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康  黄俊伟  胡阳  李平 《四川医学》2002,23(1):11-12
目的:总结我院诊治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经验,以提高对本病的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0例胃有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胃平滑肌瘤10例,胃平滑肌肉瘤10例,病人以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以上消化道出血尤为突出。术前诊断13例(65%),随访7例,其中1例于术后2年因肿瘤广泛扩散衰竭死亡。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抓住临床特征,常规胃镜检查,结合术中大体病理观察进行综合分析,是提高本病临床确诊率的关键。首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和生物学行为而定,一般无需进行广泛的根治性胃切除。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平滑肌肿瘤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1986年1月至2001年6月收治的45例平滑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平滑肌瘤行楔形切除10例,胃大切除6例,肉瘤行根治性胃次全切除术2例,小肠平滑肌瘤行肿瘤肠段切除12例,肉瘤行根治性切除5例,探查活检1例。结,直肠平滑肌瘤行肠段切除7例,肉瘤行根治术2例。随访40例,死亡7例,健在33例。结论:重视平滑肌肿瘤的结床,病理及形态学特点,及时总结仍的经验教训,是提高本病诊断率的关键。平滑肌瘤行肿瘤局切除,平滑肌肉瘤应行根治性切除,因对放,化疗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胃平滑肌瘤17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军  陈旭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5):163-164
目的:总结我院诊治胃平滑肌瘤的临床经验,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7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7例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均采用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同时发现有10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紊乱。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抓住临床特征,常规胃镜检查,结合术中情况及可确诊的病理检查进行肿瘤的综合分析,是提高本病临床确诊率的关键。避免盲目扩大手术范围可减少术后患者生理、心理及精神上不必要的损伤。同时发现,术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1999年收治的78例胃平滑肌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78例胃平滑肌肿瘤中肌瘤36例,肉瘤42例。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64.1%),腹块和腹痛。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为重要诊断手段,但术前诊断率仍较低(30.8%)。本组行局部切除术46例,胃大部切除术32例。无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结论:胃平滑肌肿瘤常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块,腹痛,当临床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高度怀疑本病,并及时地钡餐和胃镜检查,以期早期诊断。手术切除为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其预手较其他胃恶性肿瘤为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胃平滑肌肿瘤(GSMT)的临床经验,以提高对本病认识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GSMT22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GSMT以上腹不适、上消化道出血和腹部扪及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22例均依照术前胃镜活检及术中冰冻切片确诊,并施行相应手术治疗。本组术后均康复出院。术后总的复发率为11.4%。其中肉瘤复发率为42.9%,占全组的13.6%。结论 GSMT是胃非上皮性肿瘤,其间良性和恶性均有,临床表现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相近,临床极易误诊。胃镜活检及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定性。为提高生存率,主张对原发肿瘤全切除。对平滑肌肉瘤或胃平滑肌瘤切除术后复发恶变者,尽可能实施带瘤体切除的胃大部切除术,不主张施行扩大的淋巴结清扫术。