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神经营养因子与周围神经再生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营养因子是神经再生微环境中的重要成分 ,具有维持神经元存活和促轴索再生作用。应用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产生类似靶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损伤神经元保护作用。虽然不同的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元的保护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但在多数情况下 ,不同的神经营养因子可作用于同一神经元受体 ,起协同和补充作用 ;也有同一神经营养因子激活多个受体 ,产生复合生物学效应。本文综述了几种神经营养因子对运动神经元的影响以及治疗运动神经病和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1 周围神经损伤与神经再生House和Brack将面神经损伤分为 5级 :神经生理阻断…  相似文献   

2.
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元的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围神经损伤后 ,不仅局部有病变 ,中枢神经元也发生一系列变化。神经元的变性坏死与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及伤者年龄有密切联系。胚胎期哺乳动物高位轴突损伤后 ,脊髓神经元接近 10 0 %死亡 ,成年动物轴突损伤后其脊髓神经元的病死率也在 3 0 %~ 10 0 %。临床上某些情况下 ,患者不得不保守治疗以待二期手术 ,而神经功能的恢复则有赖于神经元的存活和功能完整 ,但神经元几乎不能再生 ,因此 ,神经元的保护研究尤其重要。现就近年来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神经元的保护研究 ,扼要综述如下。1 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索逆向运输的神经…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除了与细胞因子、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失调、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有关外,还是神经营养因子和海马神经元损伤与重塑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神经营养因子缺乏诱导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凋亡和自噬是抑郁症的主要病理机制。中医药具有整体调节,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以神经营养因子和海马神经元损伤与重塑为出发点,进行中药多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神经营养因子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调节神经元存活和分化的蛋白质,它们对神经系统的特异性作用引起了人们对其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极大兴趣。本综述主要介绍了目前神经营养因子的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体外和动物实验结果,以及作为临床药物的潜在的治疗价值。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元的特异性作用可替代传统药物治疗某些以神经元变性为主的慢性疾病,如Alzheimer病、帕金森病和周围神经病变。药物如何通过血脑屏障是当前在临的主要问题,新的  相似文献   

