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与锥切标本的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为CIN2/3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冷刀锥切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在87例CIN2患者中,LEEP锥切术后病理结果:炎症12例,CIN1 19例,CIN2 48例,CIN3 8例,符合率为55.17%(48/87);在95例CIN3患者中,冷刀锥切术后病理结果:炎症10例,CIN211例,CIN3 68例,宫颈浸润癌6例,符合率为71.58%(68/95)。结论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宫颈活检诊断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必要时术前应进行诊断性锥切。  相似文献   

2.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9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院924例宫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治疗CIN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术后的病理结果。结果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5.50%,其中14.50%(134/924)LEEP术后病理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程度重,43.83%(405/924)病理程度较阴道镜活检轻。LEEP术后,发现早期浸润癌4例(o.43%);CINⅢ级累腺19例(2.06%)。随诊6~3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LEEP在治疗CIN中具有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宫颈冷刀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冷刀锥切对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Ⅲ)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方法 1995—2005年间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92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Ⅲ的患者进行宫颈冷刀锥切治疗,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冷刀锥切的病理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92例中有52例多点活检与冷刀锥切的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为56.5%,40例多点活检与冷刀锥切的结果不同,其中11例多点活检诊断为CINⅡ/Ⅲ,而冷刀锥切诊断为微小浸润癌。结论 宫颈锥切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一种重要诊断与治疗方法。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提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并伴随腺体受累可能是存在宫颈浸润癌的一个高危因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有关,但未发现HPV高危型检测数值高低与患者病理级别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能否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代替以及宫颈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妇产科因宫颈病变同时行阴道镜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和电圈环切术即LEEP术)的患者12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多点活检的病检结果的差异。结果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符合者59例(49.17%);不符合者61例(50.83%),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加重者35例(占29.17%),浸润癌漏诊率达10.00%。宫颈锥切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结论宫颈锥切术在诊断CIN和早期宫颈癌具有重要价值,不能被阴道镜多点活检所取代。要重视切缘是否阳性和加强术后的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加颈管搔刮(ECC)对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940例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阴道镜下多点活加宫颈管搔刮。结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术标本的病理诊断差别无显著性(P〈O.05),术前术后病理诊断LEEP结果炎症组一致占92.58%(387/418),CIN组手术前后一致占69.39%(306/441),其中CINl组一致占30.94%(82/265),CINI-Ⅱ级组一致占46.15%(12/26),CINⅡ组一致占71.94%(100/139),CINⅡ-m组-致占100%(11/11);HPV感染组15例,术前阴道镜活检HPv感染6例,CINl4例,炎症5例;另宫颈早期浸润癌2例,一例术前活检为炎症,一例术前活检为CINI。宫颈管搔刮阳性发现186例,占活检阳性发现的42.18%。其中I型转化区宫颈管搔刮阳性发现率为16.55%(73/441),II一Ⅲ型转化区宫颈管搔刮阳性发现率为25.62%(113/441)。病变完全位于宫颈管内者36例,占8.16%(36/441),其中I转化区7例。Ⅱ一Ⅲ型转化区29例结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病变准确性较高,有一定的局限性,宫颈管搔刮能提高宫颈痈变的诊断卒。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阴道镜活检病理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CKC及子宫全切术治疗高级别CIN的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行TCT检查、阴道镜下活检、CKC或子宫全切术后的高级别CI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诊断及不同治疗手段的CIN病理分级转化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前TCT检查及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高级别CIN 376例,其中保留生育功能及子宫的248例,均行CKC(CKC组);行子宫全切术128例(子宫全切术组).CKC组与子宫全切术组术后病理检查与术前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CIN分级一致率、上升率和下降率分别为52.02%,45.31%;3.23%,1.56%和44.76%,53.1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随访28个月,CKC组复发6例(2.42%),子宫全切术组复发1例(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是筛查高级别CIN的有效方法;单独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高级别CIN的准确性尚不够理想,不能替代CKC后病理检查.对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高级别CIN患者,CKC安全有效;对无生育要求的中老年患者全子宫切除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对组织学CLN2/3者,建议积极干预,但不主张初始治疗使用全子宫切除术。目前对CIN2/3者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冷刀环形切除术(CKC);  相似文献   

