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引言普通摄影所得的X线影像是将人体的摄影部位,全部投照在同一胶片的平面上,所获得的为平面影像。因此深度不同的各部位组织的影像都重叠在一起,不能清楚地显示某层次病灶部位的详细情况。早在1921年,Bocage提出了移动型体层X线摄影术(motiontonyranhy)。体层摄影也称断层摄影、分层摄影。机械模糊断层。这样方法的核心是X线源、人体和胶片作用相对运动时(如在X线源移动的同时,让胶片同步反向移动),从而使人体某个断面连续地聚焦在胶片的固定位置。这样便模糊了被检查目的断面以外的人体构造,相… 相似文献
2.
马宗祺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83,(4)
一、概述普通X线摄影,各种组织的影像互相重叠。以一张常规胸片为例,约有60%的面积被骨胳和纵隔的阴影所遮蔽。为了使体内某一层面的组织结构或病灶影像从重叠的阴影中清晰地显示出来,人们采用了分层摄影方法,即所谓X线体层摄影术。 X线体层摄影又名断层摄影、分层摄影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78,(3)
X线断层摄影能单独而清晰地显示人体某一指定体层的影象,而模糊其前后的重叠影象、因此提高了X线诊断能力。断层摄影的基本方法是在曝光的同时,将某一些指定体层作支点,X线球管与胶片作相反方向的协调运动。这种X线球管运动也称为断层摄影模糊运动。以往的分层摄影机大都采用直线型式的模糊运动,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即容易产生一个与模糊运动方向一致的线形寄生阴影,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近年来国外发展了多轨迹断层摄 相似文献
4.
上海医疗器械厂在组装引进日本东芝800毫安大型 X 线机组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试制成功 X35型多轨迹 X 线体层摄影机。该机根据国外样机,结合工厂条件。尽量采用国内现有原材料和原器件.使国产化率达到95%。样机经中国上海医疗器械榆测中心进行全性能测试及上海华东医院和上海第一结核病防治所的临床应用,最近通过技术鉴定。参加鉴定会的代表认为:虽然目前医学影象技术发展迅速,有很多新的仪器及方法应用于各种疾病的 相似文献
5.
中太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0,(6)
日本岛津公司推出Sepio系列新型乳腺X线摄影装置 ,其特点是置有 80KHz转换型恒压调压器和易于设定成像参数 ,以用低剂量获得高分辨力的图像。 该系列包括提供高成像效率的Sepio标准型和装有高速旋转X线管的SepioPlus型新型乳腺X线摄影装置@中太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75,(6)
Disco 公司制成了 Dr.Robert S.Ledley 设计的全身用 X线断层摄影装置(ACTA Scanner).在不少用计算机处理的断层图象装置中,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能对人体全身的任何部位作 X 线断层扫描的图象摄影装置,用电子计算机来计算处理断层上的 X 线吸收系数的分布情况,然后用彩色或黑白电视显示出清晰的横断层图象,并且还可以用磁带录象机或拍拉照相机将图象记录下来,图1是这种装置的外形。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X线摄影放大装置,利用X线几何投影和光学成像原理,采用单片机软件编程,通过光耦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实现仪器的自动控制。临床试验表明,该X线放大装置用于摄取开放大人体小部位的病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X线摄影数字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常规X线摄影机与数字成像系统相结合,使照片质量得到提高。减少误诊,减少胶片浪费。方法: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CR是采用影像板代替以前使用的暗盒/胶片来记录影像。因影像板与胶片暗盒的外形尺寸完全一样,放射诊断用X射线机机型相同,投照条件基本一致;只需CR影像板代替暗盒/胶片投照即可。结果: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医学影像处理系统—CR的诞生,它将医院传统放射检查的模拟影像转化为数字影像。使影像时实显示、胶片打印、存储、网络化传输。为医院普通放射检查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影像诊断平台。结论:X线摄影数字化系统对提高X线影像的诊断质量、提高X线胶片的清晰度有很大进步。同时给影像诊断网络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X线摄影检查和各种床旁摄影的辅助摄影架装置.方法:该装置由摄影托板、燕尾槽、螺旋升降杆、托板固定架、固定滤线器等组成,利用带有燕尾槽的摄影托板放置和固定影像板或胶片暗盒,利用带有螺旋升降杆的托板固定架来调节摄影架的角度和高度,利用固定滤线器来减少散射线,以提高图像质量.结果:该辅助摄影架装置可根据病情需要任意旋转和调节各种角度和高度,升降及伸缩长度活动自如,适合各类床旁辅助X线摄影检查.结论:该辅助摄影架装置操作简单、快捷、方便、灵活,减少了对医护人员和其他人群的辐射,并且有效解决了X线摄影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影像高、精、尖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X线摄影已逐步显示其弊端[1]。校医院也面临着机遇与发展两大主题,放射科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结合清华大学医院放射科一年发展的现状,分析20例胸部传统X线摄影与计算机X线摄影对比的情况,希望能提供参考意见。