术中亦应强调无瘤术的实施,注意手术野的遮盖保护,轻柔操作,尽量少挤压肿瘤,以防瘤细胞脱落,关腹前蘸净腹腔内各个角落的积血积液等,均是减少术后种植复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平滑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我院自1985年1月至2001年6月间收治的原发性小肠平滑肌肿瘤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平滑肌瘤26例,平滑肌肉瘤1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腹块,术前诊断较困难,误诊率为17%,结论:重视本病的临床特点,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有利于提高诊断率,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复发及转移灶,应积极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胃平滑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胃平滑肌瘤27例,胃平滑肌肉瘤5例.结果:27例胃平滑肌瘤中,行胃肿瘤楔形切除术18例,胃大部分切除加胃空肠吻合术9例,随访23例,随访率85.2%(23/27),3年生存率86.9%(20/23),5年生存率60.9%(14/23),10年生存率30.4%(7/23),15年生存率8.7%(2/23).5例胃平滑肌肉瘤中,2例于3年内死亡,其中1例死于腹腔广泛种植转移,1例死于肺转移;1例3年后发生肝左叶转移,再次手术行肝左叶切除术,1年后死亡;2例存活5年.结论:胃平滑肌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要根据病史、胃镜检查、胃肠道钡餐造影、B超检查、CT检查及术中、术后病理结果分析,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胃平滑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胃平滑肌瘤27例,胃平滑肌肉瘤5例.结果27例胃平滑肌瘤中,行胃肿瘤楔形切除术18例,胃大部分切除加胃空肠吻合术9例,随访23例,随访率85.2%(23/27),3年生存率86.9%(20/23),5年生存率60.9%(14/23),10年生存率30.4%(7/23),15年生存率8.7%(2/23).5例胃平滑肌肉瘤中,2例于3年内死亡,其中1例死于腹腔广泛种植转移,1例死于肺转移;1例3年后发生肝左叶转移,再次手术行肝左叶切除术,1年后死亡;2例存活5年.结论胃平滑肌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要根据病史、胃镜检查、胃肠道钡餐造影、B超检查、CT检查及术中、术后病理结果分析,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及内镜检查资料。结果 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不适、腹痛、体重减轻及上消化道出血等,本组病例以食管和胃底平滑肌瘤多见,平滑肌瘤73例,平滑肌肉瘤19例。内镜的确诊率为91%,内镜下多表现为隆起结节状,26%病例肿瘤的表面有溃疡形成,以平滑肌肉瘤多见。平均32个月的随访中,16例平滑肌肉瘤患者死于转移,3例平滑肌肉瘤患者有局部复发。结论 上消化道平滑肌瘤以食管和胃底平滑肌瘤多见,以良性肿瘤居多,内镜为诊断的有效手段,但确诊仍靠病理检查。手术和内镜电凝切除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7月~2010年7月胃平滑肌肿瘤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仪器检查结果、肿瘤发生部位和肿瘤类型等.本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25例患者术后均随访.5例胃平滑肌肉瘤患者中,1例患者因腹腔出现广泛种植转移而死亡,术后存活时间为1.6年,1例患者术后发生肝脏转移行肿物切除,此类患者累计存活时间为3.4年,其余3例患者术后存活至今(1例术后1.5年,1例术后2.1年,1例术后2.3年).20例胃平滑肌瘤手术治疗后随访,19例患者存活至今,1例患者3年后复发,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确诊为平滑肌肉瘤,累计存活时间为3.5年.结论 胃平滑肌肿瘤在诊断过程中可利用胃镜活检和术中冰冻切片,有助于快速确诊肿瘤性质,一旦确诊要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时要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有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胃空肠良性肿瘤的诊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胃良性肿瘤10例,空肠良性肿瘤4例)。结果:胃肿瘤均获术前诊断,空肠肿瘤术前诊断困难,剖腹术中获得诊断,均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随访4月~5年,无1例再出血。结论:上消化道出血除五大常见病因外,胃空肠良性肿瘤引起的慢性小量出血亦不容忽视。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及时剖腹探查,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2.
虽然有关胃平滑肌肿瘤的报道不少,但术前确诊率仍然很低。本就我院1992年2月~1999年6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临床资料完整的12例作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症状、影像检查技术方法和胃镜相配合对提高本病发现率和诊断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胃空肠良性肿瘤的诊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肿瘤均获术前诊断,空肠肿瘤术前诊断困难,剖腹术中获得诊断,均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4.
