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加强院感护理管理措施,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根据监测资料及现场调查,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建立新的院感管理制度。结果 ICU医院感染率2003—2004年(干预前)的15.16%T降到2005—2006(干预后)的4.95%p〈0.01(x^2=45.020);结论 加强ICU病室管理,改善环境因素和治疗操作中易导致污染和感染的环节,认真遵守无菌原则,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使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加强对精神病人的防治,降低院感率。方法 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入住我院10213例发生院内感染的327例精神病人的临床资料与36例神经科病人进行对照性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5%,女性多于男性,老人多于年轻人,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精神科感染率4.30%,比神经科(1.38%)显著为高(P〈0.01).感染率高与住院时间、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精神疾病的种类有密切关系。结论 增强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作好消毒隔离,切断传播途径。增强病人抵抗力,及时处理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是精神科院感发生率降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将我院心内科2002、2003,2004年3年间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发生医院感染57例65例次的患者做为心哀感染组:随机抽取3年间因心力衰竭住院而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惠者35例做为心袁未感染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感染发生率7.73%,例次发生率8,82%,明显高于3年我院平均医院感染率5.93%(X^2=4.14,P〈0.05)。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最多占41.54%,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占24,62%,胃肠道感染居第3位占13.85%,心功能状态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关。结论心力衰竭息者为医院感染易感人群,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与年龄、住院天数.心功能状态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对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护。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输血与术后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输血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71例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输血情况及与术后感染发生率的联系。结果271例大肠癌中有149例进行了围手术期输血,其感染率为28.2%(42例),围手术期未输血的122例中,术后感染率为4.1%(5例),两者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x^2=25.505);术后感染发生率随输血量而增大(P〈0.01);输全血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输成份血显著升高(P〈0.01)。结论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输血会增加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尽量避免输血,特别是输全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制定有效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结果70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4例,155例次,感染率为17.51%,例次感染率为21.89%;其中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6.46%(77/291),显著高于脑梗死患者的医院感染率11.27%(47/417),p〈0.01(x^2=31.870):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下呼吸道41.94%,上呼吸道21.94%)和泌尿道(23.86%)为主;细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3株(61.77%)。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率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重点防护监控,同时要加强医疗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生儿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以制定有效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新生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部位前三位的是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其中以胃肠道感染为主,构成比为57.60%。细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医院感染率由2001年10月7.60%开始,逐渐下降至2006年9月的2.45%线性回归方程为y=358.161-0.466x,r=-0.875(p=0.01),差异系高度显著负相关。结论本院新生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多见,医务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医疗护理,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妇科手术后患者尿路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院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妇科术后并发尿路感染5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病人尿路感染率比其他年龄组明显增高(P〈0.01);尿管留置时间越长,尿路感橐率越高(P〈0.01)。结论加强对老年病人的基础护理,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6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0~2005年我院肾内科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医院感染与肾脏病理类型、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激素使用时间长短及24h尿蛋白定量等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21例,感染率31.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医院感染率与肾脏病理类型无关(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越低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激素使用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越高(P〈0.01),24h尿蛋白定量〉0.2g/(kg·d)时,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大于24h尿蛋白≤0.2g/(kg·d)者(P〈0.01)。结论 医院感染率与肾脏病理类型无关,与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激素使用时间、24h尿蛋白定量相关。  相似文献   

9.
李作周  李蛟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725-1725
目的了解粤海铁路职工HBsAg携带情况,拟定预防、保健措施,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运输生产的正常运转。方法用HBsAg全血金标(EusA)法检测。结果总体阳性率8.91%,其阳性率在性别、年龄中有显著意义(x^2=9.14,P〈0.01;x^2=21.43,P〈0.01)。男性阳性率比女性高;40-岁年龄段比其他的高。结论粤海铁路职工HBsAg携带率高,应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后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按照经济水平、民族、地理位置,选择被调查市县。在被选市县中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村.以家庭为单位对全部人群采集静脉血用ELISA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并完成个案调查。结果共采集3945人血清进行检测,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3.18%、抗-HBs阳性率为52.72%、HBV流行率为56.96%。HBsAg阳性率最高年龄组为20—29岁组(21.52%)。最低为0-4岁组(4,02%),10岁以下儿童为6.21%;HBV流行率最高为50~59岁组(83.43%),最低是0—4岁(29.99%),10岁以下组为30.69%。HBsAg阳性率和HBV流行率:城市低于农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3.66,P〈0.01;x^2=12.56,P〈0.01)。富裕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三者间比较。差异也存在显著性(x^2=50.13,P〈0.01;x^2=13.17,P〈0.01)。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x^2=11.97,P〈0.01);HBV流行率男性低于女性(x^2=7.74.P〈0.01),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海南省人群HBV流行率是高的,人群HBsAg携带率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群中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了改变,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效果显著,降低了人群HBsAg携带率和HBV流行率,特别是10岁以下儿童下降幅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罗田县不同从业人员、不同从业时间和不同年龄的乙型肝炎感染情况,探讨从业人员乙型肝炎预防的对策与措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对罗田县从业人员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进行检测,并分析年龄、性别、从业时间和从业场所与感染状态的关系。