5.
朱继  唐文渊 《重庆医学》2006,35(2):182-185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es,NTs)是一组多肽因子,可特异性地作用于某一种神经元或广谱地作用于多种神经元,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和诱导突起生长,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他组织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目前在恢复神经功能的治疗上除蛋白酶抑制剂、神经内毒素抑制剂的应用外,利用神经营养因子恢复神经功能成为一个有潜力的开发领域,已有不少研究尝试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将神经营养因子的cDNA或基因导人大脑从而逆转神经元变性。本文就几种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及在基因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围神经损伤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由于该病损伤修复机制阐述不明,使其治疗效果不佳,也因此成为临床领域骨科医生的治疗难点。近年来,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研究较多,本文就PTEN基因通过调控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突触再生、炎性及免疫反应、神经元凋亡、神经营养相关因子等过程以及核因子-κB(NF-κB)、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Jak/sta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的作用影响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进程作一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7.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其生物学效应十分广泛,可促进中枢及周围神经元的生长、存活及分化.至今,对BDNF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尤其是其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因此,本文就BDNF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王一雄  武忠炎 《医学综述》2014,(7):1169-1171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手段层出不穷,但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如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基因工程在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前景。基因工程技术可利用载体工具将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导入靶细胞,并使其在神经损伤部位持续表达,为受损神经性的再生提供条件,进而达到治疗效果。该文着重就神经营养因子、目的基因、载体工具、靶细胞等4个方面介绍近年来关于基因工程应用于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脊柱骨折所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严重损害,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的损伤,主要导致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永久丧失。脊髓损伤处缺乏神经营养因子的支持,是脊髓损伤后神经元轴突几乎无法再生以致神经元功能难以恢复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电针治疗能够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轴突再生,利于脊髓损伤的修复。就电针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是选择性调节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生长和存活的一类蛋白质,在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和分化,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功能以及神经系统损伤修复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性阁呆,帕金森病等退变性疾病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就神经营养因子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干扰素等细胞生长因子是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再生的重要内源性蛋白。以上述生长因子等为靶点开发的生物药物,在老年性黄斑变性、角膜损伤、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等眼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应药物陆续上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可以控制血管内皮的增生,减轻视网膜组织的水肿和渗出,已经成为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视网膜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具有加速角膜损伤愈合,降低角膜炎症反应的作用,其中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已用于角膜损伤临床治疗。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中枢和外周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和分化,加快神经损伤的修复,用于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的治疗,可促进角膜完全愈合。临床上,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可用于角膜上皮损伤的治疗,重组人干扰素可用于眼部病毒性感染疾病的治疗。本文就细胞因子类药物在眼科疾病治疗及新药开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拓展细胞因子在眼科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建华  何平 《医学综述》2008,14(2):177-180
近年来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神经营养因子是选择性调节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生长和存活的一类蛋白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神经生长因子发现后报道的另一神经营养因子,它对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类型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维持和损伤修复都具有重要作用。现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结构、功能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发现最早的一类生长因子,它对维持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分化以及损伤后修复与再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近年来关于NGF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运用传统中医药方法治疗脑缺血及其后遗症有着独特优势,在临床也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具体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还需进一步研究证明.神经干细胞可永久自我更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中医药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从而有效治疗神经组织的缺血性损伤,为神经再生的治疗开辟了新方向,已成为抗脑缺血损伤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神经损伤与再生研究是当今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在众多研究方法之中,细胞移植为一种理想的研究治疗手段.选择的移植材料是否理想,直接关系到神经再生及其功能恢复.近年来,对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的研究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局面,对于神经损伤的修复及病变的治疗显示出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研究发现,OECs终身具有神经再生功能,还能够释放多种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粘附分子等,被认为是髓鞘化能力最强的胶质细胞,它具有星型胶质细胞和雪旺细胞的特点,并迁徙于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具有促进损伤神经轴突再生的能力,还能帮助神经轴突穿越损伤的瘢痕区域到达损伤的靶细胞,帮助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本文就近些年OECs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张哲  叶斌  马辉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768-1772
氢气以往被视为惰性气体,只应用于潜水医学,并未受到其他医学学科重视。自从2007年,日本学者发现氢气可以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改善大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自此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此后,各国科学家积极开展各种实验以研究氢气的效应。目前,氢气被证实的效应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有数十种疾病模型和人类疾病用氢气治疗有效,但其治疗疾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神经损伤是一种既有药物较难治愈且起效缓慢的疾病,其损伤机制包括过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等,目前临床并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越来越多的实验人员将目光转移到氢气生物学效应研究,建立了各类中枢神经损伤或者外周神经损伤模型,用于探讨氢气对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目前,氢气或氢水治疗已应用于多种神经损伤模型,并被证实有保护效应,其中包括大脑的外伤性脑损伤、缺血缺氧损伤、出血后损伤和脊髓的打击伤、钳夹伤、缺血再灌注损伤、外周神经缺损损伤、视神经损伤以及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等。本文就氢气在神经损伤保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组织工程化神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学文  杨志 《医学综述》2006,12(6):330-331
近年来,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研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自体神经、同种异体神经和合成材料均可作为桥接神经缺损的神经导管,以化学萃取的同种异体神经及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导管较为理想。同时,经培养和纯化后的雪旺细胞具有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活性,是提高修复神经损伤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视神经挤压伤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ciliary neurotrophicfactor receptor,CNTFRα)在视网膜的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3组,每组24只。模型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大鼠均采用钳夹法建立视神经挤压伤实验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即予药物治疗组大鼠复方麝香注射液腹腔注射,予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等容量的灭菌注射用水腹腔注射,分别于造模后第5、15、30天随机抽取各组8只大鼠处死摘取眼球行免疫组化检测视网膜中CNTFRα。结果:实验发现在正常视网膜中存在CNTFR少量表达;视神经损伤后5、15、30天CNTFRα表达均增高,伤后第5天最高,15天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至30天下降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药物治疗组大鼠视神经损伤后5天CNTFR表达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至伤后治疗15、30天CNTFRα表达极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中CNTFRα表达增加,可能是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损伤后的自我保护性反应;复方麝香注射液能有效地促进视网膜中CNTFR较长时间高表达。  相似文献   

19.
生长因子是一类由多种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作为信使调控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多种生长因子参与眼组织的发育及眼部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介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脉络膜新生血管、白内障、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以及其他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神经生长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对视神经损伤有较好的修复作用。生长因子还与近视的发病密切相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影响巩膜厚度变化并调控近视的发生与发展。本文综述了生长因子参与眼的发育和眼部病理生理过程的研究进展,旨在揭示生长因子与眼部疾病的关联,为生长因子在眼科领域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临床严重程度不一,但对患者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目前治疗方法有限,作为首选的外科治疗在许多情况下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功能恢复。因此,如何更好地对周围神经损伤进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在神经修复机制的研究中发现,周围神经损伤后伴随着复杂的再生过程,包括沃勒变性、轴突出芽以及髓鞘再生。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Cs)是外周神经系统的支持细胞,在神经损伤的生理反应和再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自体SCs的局限性包括获取困难、往往伴随着一定的侵袭性以及供体并发症、有限的扩增能力以及来源有限等限制其临床应用。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人们把目光投向干细胞,实验发现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多能细胞,有望改善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干细胞可以分化为SCs样细胞,增强神经营养作用以及促进髓鞘形成,而不存在自体SCs的缺点,为改进现有治疗提供了途径。目前,很多学者研究各种类型的干细胞用于周围神经再生,根据干细胞来源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牙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皮肤来源前体细胞以及肌源性干细胞等。本文就近年来上述干细胞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