白保安 《中原医刊》2000,27(6):36-37
胃平滑肌肿瘤术前诊断要明显 ,充分估计肿瘤的良恶可能性 ,以便决定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本文就我院 1989年~ 1998年收治的 16例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诊断作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16例中 ,男 9例 ,女 7例。年龄 2 8~ 78岁 ,平均53岁。主要症状有上消化道出血 ( 10例 ) ,上腹疼痛 ( 4例 )等。 3例出血严重并出现失血性休克。有 2例病人无症状 ,属体检时B超发现。 16例中仅有 1例可触及腹部包块。经病理证实 ,6例为平滑肌瘤 ,10例为平滑肌肉瘤 ,( <3cm者 2例 )。术前检查 :12例作了胃镜检查 ,5例确诊 ,占 4 2 % ;9例作了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小肠肿瘤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8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7例患者中男41例,女46例,平均年龄56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21例,黄疸30例,腹部包块12例,肠梗阻12例,腹泻5例,腹水4例,锁骨上淋巴结肿大3例。剖腹探查确诊者32例。纤维十二指肠镜确诊28例,小肠气钡造影确诊22例,肠系膜动脉造影确诊4例,术中内窥镜诊断1例。术后病理为腺癌47例,乳头状腺癌18例,平滑肌肉瘸16例,淋巴瘤4例,类癌2例,平滑肌瘤2例,未分化癌1例。治疗结果为肿瘤完全切除者62例,占72.1%,行姑息性肿瘤切除14例,胃空肠吻合术10例。结论:应用综合诊疗手段,可以提高小肠肿瘤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唐华  傅仲学  张才全 《重庆医学》2003,32(10):1394-1395
目的:探讨小肠平滑肌肉瘤临床与病理关系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小肠平滑肌肉瘤临床、病理与随访资料。结果:腹痛、便血、腹块是本病三大临床特点;46.7%病例以并发症急诊手术;全组术前诊断符合率20.0%;大体病理学腔外型肿瘤多见(66.7%),病理分级Ⅲ级多见(60.O%)。局部淋巴结转移率13.3%;肿瘤手术切除率86.7%;术后2例辅以表阿霉素为主联合化疗;5年生存率全组40.3%,病理Ⅲ级25.6%;腹膜炎急诊手术者0%;化疗2例术后6年和11年健在无复发。结论:因并发症急诊手术是本痛诊断率低的原因之一;凡50岁左右中年人有腹痛、便血和腹块表现者应警惕本病可能。全消化道钡餐造影、纤维十二指肠镜、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B超和CT有诊断价值;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部分病例有必要行区域淋巴结清扫;表阿霉素可能对本病有效;本病预后不容乐观,组织学分级是影响预后重要因素,恶性程度高者易发生瘤体破渍穿孔或破裂出血,增加腹腔种植转移机率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均行B超及CT检查,其中7例另行CT增强扫描;均行手术切除患肾。结果:10例均痊愈出院。术后病理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9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部分恶变1例。结论:B超和CT是确诊肾错构瘤的有效而简便的方法,手术切除患肾是治疗肾错构瘤的主要方法,部分病例可以行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非上皮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以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我院近20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原发性小肠上皮性肿瘤7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小遥非上皮性肿瘤以中年男性多见,恶性为主,良性肿瘤中以平滑肌瘤最多(57.5%),主要位于空肠,恶性肿瘤以恶性淋巴瘤多见,主要位于回肠,平滑肌肉瘤次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肠梗阻,盆血,消瘦,发热及穿孔。本文前术确诊36例(45.5%),急诊手术确诊24例(30.1%),术前误诊19例。79例均手术治疗,术后死亡3例。结论:对原发性小肠非小皮性肿瘤早期诊断的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性,结合临床特点,选择有关辅助检查,一经确,应早期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徐亮  易其林  周业江  付华 《四川医学》2004,25(4):395-396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近12年36例GIST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发生部位:胃16例,小肠18例,结肠2例。肿瘤直径2~18cm(平均7cm),肿瘤大小与良恶性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和腹部肿块。术后随访1~5年,病死率17%(恶性为44%)。结论 GIST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光镜下不易与平滑肌性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鉴别,免疫组化有重要诊断价值,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8年1月外科手术胃平滑肌肿瘤28例,分析肿瘤生长部位、方式、诊断方法、病理、治疗方式。结果肿瘤位于胃体部17例(61%),胃窦部7例(25%),胃底部4例(14%)。行胃次全切除15例,局部切除9例,全胃切除术3例,姑息切除术1例(肝转移)。病理诊断:胃平滑肌瘤15例,胃平滑肌肉瘤13例。结论结合病史,多种辅助检查综合诊断,可提高术前的诊断率,治疗原则为手术切除,根据术中所见肿瘤大小、部位及病变良恶性决定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