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雌激素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在离体的细胞培养物中 ,雌激素 (estrogen ,E)对 1 甲基 4 苯基吡啶离子(MPP+ )诱导的帕金森模型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以PC12细胞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模型 ,将MPP+ 或E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 ,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及代谢状态 ,SABC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 (TH)的含量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随MPP+ 浓度增加 ,细胞活性下降 ,MPP+ 浓度为 2 5 0 μmol/L时 ,吸光度A570 值为 0 30± 0 0 7,符合帕金森病细胞模型 ;随E浓度增加 ,细胞活性升高 ,呈量效依赖关系 ;当雌激素浓度 >10nmol/L ,细胞活性无明显增加。单纯用E组A570 值为 0 6 1± 0 17,比空白对照组 (0 4 9± 0 11)、MPP+ 组 (0 30± 0 0 7)、E +MPP+ 组 (0 5 6± 0 16 )细胞活性高 (P <0 0 5 ) ;TH阳性细胞平均吸光度E组 (0 4 6± 0 0 6 )比空白对照组 (0 2 2± 0 0 7)、MPP+ 组 (0 10± 0 0 3)、E +MPP+ 组 (0 2 4± 0 0 4 )高 (P <0 0 5 ) ;凋亡率E组(11 5 % )比对照组 (31 3% )、MPP+ 组 (6 3 5 % )、E +MPP+ 组 (33 6 % )低 (P <0 0 5 ) ,每组细胞数为 2× 10 5个 /ml。E +MPP+ 组比MPP+ 组细胞活性高 ,TH含量高 ,凋亡率低 (P <0 0 5 )。结论 雌激素对PC12细胞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MPP+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不同浓度EGCG预处理MPP+诱导的PC12细胞,选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U120作为干预药物,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F2表达量及核内外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RF2下游抗氧化酶血红素氧合成酶-1(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01)在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 MTT法显示MPP+明显降低细胞生存率,具有浓度依赖效应,而EGCG预处理能明显抑制MPP+对细胞的损伤作用;Westem blot结果显示MPP+模型组NRF2表达量为对照组的148%±5% (t=6.102,P<0.01),EGCG预处理组NRF2表达量为对照组的188%±6%(t=11.172,P<0.01),U120则能抑制EGCG诱导NRF2表达增加的效应,为对照组的148%±15%(t=6.118,P<0.01);EGCG预处理组NRF2核内蛋白量的增加更加明显,为对照组的258%±2%(t=21.995,P<0.01),U120+ EGCG+ MPP+组核内NRF2蛋白量较EGCG预处理组明显减低,为对照组的158%±1%(f=8.058,P<0.01).与NRF2的变化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EGCG预处理组抗氧化酶HO-1、NQO1 mRNA水平较其余各组明显增高,U120也可抑制EGCG对HO-1和NQO1 mRNA的诱导效应.结论 EGCG能保护MPP+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通过激活ERK-NRF2途径,诱导下游HO-1、NQO1等抗氧化酶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活化素A对MPP^+所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重组人活化素A(rhAcT)对MPP+所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MMP+或活化素A,L-deprenyl加入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评价细胞的酪氨酸羟化酶和bcl-2蛋白及mRNA含量的变化,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预先给予rhAcT和L-deprenyl的两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MPP+损害组,酪氨酸羟化酶和bcl-2的蛋白及mRNA表达强于损害组,同时两组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rhAcT和L-deprenyl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rhAcT和L-deprenyl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抑制凋亡的发生,而对MMP+所诱导的PC12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连碱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帕金森病(PD)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0.3 mmol/L的MPP+处理SK-N-SH细胞作为PD细胞模型,记为MPP+组,以正常培养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用浓度分别为10μmol/L、20μmol/L、40μmol/L的黄连碱预处理4h后再用0.3 mmol/L的MPP+处理作为不同浓度黄连碱处理组。将miR-con、miR-146a-5p转染至SK-N-SH细胞后再用0.3 mmol/L的MPP+处理记为MPP++miR-con组、MPP++miR-146a-5p组;将anti-miR-con、anti-miR-146a-5p转染至SK-N-SH细胞后用20μmol/L的黄连碱预处理4h及0.3 mmol/L的MPP+处理记为MPP++Cop+anti-miR-con组、MPP++Cop+anti-miR-146a-5p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146a-5p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PP+处理后SK-N-SH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活化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yclinD1、miR-146a-5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碱处理及miR-146a-5p过表达后MPP+诱导的SK-N-SH细胞中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活化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CyclinD1、miR-146a-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表达miR-146a-5p逆转了黄连碱对SK-N-SH细胞增殖促进和凋亡抑制的作用。