBD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异常发生率为94.12%,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发生神经行为异常.HIBD模型组左侧脑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HE染色可见神经元损伤和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脑组织未见异常.HIBD模型组左脑含水量较右脑、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01).结论应用Rice方法建立的新生大鼠HIBD模型稳定性良好,其病理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该模型的建立对于研究新生儿HIBD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乌司他丁对缺氧缺血性新生鼠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作用。方法选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70只制备HIBD模型。乌司他丁治疗组大鼠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8h、16h腹腔注射乌司他丁1次,术后24h处死。取脑组织迅速称重,固定,切片行HE和TUNEL染色,测定凋亡细胞数,对皮层脑细胞变性坏死和胶质细胞增生行病理量化评分。结果治疗组在脑重增加值及左、右脑重差值、凋亡细胞数和病理量化评分明显低于缺氧缺血组和丹参组(P<0.01或P<0.05);各治疗组之间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缺氧缺血后脑细胞水肿、脑细胞变性、坏死及凋亡,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Nogo-A、Ng-R mRNA在缺氧缺血新生鼠损伤脑组织中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将7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组(结扎右颈功脉后,置于低氧舱处理),分别于缺氧处理0h、6h、12h、24h、72h及7d后断头处死6只动物。用RT-PCR方法定量分析缺氧缺血侧脑组织Nogo-A及Ng-R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各时点脑组织Nogo-A及Ng-RmRNA表达无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HIBD组大鼠Nogo-A mRNA在HIBD后6h开始升高.12h达峰值;Ng-RmRNA在HIBD后6h开始升高,12h达峰值.24h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Nogo-A Ng-R可能与HIBD后神经再生抑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新生大鼠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7日龄Wistar大鼠108只分为3组(假手术组、HIBD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每组36只。根据造模后处死时间,各组又分6个亚组:6h、1d、2d、3d、5d、7d组,每亚组各6只。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和吸入8%低氧混合气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动物只分离左颈总动脉,不结扎,亦不做低氧处理。治疗组于缺氧缺血后即刻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稀释的依达拉奉注射液(2mg/kg,每24h1次,连续5d。HIB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相应时点断头处死各组动物,取脑,采用干湿质量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MMP-9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HIBD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在缺氧缺血后逐渐上升,2d时达到高峰,各时间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同时,MMP-9mRNA表达量与脑含水量呈相应逐渐上升改变,MMP-9mRNA表达量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依达拉奉治疗组与HIBD组相比,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下降(P〈0.05),MMP-9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 MMP-9参与了HIBD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依达拉奉可降低脑组织MMP-9的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这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贾佳  余加林  孙善全 《重庆医学》2012,41(28):2959-2961,2963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新生大鼠持续缺氧过程中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健康10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然后缺氧不同时间分为缺氧缺血(HI)2h组、HI 4h组、HI 8h组、HI 16h组4个亚组,对照组行假手术。观察每组动物神经行为学改变,各组实验取脑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定量PCR,观察新生大鼠海马CA1区形态变化和AQP4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水肿加重,神经元呈现不可逆损伤;AQP4蛋白和RNA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 AQP4表达水平下降参与新生大鼠持续缺氧缺血条件下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黄广  肖育  陈映曼 《河北医学》2008,14(3):255-258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后细胞凋亡与自由基损伤机制的研究。方法:7日龄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6组:①正常对照组;②HIBD后0h组;③HIBD后24h组;④HIBD后48h组;⑤HIBD后72h组;⑥HIBD后7d组。制备HIBD模型后0,24,48,72h,7d后处死大鼠,取脑并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并作HE和Tunel染色光镜下检测各组脑细胞凋亡数。结果:HIBD后各组脑组织SOD,MDA水平及脑细胞凋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48h及72h组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48h与72h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大鼠HIBD后48~72h为脑损伤高峰期,细胞凋亡与自由基损伤均参与了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的损害,阻止细胞凋亡或抗自由基损伤应争取在48h内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新生鼠缺氧缺血后脑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7日龄Wistar大鼠101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n=25)、对照组(生理盐水组)(n=38)、实验组(RhEPO组)(n=38)。对照组与实验组建立HBID模型,模型制备后即刻实验组腹腔注射RhEPO 4000 U/kg,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结扎颈总动脉,不缺氧。各组于处置后不同时间段处死取脑组织,制作脑组织匀浆,测定NO水平。