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86例狂犬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狂犬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和预防对策。方法对86例狂犬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犬伤害发病者占90.7%。潜伏期与受伤部位、暴露后伤口处理及预防接种有关。86例患者发病后均死亡。结论狂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暴露后及时伤口处理、按时、全程免疫预防注射是降低发病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商丘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制对策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2006年商丘市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狂犬病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商丘市狂犬病发病呈上升趋势。65例病人中,男女之比是1.71:1;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6.92%、10.77%、10.77%。36.92%的患者被咬伤后未对伤口作任何处理,58.64%的患者未接种狂犬疫苗,仅12.31%的病人全程接种了狂犬疫苗。结论狂犬病的防范的重点人群是农民和儿童,加强犬类等动物的管理,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全程接种狂犬疫苗,是防止暴露后发病和降低发病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马绪东 《职业与健康》2004,20(11):168-169
目的分析2例暴露后免疫失败的狂犬病病人发病原因.方法按GBl7014-1997<狂犬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结果 2例狂犬病病人于暴露的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的第18天和第17天发病,为短潜伏期发病.结论暴露后未使用抗狂犬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伤口处理不当是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2006年广西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2006年广西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对2006年广西狂犬病疫情资料及个案病例报告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广西狂犬病疫情波及14个市88个县388个乡镇,共发病517例,死亡517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1.07/10万。贵港市、柳州市和玉林市的发病数在全自治区发病总数的38.49%。全年均有发病,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发病以农民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0~9岁组及50~59岁组发病高于其他年龄组。本次共搜集个案509份,伤人动物绝大多数为狗(82.32%);被咬伤部位最多为上肢247例(48.52%),其次是下肢109例(21.41%);伤口Ⅱ度暴露83例(16.30%),Ⅲ度暴露270例(53.04%),232例(68.27%)未进行伤口处理;只13.95%的病例接种过狂犬疫苗,仅有2.36%人联合应用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结论在狂犬病高发区,犬伤暴露后忽视伤口处理及狂犬疫苗及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的应用,是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降低犬密度、犬伤人后及时处理伤口和注射狂犬疫苗是控制狂犬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6-2008年济南市狂犬病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济南市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因素,为防控狂犬病提供科学对策。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个案调查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8年济南市发生狂犬病17例,均死亡。患者以农民为主,占64.71%(11/17)。1例患者暴露史不详,有明确暴露史的患者100%(16/16)因犬咬伤引起发病。有暴露史的患者中87.50%(14/16)为Ⅲ级暴露,暴露后31.25%(5/16)的患者伤口未做任何处理,37.50%(6/16)的患者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在正规门诊规范处置伤口和接种疫苗者仅1例,但该患者伤口位于头面部,伤势严重,且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不规范。结论济南市狂犬病发病以农民为主,与暴露人群未能及时规范处理伤口,未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被动免疫剂有关。应继续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以提高人群处置伤口和疫苗接种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1例宰杀死犬引起狂犬病死亡病例,以避免类似的疫情发生。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暴露史、发病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病例在手部有未愈伤口情况下处置死犬,宰杀、剥皮过程中手部开放性伤口暴露于死犬血液、唾液,导致感染狂犬病毒,其后未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2 d后发病,6 d后死亡。结论机体开放的伤口暴露于携带病毒的犬类体液后,有高度感染狂犬病病毒风险。  相似文献   

7.
