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保留棘突复合体棘突间开窗潜行椎管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接诊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治疗,而研究组采取保留棘突复合体棘突间开窗潜行椎管减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椎间高度与椎间角度,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ODI、VAS、椎间高度、椎间角度等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保留棘突复合体棘突间开窗潜行椎管减压术治疗有不错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亓向同 《现代保健》2011,(23):140-141
目的 探讨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在胸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52例接受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的分析,验证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在胸腰椎后路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结果 52例接受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的患者,术后6个月再植椎板均愈合,没有发生骨质吸收、医源性椎管狭窄粘连、脊柱后突及不稳现象.结论 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于胸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有利于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和恢复椎管的完整性,避免医源性椎管狭窄、继发性椎体滑脱和腰椎不稳的发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板减压及脊柱后韧带骨结构的处理结果。方法采用保留或重建脊柱后韧带骨结构的椎板减压术,即椎板潜行减压术,经椎弓根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恢复脊柱的稳定性。结果本组病例随访3个月~3年,无术后死亡病例。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平均压缩49%,术后恢复到92%。椎体后缘高度:术前平均85%,术后恢复到96%。Cobb角;术前平均25°,术后为6°。神经功能:8例A级,4例无改善,2例恢复为B级,另外2例恢复到C级和D级;余者晋升1~2级。结论保留或重建脊柱后韧带骨结构的椎板减压术,即椎板潜行减压术,经椎弓根内固定,横突间植骨,畸形矫正,神经功能有良好的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椎板开窗减压术在腰椎管狭窄治疗中的近期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9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4例腰椎管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7例,采用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对照组57例,采用椎板切除术治疗.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比较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治疗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椎板开窗减压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最大限度解除神经根压迫,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和结构,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有效术式,近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分析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椎板开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3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设计并给予患者脊柱后路椎板开窗术治疗,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Cobb角以及椎管面积残余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前cobb角和椎管面积残余率与术后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椎板开窗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最大程度保留后柱结构,同时可较好实现复位,恢复胸腰椎的正常生理形态以及功能,可减少手术创伤,且操作简单,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减少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为临床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其中伴腰椎不稳36例,均行一侧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对侧椎板间植骨,加强病损椎间术后的稳定性。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月 ̄2年,均取得良好效果,优良率达97.6%。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尤其对术前伴有腰椎不稳患者,行一侧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对椎板间植骨术,用来预防或延续因术后腰椎不稳而引起的腰腿痛的发生,是一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保留棘突和棘上、棘间韧带,行椎管、神经根管扩大和神经松解后,棘突翻转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和多节段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腰椎管狭窄症和多节段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对传统的全椎板切除术进行改良,采用保留棘突和棘上、棘间韧带,行椎管及神经根管扩大和神经松解后,棘突翻转椎管扩大成形术,并进行临床观察和X线及CT检查.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9~24个月,优良率为93.9%.X线片、CT片显示减压满意,椎管比术前明显扩大,棘突回植重建位置较好,术后6个月CT扫描检查已骨性愈合.结论 保留棘突和棘上、棘间韧带,应用棘突翻转椎管扩大成形术,减压彻底,保留了内源性韧带稳定系统,减少了瘢痕粘连.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消旋聚乳酸(DL-PLA)可吸收膜在预防脊柱手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4年12月~2006年4月收治的63例腰椎骨折、滑脱患者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术中使用DL-PLA可吸收膜覆盖于硬膜外,B组(32例)术中则没有使用DL-PLA可吸收膜.观察患者术后9个月后脊柱的MRI影像学结果和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的MRI影像学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 9个月后对比脊柱MRI影像学中瘢痕及粘连的程度,A组有13例见轻度瘢痕组织影像,无明显硬膜粘连及压迫硬膜的现象;B组31例有瘢痕形成,22例有粘连,16例有轻度压迫,5例压迫明显,其中2例有明显神经根水肿.A组硬膜外瘢痕形成及粘连明显少于B组(P<0.01).A组术后9个月临床疗效优23例,良8例,差0例;B组优18例,良11例,差3例.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 DL-PLA可吸收膜能较好地预防及减轻脊柱术后硬膜外粘连,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适应证.方法 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开窗"减压术.术中在"C"臂机或术前摄侧位X线片定位,确认椎间盘突出间隙,于棘突正中线病变旁侧0.5~1 cm作一1.5 cm长的小切口,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及内镜,再次确认病变椎板间隙,咬除部分椎板、黄韧带,显露硬脊膜、神经根及突出椎间盘,行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或切除增生内聚小关节、肥厚钙化的黄韧带,彻底解除硬脊膜、神经根的受压.结果 共治疗167例,均随访3个月~1年,按Nakai标准疗效评定,优157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7%,4例改行常规手术治疗.