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大剂量化疗结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对于年轻患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提供了一个可能治愈的方法,非清髓性移植治疗因可能减少治疗相关死亡率、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目前正在研究中。移植后应用干扰素能明显改善部分缓解患者的生存期,对于移植后复发特别是伴有髓外复发者,反应停是很好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减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后复发的新方法。方法 报道1例auto-PBSCT联合抗CD33单抗(Mylotarg)治疗的AML患者,并通过长期随访了解治疗效果。结果 该患者无瘤生存3年。结论 auto-PBSCT联合Mylotarg可能为auto-PBSCT后减少白血病复发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同时为Mylotarg的临床应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后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 AHSCT治疗AML患者12例,除1例在移植后第20天复发、1例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外,余10例均在移植后接受标准方案化疗(M3用维甲酸)。结果 12例患者AHSCT后平均生存时间1933(25~4936)d;其中8例患者生存至今,已持续完全缓解91(18~162)个月;5年无病生存率为57.9 %。结论 应用AHSCT结合移植后维持化疗,可以减少AML复发,延长无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分析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及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行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并结合文献分析白血病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及临床转归。结果 白血病allo-HSCT后髓外复发部位不一,髓外复发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发生骨髓复发,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白血病/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程度、白血病分型、移植时疾病状态、移植前髓外浸润、细胞遗传学的改变、白血病细胞的抗原表达等因素与移植后髓外复发有一定关系。对于白血病移植后髓外复发的治疗目前主张联合治疗,但疗效欠佳。结论 急性白血病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发生率虽低,但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联合治疗有望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血缘HLA全相合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复发病例进行同一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二次移植(HSCT2)的可行性。方法 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M4)患者接受血缘HLA全相合供者骨髓移植后18个月复发,染色体检查提示为受者复发型。给予CY-TBI预处理后输注同一供者外周血HSCT2,同时降低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强度。结果 患者HSCT2后获得稳定植入,患者并发急性GVHD(肠道Ⅳ级,皮肤Ⅲ级),完全缓解至+8月。结论 对于血缘造血干细胞供者移植后复发的患者,HSCT2同一供者HSCT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孤立性胸壁粒细胞肉瘤(GS)复发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异基因HSCT(allo-HSCT)后3年并发孤立性胸壁GS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胸部CT发现心膈角处肿物,经手术发现肿物原发于胸壁,切除后病理诊断为GS,经化疗以及局部放疗后治愈,目前无复发迹象,仍在定期随访中。结论 化疗联合局部放疗是治疗髓外孤立性GS的较好的方法,对于AML-HSCT的患者,需要注意髓外复发病灶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免疫重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剂量放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及部分实体瘤的新疗法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万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用来治疗恶性肿瘤。近年来的各项随机实验证实,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输注可明显延长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包括复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犤1犦,急性髓性白血病犤2犦和多发性骨髓瘤犤3犦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在实体瘤的治疗上也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犤4犦。然而,移植后仍有部分病人出现复发和转移,移植后免疫功能的长期抑制是造成移植后恶性肿瘤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移植后免疫功能的状态及免疫治疗对清除体内残…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造血功能异常、高风险向髓系白血病转化为特征的异质性髓系肿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于MDS患者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 是唯一能治愈MDS的有效方法。疾病类型、疾病预后分层、不同治疗时机、预处理强度及移植后复发等因素均影响着患者移植后的生存。明确移植适应证, 灵活在不同时机纳入移植患者, 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案, 监测移植后复发情况对于改善MDS患者移植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将围绕这些方面对allo-HSCT在MDS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加用大剂量IL-2后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移植后进行大剂量IL-2治疗,对照组在移植后不进行任何免疫治疗,移植的预处理两组均采用标准的Bu/Cy方案,移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随访结束时复发率,治疗组14.3%(2/14),对照组35.7%(5/14),中位生存期,治疗组60(4-90^ )个月,对照组42.5(3-60^ )个月。结论:对于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患者在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给予大剂量IL-2治疗,可能减少患者移植后的复发率.并有望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供者细胞在受者体内的植入情况即嵌合状态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和恶性血液病的复发均密切相关。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早期检测供受者嵌合状态是一种简单、至关重要而有效的方法,能够实现早期判断allo-HSCT后疾病的转归,对于提高移植成功率、减少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倍体相合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术后1年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可能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对2004年2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36例进行单倍体相合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有6例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16.7 %,死亡4例,病死率66.7 %,其中脑梗死3例(8.3 %),脑软化2例(5.6 %),颅内出血1例(2.7 %),癫痫1例(2.7 %)。移植后发生最短时间12 d,最长时间286 d。患者年龄、疾病状态、病死率与未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移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倍体相合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疾病状态、年龄偏大可能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relapsed/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R/R AML)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是AML治疗的难点之一。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在2018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老年或不能耐受强化治疗的AML患者。