同时于术后24hTunel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NO2h显著升高(P〈0.05),12-96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NO明显降低,24-96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Tunel染色对照组海马区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 RhEPO抑制新生鼠缺氧缺血脑组织NO过量产生及神经细胞凋亡,对HIBD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Cx43在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目的研究Cx43在新生大鼠HIBD的表达,探讨其在HIBD的作用及意义。方法7d龄健康SD大鼠1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缺血组,每组64只。两组大鼠根据处死时相点每组再随机分为6h、24h、48h、72h四个小组,每组16只。每组大鼠取8只,采用HE染色、DNA原位末端标记法、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各组新生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细胞凋亡及Cx43表达、分布情况;每组另外8只应用Western-blot定量分析Cx43蛋白在皮层及海马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各时相点皮层、海马未见DNA原位末端标记法阳性细胞;缺氧缺血组24h组开始细胞凋亡细胞逐渐增多,缺氧缺血组24h、48h、72h组的凋亡阳性细胞分别为15.12±2.68、30.24±3.65、68.72±5.60,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均有Cx43表达,6h、24h、48h、72h组Cx43染色阳性面积分别为(8.38±0.16)%、(8.38±0.19)%、(8.39±0.03)%、(8.35±0.15)%,各时相点组Cx43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缺氧缺血后6h、24h、48h、72h组Cx43染色阳性面积分别为(18.64±0.30)%、(29.65±0.26)%、(35.34±0.21)%、(42.05±0.31)%,随着缺氧缺血后时间的推移,Cx43阳性表达逐渐增加,各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缺氧缺血组与对照组对比,缺氧缺血组各时相点Cx43阳性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blot结果:各组电泳均可显示在43~46KD范围的条带,Cx43/GAPDH电泳条带密度比值对照组6h、24h、48h、72h分别为1.00±0.01、0.99±0.02、1.01±0.01、1.01±0.01;缺氧缺血组6h、24h、48h、72hCx43/GAPDH电泳条带比值分别为1.11±0.04、1.25±0.02、1.37±0.01、1.50±0.01;缺氧缺血组与对照组对比,同一时相点Cx43蛋白的表达均较对照组高,P<0.01;缺氧缺血6h组Cx43表达已开始增加,随着缺氧缺血后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至72h组最明显,缺氧缺血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各时相点比较,Cx43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缺氧缺血后Cx43的表达逐渐增加,其变化规律与神经细胞凋亡严重程度及光镜观察到的脑损伤进展的时间框架相吻合,且发生时间早于细胞凋亡,提示Cx43表达的增加参与了新生大鼠HIBD的病理形成过程,推测其通过缝隙连接增强传播和放大细胞损伤,在HIBD早期发挥“姐妹杀伤效应”,导致和加重脑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对缺血缺氧新生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9只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缺氧组、激光穴位照射组,每组3只。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不缺氧,后2组均制作缺血缺氧模型,缺血缺氧组动物不加任何治疗,激光穴位照射组于缺血缺氧后2d,采用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常规饲养22d后,取海马区脑组织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清晰,细胞核膜光滑,胞浆内细胞器丰富,结构完整;缺血缺氧组神经细胞胞体水肿,核膜模糊,细胞器明显减少;激光穴位照射组神经细胞水肿减轻,核膜较清晰,细胞器较丰富。结论: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具有减轻缺血缺氧对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白细胞介素-16(IL-16)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HI)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假手术组手术后和HIBD组缺氧缺血后3h、12h、24h、3d、7d、14d、28d脑组织匀浆中IL-16的水平。结果IL-16在HIBD组3h开始上升,24h达高峰,3d开始下降,28d基本恢复正常。与假手术组相比,HIBD组的IL-16水平在缺氧缺血后3h、12h、24h、3d、7d、14d均明显升高(P〈0.01),而28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IBD新生大鼠IL-16蛋白表达的增加出现早、持续时间长,表明IL-16参与HIB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缺氧缺血新生鼠脑caspase-3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缺氧缺血对新生鼠脑组织caspase-3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7d龄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组。HIBD组新生鼠行左颈总动脉结扎后,吸入氧氮混合气(氧浓度为8%)1L/min持续2h。于1、12、24、48h取脑组织在低温下进行匀浆,离心后取上清用四肽荧光底物法测定其荧光强度。结果 HIBD后1h caspase-3活性已升高,24h达高峰,48h明显下降。各时间点左侧脑组织荧光强度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左侧脑组织荧光强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HIBD新生鼠脑组织中caspase-3明显激活。可能为临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时,大脑皮层第10号染色体上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缺失的基因(PTEN)蛋白、磷酸化(p)-PTEN蛋白、促凋亡蛋白Bim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探讨抑制PTEN活性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HI)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将128只10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缺氧缺血组、假手术组、PTEN脂质磷酸酶抑制剂双过氧化钒 (bisperoxovanadium, bpv)干预组和生理盐水溶剂组。缺氧缺血组在乙醚麻醉下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氮氧混合气 (92% N2、8% O2)中缺氧2.5 h;假手术组不结扎颈总动脉,不作缺氧处理。bpv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予腹腔内注射bpv和生理盐水,30 min后做缺氧缺血处理。各组分别于建模后0.5 h及24 h处死动物取大脑皮层,应用Western blot检测PTEN、p-PTEN及Bim的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定量检测Bim mRNA表达水平,应用TUNEL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 结果 缺氧缺血组于HI后0.5 h 及24 h,PTEN蛋白无明显变化,p-PTEN蛋白表达降低。