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地区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其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衣据。方法 2011年7月至12月对泉州地区18~70岁43 098人在体检过程中进行超重和肥胖流行情况的调查。结果所检人员总的超重人数11 794例,超重率为29.25%,总的肥胖人数2 776例,肥胖率为8.87%。超重肥胖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性超重肥胖率高于女性。其中男性组超重为8 829例,占37.97%,肥胖为2156例,占13.00%,女性组超重为2 965例,占17.37%、肥胖为620例,占4.21%。男女组别超重和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超重和肥胖率有显著差异。超重和肥胖率与年龄有关,18~30岁超重和肥胖率最低,51~60岁超重和肥胖率最高。结论泉州地区成年人超重肥胖患病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2.
超重和肥胖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症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流行病,早在20世纪50年代,Lauer Ms研究就证实了肥胖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在美国,有34%的成人超重,27%的成人肥胖,患病率自1980年以来已上升75%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有氧运动干预对超重/肥胖女性相关代谢指标和心理健康影响。方法 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招募了武汉市116名超重/肥胖女性自愿参加本次运动干预研究。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56)。运动干预项目为8周的有氧跑步运动,1周3次,包括10 min的热身训练,30 min的运动(达到50%~70%的最大心率)和5 min的降速。测量有氧运动干预前后两组人群的人体参数、代谢指标(空腹血糖、血脂和血压);心理健康状态采用问卷调查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应用广义估计模型评估随时间变化的重复变量。结果观察组经过8周的有氧运动干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低幸福感和抑郁的比例显著降低。调整混杂因素后,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舒张压(P=0.026)、空腹血糖(P0.001)、高密度脂蛋白(P0.001)和自我报告社交焦虑(P=0.041)的风险均明显降低。结论 8周有氧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超重/肥胖女性的代谢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量和肥胖症相关基因(FTO)rs9939609多态性与儿童超重及肥胖发生的易感性。方法检索超重及肥胖组和对照组FTO基因rs9939609多态性与儿童超重及肥胖的相关文献,并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应用RevMan5.0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偏倚评估。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6篇,超重及肥胖组共3723例,对照组7353例,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对FTO基因rs9939609AT、AA、AT+AA的3种基因型与儿童超重及肥胖发生的文献分别采用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结果 FTO基因rs9939609AT、AA、AT+AA基因型与儿童超重及肥胖发生的OR值为1.28(1.16~1.42)、1.86(1.27~2.73)、1.46(1.33~1.61)。各研究的敏感性分析比较稳定,各研究漏斗图形基本对称。结论 FTO基因rs9939609多态性与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某社区18岁以上居民超重、肥胖的发生情况,为实施超重、肥胖预防控制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4年广州市第一次社区卫生诊断资料和2009年广州市第二次社区卫生诊断资料,采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筛查标准体重指数,简单分析社区居民体重指数的基本情况,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该社区居民2004年超重检出率为13.78%,2009年超重检出率为23.7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004年肥胖检出率为3.74%,2009年肥胖检出率为5.2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居民超重、肥胖发生率有增加趋势,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该社区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实施超重、肥胖的干预和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苏州市小学生超重及肥胖现状,为儿童超重、肥胖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GOC推荐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人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对苏州市沧浪区13822名6~12岁在校小学生进行超重、肥胖状况分析。结果13822名小学生中,男生7654人,女生6168人。男生超重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26.62,P<0.01),女生肥胖率的变化趋势与年龄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7,P<0.01)。7~12岁女学生随年龄增长肥胖率呈下降趋势。6~11岁各年龄组男学生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女生。结论苏州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建议心理膳食运动相结合,以学校为平台,以家庭为中心,并借助家长参与,学校老师、保健医生支持使儿童肥胖趋势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新疆石河子地区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2例,根据BMI分为超重组14例和肥胖组18例,分别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糖、体重及血脂等指标,并对2组间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记录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与基线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重和BMI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甘油三酯(TG)有所下降(P<0.05),总胆固醇(TC)的降幅无统计学意义(P>0.05)。(2)超重组与肥胖组相比,FBG、2 h PG、BMI、TC、TG等指标的降幅,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肥胖组体重的降幅[(-1.92±1.17)kg]高于超重组[(-1.00±1.06)kg](P<0.05)。