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朱林  刘陶文 《华夏医学》2011,24(1):117-120
侵袭和转移是肿瘤恶性特征的主要表现,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经淋巴管转移为多种肿瘤早期的转移方式。随着一些特异性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子被发现,对肿瘤淋巴管系统的生成及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新近对肿瘤淋巴管生成机制的研究表明,VEGF-C和VEGF-D作为目前公认的主要淋巴管生成因子,经与受体  相似文献   

2.
VEGF-C表达和淋巴管生成与胰腺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胰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VEGF-C及VEGFR-3在胰腺癌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显示并计数了毛细淋巴管密度(LVD),分析比较了胰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C、VEGFR-3表达和LVD.结果:VEGF-C阳性表达产物主要见于癌细胞胞浆,而VEGFR-3阳性表达产物主要位于癌周组织的淋巴管和微血管内皮细胞胞浆.有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VEGF-C、癌周组织VEGFR-3的表达率和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C、VEGFR-3的表达与LVD相关.结论:胰腺癌VEGF-C与VEGFR-3表达增高,具有促进胰腺癌的淋巴管增生的作用.VEGF-C、VEGFR-3和LVD都与胰腺癌淋巴道转移有关,都可以作为检测胰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选择性阻断VEGF-C或VEGFR-3的作用,对控制胰腺癌的淋巴道转移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何航  傅德良 《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1):27-30,100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多阶段、多因子调控的过程,其中肿瘤细胞从原发病灶扩散至人体其他部位的途径是肿瘤转移预防与诊治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淋巴转移是恶性肿瘤尤其是实体瘤的重要转移途径,胰腺导管腺癌正是这样一种高淋巴转移倾向且早期即有淋巴转移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黄辉  蒋宏玲  刘美莲  赵博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723-1724
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是肿瘤细胞扩散和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家族是唯一特异性作用于脉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是一组分泌性糖蛋白,包括VEGF-A(即以往发现的VEGF)、VEGF-B、VEGF-C、VEGF-D、VEGF-E、P1GF(胎盘生长因子)和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7大成员。它们在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C,VEGF-C)首次由Joukov在1996年报道以来,其作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VEGF-C/ VEGFR-3在阴茎鳞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6例阴茎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及18例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灶中VEGF-C及VEGFR-3蛋白的表达.结果 VEGF-C和VEGFR-3蛋白在阴茎鳞癌中的阳性率(61.5%,53.8%)均显著高于正常阴茎鳞状上皮.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与阴茎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41,P=0.005);与年龄、临床T分期、组织分级、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VEGF-C蛋白的表达与VEGFR-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4),阴茎鳞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之间VEGF-C及VEGFR-3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45,P=0.042).结论 VEGF-C通过受体VEGFR-3在阴茎鳞癌的淋巴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肿瘤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而言,肿瘤中的淋巴管生成(lymphangiogenesis)是一个长期受到争议和忽视的问题。但近来的实验证明: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表达淋巴管生成的调控因VEGF-C和VEGF-D诱导淋巴管生成,并且促进肿瘤细胞的淋巴道转移。这些发现使得淋巴管生成开始成为研究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焦点,并有可能成为治疗肿瘤淋巴道转移的靶点。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日益增高,而肿瘤的淋巴道转移是导致患者最终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能够诱导淋巴管生成的生长因子,且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具特异性的淋巴管内皮生长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8.
VEGF-C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 -C)在直肠癌中的表达 ,探讨VEGF -C的表达与直肠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88例直肠癌术后肿瘤组织的标本中VEGF -C的表达。结果 :VEGF -C阳性表达 38例 (43.2 % )。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组中VEGF -C阳性表达 (81.6 % ) ,明显高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组中的表达 (14 .0 % ) (P <0 .0 1)。VEGF -C在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 (10 0 % )高于其在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 (96 .3% )与其在肠旁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 81.6 % (P <0 .0 1)。结论 :VEGF -C表达于部分直肠癌中 ,其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并且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和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与宫颈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全自动多功能组织病理检测系统检测80例宫颈癌组织中VEGF-C及D2-40表达,对D2-40阳性脉管进行MLVD计数.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VEGF-C表达明显增高(49/80),而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未见VEGF-C表达;宫颈癌有淋巴结转移组(20/26)VEGF-C表达水平较无转移组(29/54)增高.宫颈癌组织中MLVD较正常黏膜组织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组MLVD高于无转移组,且宫颈癌组织中VEGF-C表达与MLVD呈正相关.结论 VEGF-C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及MLVD计数增高与宫颈癌浸润、淋巴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宫颈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VEGF-C可能促进淋巴管新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的膀胱癌组织中的相关表达性在诊断肿瘤淋巴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 T Plus对膀胱癌组织中VEGF-C、VEGFR-3进行检测。结果在本组18例膀胱癌患者中,膀胱癌组织中VEGF-C表达阳性率为72%,VEGFR-3表达阳性率为67%。同未发生淋巴转移的患者相比,已发生淋巴转移的膀胱癌患者中VEGF-C表达水平要高。结论 VEGF-C、VEGFR-3是最重要的淋巴管生成和发育的调节因子。在膀胱癌患者中,VEGF-C、VEGFR-3可以作为膀胱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肠癌VEGF-C和VEGFR-3 mRNA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32例新鲜大肠癌及相应正常组织中VEGF—C和VEGFR-3 mRNA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淋巴管内皮特异标记物podoplanin计数淋巴管密度,以血管标记物CD34染色做对比。结果大肠癌VEGF—C及其受体VEGFR-3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且二者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大肠癌VEGF-C mRNA高表达组癌周淋巴管密度显著高于低表达组。伴有淋巴管受累或淋巴结转移组VEGF-C mRNA显著高于无淋巴管受累或淋巴结转移组。结论VEGF-C/VEGFR-3信号转导途径可能对大肠癌癌周淋巴管生成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进而促进癌组织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聚乙烯亚胺( polyethyleneimine , PEI )介导淋巴管内皮祖细胞( lymphatic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 LEPCs ) VEGFR-3基因 siRNA,体外沉默 LEPCs VEGFR-3基因表达,观察VEGFR-3siRNA对VEGF-C诱导LEPCs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分选并鉴定 LEPCs。 PEI 包裹前期实验抑制效果最好的 VEGFR-3siRNA 体外转染入LEPCs,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经 VEGF-C 诱导7天各组 LEPCs CD133+细胞所占比例,14天后各组LYVE-1+细胞所占比例。结果 VEGFR-3siRNA成功转染入LEPCs,转染效率30%,与lipofectimine转染效率无差异,VEGFR-3siRNA转染组7天的LEPCs CD133+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VEGF-C诱导组(P<0.05),而14天后两组之间LYVE-1+细胞所占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体外经由PEI介导的siRNA能有效的沉默LEPCsVEGFR-3的表达,从而抑制VEGF-C诱导的LEPCs分化。  相似文献   

