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单海涛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3):400-401
目的评价坦索罗新与特拉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和对血压影响的差异。方法将我院门诊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坦索罗新(每日0.4mg)和特拉唑嗪(每日4mg)治疗,评价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IPSS评分、血压和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特拉唑嗪组IPSS评分要显著优于坦索罗新组(42.50%vs34.29%,P〈0.05),但特拉唑嗪组有2例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结论不同α受体阻滞剂对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存在差异,特拉唑嗪的治疗效果更好,坦索罗新对血压的影响更小,相对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陈林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0):876-877
目的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常用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记录2004—2006年,192例泌尿外科门诊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口服药物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所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共34人:(1)α-受体阻滞剂30人:其中盐酸特拉唑嗪24人,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6人;(2)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4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时间:≤3d的有24人,其中α-受体阻滞剂22人,5α-还原酶抑制剂2人。结论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药物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特拉唑嗪等)和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中,α-受体阻滞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首剂效应发生率较高,其中又以盐酸特拉唑嗪发生率最高。5α-还原酶抑制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老年人对降压药的耐受性差,压力感受器反应障碍,故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所以医生在给老年人用盐酸特拉唑嗪时,应从1mg用起,嘱睡前服用,并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3.
周巍 《吉林医学》2013,34(2):262
目的:探讨、观察坦索罗辛在前列腺增生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安全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研究组采用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采用特拉唑嗪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前列腺症状、最大尿流率、残留尿量等情况的异同,并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采用坦索罗辛或者特拉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坦索罗辛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小。结论:采用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率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搜集2009~2014年世界范围内运用坦索罗辛治疗BPH的英文及中文文献,并追查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使用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等方式,参考《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国男科学杂志》等权威杂志,由系统评价员对文献做独立的筛选和抽取。设坦索罗辛治疗为观察组,设特拉唑嗪治疗为对照组,收集数据采用相关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其安全系数。结果:经筛选,有5篇文献符合相关标准,均是探讨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并以特拉唑嗪作对照。此次5篇文献共囊括的患者936例,均为中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对其治疗结果进行Meta分析。通过比较用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MFR)和Boyarsky症状评分来比较治疗结果。发现坦索罗辛较特拉唑嗪的效果好,两者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不良反应与安慰剂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索罗辛在改善患者前列腺增生引起的相关症状和前列腺功能上效果较为显著,不良反应率低,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方法,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邓景文 《甘肃医药》2013,(9):679-681
目的:以明确盐酸坦索罗辛口服不同剂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门诊随机观察每日单独服用盐酸坦索罗辛剂量为0.2mg和0.4mg(0.2mg每日二次)的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回顾性分析服用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尿流率的变化。结果:服用盐酸坦索罗辛3个月后,两组最大尿流率均明显增加,IPSS下降,残余尿量下降,但0.4mg剂量组最大尿流率、IPSS和残余尿量等显著改善,2治疗组均无尿潴留发生。结论:盐酸坦索罗辛客观上能够改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排尿梗阻症状,是缓解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下尿路梗阻症状的有效药物,且每日0.4mg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盐酸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达平 《重庆医学》2000,29(4):365-366
盐酸特拉唑嗪为一种α1-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有人已证明 ,前列腺内α受体主要为α1受体。因而 ,应用α1受体阻滞剂可使前列腺增生症的症状得到改善。 1998年 10月~ 1999年2月通过选用国产盐酸特拉唑嗪 (天津第五制药厂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2 0例 ,并以美国雅培制药公司生产的高特灵 (Hytrin)为对照组 ,对国产盐酸特拉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临床验证 ,其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本组共 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采用随机配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患者就诊序号为偶数者为治疗组计 2 0例 ,就诊序号为奇数者为对…  相似文献   

7.
坦索罗辛治疗应用山莨菪碱后排尿困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治疗应用山莨菪碱后并发排尿困难的疗效.方法 本组23例患者给予山莨菪碱后出现排尿困难,立即给予盐酸坦索罗辛0.2mg,2例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一次性导尿和肌注新斯的明0.5mg,其余23例患者均给予坦索罗辛0.2mg,1次/d,直到输尿管结石排净.结果 给予坦索罗辛后,21例患者自行排尿道畅,2例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也能较好地自行排尿,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坦索罗辛治疗应用山莨菪碱并发排尿困难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谢建兴  王鹏  陈铭  关伟  郝燕 《医学综述》2007,13(23):1866-1867
目的评价应用益肾通胶囊与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应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门诊前列腺增生患者,联合应用益肾通胶囊(4粒口服3次/d)与盐酸坦索罗辛(0.2mg口服1次/d)治疗2个疗程,观察I-PSS评分、BS评分、MFR及RU改善。结果治疗后患者主观症状改善明显,残余尿减少、最大尿流率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益肾通与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有较好的近期与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3种不同α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小体积前列腺增生(BPH)伴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的疗效、经济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08例良性小体积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特拉唑嗪组(n=54)、多沙唑嗪组(n=30)及坦索罗辛组(n=24),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药物经济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3组Qmax、Qave、TPV、PVR、梗阻评分、刺激评分、IPSS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组间Qmax、Qave、TPV、PVR、梗阻评分、刺激评分、IPSS总评分、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症状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成本/效果比较:多沙唑嗪组>坦索罗辛组>特拉唑嗪组(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多沙唑嗪组<坦索罗辛组<特拉唑嗪组(P<0.05)。