(3)32例患者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仅有1例患者发生轻微低血糖。结论利拉鲁肽治疗新疆石河子地区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减轻体重及BMI、改善血脂谱,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率,及其与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的关系,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测量身高、体质量筛查超重、肥胖学生,同时发放饮食生活习惯调查问卷,以体质量正常的学生作为对照。结果超重、肥胖在上海市长宁区中学生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分别为18.2%和12.6%,相对于体质量正常的学生,超重、肥胖学生偏爱饮料、油炸食品和夜宵,课外、课间运动少,喜欢使用电子产品。结论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是引起中学生超重肥胖的重要因素,应对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研究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超重及肥胖现状特点,探讨影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超重及肥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健康干预措施.方法 以方便取样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精神科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9例,根据体重指数(BMI)探讨患者体重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99例患者肥胖程度分布:正常组47例;超重与肥胖组52例,其中超重34例,肥胖18例.正常组体重指数与静脉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FPG)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不相关;超重与肥胖组BMI与FPG、TG呈显著正相关(P〈0.05);超重与肥胖组和正常组比较,SBP、DBP、TG、HDL-C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超重与肥胖比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要有针对性的密切监测各项化验指标,采取适量活动、合理膳食、健康宣教等综合措施降低患者的超重比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超重及肥胖女性妊娠期胎儿心室收缩功能。 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单胎妊娠的孕妇80例,所有孕妇均于孕24周行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检查。依据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30例、超重组27例和肥胖组23例。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各组胎儿心脏结构、常规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指标、全心整体球形指数(GSI)以及左、右心室心内膜整体纵向应变(GLS)和右心室游离壁应变(FWSt)进行评价及比较分析。 结果肥胖组、超重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胎儿左、右房室横径,心脏面积,心胸面积比及四腔心横径、长径,GS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胎儿二、三尖瓣口血流E/A值及瓣环运动速度e/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二、三尖瓣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较正常对照组及超重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胎儿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右心室面积变化率,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右心室GLS,及右心室FWSt在正常对照组、超重组、肥胖组均依次逐渐减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超重女性妊娠可能会使胎儿心肌功能发生改变,左、右心室纵向应变各参数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超重及肥胖女性妊娠所引起的胎儿心肌收缩功能改变,有利于孕期随访观察及指导孕妇体重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围身高比值(WHtR)作为肥胖筛查指标在小学体检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秦皇岛市7~12岁学生1 507人(男763人,女744人)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WC),计算体质指数(BMI)和WHtR.[结果]WHtR与年龄无相关(男生r=-0.008,女生r=0.005,P>0.05).男生WHtR与BMI(r=0.879)和WC(r=0.892)呈正相关(P<0.01).女生WHtR与BMI(r=0.779)和WC(r=0.837)呈正相关(P<0.01).WHtR识别儿童超重肥胖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在 0.9以上(P<0.01),准确性高.[结论]WHtR作为相对简单的测量方法,可有效识别儿童超重肥胖,便于校医操作,应列为学生体检的常规测量项目.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2021,41(6)
目的 探讨早产儿出生至矫正12个月内贫血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出生且生后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规律随访的415例早产儿,在各个监测月龄进行血红蛋白检查。根据不同胎龄将入组早产儿分为32周; 32~33+6周和≥34周三组,其中32周和32~33+6周称为早期早产儿(EPI),≥34周称为晚期早产儿(LPI)。根据不同出生体质量分别1500 g,1500~2499 g和≥2500 g三组,即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低出生体质量(LBW)和正常出生体质量(NBW)。根据营养风险分为低危(LR),中危(MR)和高危(HR)。根据不同性别分为男童组和女童组。分析不同出生体质量、孕周、性别早产儿贫血状况及中高危组和低危组早产儿贫血状况。结果 VLBW组在矫正月龄3个月时贫血发生率为20. 0%,高于LBW组(P=0. 012),在其他月龄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EPI组在矫正月龄3个月时贫血发生率为13. 5%,高于LPI组(P=0. 010),在其他矫正月龄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男童组在矫正月龄6个月时贫血发生率为25. 2%,高于女童组(P=0. 015),在其他矫正月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中高危组和低危组在矫正月龄3个月时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在其他月龄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早产儿贫血率最高发生在矫正月龄6个月,出生体质量低、胎龄小的早产儿更易发生贫血,该部分人群需引起临床特殊关注,进而改善早产儿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14.