传统的X线成像是经X线摄照,将影像信息记录在胶片上,在显定影处理后,影像才能于照片上显示。计算机X线成像(computedradio graphy,CR)则是将X线摄照的影像信息记录在影像板(imageplate,IP)上,经读取装置读取,由计算机计算出一个数字化图像,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换,于荧屏上显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影像高、精、尖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X线摄影已逐步显示其弊端。校医院也面临着机遇与发展两大主题,放射科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结合清华大学医院放射科一年发展的现状,分析20例胸部传统X线摄影与计算机X线摄影对比的情况,希望能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在医院X线摄影检查时,常常发生左右号码颠倒或疑感的现象,特别是在摄取头颅、脊椎、骨盆、胸腹部出现的单侧骨折、气胸、结石、肿瘤等急诊或术前检查时更容易出差错,有的甚至出现了医疗事故,为了解决和避免此问题发生,可采用X线摄影暗盒左右判断装置。二、设计与制作(一)设计在生产和制作不同规格的X线摄影暗盒同时,可在暗盒轴侧上部前屏里面增添一个倒“L”标记如图1。图1(二)模块制作为了避免因物体对X线吸收差异而影响“L”标记的显示可采用如下方法制作。1.用能被X线穿透的本制品或其它材料首先精制标本1(图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制与流动X线摄影相匹配的便携式洗片暗箱及新型洗片架 ,应用于大骨节病区。方法 :按病区要求设计图纸 ,试制模型 ,经不断改进和完善后 ,提供给有关厂方细加工成型 ;对 1 0只大鼠实验X线摄片与洗片 ,检查配套装置应用效果 ;对大骨节病区 50 0名 7~ 1 2岁儿童实施右手腕骨X线摄片 ,分别用传统装置 (暗房和不锈钢洗片架 )与新型装置 (暗箱和聚氯乙烯洗片架 )冲洗 ,比较成像效果差异。结果 :暗房与传统洗片架洗片成功率低 ,优质片少 (56 %左右 ) ,质差片增加 ,有废片 ;暗箱及新型洗片架实验与现场洗片成像优质率高 (90 % ) ,质差片减少 ,避免了废片。结论 :解决了大骨节病区X线摄片与洗片分离脱节的疑难问题 ;防止了洗片过程片架间缠绕、碰撞、卡住和严重划伤照片的现象 ,有效保证了影像和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数字X线摄影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Digital radiography)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近半年来DR检查的X线影像照片,并对照片质量进行质量分析。结果DR所得的数字X线影像照片质量明显优于普通屏/片组合所得。结论DR由于具有采集时间短、成像清晰、及时显示、且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能有效提高放射科的照片质量,进一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以尽快开展数字X线摄影检查。 相似文献
17.
定点投照法优于其他投照法,其特点在于,一是照射部位准确,二是胶片利用率高,从而达到在适当的胶片范围内恰好满足所需部位的显示。特别是对头颅、颜面部(如乳突、副鼻窦、下颌关节及头颅各微细结构等),以及躯干给角度投照,更能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片与普通X线片图像质量的优劣。方法对200张胸部CR片与200张胸部普通X线片进行比较,计算CR片与普通X线片的甲级片、乙级片、丙级片以及废片的百分比。结果 CR的甲级片率为80%,普通X线片的甲级片率为62.0%;CR的乙级片、丙级片、废片率均低于普通X线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CR的分辨率高于普通X线片,有利于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数字X线摄影的在工作中的优势。方法 DR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相同的摄影体位,即全胸后前位及肋骨左右双斜位,其中双斜位采用了左前斜位和右前斜位。结果 DR组180病例中,初诊时即拟诊肋骨骨折者80例,经再次摄片复查或胸部CT扫描复查确诊的为3例,误诊漏诊率为1.66%。对照组126病例中,初诊时拟诊骨折者32例,而经再次摄片复查或胸部CT扫描复查确诊者10例,其中2例为再次摄片复查确诊为骨折,2例为CT扫描证实为误诊,另6例为初诊漏诊或骨折数目有误,经胸部CT扫描后才确诊的,误诊漏诊率为7.93%。结论 DR系统可以明显改善肋骨骨折的误诊和漏诊情况,传统屏一片X线摄影系统终将被DR等数字摄影系统所代替。 相似文献
20.
体层摄影理论是由A.E.Bocage最早提出,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滤线器(栅)是吸收散射线的有效设备,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固定滤线器多被困掷。为提高体层摄影中病灶影像的清晰度,笔者将聚焦式固定滤线器(以下简称滤线器)应用干直线体层摄影中,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我们首先测量病灶中心深度,减去放大量后即为被摄影体层的深度。患者依据要求确定体位,使被摄体层面与胶片平行。将滤线器倒置平放于暗盒上,并使铅条排列方向与床面垂直。然后调整X线管球使病灶中心对准“体层定位点”并垂直干胶片(滤线器)中心。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