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超敏CRP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无微量白蛋白尿患者、2型糖尿病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30例,测定其血清hs-CRP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前者中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明显高于无微量白蛋白尿患者(P<0.01)。结论:hs-CRP作为一种主要的炎症因子,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进一步升高,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尿微量蛋白的改变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8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正常白蛋白尿组尿TR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尿IGG、A1M无明显升高,微量白蛋白尿组尿IGG、IGG、AIM均明显升高,大量白蛋白尿组升高更为显著。结论 尿微量蛋白检测作为诊断糖尿病不同程度早期肾损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分析其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组研究的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于本院门诊的120例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早期组、糖尿病肾病组、健康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三组肌酐、血尿素以及尿微量清蛋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糖尿病早期组和糖尿病肾病组肌酐、血尿素、尿微量清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肾病组肌酐、血尿素、尿微量清蛋白高于糖尿病早期组,其中尿微量清蛋白最明显。结论相比于肌酐、血尿素,尿微量清蛋白对肾病更敏感,其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沈友权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683-1684
目的监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方法对8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与88例尿白蛋白排泄宰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比分析。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对照组相比.昼夜血压明显升高,昼夜平均血压差值百分率下降。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昼夜血压节律异常,且其微量白蛋白尿与昼夜血压升高、昼夜血压节律异常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与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89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用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并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阳性率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组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胱抑素C均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有较高相关性(r=0.839),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阳性率。结论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及胱抑素C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二者联合检测能提高检出敏感性,对糖尿病肾病的早诊断、早干预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曾益  刘丹红  王丽丽 《海峡药学》2006,18(5):143-144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1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苯那普利治疗16周,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排泄。结果在治疗后尿微量蛋白排泄明显减少,81.16%(56/69例)尿微量白蛋白恢复正常。结论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苯那普利治疗早期DN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尿中尿微量蛋白和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检测对临床上诊断Ⅱ型糖尿病(NIDD)早期肾损伤的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单纯Ⅱ型糖尿病患者3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7例的尿中各种微量蛋白的含量,用循环酶法测定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40名定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尿中各微量蛋白和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和尿微量蛋白的含量水平检测有助于患者Ⅱ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检出,对早期诊治糖尿病肾病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骏  钱才风 《淮海医药》2008,26(6):495-49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和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转铁蛋白(TRF)、1ɑ-微球蛋白(α1-MG)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 正常对照组30例,2型糖尿病组61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尿蛋白正常组29例,微量蛋白尿组17例,临床蛋白尿组15例,测定Hs-CRP,TRF,α1-MG浓度。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正常组血清Hs-CRP、尿TR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尿α1-MG无明显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血清Hs-CRP,TRF,α1-MG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临床蛋白尿组升高更显著。结论 血清Hs-CRP,尿TRF,α1-MG浓度与糖尿病肾病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尿蛋白的出现为糖尿病肾病最早、最主要的临床征象,尿微量蛋白的升高提示临床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存在。本文报道尿蛋白/肌酐比值和血、尿β_2-微球蛋白测定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进行初步观察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检测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CRP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106例,根据尿微量蛋白将其分为3组:①正常微量白蛋白尿组(DM1)尿白蛋白排泄率(UAE)〈30mg/24h,49例;②微量白蛋白尿组(DM2),UAE30-300mg/24h,39例;③临床白蛋白尿组(DM3)UAE〉300mg/24h,18例;④正常对照组(NC20例)。测定血肌酐、血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24h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24h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P〈0.01),糖尿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糖尿病肾病可能与炎性反应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DN)Ⅲ期的疗效.方法 75例2型糖尿病并DNⅢ期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予以雷公藤多苷60 mg/d及氯沙坦100 mg/d,对照组给予氯沙坦100 mg/d,总疗程12周.治疗前后进行24h尿微量白蛋白(24 h Alb)、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定量测定及尿中足细胞计数.