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了解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并比较胰岛素与其类似物的强化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对其肝肾功能、空腹、餐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进行检测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诺和灵R笔芯注射液或诺和锐笔芯注射液,均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的方法进行强化降糖治疗,使血糖在3~7d内达标后继续治疗2周。复查上述各项指标,对比观察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情况,比较诺和灵R与诺和锐的强化治疗作用。结果 应用胰岛素泵的方式进行强化降糖治疗后,诺和灵R组、诺和锐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胰岛素分泌指数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诺和锐组的平均用量少于诺和灵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使患者胰岛功能获得改善。同等剂量的诺和锐较诺和灵R具有更好的降糖效果。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受体或受体后缺陷)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可分为Ⅰ型和Ⅱ型糖尿病,其中Ⅰ型糖尿病患者终生需要胰岛素治疗,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通过胰岛细胞移植来增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细胞,不但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代谢,减少和改善糖尿病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进而达到根治糖尿病的目的,而且可以避免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引起的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因此胰岛细胞移植意义重大。现对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周璇  唐兰芬  敖当 《现代保健》2014,(14):153-156
胰高血糖样肽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它通过促进胰岛素的释放,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岛β细胞增殖、延缓胃排空等多种途径发挥降糖作用。在临床上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已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胰高血糖样肽1受体不仅分布于胰腺中,在人和动物的脑中也有广泛分布,胰高血糖样肽1及其类似物具有脑保护作用,预示着他们有可能成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磁分离酶联免疫技术比较86例1型和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血糖、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2型糖尿病病人在标准馒头餐试验中,60分、120分、180分血清胰岛素和C-肽明显升高。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明丽  徐焱成 《中国校医》2008,22(5):603-604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基础和最有效的方法。但长期以来,胰岛素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应用,仅限于1型糖尿病和有严重并发症或口服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近年的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始于胰岛素抵抗(IR),但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β细胞功能也呈逐渐下降趋势,早期应用胰岛素,对于控制代谢紊乱、保护和改善胰岛功能、减少慢性并发症及促进糖尿病的治疗达标有着积极的作用。已有证据表明,早期使用胰岛素可使高糖毒性尽快缓解,胰岛β细胞得到休息。前瞻性糖尿病研究也证实,随着胰岛细胞功能的进一步减退和胰岛素分泌的不足,要达到理想的控制血糖的目标,大部分患者需启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在2型糖尿病表现为初相胰岛素分泌不足。故2型糖尿病的治疗应为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恢复初相胰岛素分泌不足。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制剂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胰岛素类似物的发明及使用,使其临床应用变得更为简便有效。但是,很多人对胰岛素心存疑惑,甚至有错误的认识。误区一:胰岛素不能用,会成瘾胡先生患糖尿病10年,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史,已做过支架植入术,现服3种降糖药,剂量均较大,但空腹血糖仍为11.3毫摩尔/升,仍坚决不用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若胰岛功能明显减退,不能分泌降  相似文献   

8.