8.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方法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Jin L  Wang Y  Lang J  Li C  Cheng X  Feng H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3):157-160
目的 对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筛查方法即宫颈涂片自动检测系统 (papnetcytologycomputertechnology ,CCT)和新柏氏程控超薄细胞检测系统 (thinpreppaptest,TPT)两种细胞学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对因细胞学检查异常而行阴道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 (活检 )及病理检查的 3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细胞学检查诊断为炎症者 9 1% ,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 4 3 3% ,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 (HSIL) 2 0 3% ,可疑癌 1 9% ;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病理检查 ,诊断为炎症者增加到 5 3 5 % ,CINⅠ减少到 17 9% ,CINⅡ、CINⅢ、原位癌占 2 5 4 % ,可疑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增加到 3 2 %。 2 5 4 %的细胞学不能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病变中 ,5 2 6 % (5 0 /95 )为炎症或未见异常 ,4 7 4 % (45 /95 )为CINⅠ以上的病变。 374例患者中 ,行CCT检查者 188例 ,TPT检查者 186例 ,两种细胞学检查结果分别与阴道镜检查结果相比 ,TPT的符合率显著高于CCT(P<0 0 1)。细胞学检查诊断为LSIL及以下病变的符合率 (79 7% )显著高于诊断为HSIL以及癌变者的符合率 (2 0 3% )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两种细胞学检查方法间无差别。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的发生率为 34 0 % ,阴道镜检查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CDB)遗漏子宫颈浸润癌患者的资料,探讨阴道镜活检后患者的管理模式。方法 645例CDB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及以上病变(CIN2+)患者行子宫颈锥切术,对比锥切术前后的病理结果及14例遗漏的子宫颈浸润癌患者的年龄、筛查结果、阴道镜诊断、病变范围及是否向颈管内延伸等临床资料。结果 CDB病理诊断CIN2+的敏感度为95.0%,特异度为46.2%,子宫颈锥切术前后CIN2/3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为71.4%(450/630),宫颈浸润癌遗漏率为2.2%(14/630)。14例遗漏子宫颈浸润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4±8.7)岁,其中10例筛查结果为高级别病变,11例HPV高危亚型感染(10例为HPV16),12例阴道镜诊断为HSIL+,9例病变范围超过子宫颈面积的50%,13例CDB病理结果为CIN3,10例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切缘不净。结论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是诊断CIN2/3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可遗漏少部分子宫颈浸润癌。对于病理诊断CIN2/3者建议行子宫颈锥切术进一步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以寻求预测CIN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1年8月在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有指征行阴道镜活检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480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VL1壳蛋白的表达。结果480例患者HPVL1壳蛋白的总阳性率为40.2%(193/480),其中正常/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和宫颈鳞状细胞癌(SCC)HPVL1壳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17/42)、66.2%(131/198)、26.4%(28/106)、17.3%(17/98)和0(0/36)。其中CIN1组、SCC组与正常/慢性宫颈炎组,CIN1组与CIN2/3组,CIN1、CIN2/3组与SCC组HPVLI壳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HPVL1壳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呈下降趋势,提示其有望成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程度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子宫颈鳞状上皮高度病变(CIN3)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阴道镜下活检和冷刀锥切(CKC)诊断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301例CIN3患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住院行CKC的的临床资料。210例患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行液基细胞学检查,91例在外院行液基细胞学检查。301例患者均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学检查确诊为CIN3;229例行高危型HPV-DNA(HC2)检测。结果 301例患者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高度病变(HSIL)113例(37.54%),低度病变(LSIL)76例(25.25%),不典型增生(ASCUS)92例(30.56%),正常20例(6.64%)。229例患者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阳性213例(93.01%),RLU/CO平均值为548.2pg/ml;阴性16例(6.69%)。301例CKC病理检查结果:188例(62.46%)仍有CIN3病灶存在;9例(2.99%)锥切组织切缘阳性,进一步予以治疗;20例为早期浸润癌(6.64%),再行子宫颈癌规范手术。