结果 治疗后2组24 h Alb、尿中足细胞计数、LN、C-Ⅳ、hs-CRP均明显下降[对照组:(117±30) mg比(173±35) mg,(1.2±0.6)个/ml比(1.7±0.8)个/ml,(127±25) μg比(144±26) μg,(248±25)μg比(274±27) μg,(4.3±1.4) mg/L比(5.0±1.7) mg/L;观察组:(104±20)mg比(169±27) mg,(1.1±0.4)个/ml比(1.8±0.7)个/ml,(125±27)μg比(145±28) μg,(253±74) μg比(282±74) μg,(3.8±1.2) mg/L比(4.9±1.7)mg/L,均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其中24 h Alb、尿足细胞计数及C-Ⅳ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雷公藤多苷可以减少DNⅢ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足细胞的凋亡,炎症因子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美卡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28例行常规治疗,替米沙坦组31例为替米沙坦加常规治疗,联合组32例为替米沙坦与辛伐他汀加常规治疗。疗程1个月,并监测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替米沙坦组及联合治疗组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在治疗后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尿白蛋白,防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4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36例2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及38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VEGF、IL-6及TNF-α水平的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组血清VEGF、IL-6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及2型糖尿病非肾病组(P<0.01)。结论 VEGF、IL-6及TNF-α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重要炎症反应介质,提示高水平的VEGF、IL-6及TNF-α可能在T2DM及其肾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检测其水平变化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患者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肌酐、尿酸)正常与否,将其分为非临床DN组(A组)61例、临床DN组(B组)39例,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选取样本进行HbA1c、U-mAlb检测。结果 A、B组U-mAlb、HbA1c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U-mAlb、HbA1c指标与A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和U-mAlb两者联合检测对DN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在评估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包头一附院收治的220例2型糖尿病(DM2)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DM组,DN1组、DN2组,同时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7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同时检测血CysC及尿A/C,对检测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NC组比较,其余实验组血CysC及尿A/C均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DN2组血CysC及尿A/C明显高于DN1组(P<0.05),各组血CysC及尿A/C联合检测时阳性率升高,且两项指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除目前公认的评价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尿A/C外,血CysC也可作为评价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且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蛋白非酶糖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尿清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DN)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牛蒡[10ml/(kg·d)]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发糖尿病。于4、8、12、16周测尿清蛋白,16周后,取血测血糖、TNF-α,处死大鼠,分离肾脏,测定组织非酶糖化。结果:糖尿病组大鼠尿清蛋白有上升趋势,牛蒡治疗组尿清蛋白基本维持不变,牛蒡治疗组蛋白非酶糖化受抑制,TNF-α表达下降。结论:牛蒡可以降低尿蛋白,减轻肾脏损害,其防治DN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化,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黄娟  张韶英  段晓宇  管斯斯 《中国医药》2012,7(12):1520-1521
目的观察贝前列素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75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将其分为无肾病组(27例)和肾病组(48例)。将’肾病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另用贝前列素钠20仙g/次,1次/d,口服。用药前及用药后8周测定3组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尿微量白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肾病组和无肾病组用药前血浆内皮素1分别为(138±9)ng/L和(67±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应用贝前列素钠后血浆内皮素1和UAER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内皮素1:(72±4)比(126±9)ng/L,P〈0.05;UAER:(89±27)比(109±35)mg/24h,P〈0.01]。结论内皮素1水平升高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贝前列素钠治疗可纠正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平衡失调,改善糖尿病肾病内皮功能,降低尿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使用Holter Star软件监测系统对64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及60例正常人进行心率变异(HRV)分析,并将HRV测定值与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糖尿病人早期肾病时即有HRV轻度下降,临床期肾病时HRV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01),HRV与24小时尿蛋白排泄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病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与肾病并存,呈平行关系,HRV可用来预测肾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 C)、C反应蛋白(CRP)及尿β 2微球蛋白(β 2-MG)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B组为正常蛋白尿组42例(UAER<20μg/min),C组为微量蛋白尿组33例(20μg/min≤UAER≤200μg/min),D组为大量蛋白尿组36例(UAER>200μg/min);同时选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A组).测定各组血CysC、CRP和尿β 2-MG,应用Pearson's相关性分析检测各指标与UAER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测试各指标及联合检测检效能.结果 DN患者Cys C、CRP和尿β 2-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Cys C、CRP和尿β 2-MG水平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5、0.46、0.53,P<0.05);CysC、CRP和尿β 2-MG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CysC、CRP和尿β 2-MG水平的升高与其早期肾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联合应用可以提高DN早期肾损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李松  张敬  谢瑞玉 《淮海医药》2014,(6):528-53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lb)在2型糖尿病肾病(DN)肾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50例2型单纯糖尿病(DM)患者及同期28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肾病(DN)组的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其他2组,2型单纯糖尿病(DM)组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DN)组Cys C、HbAlc及U-mAlb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53、0.836、0.639,P值均小于0.01)。结论2型糖尿病存在肾功能损伤时,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可有显著升高。以上三项联合测定,可更加灵敏地反映肾脏的损害,在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