近年来,含维奈克拉的方案用于治疗R/R AML展现出一定的疗效,包括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化疗药物、分子抑制剂和桥接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此外,allo-HSCT后衔接维奈克拉维持治疗可有效预防AML移植后复发,并能够延长复发患者的生存期。维奈克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对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本文主要围绕维奈克拉用于R/R AML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是惟一可能治愈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方法.较高的移植相关死亡率(TRM)限制了清髓性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非清髓性异基因干细胞移植降低了TRM,但疾病复发和进展的风险却增加;自体-非清髓性异基因干细胞串联移植,在降低TRM的同时,可有效减少疾病的复发和进展.目前临床上亦存在很多可能提高MM移植疗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和急性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ymphoma, T-LBL)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于航天中心医院接受allo-HSCT的50例T-ALL/LB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50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20.5岁(范围:9.0~63.0岁);单倍体移植44例,脐血移植 2例,同胞全合移植 4例;T-ALL 40例,T-LBL 10例;移植前处于完全缓解(CR)状态16例,处于未完全缓解(非CR)状态34例。移植后,中位随访20个月(范围:1~84个月),存活23例,死亡27例;移植后24个月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0.0%和44.0%,36个月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5.5%和40.0%。随访期间,共有2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0.0%(20/50)。移植前获CR、无髓外病变、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预后较好,而移植前有无基因突变、不同预处理方案、有无急性/慢性GVHD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复发生存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这项小样本、无对照的临床研究中,T-ALL/LBL患者在缓解期行allo-HSCT可能较挽救性移植的生存预后有所改善,其中复发为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SCT治疗16例D-S分期Ⅲ期MM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13例。2例原发耐药、2例ASCT后复发和1例高危患者接受HLA匹配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其中4例应用清髓性预处理。采用NCI/SWOG(2004年前)和EBMT标准分析治疗反应。结果:共完成ASCT20例次,无移植相关死亡(TRM)。ASCT后均有效,9例获得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0例移植前CR/PR者,中位随访35(6~126)个月,3例复发/进展,中位总生存(OS)尚未达到[已超过35(6~11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27(1~50)个月。3例ASCT前处于疾病稳定状态(SD)者分别于移植后11、7和5个月后复发/进展。Allo-SCT组1例预处理后早期TRM,余3例CR,1例PR。1例患者移植后4个月死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合并严重肺感染;余3例生存分别已达39、41和14个月,其中仅后者仍持续PFS。结论:ASCT治疗MM耐受性好,能明显延长PFS和OS;原发难治患者ASCT仍有效,但PFS持续时间短暂。沙利度胺联合治疗用于移植前/后可能提高疗效。allo-SCT有效提高高危及复发/难治患者的治疗反应率。  相似文献   

16.
同传统化疗相比,大剂量化疗后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能够使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完全缓解(CR)率明显增加,生存率提高,逐渐成为目前65岁以下初治MM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法,但存在高复发风险。异基因干细胞移植(allo-SCT)具有潜在治愈MM的可能,但移植相关死亡率高。尚不能作为MM患者常规治疗手段,对于年轻的高危M/V1患者可以考虑。非清髓性移植在减轻预处理强度的同时保留了GVM(graft-versus-myelolna)效应,与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有可能使MM患者预后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后复发的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auto-HSCT后复发的HL患者4例,采用FBC预处理方案,实施allo-HSCT.结果 4例患者全部获得造血重建,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2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11个月、19个月疾病复发,另外2例尚健康生存.结论allo-HSCT对于auto-HSCT后复发的HL患者仍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检测XAF1 mRNA的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RQ-PCR)的方法,并探讨XAF1表达水平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白血病复发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白血病患者,应用ABI7500RT-PCR仪动态监测患者移植前后不同时间段的36份骨髓单个核细胞中XAF1表达水平。结果移植前XAF1阴性CML患者乏力及盗汗症状明显、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均〉50×10^9/L;移植后XAF1阳性患者乏力及盗汗症状减轻、无发热,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均〈25×10^9/L;移植前、移植后1月组及移植后3月及以后组XAF1相对表达水平为0.01(0-0.03)、0.04(0.01-0.05)及0.11(0.05-0.16)。定期随访表明,6例XAF1阴性患者中,4例CML-AP或BP患者在移植3月后检测呈阳性,其中3例移植后获无瘤生存;另2例1年内出现复发,且其中1例死亡。结论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检测XAF1水平对预测白血病复发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讨论减低强度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RIC-HSCT)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时机和病例选择、预处理方案设计、移植后嵌合状态监测、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问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对于难治性白血病患者,不应以牺牲患者的整体状况为代价,强求在完全缓解状态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RIC-HSCT的本质属于一种过继性免疫治疗,所以必须考虑到免疫攻击的靶点和免疫反应的潜伏期。相对缺乏免疫攻击靶点和生长过快的肿瘤可能难以用RIC-HSCT控制。RIC-HSCT目前并无统一的预处理方案,但是对于难治复发白血病患者,预处理剂量的强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研究者采用了介于"非清髓"的剂量标准和传统清髓方案之间的剂量。RIC-HSCT早期往往难以达到完全供者嵌合。稳定的完全供者嵌合状态以发挥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清除微小残留病变,是确保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故建议对于采用RIC-HSCT的患者,应当采用敏感的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更频繁的(2~4周)监测移植后嵌合状态,并应当对特异的细胞系列进行检测(如T细胞)。同传统移植相比,RIC-HSCT时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是相似的。GVHD的发生同GVL效应有相关性,早期减、停免疫抑制剂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可以促进向完全供者嵌合状态的转化,可能对于预防未缓解期行RIC-HSCT的白血病患者复发有一定益处,但最大的并发症就是诱发GVHD。  相似文献   

20.
胡婉莉  宋佳殷  魏宇君 《肿瘤学杂志》2021,27(12):1028-1033
摘 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的恶性浆细胞肿瘤,新诊断MM或复发难治MM均可合并髓外病变。其中,MM合并中枢神经系统髓外病变的发病率约1%,患者通常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视力改变、神经根病、头痛、精神状态改变、认知障碍症状等。增强磁共振成像是标准放射学检查方法,同时脑组织或脑脊液检查中可见单克隆浆细胞有助于诊断。治疗上,目前以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新药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和放疗相结合的积极治疗策略,但MM合并髓外病变患者的预后仍较差,中位生存期仅6~10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