结论对TCT、HPV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宫颈CKC能避免漏诊早期宫颈浸润癌,也是治疗CIN3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宫颈上皮内瘤变复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采用物理治疗或手术切除后,仍然存在复发的风险。CIN术后复发主要与手术方式、手术切缘状况、累及腺体、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以及局部免疫状态有关,年龄可作为一个术前预测指标。术后严密随访,及早确诊病灶残留或复发,采用扩大切除范围或行全子宫切除,避免漏诊和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镶黄旗地区妇女宫颈病变筛查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包括巴式涂片及超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筛查内蒙古镶黄旗地区妇女宫颈病变的现状及临床意义。方法2004年7月至2009年1月对内蒙古镶黄旗地区的642例28~67岁有性生活妇女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其中557例妇女行传统宫颈巴式涂片法,85例妇女行宫颈超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并对宫颈细胞学异常者(≥ASCUS)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642例妇女中宫颈细胞学阳性(≥ASCUS)者34例,占5.3%(34/642),其中ASCUS者22例,占64.7%(22/3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者6例,占17.6%(6/3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者6例,占17.6%(6/34),其中有1例肯定为宫颈癌。宫颈细胞学阴性608例,占94.7%(608/642)。宫颈细胞学阳性34例人群中,行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者有25例,其中慢性宫颈炎13例(52.0%);CIN1为5例(20.0%);CIN2为4例(16.0%);CIN3为1例(4.0%);浸润癌为2例(8.0%)。结论应重视并及时进行经济不发达地区妇女人群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传统宫颈巴式涂片法及阴道镜活检及病理学检查为可行的筛查方法,有条件者可进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活检及病理学检查,对提高早期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效果明显。对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应在完善技术力量支持、筛查质量控制、建立筛查后的转诊制度及治疗的绿色通道等方面,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 conization,CKC)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因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Ⅲ,CINⅢ)行冷刀锥切术的41例(锥切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并将其与同期无宫颈病变治疗史妊娠分娩的4 446例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41例患者中,3~6个月内妊娠者5例,6~12个月妊娠者17例,12~24个月妊娠者14例,2年后妊娠者5例。7例孕早期行人工流产,2例孕早期自然流产,1例晚期流产,31例成功分娩(75.61%),其中5例(16.13%)早产,26例(83.87%)足月分娩;阴道分娩23例,无宫颈性难产,剖宫产8例。与对照组比较,锥切组的妊娠时限短于对照组(P0.001);锥切组早产率高于对照组[8.57%(381/4 446)](P0.01);锥切组胎膜早破率[19.35%(6/31)]高于对照组[7.11%(316/4 446)](P0.01);锥切组早产胎膜早破[9.68%(3/31)]高于对照组[1.17%(52/4 446)](P0.001);新生儿出生体重2 511~4 050 g,无新生儿窒息。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裂伤和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是孕中期流产、早产和早产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不增加宫颈裂伤的发生率,不影响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1的准确性,探讨漏诊CIN2及以上病变(简称CIN2+)的因素.方法 对109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1的患者施以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照比较术前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并回顾性分析术前各因素与漏诊CIN2+的相关性.结果 LEEP前后CIN1的符合率52.29%(57/109),CIN1中CIN2+漏诊率47.71% (52/109).宫颈细胞学ASC-H/HSIL、阴道镜检查Ⅲ型转化区、年龄>40岁、HR-HPV DNA负荷量≥100 pg/ml均为漏诊CIN2+的独立高危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24、5.08、3.16、3.13).结论 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1存在CIN2+的漏诊.先前细胞学的严重程度是目前诊治规范中选择随访或干预的依据,但转化区类型、年龄、病毒负荷量等也是个体化处理中需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的感染状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乌鲁木齐市高度CIN患者387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其宫颈组织中的HPV亚型。结果387例高度CIN患者HPV感染率为84.50%(327/387),其中维吾尔族(简称维族)为89.19%(132/148),汉族为81.59%(195/23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2组与CIN3组HPV感染率分别为79.21%(160/202)和90.27%(167/1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IN2组患者维族与汉族HPV感染率分别为82.05%(64/78)和77.42%(96/124),CIN3组患者分别为97.14%(68/70)和86.09%(99/11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87例高度CIN患者中,汉族前四位HPV感染亚型为HPV16,52,18,58型;维族前四位HPV感染亚型为HPV16,18,56,58型;其中HPV16型(53.75%,208/387)是维族和汉族共同的高危HPV亚型,其次为HPV18型(7.75%,30/387)和HPV58型(6.20%,24/387)。CIN2组和CIN3组患者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2.28%(45/202)和23.78%(44/1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维族女性HPV感染率与汉族相似,均随CIN的加重,HPV感染率升高;乌鲁木齐市维族和汉族妇女感染HPV亚型大同小异,HPV16型为感染率最高的共同高危型。  相似文献   

17.