孙子林 《健康向导》2014,20(5):32-33
正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表明,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胰岛功能只残存50%,确诊后的第六年,胰岛功能已低于正常的25%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外源性胰岛素进行替代治疗。但是在DAWN(糖尿病的态度、对保健的期望和需要)研究中,54.9%的胰岛素初始使用者对胰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进而对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经相同的治疗周期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和血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较对照组患者得到明显改善。2组患者治疗前后早餐后2h血糖水平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控制糖尿病自然发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人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和赖脯胰岛素(优泌乐)在使用胰岛索泵行胰岛素持续度下输注(CSII)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诺和锐组、优泌乐组,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诺和锐和优泌乐的用量,比较两组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血糖达标所需的天数、血糖达标时每日所需的胰岛索剂量、低血糖发生的频率。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控制血糖,血糖达标时所需时间及胰岛索的用量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均无低血糖的发生。结论 诺和锐和优泌乐在CSII治疗中均能有效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功能障碍所致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异常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儿童期糖尿病主要有以下两种:①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遭到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所造成,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绝大多数儿童糖尿病属于此型;②2型糖尿病:是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和(或)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所致,多见于成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由于人体缺乏胰岛素或者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造成的,糖尿病人经常出现血糖高等症状,所以,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除了要降低血糖,还要提高人体胰岛细胞的功能,利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已经成为糖尿病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对利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过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方法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2例初发糖尿病患者经2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分别给予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强化血糖控制后继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6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C肽、HbAlc,HOMA-β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后2hC肽仅在胰岛素治疗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糖尿病严格血糖控制可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对于解除高血糖毒性的患者不论继续采用胰岛素治疗还是口服降糖药物均可良好控制血糖并进一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胰岛素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进胰岛修复,治疗1型糖尿病的可行性,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案。[方法]2005~2010年,通过给近交BALB C小鼠腹腔注射链脲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成模后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模型组/治疗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胰岛素治疗组(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G-CSF治疗组(皮下注射G-CSF)、胰岛素和G-CSF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胰岛素和G-CSF治疗)。隔天测定尿糖和体重,分别于治疗后第15、30、60 d测定血糖;治疗后第30、60 d取出小鼠胰腺,病理切片,做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观察胰岛病理变化。[结果]胰岛素治疗组、G-CSF治疗组、联合治疗组血糖降低与体重升高较模型组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较胰岛素、G-CSF单独治疗组血糖降低明显(P<0.05)。胰岛素和G-CSF单独治疗组小鼠胰岛细胞损伤没有明显改善;G-CSF与胰岛素联合治疗组胰岛的修复。[结论]胰岛素联合G-CSF治疗1型糖尿病BALB C小鼠,更有利于胰岛的修复和糖尿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1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它的发病主要是由于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特征性地被破坏造成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对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仅停留在外源性胰岛素注射,但仍不可避免病程后期胰岛功能完全丧失而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脆性糖尿病"[1].因此,延缓自身免疫损伤和胰岛功能衰竭,甚至恢复胰岛功能才是1型糖尿病的治愈根本之路.本文就近年来1型糖尿病的治疗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37例,对其进行3个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 hC肽,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跟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 hC肽和治疗前相比明显上升.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使得患者的胰岛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减轻了胰岛素的抵抗现象.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发生以后胰岛β细胞功能呈进行性下降,其下降速度决定了糖尿病发展的速度[1].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持续存在的糖毒性和脂毒性对胰岛β细胞的不断损伤.因此,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或血脂,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和缓解.近年来研究发现对2型糖尿病进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恢复.根据这一思路及国内外对糖尿病基础研究的成果,本文将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糖以及糖尿病酮症或非酮症高血糖都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癫痫发作。 1低血糖继发癫痫 1.1病因及分类 (1)器质性低血糖:即胰岛或胰外原发病变,造成胰岛素C肽或胰岛素类似物分泌增多所致。如胰岛细胞瘤。(2)功能性低血糖:即无原发病变,由于营养、药物因素(包括服用降糖药过量)所致。(3)反应性低血糖: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使用胰岛素分泌增多所致。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特别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一天都离不开胰岛素的治疗。这是因为这种病人自身的胰岛素分泌器官——胰腺,由于遗传、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等原因造成功能不足,不能象正常那样分泌胰岛素而发病。20年代以来,对这类糖尿病病人,一般都采用胰岛素来治疗。给药途径一般为皮下注射,紧急情况下可用静脉或肌肉注射。半个世纪过去了,这种传统疗法遭到了挑战,因为这种方法不能象自身胰岛那样随时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量。遇到饭后等高血糖状态时,不能自动相应增加分泌量。所以,对糖尿病的治疗从根本上讲还不十分完善。怎样才能模拟正常胰岛的分泌呢?  相似文献   

20.
《上海预防医学》2013,(6):353-353
<正>通常,胰岛素不足引发的糖尿病如果严重到一定程度,可以通过移植胰岛进行治疗,但要想获得充分效果,需要多个供体的胰岛,因此长期面临胰岛不足问题。日本研究人员将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与拥有增殖能力的干细胞融合到一起,形成一种新细胞,移植到患有重度糖尿病的大鼠体内之后,显著改善了大鼠的症状。比起单纯移植胰岛,他们此次开发的方法能长期持续分泌胰岛素,效果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