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实验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术前、术后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有效减少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64例在天津市口腔医院进行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摸球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研究组实施细节护理(等待区护理、术前护理、皮肤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随着时间的延长VA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21.75±5.05)d,短于对照组的(28.40±5.38)d,血肿发生率为9.38%,低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皮瓣局部坏死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患者中应用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血肿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组织瓣修复的临床分析。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集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共80例,分别对其年龄、性别、病种、缺损部位和修复类型的分布情况,游离组织瓣危象的发生率及成功率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需做游离组织瓣修复重建者共32例,手术成功31例,发生术后危象2个(6.25%),抢救成功2个(100%),游离组织瓣总成功率为96.88%。结论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患者以中老年、男性、恶性肿瘤为主;游离组织瓣的成功率高,是主要的修复方式;前臂皮瓣、腓骨肌(皮)瓣、带蒂胸大肌(皮)瓣成为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的常用组织瓣;肿瘤累及颌骨时需做骨移植和后期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缺损应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5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带蒂额肌皮瓣进行修复,实验组采取游离前臂皮瓣进行修复,比较两组修复后的创面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Ⅰ期愈合率53.3%、对照组40.0%,Ⅲ期愈合率10.0%、对照组24.0%,愈合不良率3.3%、对照组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63、6.328、8.459,均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缺损应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能促进创面愈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用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大型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自1991年以来采用带蒂胸大肌肌皮瓣移位修复8例口腔颌面部大型缺损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胸大肌肌皮瓣全部成活,患者获得较满意的外观及功能.1例肌皮瓣发生小部分坏死.结论 带蒂胸大肌肌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大型缺损的理想材料,手术时需彻底止血、消灭死腔,肌皮瓣要血供畅通、缝合牢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臂游离皮瓣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H-ADM)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口腔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术后组织缺损,观察组采用游离前臂皮瓣联合H-ADM修复术后组织缺损。比较两组术后皮瓣存活率、语音功能、吞咽功能及术后供区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瓣存活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66.67%;观察组语音功能、吞咽功能以及供区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游离前臂皮瓣联合H-ADM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可恢复和改善患者的外形和生理功能,保持口腔和舌的基本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覆盖颊脂垫在腭部肿瘤切除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颊脂垫瓣组织瓣修复腭部缺损的25例,术后分别随访3—5年,同时对颊脂垫修复缺损后的愈合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口腔内移植的无覆盖颊脂垫I〉2周上皮组织逐渐产生,6~8周颊脂垫基本演化成上皮化组织,新生的黏膜组织呈鲜粉红色,与正常的口腔黏膜相似。结论颊脂垫瓣组织瓣血液供应较为充分,解剖部位比较固定,位置与腭部接近,切取方便,位置于口内,较隐蔽,较其他方法对外观及功能影响少,为腭部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口腔专科医院DRG模拟运行中采用口腔颌面部游离/带蒂组织瓣移植修复术的入组病例的费用情况,为后续完善优化CHS-DRG分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 CHS-DRG模拟运行入组“DA1头颈恶性肿瘤大手术”“DG1腮腺及其他唾液腺手术”“DG2颅/面骨手术”的住院患者病案信息及DRG模拟运行数据。结果:3个组内行口腔颌面部游离/带蒂组织瓣移植修复术的费用明显高于未行口腔颌面部游离/带蒂组织瓣移植修复术的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是否行口腔颌面部游离/带蒂组织瓣移植修复术为依据再次分组后,各细分组CV均降低且趋近于0,提示可按此规则分组。结论:以口腔颌面部游离/带蒂组织瓣移植修复术的手术术式作为分组依据,不限制主要诊断,独立设立DRG组,提高权重系数,重新测算支付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奥硝唑预防口腔颌面部手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口腔颌面部手术的患者一共有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甲硝唑进行预防术后感染,实验组采取奥硝唑进行预防术后感染,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对比。结果:实验组切口感染一共有2例,感染率为5.41%,对照组切口感染一共有6例,感染率为16.22%,实验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一共有3例,发生率为8.11%,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一共有7例,发生率为18.9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硝唑能够有效减少口腔颌面部手术以后的感染率,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叶碧武 《现代保健》2013,(20):40-41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比较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方法与游离皮瓣修复方法在手背软组织缺损及功能重建过程中的疗效差异,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切实可靠依据。方法:本文从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手背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中选取了84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皮瓣修复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手部关节总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手背软组织缺损及功能重建的过程中,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方法相比较,采用游离皮瓣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手背软组织缺损的安全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1.