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及不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与病理组织学比较,评价液基细胞学(T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与不足。方法选取2004年8月-2006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的766例患者,在电子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TCT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中为12.07%(21/17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符合率58.82%(50/85),宫颈癌符合率为70%(7/10)。在348例ASC中,14.94%(52/348)为CINⅡ~Ⅲ,1.44%(5/348)为宫颈癌,在35例AGc中,11.43%(4/35)为CINⅡ~Ⅲ,2.86%(1/35)为宫颈癌。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双峰现象,分别为30~39岁和≥45岁。结论作为宫颈病变的初筛方法,TCT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结合阴道镜下活检后,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1(CIN1)患者的非治疗与治疗后的转归。方法收集在天津市大港医院宫颈癌筛查,并经病理证实为CIN1的116例患者,其中63例未治疗仅随访(非治疗组),53例患者接受治疗(治疗组),全部病例随访2年。结果第24个月非治疗组与治疗组CIN1自然消退率61.82%,持续存在率34.55%,进展率为5.45%(均为CIN2,未发现宫颈浸润癌)。非治疗组HPV第24个月高危型HPV阳性率14.55%(8/55),HR-HPV持续阳性6例,3例进展病例均为HR-HPV阳性。治疗组中物理治疗组1年以后复发率4.88%,采用宫颈锥切或宫颈环形电切(LEEP)者均未发现复发,目前所有患者仍在继续随访。结论多数CIN1病变会自然消退,HPV也自然清除,但对于高危型HPV持续阳性的患者应警惕其进展为高度CIN。对怀疑高度病变的患者宜采用宫颈锥切或环切治疗,以免漏诊;物理治疗复发率高,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镜、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扩增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早期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阴道镜初步诊断为宫颈病变的219例患者,应用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扩增、表面等离子谐振技术(SPR)检测HPV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阴道镜诊断宫颈CINⅠ级59例,CINⅡ级76例,CINⅢ级56例,宫颈癌28例,与组织学最终诊断相比较,两种方法有相关性(P<0.05)。②hTERC基因在宫颈炎性病变、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鳞癌中的阳性扩增率分别为7.9%,10.9%,44.6%,63.2%和82.6%,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③132例进行HPV分型检测的患者中,高危亚型感染54例,低危亚型感染29例,阴性49例, HPV阳性患者的感染类型同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级有关(P=0.041 9)。④同时进行hTERC基因及HPV检测患者中,54例HPV高危亚型患者hTERC基因发生异常扩增者33例,29例低危亚型中发生异常扩增7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镜作为宫颈病变的初诊手段有一定的漏诊和过度诊断;HPV高危亚型感染可能是导致hTERC基因异常扩增的因素之一;hTERC基因扩增和HPV感染与宫颈高级别病变的进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直接诱因;阴道镜、HPV和hTERC基因联合检查是判断早期宫颈病变进展并做出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进一步处理的临床路径。方法对105例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患者,联合采用HC-Ⅱ检测高危型HPV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同时研究ASCUS与患者年龄及其主观症状的关系。结果 ASCUS主要分布在30~49岁年龄段(70.48%),105例ASCUS中包含各种宫颈病变,具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炎症80.95%(85/105)、CIN18.10%(19/105)、宫颈浸润癌0.95%(1/105)。这些患者中高危型HPV阳性43例,其中CIN11例,包含7例高级别及以上病变;高危型HPV阴性62例,其中CIN9例,仅包含1例高级别病变。高危型HPV对高级别病变预测有意义(P=0.008)。在所有ASCUS患者中18例无任何症状,87例有症状(82.86%),症状与宫颈病变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P=0.587)。结论应对30~49岁ASCUS患者,尤其是高危型HPV阳性者,阴道镜下取活检是最佳的处理方法 ,可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