2002~2004年衡东县狂犬病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狂犬病暴露(动物咬伤)与发病的关系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狂犬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2004年衡东县动物咬伤门诊就诊记录及狂犬病例个案调查表,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狂犬病暴露有季节性差异,偏高于农村、男性及1~15岁人群;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农民占病例的53.18%,呈散在分布,男多于女,以成人为主;平均潜伏期为52.37 d,暴露部位越接近头颈部发病的危险性越大,潜伏期越短;狂犬病的病死率为100%,疫苗保护率为99.97%。结论狂犬病防治重点、难点在农村;暴露后及时接受正规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是保护暴露人群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聊城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6年22例狂犬病的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夏秋季节发病较多,发病范围主要集中在莘县、阳谷、东昌府,以男性农民为主;犬是主要传播宿主(86.4%),主要感染方式为咬伤(81.8%),受伤部位以头颈部为主(36.4%)。结论中重度受伤、近中枢部位受伤、多处受伤、伤口处理不够规范及疫苗接种率低,是导致狂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加强犬的管理,提高犬的免疫接种率和消灭野犬,规范暴露后伤口的处理及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种率,是预防狂犬病疫情上升的主要防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云南省蒙自市2010—2014年5年内狂犬病病例进行研究和流行病学分析,找出发病的共性或根本原因,为今后狂犬病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上报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狂犬病病例,根据病例查阅当时处置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和疫情处置报告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0—2014年累计报告狂犬病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患者被犬伤时未进行正规医学处理,认为伤口不大、不深,能很快愈合,愈合就没有问题,或者认为自己家养的狗没有问题,缺乏对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延末梢神经系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的正确认识,忽视了暴露后需要进行免疫注射,认识上产生了误区,最终导致发病死亡。结论正确认识狂犬病,纠正狂犬病在认识上的误区,暴露后及时进行创口处理后,就近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免疫注射,是有效预防狂犬病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玉林市1999~2005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玉林市1999~2005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1999~2005年玉林市狂犬病疫情资料、2003~2005年狂犬病个案调查资料和2005年狂犬病监测点资料,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9~2005年玉林市共报告狂犬病348例;发病人群以5~14岁儿童和40~70岁农民为主,分别占24.71%和45.69%;发病以7~11月发病较多,占全年发病总数50.86%。调查205例病例个案,90.58%为犬伤所致;暴露后70.73%未作伤口处理,20.49%接种了狂犬疫苗,2.44%注射了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2005年玉林市狂犬病监测点暴露治疗人群共7 491名,87.80%进行了伤口处理,100.00%的病人注射狂犬疫苗,7.08%进行了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注射;犬带毒率为13.25%,犬密度为13只/100人,犬免疫率为5.31%。[结论]犬密度高,犬免疫率低,犬带毒率高;暴露后未按要求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与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注射;门诊狂犬病暴露预防治疗不规范等可能是造成我市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针对流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德州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狂犬病防控及消除工作提供策略。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5年德州市狂犬病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德州市共报告狂犬病病例83例,年均发病率为0.15/10万,最高年度和最低年度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体发病水平呈现下降趋势(P0.01)。7~11月为狂犬病高发月,占57.83%;发病人群以30~70岁成年人为主,占74.70%;男女性别比为2.61∶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4.34%;92.77%是被犬咬伤或抓伤,暴露部位主要为四肢,占73.49%;44.58%为Ⅲ度暴露;暴露后到医疗机构处理者仅占12.05%;81.93%病例未接种狂犬疫苗;接仅有1例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农村仍然是狂犬病防控的重点地区,犬只管理薄弱及暴露后未经规范的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武胜县2007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为今后狂犬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内发生在四川省武胜县的狂犬病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其流行特征及流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16例.农村居民占93.25%,城镇居民占6.25%,男女性别比为3∶1,发病年龄以60岁以上人群居多,占31.25%,7~10月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93.75%,15例为犬咬伤,1例为猫抓伤.暴露后未进行伤口处理者占18.75%,所有病例均未注射狂犬病疫苗.结论 武胜县狂犬病病例分布以农村为主.犬密度大,免疫率低,发病乡镇多与周边县市接壤.灭犬率低及暴露后未按要求及时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率低,未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和未对犬伤患者主动搜索是武胜县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2000~2006年陆川县狂犬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陆川县狂犬病发病情况,为政府部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陆川县2000~2006年狂犬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6年共报告狂犬病60例,各年病例数依次为:8、17、9、9、6、5、6例。结论加强狂犬病综合性防控措施,提高犬伤人群暴露后伤口正确处理和狂犬病疫苗接种率,是防控狂犬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009年青神县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解狂犬病发展的潜在诱发因素和狂犬病疫情真实动态,为下一步防控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青神县发生2例狂犬病例,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有犬伤暴露史,无疫苗免疫史,狂犬病临床症状典型,潜伏期均在30 d左右,2者无联系,无相关性,呈散在发病。