黄连碱处理后MPP+诱导的SK-N-SH细胞中p-AKT、p-PI3K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低表达miR-146a-5p逆转了黄连碱对p-AKT、p-PI3K表达水平的促进作用。结论黄连碱可促进细胞存活,抑制MPP+诱导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iR-146a-5p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美满霉素(MC)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凋亡模型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10、50、250、500μmol/L)MPP+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中,选择最适当浓度的MPP+建立多巴胺神经元凋亡模型(MPP+组);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经不同浓度(0、10、50、100、200μmol/L)MC预处理后多巴胺神经元凋亡模型的活性,以此筛选出具有最佳保护作用MC浓度建立MC+MPP+组;用电泳法、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检测MPP+组、MC+MPP+组细胞的凋亡率,以及此2组细胞caspase3mRNA的表达,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1)在MPP+为10μmol/L时可见细胞凋亡最典型的梯状DNA条带,以此浓度建立多巴胺神经元凋亡模型(MPP+组);用100μmol/LMC预处理的MPP+组细胞活性最高(P<0.05),以此作为此后实验用MC浓度。(2)MC+MPP+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mRNA的灰度比值分别为(22.83±2.10)%及68.08±1.14,极显著低于MPP+组的(45.89±2.28)%及86.50±1.43(均P<0.01),但仍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1.05±1.02)%及53.75±1.23(均P<0.05)。结论MC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mRNA表达保护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对体外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MPP+损伤PC12细胞制备氧化损伤模型.不同浓度的莱菔硫烷加入培养基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后续实验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A)、莱菔硫烷组(B)、MPP+损伤组(C)、莱菔硫烷预处理+MPP+损伤组(D).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观察不同浓度莱菔硫烷预处理PC12细胞活力变化及不同分组PC12细胞活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分组PC12细胞中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测定不同分组PC12细胞内转录因子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醌还原氧化酶1(NQ0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A组细胞存活率(98.70%)与MPP+(500μmol/L)组(58.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1.83,P<0.05),D组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C组细胞凋亡率升高,D组细胞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莱菔硫烷预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减低.C组Nrf2、HO-1、NQ01蛋白表达下降,D组Nrf2、HO-1、NQ01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莱菔硫烷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莱菔硫烷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激活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通路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7.
14-3-3蛋白过表达减轻MPP+对PC12细胞的毒性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14-3-3蛋白过表达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构建pcDNA3.1(+)-14-3-3真核表达质粒,转染PC12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14-3-3蛋白细胞株;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酶标仪分别检测14-3-3蛋白过表达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力、凋亡率和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 14-3-3蛋白过表达显著增加PC12细胞SOD活性[质粒转染组(9.13±0.41)U/mg,MPP+组(6.45±0.52)U/mg]和GSH-Px活性[质粒转染组(89.66±3.42)μmol/mg,MPP+组(82.73±4.15)μmol/mg]、增强细胞活力[吸光度(A570):质粒转染组0.78±0.06,MPP+组0.54±0.07]、抑制细胞的凋亡(质粒转染组11.87%±3.26%,MPP+组36.30%±2.39%).结论 14-3-3蛋白过表达对MPP+的毒性有保护作用,这是通过增加SOD和GSH-Px的活性,减少氧化应激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Dieldrin对PC12细胞的增殖及酪氨酸羧化酶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 :观察有机氯杀虫剂dieldrin对培养的PC12细胞增殖及对其酪氨酸羟化酶mRNA(TH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该毒物致帕金森病 (PD)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MPP+ 为阳性对照 ,用不同浓度 (10 -4 ~ 1mmol·L-1)的MPP+ 和dieldrin分别于预PC12细胞 2 4h后计细胞数 ,并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测定TH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1)MPP+ 和dieldrin对PC12细胞均有毒性 ,1mmol·L-1的MPP+ 可使细胞数减少至对照组的 45 % (P <0 0 1) ,低于此浓度的MPP+ 对细胞增殖无影响 ;但 0 1mmol·L-1的dieldrin就可使细胞数减少至对照组的 3 0 % (P <0 0 1) ,1mmol·L-1的dieldrin使PC12细胞全部死亡。 (2 )MPP+ 和dieldrin均可降低THmRNA的表达。 0 1mmol·L-1MPP+ 和dieldrin使细胞THmRNA的表达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 69 3 % (P >0 0 5 )和 61 7% (P <0 0 1)。结论 :Dieldrin不仅具有与MPP+ 相同的抑制培养的PC12细胞的增殖及THmRNA表达的作用 ,而且其对细胞的毒性强于MPP+ ,提示dieldrin是一种潜在的致PD物质 ,其与PD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MPP^+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MPP 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SHSY5Y细胞的凋亡率、Bcl 2 /Bax蛋白的表达率、活性氧的生成量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活化型CPP32的表达。结果显示 ,MPP 诱导SHSY5Y细胞凋亡 ,两者间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在凋亡过程中Bcl 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Bax蛋白表达随之增高。随着MPP 作用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 ,ROS的生成逐渐增加 ,活化型Caspase 3阳性细胞的百分比也逐渐增加 ,均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提示Bcl 2 /Bax蛋白是MPP 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重要调节蛋白 ,ROS和CPP32在凋亡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对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位(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MPP+0.25 mmol/L组、0.5 mmol/L组及1 mmol/L组,各MPP+组细胞与含相应浓度的MPP+培养24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相对存活率;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TOR蛋白、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mTOR调控相关蛋白(Raptor)、雷帕霉素不敏感的mTOR伴侣蛋白(Rictor)以及与自噬相关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MPP+组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0.001);mTOR、p70S6K、Raptor、Rictor表达明显降低(P<0.05~0.001);LC3Ⅱ和Beclin1表达显著升高(P<0.05~0.001),均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MPP+通过抑制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诱导SH-SY5Y细胞自噬性死亡,并且与MPP+的浓度相关;这可能是MPP+导致PD动物模型发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注损伤后HSP70mRNA、HSP70(热休克蛋白70)表达及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小时,再灌注损伤10小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检测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亚低温组HSP70mRNA、HSP70表达水平和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 亚低温组HSP70mRNA、HSP70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上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SP70mRNA、HSP70表达水平可能与其抗损伤神经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葛根素对帕金森病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葛根素能否对雌激素水平降低的帕金森小鼠提供保护作用 ,为开发具有雌激素替代作用的药物预防和治疗 PD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 (ABC法 )计数酪氨酸羟化酶 (TH)的阳性细胞数 ,TUNEL法观察每视野下凋亡细胞数目 ,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正常雌性小鼠 MPTP造模组 (A组 )比去势后 MPTP造模组 (B组 )中给予生理盐水组 (B1组 )、 MPTP造模后去势组 (C组 )给予生理盐水组 (C1组 )的 TH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 ,凋亡细胞数目减少 (P<0 .0 5 ) ;B组中给雌激素组 (B2组 )与给葛根素组 (B3组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B2组、 B3组与 B1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B1组与 C1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在 C组中 ,给雌激素组 (C2组 )和给葛根素组 (C3组 )比对照组 (C1组 ) TH阳性细胞数目增多 ,凋亡细胞数目减少 (P<0 .0 5 ) ,C2组与 C3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葛根素对帕金森病具有保护作用 ,并与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MPP+(5 mmol/L)处理MN9D细胞构建帕金森病细胞模型,记为MPP+组; 正常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组; 细胞给予40 μmol/L姜黄素处理后再用MPP+处理记为MPP++姜黄素组; 将NORAD siRNA转染至细胞后分别用40 μmol/L姜黄素和MPP+处理记为MPP++姜黄素+si-NORAD组; 