HI后0.5 h,Bim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I后24 h,Bim mRNA及蛋白恢复至基线水平。bpv干预组PTEN蛋白无明显变化,p-PTEN蛋白表达增加,Bim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与生理盐水组和缺氧缺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pv干预组于HI后24 h,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较生理盐水组和缺氧缺血组减少,凋亡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PTEN发生去磷酸化,活性增高,抑制PTEN活性可下调前凋亡蛋白Bim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后7周大脑皮层与对照组脑皮层的基因表达差异,探讨其生物学意义。 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GEO)中获取新生Wista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7周大脑皮层基因表达芯片数据集GSE37777。该数据集共8个样本,4个样本为HIBD组,4个样本为对照组。采用R软件包对数据做预处理和差异性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expressed genes,DEGs)的筛选,应用Cytoscape 插件ClueGO+Cluepedia构建DEGs功能分组通路网络。通过相互作用基因库检索工具(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acting Genes,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进行DEGs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结果 HIBD组共发现 973 DEGs,其中599个基因表达上调,374个基因表达下调。DEGs功能分组通路网络分析显示Hedgehog信号通路是最显著的差异性表达基因通路。HIBD组中Hedgehog通路相关基因Shh及Dhh表达上调,Wnt通路相关基因Wnt1、Wnt2B及Wnt5表达上调。PPI网络分析显示Ccnd1、Shh、 Ret及Gli3是主要的中心蛋白,Shh和Ret表达上调,Ccnd1和Gli3表达下调。 结论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新生大鼠HIBD后7周脑皮层可能存在Hedgehog和Wnt信号通路的激活,与细胞修复相关的蛋白Shh及Ret的表达上调。新生大鼠HIBD 7周后脑皮层可能存在持续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细胞外组蛋白是否通过促进凋亡参与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损伤。方法:将54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组和治疗组,每组18只,各组组内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6 h组、24 h组及72 h组,每亚组6只;采用改良Rice法制备HIBD模型,治疗组予选模前5 min尾静脉注射特异性组蛋白H4中和抗体20 mg/kg。各组大鼠在造模后6 h、24 h和72 h检测血浆中细胞外组蛋白的含量、脑组织病理学及凋亡相关指标。结果:相比于假手术组,HIBD组大鼠脑含水量较高(P <0.05),HE染色显示脑组织结构破坏,尼氏染色显示脑组织损失率增加(P <0.05),血浆细胞外组蛋白含量上升(P <0.05),Tunel 染色显示脑组织凋亡细胞增加(P <0.05),凋亡蛋白cleaved casepase-3表达升高(P <0.05);相比于HIBD组,治疗组大鼠脑含水量减少(P <0.05),HE染色显示脑组织结构破坏减少,尼氏染色显示脑组织损失率减少(P <0.05),血浆细胞外组蛋白含量降低(P <0.05),Tunel 染色显示凋亡细胞减少(P <0.05),凋亡蛋白cleaved casepase-3 表达下降(P <0.05)。结论:细胞外组蛋白可能是通过促进凋亡,从而参与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神经生长因子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与凋亡之间的关系,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HIBD的保护作用,为用NGF治疗新生儿HIB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生后7天SD大鼠40只制成HIBD动物模型,随机分成两组:HIBD模型对照组20只,HIBD模型NGF治疗组20只,观察NGF对HIBD模型新生大鼠体重增长情况、死亡率、左右脑重量的影响,并用原位缺口末梢标记(TUNEL)法检测NGF对缺氧缺血后脑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HIBD模型NGF治疗组体重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实验过程中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IBD模型NGF治疗组与对照组健侧(右侧)脑重量相近,但治疗组患侧(左侧)脑重量明显重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左右脑重量无显著差异,而对照组左右脑重量差异显著(P<0.01);TUNEL染色所见阳性凋亡细胞,其凋亡特征为胞体缩小、核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NGF治疗组阳性细胞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NGF治疗减轻了缺氧缺血后脑萎缩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2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瑞芬太尼组。以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控制性低血压法建立家兔全脑缺血损伤模型,再灌注1h,6h,24h末,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观察AQP4的表达,再灌注24h末,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内AQP4表达在1h,6h和24h逐渐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瑞芬太尼组脑组织含水量与AQP-4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能通过降低脑组织内AQP-4表达,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缺氧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mRNA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新生 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n =12 )、假手术组 (n =12 )、缺氧缺血组 (HIBD组 ,n =15 )和缺氧预处理后缺氧缺血组 (HPC组 ,n =2 1) ,缺氧预处理组在行HIBD模型前 2 4h吸 8%浓度氧 3h。各组大鼠均于 14日龄处死。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病理学变化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 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测定神经元凋亡的情况 ;采用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法测定大鼠脑组织HIF 1αmRNA的表达。结果 :HPC组脑皮层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较HIBD组减轻 ,HPC组大鼠脑组织HIF 1α基因的表达较HIBD组下降 ,HPC组脑细胞凋亡数目较HIBD组减少。结论 :缺氧预处理可保护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减弱HIF 1αmRNA的表达 ,减少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