结果:9278名受检者中,HBsAg阳性率为4.40%,男性和女性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56%和4.28%,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38,p〉0.05);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和饮食品从业人员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5.82%和3.67%,两者比较差异显著(x^2=20.71,p〈0.01);不同年龄组中以41—50岁的人群HBsAg阳性率最高为5.54%,而31—50岁的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的HBsAg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6.93,p〈0.01);在从业时间中,从业时间低于5年的HBsAg阳性率最高为6.98%,高于15年的HBsAg阳性率最低为2.12%,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7.87,p〈0.01);受检人群的HBsAg阳性率逐年下降。结论:从业人员的HBsAg阳性率较高,监督部门应加大监督监测力度,积极宣传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保护力,从而达到控制乙型肝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CS)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17例发病48小时内入院的ALS患者,按入院10天内有无并发ALI分为2组:ALI组46例,非ALI组71例。观察两组肺X片、肺动脉楔压、肺部感染、神经功能缺损(如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及咳嗽反射减弱)、血气分析及鼻饲使用情况。结果117例AICS并发AL146例(发生率达39.3%),42例(91.3%)ALI于入院后6天内发生,其中笫1天发生13例(28.3%);ALI为多因素作用所致,其中与高龄、鼻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及肺感染程度等有关;入院第1、6天发生肺部感染ALI组为52.2%和82.6%,非ALI组为15.5%和28.1%,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比较,ALI组呼吸频率加快、PaO2及SaO2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15);ALI组与非ALI组的总死亡率分别为39.1%和29.6%(P〈0.01)。结论ALI是AICS的常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临床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北京地区部分医院感染(院感)和死亡的关系,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现状,为临床对院感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主要来自于北京10家医院,对入院时间超过48h的死亡患者进行病历资料的调查和死亡分析。其中,医院感染与患者死亡之间的相关性由临床医生和院感专业控制人员做出诊断。结果共对1945例符合要求的死亡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518例(26.6%)患者死亡时发现有医院感染,与医院感染相关的死亡患者有285例(14.6%),6.6%的死亡患者与医院感染有明确的相关性,8.0%的死亡患者可能与医院感染有关。在所有死亡患者中,医院感染的影响占了2.8%,多见于呼吸道(39.0%)、尿道(19.0%)、血液(16.9%)和胃肠道、腹腔(6.6%)。结论医院感染引起的死亡比80年代明显降底,为了进一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对引起致死性医院感染的原因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出血部位与低钠血症的关系,并发低钠血症后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对412例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血清钠降低情况及头部CT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死亡108例(26.2%);低钠血症患者68例,死亡38例(55.9%),p〈0.01(x^2=24.272),低钠血症的程度与病死率呈负相关(Y=0.974),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与低钠血症的发生,以及低钠血症的程度关系密切,血清钠越低,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重症HIE治疗过程中,单味中药大黄灌肠的肠道保护作用。方法 运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大黄灌肠。结果 治疗组在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发生率、胃肠道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46(19.6%):21/40(52.5%)、7/46(15.2%):18/40(45.0%)和5/46(10.9%):13/40(32.5%),经统计学处理分别为x^2=3.94(P〈0.05)、x^2=5.04(P〈0.05)和x^2=4.929(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重度HIE的治疗过程中,单味中药大黄灌肠在降低胃肠道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病死率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1995年5月.1999年6月,我院治疗食管癌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分割放疗(CFR)组120例,每天1次,每次2Gy,每周5次,总剂量66-70Cy;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LCAHR)组120例,常规分割放射治疗30Gy后改为每天2次,每次1.5Gy,每次间隔6小时,每周10次,总肿瘤剂量63-66Gy。结果:IEAHR组和CFR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45.0%、29.2%和62.5%、26.7%、16.7%(x^2=14.55,P〈0.01;x^2=7.99,P〈0.01;x^2=4.62,P〈0.05)。IEAHR组和CFR组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0.0%、45.0%、40.8%和54.2%、29.1%、20.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5.73,P〈0.05;x^2=4.57。P〈0.05;x^2=10.34。P〈0.01)。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有望提高食管癌的疗效;局部肿瘤复发和未控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否提高放射治疗剂量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及临床特点,初步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分析486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医院内感染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6例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1.2%,院内感染的主要部位在下呼吸道。486例中共检出致病株146株,革兰氏阴性菌占71株(48.6%),革兰氏阳性菌34株(23.3%)。主要易感因素是白细胞总数低下,原发疾病部位(肺Ca,P〈0.01),疾病分期(Ⅵ期,P〈0.05),曾接受化疗及胸部放射治疗。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机率较高,院内感染常以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为主。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易感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为防治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度收住本院的慢性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3.7%,恶化或死亡的医院感染率(18.5%)高于好转或痊愈组(12.4%)(P〈0.05)。患者年龄越大,并发医院感染越多(P〈0.001)。院内感染以腹腔感染占首位,致病菌以真菌或条件致病菌为主;其易感因素为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侵入性诊疗、糖尿病等;医院感染导致各种严重致死性的并发症增多(42/113)。结论:慢性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院内感染会使病情恶化或死亡发生率增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好发部位,易感因素,以制定有效防治措施,降低感染部位发生率。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院发生医院感染329例,感染率为3.12%。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占54.7%;其次为泌尿道,占13.07%;胃肠道占13.07%。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有效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感染部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计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对1998年12月~2005年12月我院ICU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ICU感染的发生率为7.8%,与全院感染率(4.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83.08%,泌尿系感染占9.23%,而胃肠道感染占4.62%,它们都是ICU发生医院感染最危险的因素。结论加强环境管理、降低环境污染、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洗手制度、严格管理侵入性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法,是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