将NORAD siRNA和miR-543-3p inhibitor共转染细胞后分别用40 μmol/L姜黄素和MPP+处理记为MPP++姜黄素+si-NORAD+anti-miR-543-3p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NORAD和miR-543-3p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lncRNA NORAD和miR-543-3p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PP+组MN9D细胞中lncRNA NORAD表达下调,miR-543-3p表达上调,细胞凋亡率升高, MDA水平明显升高,SOD水平明显降低; 与MPP+组比较,MPP++姜黄素组lncRNA NORAD表达上调,miR-543-3p表达下调,细胞凋亡率降低, 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升高; lncRNA NORAD靶向负调控miR-543-3p的表达; 抑制lncRNA NORAD逆转了姜黄素对MN9D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 抑制miR-543-3p逆转了lncRNA NORAD的作用。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MPP+诱导的MN9D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与调控lncRNA NORAD/miR-543-3p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时程的亚低温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的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的影响。方法 利用MCAO模型,缺血3小时后再灌注。缺血后即刻分别进行不同时程(0.5、1、3小时)的亚低温治疗,再灌注后24小时取脑切片作TUNEL染色及Bcl-2、Bax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亚低温1、3小时组的凋亡细胞、Bax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P<0.01)。(2)亚低温3小时组的Bcl-2细胞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3)凋亡细胞阳性率与Bcl-2/Bax比值呈负相关关系(r=-0.9759,P<0.01)。结论 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与细胞凋亡有关,Bcl-2/Bax比值能决定细胞凋亡的发生。亚低温能增强Bcl-2并降低Bax基因的表达,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是保护缺血神经元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突变型α-核突触蛋白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可能的降解途径,探讨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转染了α-核突触蛋白(A30P)的PC12细胞进行药物干预,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以及自噬的特征性改变,同时检测α-核突触蛋白的表达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 (1)Western Blot法检测α-核突触蛋白的表达:A30P+渥曼青霉素组(A30P+W组)、A30P+1-甲基4-苯基吡啶组(A30P+MPP+组)较A30P组明显增高,以A30P+W组最为明显;而A30P+雷帕霉素组(A30P+R组)条带较A30P组减低(P<0.01);(2)不同时间点细胞培养液中SOD水平(U/ml)的测定:用MPP+处理转染了突变型α-核突触蛋白的PC12细胞后,培养液中SOD水平(A30P+MPP+组:3 h:97.49±13.8;12 h:102.7±12.7:24 h:101.5±11.8;48 h:104.3±12.4)较A30P组在各时间点显著下调(t=3.7721,P=0.0017);A30P+R组在给药12 h以后,培养液中SOD水平逐渐升高,其中在24 h(121.2±13.0)、48 h(124.3±14.1)和72 h(127.7±13.7)时与A30P+W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46,P=0.0083);突变型α-核突触蛋白激活了自噬途径,并介导了MPP+的毒性作用,自噬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可通过抑制自噬而加剧α-核突触蛋白积聚,导致细胞死亡;而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则可以通过诱导自噬的发生而促进α-核突触蛋白的降解和细胞生长.结论 α-核突触蛋白的异常积聚导致PC12细胞的自噬性细胞死亡,促进自噬有助于突变型α-核突触蛋白降解,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ickkopf-1(DKK-1)在脑出血大鼠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成对照组(n=13)、假手术组(n=13)及脑出血组(n=14)。通过颅内注射自体外周血制作脑出血模型。采用平衡木行走实验和肌力测验进行脑出血模型评估,并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Akt、Akt及DKK-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分离培养原代大鼠皮质神经元,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DKK-1过表达组、BTBD10(Akt磷酸化激活剂)过表达组,检测细胞中DKK-1表达水平和Akt磷酸化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结果脑出血组大鼠平衡木行走得分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而肌力测验评分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脑出血部位脑组织Bcl-2表达降低(P0.05),而Bax表达则升高(P0.05),p-Akt表达水平下降(P0.05),DKK-1表达水平上升(P0.05)。DKK-1过表达组神经元凋亡率及p-Akt表达水平均高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均P0.05)。Akt磷酸化激活剂BTBD10过表达组p-Akt水平、Bcl-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而Bax蛋白表达则低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BTBD10过表达组神经元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均P0.05),且BTBD10和DKK-1共转染组大鼠神经元存活率高于DKK-1转染组(P0.05)。结论 DKK-1可能通过抑制Akt的磷酸化促进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