疫点2007-09/2009-09既往2年犬伤暴露1 062人,伤口规范处理522人(49.2%),伤口未处理35人(3.2%);有507人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占犬伤人员的47.7%,555人未注射疫苗,占52.3%。结论青神县狂犬伤暴露者规范处理及疫苗注射率较低,有再次发生狂犬病病例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2-2011年周口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及流行影响因素,为制定狂犬病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11年周口市狂犬病网络报告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周口市10年共报告狂犬病183例,年平均发病率0.17/10万。患者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75岁,夏季发病率较高。狂犬病病人3级暴露者169例,占92.3%,患者被咬伤后只有5例(2.7%)病人伤口进行规范化处理,。只有4例(2.2%)患者在暴露后接种了狂犬疫苗。结论应进一步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市民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犬及宠物狂犬病免疫率,提高狂犬病暴露人群伤口规范化处理及狂犬疫苗、狂免蛋白注射比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黔东南州狂犬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2010-2014年报告的狂犬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黔东南州2010-2014年狂犬病年均发病率0.58/10万,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分别报告27例、27例、19例、17例和15例,共105例.发病以男性为主,性别比2.3∶1;年龄以40~59岁组最多(35.2%);职业以农民为主(73.3%).在100例网络报告的本地病例中,除6例暴露史不详外,暴露后未处理伤口占63.8%,自行处理伤口占27.7%;狂犬疫苗接种率为9.4%,82例Ⅲ度暴露的病例中狂犬疫苗接种率为9.8%;狂犬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为3.7%.结论 加强对重点人群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置伤口,提高暴露后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率,并强化犬只管理等措施,是防控狂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无锡市锡山区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狂犬病发病情况,为制定狂犬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锡山区2011-2017年狂犬病暴露人群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7年锡山区共报告狂犬病暴露者59 486例,年平均暴露率为1 067.60/10万。暴露高峰是7月,最低是1月或2月,呈现"春季上升,夏秋季高峰,冬季回落"的特点。报告暴露人数前3位分别为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锡山中医医院东港院区和锡山人民医院安镇分院。男女性别比为1.06:1,年龄以16~45岁最多,占40.12%。暴露人群以被犬致伤最多,占78.86%;伤口部位以上肢最多,占48.32%;伤口仅一处者为主,占87.92%;受伤程度以浅层者为主,占84.14%。99.94%的暴露者及时进行伤口处理,99.13%的暴露者主动接种狂犬病疫苗,仅5.31%的暴露者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11-2017年锡山区报告1起一犬伤多人事件,无人发病。报告1例狂犬病病例,为宰杀野犬时病毒通过破损皮肤感染人体。结论无锡市锡山区狂犬病暴露人群有不同的地区、年龄、性别分布特征,预防狂犬病的关键在于多部门的联防联控,相关部门应加强犬类管理,提高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处置率、抗血清应用率,以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句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近5a狂犬病暴露特征和发病情况,进一步探讨狂犬病防治对策。方法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句容市2003~2007年被动物致伤后进行狂犬病预防的人群资料和人狂犬病发病资料。结果近5a规范处置的21596例人狂犬病暴露患者无一例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47:1,以10岁以下幼托儿童暴露概率最高,全年各月都有发生,7、9月有明显高峰;犬类伤人占狂犬病暴露的86.85%,家犬伤人达74.60%,又以无反常表现外观健康动物伤人为主。同期报告9例人狂犬病病例均为暴露后未进行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而发病。结论加强家犬等动物饲养管理,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普及力度,及时、规范、彻底处置暴露伤口、全程接种狂犬疫苗、积极选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白云区86例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强 《华南预防医学》2004,30(3):30-30,32
目的 对广州市白云区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掌握其流行规律及防制措施,为控制狂犬病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白云区1980~1991年因被动物咬伤发病致死的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80~1991年共发生狂犬病86例,1987年发病率最高为1.81/10万。发病年龄以10~14岁为多,丘陵地区占55.81%,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以9月份为高。犬咬伤致病占91.86%,咬伤头面部及上肢占58.12%,未进行伤口处理占94.19%。潜伏期最短8d,最长2557d。86例患者全程注射狂犬疫苗仅1例。结论 1989年前对犬“管、免、灭”措施不落实,狂犬病发病率上升,1989年后全面落实有关措施,1992年至今无狂犬病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湖北省2003-2007年人间狂犬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近年狂犬病发病特征,探讨疾病流行因素,为预防控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北省2003-2007年狂犬病疫情报告和2007年开展个案调查的134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湖北省狂犬病病例上升趋势明显,疫情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但主要集中在8~11月。发病以农民、学生为主,男女之比为2.38∶1,5~15岁和40~70岁是发病数较多的年龄段。2007年病例个案调查资料显示,发病潜伏期为66d,94.78%的病人被犬所伤,暴露后到医疗机构处理伤口的仅占15.67%,疫苗接种率为14.93%,同时进行了伤口处理、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及疫苗接种的占Ⅲ级暴露人群的5.80%。结论2003-2007年湖北省狂犬病流行形势严峻。犬只缺乏有效管理、群众对狂犬病的危害认识不足、暴露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不高、部分基层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缺乏规范化管理等因素是影响湖北省狂犬病流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