结论 本术式相对传统的椎间盘开放手术在保证神经充分减压的前提下,可减少创伤,最大限度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术后黏连少,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最适用于单纯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椎板入路在切除椎管内肿瘤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2015年20例经半椎板手术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脊膜瘤10例,神经鞘瘤8例,室管膜瘤2例。肿瘤位于颈段2例,胸段17例,胸腰段均累及1例。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完全切除肿瘤,其中1例颈段肿瘤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经缝合漏口加压包扎后愈合。患者均术后2周下床活动。手术后随访(2~24个月),患者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无术后功能障碍加重,无远期并发症及脊柱畸形。结论经单侧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可最大程度保护脊柱后肌肉、韧带及骨性结构,有利于保护脊柱稳定性,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卧床时间短,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最常见病因之一,有资料显示10%~1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包括全椎板减压术、半椎板减压术、开窗髓核摘除术、侧隐窝扩大术等,虽然疗效可靠,但创伤大,对腰椎结构生物力学的稳定性有一定破坏,术后卧床时间久,患者耐受痛苦时间长.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创伤小、减压彻底、术后脊柱稳定性好、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我院2002年9月至2008年9月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杨金海 《职业与健康》2007,23(10):867-867
脊柱结核(TB)病灶清除、椎管减压、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是脊柱TB病人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案。关于如何才能彻底清除病灶到目前为止有许多的方法,以胸椎TB为例就有:经胸病灶清除术、传统的肋横突入路病灶清除术、经胸廓内胸膜外病灶清除术、椎板切除病灶清除术等。椎管减压使受压的脊髓解除压迫也有许多的方法:椎板减压术、肋横突切除侧前方减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内髓外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采用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内髓外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为神经鞘膜瘤,8例为脊膜瘤.结果 除2例哑铃型神经鞘膜瘤椎管外残留部分肿瘤外,其余17例均完全切除肿瘤.无一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伤及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在术后早期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结论 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内髓外肿瘤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且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的优点,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椎棘突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如何预防术后感染。方法采用棘突椎板等后柱结构完整截骨,椎管扩大,回植复合体,椎管重新成形。结果术后随访,椎管无明显狭窄,回植骨块位置良好,临床疗效较好;术后4~12周出现5例患者伤口局部脓疱、窦道形成。结论保留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但应注意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26例脊髓型颈椎病采用椎板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此手术方法是近年来脊柱外科手术的新进展,较传统的椎板减压术更有效。文中着重提出术后的护理要点(1)斜坡卧位,减少脊髓压迫;(2)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3)观察肢体活动情况;(4)佩戴颈托或颈围,增加颈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保留棘突和棘上、棘间韧带,行椎管、神经根管扩大和神经松解后,棘突翻转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和多节段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腰椎管狭窄症和多节段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对传统的全椎板切除术进行改良,采用保留棘突和棘上、棘间韧带,行椎管及神经根管扩大和神经松解后,棘突翻转椎管扩大成形术,并进行临床观察和X线及CT检查。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9—24个月,优良率为93.9%。X线片、CT片显示减压满意,椎管比术前明显扩大,棘突回植重建位置较好,术后6个月CT扫描检查已骨性愈合。结论 保留棘突和棘上、棘间韧带,应用棘突翻转椎管扩大成形术,减压彻底,保留了内源性韧带稳定系统,减少了瘢痕粘连。  相似文献   

17.
脊柱半、全椎板两用自动显露器过去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无论是作半椎板切除、单侧开窗或全椎板切除,都要常规切开剥离两侧椎旁肌显露全椎板。这对仅有单侧病变且术中只需作半椎板切除或开窗的患者来说,无疑增加了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出血和痛苦。由于棘上韧带切开及...  相似文献   

18.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式较多、常用的有椎板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等.但椎体后部的管状结构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造成腰椎阶段性不稳定以及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发生。我院自1996年在应用全椎板截骨再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上采用半椎板截骨再植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提出预防腰椎管狭窄症的措施。方法根据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成因、形式、范围和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减压术式:全椎板切除治疗单纯中央管狭窄7例;全椎板切除+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严重的退变性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和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引起的多节段继发性腰椎狭窄共12例:椎板间隙潜行扩大减压治疗椎板间水平的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11例;半椎板切除和(或)交叉半椎板切除+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中央管一侧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8例;椎板开窗成形减压术治疗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20例。同时行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38例,合并腰椎不稳者行椎间、椎旁植骨融合或椎间融合器融合12例(内固定11例)。结果本组58例.平均随访3年9个月。疗效评定优良率862%。结论针对性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满意,并可减少继发性腰椎不稳和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和自制打平器椎管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6例胸腰椎骨折在椎弓根固定同时,后路椎板开窗用自制椎管打平器椎管成形,椎弓根内植骨结合中后路植骨治疗,手术后功能康复锻炼。结果:本组随访半年~4年,26例病人中全部Cobb’s角矫正到接近正常。19例椎管功能容积完全恢复,7例狭窄还剩1/10椎管容积。所有病例脊柱稳定,内固定牢固,其中5例Cobb’s角不同程度丢失。无严重的下腰部疼痛和下肢痛,未见断钉、脱钉及断棒现象。结论:经椎弓根植骨在后路手术不加大创伤的同时,增加了椎体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椎板开窗后采用自制椎管打平器较少干扰后柱的稳定性就可以探查和椎管成形,手术操作简单容易,创伤小。病人可以早期活动,减少因内固定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脱钉及断棒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