周志国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644-2646
目的探讨舌瓣及颊脂垫瓣在老年颊部缺损患者中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0年12月在某院就诊并且进行颊部缺损修复的45例老年患者采取舌瓣(舌瓣组,20例)及颊脂垫瓣(颊脂垫瓣组,25例)修复,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2个月随访,舌瓣组显效率80.00%,好转率20%,有效率100.00%,颊脂垫瓣组显效率72.00%,好转率20%,有效率92.00%,比较显效率、好转率、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瓣组并发症发生率15.00%,颊脂垫瓣组并发症发生率16.00%,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瓣及颊脂垫瓣不同修复体对老年颊部缺损患者进行修复,疗效满意,创伤均较小,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全程优质护模式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比较其治疗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实施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晓 《中国校医》2020,34(10):743
目的 探讨微小切口坚固内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咬合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传统颌间结扎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小切口坚固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咬合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SNB角(88.54±2.41)°、SNA角(85.54±2.87)°,均较对照组高[(85.64±2.36)°、(82.64±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躯体(77.26±9.01)分、社会(72.45±7.65)分、心理(76.54±7.53)分、环境(80.26±5.26)分、综合(82.54±6.03)分,均较对照组高[(65.45±8.11)分、(64.35±7.13)分、(67.58±7.78)分、(71.12±5.46)分、(73.65±5.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微小切口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可促进患者咬合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应用不同的肠内营养支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病人2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4例,使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立适康进行营养支持;对照组15例,使用自制匀浆膳.并分别测定术前1d和术后第7天营养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体重、血清清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100例,以50例为1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分布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缓解前列腺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钛板行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8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采用颌间固定法,观察组44例采用钛板行坚固内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板行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且稳定性良好,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的综合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宜兴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EP患者108例,根据采用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行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月经恢复情况、疗效、术后妊娠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的月经量[(51.03±5.28)mL、(44.92±4.78)mL、(40.66±4.83)mL]均少于对照组[(60.12±5.45)mL、(56.75±5.14)mL、(54.28±5.26)mL](P0.05);治疗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83.33%)(P0.05);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7.41%)低于对照组(29.63%)(P0.05);两组术后6、12个月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治疗EP能明显提高疗效,促进术后月经恢复正常,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柔比星辅助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疗效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80例,根据手术后辅助化疗用药的差异性,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单纯TURBT术治疗,观察组则在TURBT术后,给予含多柔比星溶液膀胱灌注治疗,比较2组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缓解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观察组治疗后24个月的复发率7.50%,低于对照组的30.00%。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ICAM - 1、sVCAM - 1、IL - 6、CRP、TNF - α、VEGF与Survivin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差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结论 多柔比星可有效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肿瘤进展,降低肿瘤活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告知程序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健康知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03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护理告知程序实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达标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实行护理告知程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白头翁汤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将1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5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观察组白头翁汤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TNF-α、IL-6、IL-8、IL-10)以及CD4+CD25+Treg细胞占CD4比例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NF-α、 IL-6、 IL-8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10、CD4+CD25+Treg/CD4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IL-10、CD4+CD25+Treg/CD4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白头翁汤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血清中TNF-α、IL-6、IL-8,提高IL-10,提高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从而维持机体内免疫平衡,有效降低肠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