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0例中晚期NSCLC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N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治疗21天为1疗程,2组均治疗4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记录2组治疗后化疗有效率及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A、IgG、CD4+、CD4+/CD8+、NK较治疗前均有升高,CD8+较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IgA、IgG、CD4+、CD4+/CD8+、NK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能够提高中晚期NSCLC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并对化疗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增强化疗效果,减少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味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NP化疗方案治疗,以连续治疗21 d为1个周期。治疗组患者在化疗开始第1天即给予中药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化疗4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QOL生存质量评分较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味可改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张斌 《吉林中医药》2013,33(3):259-261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中药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ⅢB期~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养阴中药联合Gp方案化疗观察组和单纯Gp方案化疗对照组.2组同时行Gp方案化疗,每28d为1周期,共2个周期.观察组同时给予口服益气养阴中药.2组在治疗前后均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I4+、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指标(IgA、IgG、IgM),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KGPS评分及体质量变化并评定化疗期间出现的各种毒副反应.结果:2周期治疗后,对照组CD4+、CD4 +/CD8+水平下降(P<0.05),而观察组CD3+、CD4+、CI4 +/CD8+水平提高(P<0.05).2组组间比较,观察组CD4+、CD4 +/CD8+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能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减轻恶心、呕吐等化疗毒副反应,稳定KPS评分和体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中药联合化疗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益气养阴法在中晚期肺癌患者综合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丽萍  陈勇  徐益元  周珏伊  蓝燕丽 《新中医》2021,53(24):137-140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对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癌患者7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化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 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前,2 组免疫球蛋白(Ig) G、IgA、IgM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gG、IgA 及IgM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T 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 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NK 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干扰素-γ (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IL-10 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TNF-α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恶心呕吐、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化疗治疗肺癌可取得较好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T 淋巴细胞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虚扶正法联合化疗对中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EP方案化疗4个周期;治疗组在化疗间期辨证予补虚扶正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并评价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NK细胞、CD3、CD4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D8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NK细胞、CD3、CD4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NK细胞、CD3、CD4及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补虚法治疗联合化疗可以提高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调肺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对VEGF等指标的影响。方法:1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调肺汤联合化疗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化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并进行生存质量评估,同时检测免疫功能指标及VEGF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实体瘤近期有效率分别为48.33%、3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EGF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生活质量(KPS)及免疫指标(NK细胞、T细胞亚群)的改善、临床获益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时间、一年生存率等方面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肺汤能有效地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指标,延长生存期,下调VEGF水平,并减少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合剂对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4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治疗组应用益气合剂配合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予化疗及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8、IL-2、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IL-18、TNF-α和IL-2较治疗前下降(P〈0.05),IL-4和IL-10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IL-18、TNF-α、IL-2、IL-4和IL-10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NF-α、IL-2升高(P〈0.05),IL-4、IL-10下降(P〈0.05)。结论:益气合剂对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具有保护、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这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化疗后修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余达  张凌燕 《新中医》2020,52(2):112-116
目的:观察抗癌生髓煎防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予TP方案化疗,化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则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癌生髓煎治疗,21天为1个疗程,2组均连用3个疗程。观察患者骨髓抑制的发生情况,检测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免疫球蛋白,自然杀伤(NK)细胞,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BPC)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3.46%、46.1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淋巴细胞CD4^+、CD4^+/CD8^+、IgA、IgG、IgM及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CD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上述6项指标上升/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WBC、Hb、BPC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WBC、Hb、BP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54%、30.7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癌生髓煎能降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百令胶囊对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8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化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化疗后给予玉屏风颗粒联合百令胶囊口服8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Kamofsky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水平和Kamofsky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水平和Kamofsk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百令胶囊能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朝忠  刘智  苏颖  胡亚男 《吉林中医药》2014,(11):1159-1162