超重、肥胖女学生有效减肥的运动及综合饮食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性超重、肥胖女学生有效减肥的运动、饮食综合处方。
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2进行。抽取来自新乡市普通学校单纯性肥胖女学生120名,年龄(15.5&;#177;3.7)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名,受试者或监护人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并配合实验。实验组采取有氧运动(包括形体运动,力量、跳跃、灵巧类运动,健身健心运动,反序运动,放松运动)、合理饮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为5:4:1)、心理矫正等疗法进行为期10个月的减肥活动,对照组一切活动自由。在实验前2004—03—28、实验中2004—09—29、实验后2005—03-01分别检测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胸围、腰围、臀围、握力、800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安静心率、血糖、血脂、胆固醇、胰岛素和血瘦素。
结果:120名学生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实验后平均体质量较实验前减少6kg,平均体质量指数由原来的26.74kg/m^2下降至24、37k∥井,实验中、后实验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胸围、腰围、臀围各指标与实验前比明显降低;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在实验前、中、后比较无明显差异,且显著高于实验组相应时间点(P〈0.05)。②实验中、后实验组身体素质指标如:握力、800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运动功能能力各指标的实验中、后与实验前测试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应时间比较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实验组安静心率、血糖、血脂、胆固醇、胰岛素和血瘦素各指标的实验中、后与实验前测试结果比较明显降低(P〈0.05);而肺活量在实验中、后与实验前比较明显升高[(2600&;#177;123),(2650&;#177;218),(2350&;#177;223)mL,P〈0.051。④个别学生在减肥期间出现乏力、头晕、恶心等轻微不良反应,但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结论:运动、饮食综合减肥处方合理、安全、有效,超重、肥胖女学生的形态、机能、生理、生化等指标明显改善,获得了良好的减肥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石家庄市成年人超重、肥胖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情况,为减少各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5年石家庄市居民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按照年龄阶段、城乡种类和性别等不同分类对其超重和肥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从城乡分布来看,男性城镇非体力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为最高,而女性中以农村人口肥胖率为最高;青年农村女性和中年城镇体力劳动人口女性的超重率都超过了其他群体.从年龄分布来看,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从20岁年龄组开始,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30~34岁达到最高,到30~39岁年龄段有所下降,之后体质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女性超重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始终呈现上升趋势,到50~59岁年龄段又有所下降.各项形态指标都在性别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结论:石家庄市超重、肥胖人群多发于中老年人;城镇男性和农村女性具有较高的超重率和肥胖率;男性腰臀围比等形态指标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某社区老年人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社区老年人超重/肥胖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社区392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质量的测量。结果在有效的367份问卷中,超重150人,占40.9%,肥胖64人,占17.4%,超重/肥胖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且超重/肥胖人群慢性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超重/肥胖人群(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超重/肥胖与年龄、遗传情况、锻炼情况有关,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与年龄、遗传情况、锻炼情况、主食量及每晚的睡眠时间有关。结论北京市某社区老年人群超重/肥胖现象较为严重,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对控制体质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提示在社区实施防治超重/肥胖的干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李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6,10(32):44-46
目的:探讨单纯性超重、肥胖女学生有效减肥的运动、饮食综合处方。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2进行。抽取来自新乡市普通学校单纯性肥胖女学生120名,年龄(15.5±3.7)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名,受试者或监护人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并配合实验。实验组采取有氧运动(包括形体运动,力量、跳跃、灵巧类运动,健身健心运动,反序运动,放松运动)、合理饮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为5∶4∶1)、心理矫正等疗法进行为期10个月的减肥活动,对照组一切活动自由。在实验前2004-03-28、实验中2004-09-29、实验后2005-03-01分别检测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胸围、腰围、臀围、握力、800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安静心率、血糖、血脂、胆固醇、胰岛素和血瘦素。结果:120名学生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实验后平均体质量较实验前减少6kg,平均体质量指数由原来的26.74kg/m2下降至24.37kg/m2,实验中、后实验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胸围、腰围、臀围各指标与实验前比明显降低;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在实验前、中、后比较无明显差异,且显著高于实验组相应时间点(P<0.05)。②实验中、后实验组身体素质指标如:握力、800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运动功能能力各指标的实验中、后与实验前测试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应时间比较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实验组安静心率、血糖、血脂、胆固醇、胰岛素和血瘦素各指标的实验中、后与实验前测试结果比较明显降低(P<0.05);而肺活量在实验中、后与实验前比较明显升高[(2600±123),(2650±218),(2350±223)mL,P<0.05]。④个别学生在减肥期间出现乏力、头晕、恶心等轻微不良反应,但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结论:运动、饮食综合减肥处方合理、安全、有效,超重、肥胖女学生的形态、机能、生理、生化等指标明显改善,获得了良好的减肥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综合干预方法降低社区中老年超重/肥胖人群体重的效果.方法 通过健康教育+量化饮食控制+量化运动指导对69例超重/肥胖患者进行3个月的强化干预.结果 69例超重/肥胖患者干预前后体重、腰围、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健康知识知晓率、饮食与运动评价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量化饮食控制+量化运动指导综合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降低社区中老年超重/肥胖人群的体重指数、控制体重. 相似文献
20.
余瑾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2,(9):122-124,134
目的探讨学龄期超重及肥胖儿童社交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对92例门诊超重及肥胖儿童[其中6~≤12岁63例(男37例、女26例),〉12~≤14岁29例(男16例、女13例)]进行心理测评并与中国城市儿童常模组比较(P=0.000)。结果学龄期超重及肥胖儿童的SASC得分高于中国城市儿童常模组。害怕否定评价分值及总分初中儿童高于小学儿童(P〈0.001);女性超重及肥胖儿童SASC得分高于男性超重及肥胖儿童组,初中女孩害怕否定评价分值及总分最高(P〈0.05或P〈0.001)。社交回避及苦恼各性别及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超重及肥胖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护理工作者要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给予正确疏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