结论:3种α受体阻滞剂疗效基本相同,但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特拉唑嗪最优,安全性角度多沙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应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联合M受体阻滞剂索利拉新与单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对改善下尿路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门诊108例前列腺增生有顽固性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分别使用坦索罗辛(tamsulosin)和坦索罗辛配伍索利那新(solifenacin)治疗,进行对比观察。随机分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拉新组55例(坦索罗辛0.2mg,1次/日,索利拉新5mg,1次/日),坦索罗辛组53例(坦索罗辛0.2mg,1次/日),均口服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国际前列腺储尿期症状评分(储尿期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和最大尿流率(Qmax)检测,评价两者对LUTS的治疗效果。结果坦索罗辛组IPSS、QOL评分分别由治疗前17.21±4.10、4.68±0.70,下降至15.82±5.50、4.50±0.70;Qmax由治疗前12.30±6.10ml/s,增加至14.20±8.51ml/s,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坦索罗辛联合索利拉新组IPSS,QOL评分分别由治疗前18.43±5.11、4.55±0.92,下降至13.56±5.61、3.84±0.90,Qmax由治疗前11.40±6.90ml/s,增加至16.60±8.30ml/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1)。联合用药组在同单纯使用坦索罗辛一样,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与严重合并症。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拉新治疗顽固性下尿路症状,特别是单一应用高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以明显改善下尿路症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连续4周使用盐酸坦索罗辛0.2 mg/d。结果所有患者临床起效时间均在服药后48 h之内,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清除率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治疗BPH导致的下尿路症状,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尤其还具有较高的心血管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7):681-683
目的比较盐酸坦索罗辛、地西泮单药或联合治疗UPOINT系统分型中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 103例UPOINT系统分型中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坦索罗辛组(n=366)、地西泮组(n=374)和联合用药组(n=363)。盐酸坦索罗辛组患者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 2 mg,口服,每晚1次;地西泮组患者给予地西泮片2. 5 mg,口服,每日2次;联合用药组患者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 2 mg,口服,每晚1次;地西泮片2. 5 mg,口服,每日2次。3组患者给药方法均为给药2周、停药2周、再服药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评价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NIH-CP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4、6、8、12周后,3组患者NIH-CP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 05),地西泮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NIH-CPSI评分均低于盐酸坦索罗辛组(P <0. 05),地西泮组与联合用药组患者NIH-CP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盐酸坦索罗辛组、地西泮组、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 15%(308/366)、91. 71%(343/374)、91. 18%(331/363);地西泮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盐酸坦索罗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987、8. 327,P <0. 05);地西泮组与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65,P> 0. 05)。结论基于UPOINT系统地西泮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优于盐酸坦索罗辛,与二者联合用药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采用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与研究总结.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7月于门诊就诊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经检查确诊为良性,按照就诊的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口服坦索罗辛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特拉唑嗪进行治疗,跟踪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血压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泌尿系统功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安全性更高,治疗效果更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华  罗勇 《新疆医学》2010,40(7):73-75
盐酸坦索罗辛(商品名哈乐)是一个作用于前列腺的高选择性a1A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已广泛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治疗。为了评估盐酸坦索罗辛对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一科从2008年1月~11月对40例症状性BPH患者行口服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所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特拉唑嗪联合泽桂癃爽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联合中成药泽桂癃爽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1例诊断为BPH的患者予特拉唑嗪联合泽桂癃爽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评估,同时以30例单独服用特拉唑嗪的BPH患者作对照。结果:特拉唑嗪联合泽桂癃爽治疗8周后,患者最大尿流率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改善率分别为76%和42%,较单独使用特拉唑嗪组(最大尿流率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改善率分别为32%和18%)增高(P<0.01)。结论:特拉唑嗪联合中成药泽桂癃爽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我院从1999年4月-2002年8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联合盐酸特拉唑嗪(a-阻滞剂)治疗48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纳米银水凝胶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的疗效.方法 87例CP/CPP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纳米银水凝胶纳肛,每日1支,15 d为1个疗程,和盐酸特拉唑嗪2 mg口服,每日睡前1次.对照组43例给予盐酸特拉唑嗪2 mg口服,每日睡前1次,另加左氧氟沙星.两组均连用30 d后进行疗效评价.以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显效7例(16%),有效32例(73%),无效5例(11%),总有效率89%.对照组显效4例(9%),有效26例(61%),无效13例(30%),总有效率70%.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银水凝胶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CP/CPPS短期临床疗效肯定,长期疗效仍在随访中.纳米银水凝胶较安全,方便,渗透性强,具有抗菌活性,无耐药性和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BPH的疗效观察(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盐酸坦索罗辛对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0例75岁以上症状性BPH给予盐酸坦索罗辛0.2mg口服1次/d,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患者主观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1月及3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分别降低19%,31.8%,最大尿流率(MFR)分别提高20%,35.2%,治疗3月B超测定残余尿减少42.8%,盐酸坦索罗辛对脉搏、血压及前列腺体积无影响。结论:盐酸坦索罗辛对高龄B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37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62例,采用常规治疗(口服荡石片1.8 g,tid,4周,同时每日饮水>2000ml;治疗组216例,常规治疗+口服盐酸坦索罗辛(哈乐)0.2mg,bid,4周.结果:对照组结石排出率38.3%(62/162),平均排出时间(12±5)d;治疗组结石排出率86.1%(186/216),平均排出时间(6±2)d;两组排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能明显提高结石排出率,有效缩短排出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盐酸坦索罗辛联合保列治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盐酸坦索罗辛0.4mg,每天1次.保列治5mg,每天1次,观察3个月.服药前后进行症状评分,尿动力学测定,前列腺体积重量及膀胱残余尿变化对比.结果 两药联合应用,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增大最大尿流率,缩减前列腺体积重量,膀胱残余尿减少,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