目的研究加味补血汤对荷瘤小鼠进行环磷酰胺(CY)化疗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的正向调节作用,筛选最佳治疗剂量。方法采用全自动血象分析仪检测RBC、WBC水平,采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G-CSF活性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对荷瘤小鼠CY化疗后免疫功能抑制的调节作用。结果 1)肿瘤组各项检测指标均下降,与空白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2)荷瘤小鼠腹腔注射CY后与肿瘤组小鼠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各给药组小鼠的RBC、WBC、Hb水平G-CSF活性及T淋巴细胞增殖程度与模型组相比较,大部分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加味当归补血汤的中剂量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0.01)。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对肿瘤化疗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有上调作用,能有效的抑制CY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中剂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NP方案化疗,治疗组化疗前2d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0.0%、30.0%(P〉0.05);中医临床证候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提高稳定率分别为80.0%、63.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化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基本无变化。不良反应变化,治疗组血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程度及恶心呕吐反应较对照组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改善临床证候,保护骨髓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龙葵葶苈汤内服联合顺铂(DDP)胸腔内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大量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葵葶苈汤口服+DDP胸腔内灌注)21例和对照组(单纯DDP胸腔内灌注)23例,治疗3周后比较两种方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DDP灌注化疗的毒副反应.结果 实验组客观有效率(ORR)为85.71%,对照组为43.48%;实验组治疗后CD3、CD4、及CD8阳性T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胃肠道反应及血液学毒性总发生率为19.04%,对照组为60.87%.结论 龙葵葶苈汤内服联合DDP胸腔内灌注可显著提高肺癌大量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扶正补血颗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Aplastic Anemia,AA)治疗效果的观察。方法:将2007年5月-2011年5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36例AA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扶正补血颗粒加环孢素治疗,对照组单用环孢素治疗,10名健康体检者为阴性对照组。观察时间为3个月,经血细胞检测仪检查治疗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治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都有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血细胞升高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更明显(P<0.01)。结论:扶正补血颗粒可能通过改善AA患者骨髓微环境,促进造血细胞增生,减少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功能等来治疗AA。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对化疗后免疫功能下降及骨髓抑制采用当归补血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48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4例患者。参照组依据每位患者的疾病拟定相对应的化疗方案行传统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当归补血汤辅助治疗,两组治疗1个月后分析对比患者的免疫功能、骨髓抑制及临床症状。结果:研究组加服当归补血汤治疗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与IgM数量显著增多,且明显大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的CD3+指标经治疗后明显减少(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的CD4+/CD8+、CD4+、CD3+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且明显大于参照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Ⅲ度和Ⅳ度的血小板、血红蛋白与白细胞降低的次数显著小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治疗化疗后患者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对骨髓抑制有一定的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造模后高脂饲料组又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补血汤大剂量组、当归补血汤中剂量组、当归补血汤小剂量组。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三组分别给予不等剂量的当归补血汤。在干预第14周取血检测TC、TG、HDL-C、LDL-C。结果:与对照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小剂量组、中剂量组相比,当归补血汤大剂量组的TC、TG、LDL-C明显降低(P<0.01),HDL-C明显提高(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血脂水平,为临床运用补气活血之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与分析健脾益肾补血法对肺癌化疗者血小板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120例肺癌化疗者且将其分为两组,即中药加化疗组(观察组)以及化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同时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方法且对所有患者血小板水平、血小板恢复时间和体积等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记录、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化疗期间血小板水平、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和体检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补血法和通补三升汤在改善化疗者血小板减少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紫杉醇与顺铂方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化疗;对照组只给予TP方案化疗。均化疗3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Kamofsky评分、体重变化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50.0%,对照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43.3%,疗效未见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组Ⅲ~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化疗组(P〈0.05);治疗组Kamofskv评分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CD4/CD8及NK阳性细胞率治疗后提高(P〈O.05)。结论:康艾注射液有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其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可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当归补血汤对气血双虚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组织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结合环磷酰胺和放血法建立气血双虚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检测成功后模型大鼠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模型对照组、当归补血汤(DBD)高剂量组、DBD低剂量组、贝那普利(BN)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另选10只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当归补血汤前检测各组受试动物的血液学指标,灌胃给予当归补血汤8周后称量各组受试动物的体质量,计算肾体比,检测血糖、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液学等指标,并对肾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各组受试动物的血液学指标与给药前相比有显著提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DBD受试动物的体质量显著增加,肾体比显著减小,血糖、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以及肾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有明显改善。结论:当归补血汤对于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具有补气补血,控制肾脏肥大,改善肾组织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方配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方配合FAC方案治疗,对照组27例,单纯应用FAC方案治疗。两组均于4周期化疗后评定疗效,分别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免疫学指标、肿瘤标志物等变化。结果:入组54例病例,无脱落病例,总有效率治疗组70.37%,对照组4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KPS评分提高稳定率分别为92.59%,6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和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及心电图改变的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指标变化,治疗组CD3^+,CD4^+及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3^+、CD4^+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CEA、CA153与本组治疗前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能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扶正培本清化汤(散)和药膳调理治疗常见中晚期胸部恶性肿瘤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132例食管癌、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均采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体外照射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扶正培本清化汤(散),并配合药膳辨证调理。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存率、体重变化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中药扶正培本清化汤(散)和药膳调理治疗常见中晚期胸部恶性肿瘤,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并能有效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