13.
Lymphangiogenesishastraditionallybeenovershadowedbythegreateremphasisplacedonthebloodvascularsystem(angiogenesis)becauseofthelackofidentificationoflymphangiogenicfactorsandsuitablemarkers Inrecentyears ,thishasbeenchangingrapidlyfollowingthediscoveryof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 (VEGF C)andoneofitsreceptors ,VEGFR 3 1 VEGF CisamemberoftheVEGFfamily VEGFR 3ismainlyexpressedinlymphaticendotheliumofadulthumantissues Inthepresentstudy ,weassessedtheexistenceofVEGF CandVEGFR 3in…  相似文献   

14.
VEGF-C、VEGFR-3与LYVE-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VEGF-C、VEGFR-3和LYVE-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7例甲状腺癌(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20例)VEGF-C、VEGFR-3和LYVE-1的表达水平,并对不同肿瘤的上述指标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甲状腺癌中VEGF-C、VEGFR-3和LYVE-1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表达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乳头状癌、未分化癌、滤泡状癌及髓样癌,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较无转移的肿瘤表达升高;VEGF-C、VEGFR-3的表达与LYVE-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VEGF-C、VEGFR-3与甲状腺癌淋巴管生成有关,从而推测甲状腺癌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VEGF-C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淋巴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C在72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经计算机图像分析,计算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正常食管粘膜中未见VEGF-C抗原的表达,而在72例食管鳞癌组织中有28例阳性表达(38.9%)。VEGF-C抗原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X^2=10.77,P〈0.01;x^2=10.98,P〈0.01),但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VEGF-C阳性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VEGF-C阴性组(x^2=11.16,P〈0.01)。结论 VEGF-C的表达可促进食管鳞癌的淋巴转移。VEGF-C抗原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不良预后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10例CIN及24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VEGF-C mRNA及VEGFR-3 mRNA的表达水平。根据Livak(2-△△Ct)法进行相对定量表达分析,以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计算宫颈癌组织中VEGF-C和VEGFR-3表达水平。结果 VEGF-C及VEGFR-3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 mRNA及VEGFR-3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VEGF-C mRNA及VEGFR-3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9,P〈0.01)。结论 VEGF-C及VEGFR-3在宫颈鳞癌中高表达,两者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30例并提取患者喉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的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VEGF-C和VEGFR-3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与VEGFR-3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 P<0.01);VEGF-C与VEGFR-3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等无关( P>0.05);VEGF-C和VEGFR-3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r=0.899,P<0.01);淋巴管密度( LVD)随VEGF-C和VEGFR-3表达增强而升高( F=9.833,P<0.01)。结论:VEGF-C、VEGFR-3在喉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李永昊  肖玉周  汪万英 《实用全科医学》2011,(8):1187-1189,F000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3(Flt4),在骨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05例骨肿瘤组织中的VEGF-C、Fh4的表达,并对其中85例骨肉瘤主要临床资料、病理分级及I临床相关参数进行比较,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骨肉瘤中VEGF-C、Flt4的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阳性表达率(P〈0.01)。在骨肉瘤临床分期中1Ib期、Ⅲ期明显高于I期、1Ia期(P〈0.01),并随着病理分级恶性程度增高而显著增加(P〈0.01)。且在软组织浸润和转移组中VEGF-C、Flt4蛋白及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和非转移组(P〈0.01)。结论VEGF-C、Flt4的蛋白及mRNA在骨肉瘤中不同程度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浸润、转移呈正相关,提示VEGF—C、F1t4的蛋白及其mRNA高表达尤其在骨肉瘤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结肠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VEGF-C/D的表达,探讨其对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特异的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等抗体以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并用双染、连续切片对比等对45例结肠癌标本中巨噬细胞VEGF-C/D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行巨噬细胞计数,并统计分析两者间存在的关系.结果 在结肠癌相关巨噬细胞中检测到两种淋巴管生成因子的表达.统计分析显示VEGF-C表达与巨噬细胞计数具有相关性.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C阳性细胞率高于无转移组.结论 结肠癌肿瘤组织中,不仅肿瘤细胞可分泌表达VEGF-C/D,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也可表达VEGF-C/D.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通过诱导结肠癌局部淋巴管生成,对肿瘤的转移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