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山东省克山病病情,掌握克山病的发病情况,科学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方法 按照山东省克山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7个克山病县(市、区)进行了病例搜索,在其中有代表性的3个县(市)中选择6个自然村进行了病情重点监测,每个监测点对420名左右居民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可疑心脏异常者拍摄后前位X线胸片,同时采集部分居民头发和粮食检测内外环境硒水平,并收集居民经济收入及人均占有粮食等基本情况.结果 ①共搜索医疗单位259个,心肌疾病患者1132例,确定疑似克山病638例,诊断慢型克山病142例.②6个监测点调查居民2538人,检出克山病患者91例(其中潜在型77例,慢型14例),检出率为3.58%.描记心电图2127例,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24.5%(521/2127),以ST-T改变、T波改变、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等多见.拍摄X线胸片75例,39例增大(其中轻度增大21例,中度增大13例,重度增大5例).③采集头发、粮食等样品406份,病区居民发硒水平接近硒适宜地区的水平,粮食硒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各监测点人均年收入为3000~ 5900元;居民主食以面粉为主.结论 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处于稳定态势,但监测中仍有慢型、潜在型患者检出;内环境硒水平明显升高,与病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营养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宝鸡市克山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为防治科研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凤县、千阳县、麟游县、陇县4个克山病病区县开展病例搜索,从县级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近3年登记在册的全部心肌疾病病例中搜集克山病病例;选择千阳县、凤翔县、凤县、麟游县、陇县5个克山病病区县的13个克山病病村为监测点,进行克山病重点监测,对监测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全面临床体格检查和12导联心电图描记,依据《克山病诊断标准》判定.每个监测点(村)抽取10户居民家庭,采集1份主食小麦粮样和成人枕部发样进行硒水平测定.结果 共搜索医疗机构32个,心肌病例746例,确诊慢型克山病17例.13个监测点共监测5723人,检出克山病患者65例,其中慢型克山病17例,潜在型克山病48例,总检出率为1.14%.发硒均值为0.420 mg/kg;小麦硒均值为0.079 mg/kg.结论 宝鸡市克山病病情处于低发平稳态势,人群内环境硒水平已上升到非病区水平,但仍有克山病病例检出,应尽快建立病区人群内、外环境硒水平等克山病综合致病因素常态化监测机制.  相似文献   

3.
2004年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监测陕西省黄陵县2004年克山病发病情况。方法将监测点区全体居民作为监测对象进行全面检查,并对监测点区的粮硒及儿童发硒进行检测。结果(1)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潜、慢型克山病的检出率为11%;(2)新发潜在型克山病1例;(3)儿童发硒及大米含硒量病区明显低于非病区(P<0.05)。结论陕西省黄陵县监测点克山病的检出率呈缓慢上升态势,潜在型克山病仍有新发。  相似文献   

4.
2004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总被引:5,自引:13,他引:5  
目的掌握2004年全国克山病患病及发病趋势。方法根据《克山病监测》标准(WS/T78-1996)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对监测点区居民进行普查,随访2003年在册的克山病病例,对克山病发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18个监测点区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检出率分别为3.5%和0.7%,估计全国有491万 ̄600万克山病病例,其中慢型克山病患者65万 ̄117万。潜在型、慢型克山病发病率分别为1.8‰和0.1‰,估计新发潜在型13万~39万例,新检出慢型病例最高可达4.3万例。人均发硒0.365mg/kg。粮硒平均0.020mg/kg。结论克山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地方性公共卫生问题,工作重点应放在克山病监测、患者管理和硒预防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07年克山病监测点黑龙江省富裕县永进村人群患病、发病情况及内外环境的硒水平.方法 按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 17021-1997),对监测点区居民进行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可疑心脏异常者行X线胸部摄片;采集当地部分儿童头发和食用粮样(面粉),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含硒量.结果 2007年在永进村共检诊282人,检出克山病19例,总检出率6.7%.其中潜在型克山病8例(有5例为新检出),慢型克山病11例,检出率分别为2.8%、3.9%.另外,还检出可疑克山病5例,其中可疑慢型2例,未检出急型、亚急型克山病病例.儿童发硒为(0.3197±0.0586)mg/kg;粮食硒为(0.0210±0.0062)mg/kg.结论 永进村仍有新的克山病病例检出,说明病区仍有致病冈索存在,因此,在病区建立完善的克山病监测疫情报告系统,提高各级防治人员对克山病的认识,仍是今后克山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2005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掌握2005年全国克山病患病及发病情况。方法按统一监测方案并根据《克山病诊断标准》(GB 17021-1997)对22个克山病监测点区居民进行查体,描12导联心电图,疑似病人摄2 m后前位X线胸片及居民发硒、粮硒测定。结果22个监测点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检出率分别为3.5%和0.6%;新检出潜在型克山病7例,慢型克山病1例;人均发硒0.349 mg/kg,粮食硒0.025 mg/kg。结论监测点仍有潜在型和慢型克山病新发病例出现,说明克山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地方性公共卫生问题;工作重点应放在克山病监测、硒预防、患者管理、治疗以及加强防治队伍培训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山东省克山病病情,掌握克山病的发病情况,科学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方法按照山东省克山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7个克山病县(市、区)进行了病例搜索,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县(市)6个自然村进行了病情重点监测,每个监测点对420名居民详细询问病史、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可疑心脏异常者拍摄后前位X线胸片,同时采集部分居民头发和粮食检测内外环境硒含量,并收集居民经济收入及人均占有粮食等基本情况。结果共搜索医疗单位246个,心肌疾病病例831例,确定疑似克山病128例,诊断慢型克山病26例;6个监测点调查居民2 527人,检出克山病患者32例(其中潜在型21例,慢型11例),检出率为1.27%,描记心电图2 527例,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20.34%,以ST-T改变、T波改变、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等多见,拍摄X线胸片108张,16例心脏增大(其中轻度增大13例,中度增大3例),异常检出率为14.8%;采集头发、粮食等样品418份,病区居民发硒含量接近硒适宜地区的水平,粮食硒含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各监测点人均年收入2 400~7 200元,居民主食以面粉为主。结论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处于稳定态势,但监测中仍有慢型、潜在型患者检出;内环境硒含量明显升高,与病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营养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8.
2000-2004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5年汇总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2000—2004年克山病患病及发病趋势。方法根据卫生行业标准《克山病监测》(WS/T78—1996)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在12个省对监测点区居民进行普查和克山病发病相关因素调查。结果5年问潜在型、慢型克山病年均检出率分别为3.8%和0.8%。各监测点区共新发潜在型克山病113例.新发现慢型克山病29例。人均发硒0.305mg/kg,粮硒0.017mg/kg。结论部分克山病省区病情不清.病区粮硒仍属低硒水平,有新病例检出。克山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地方性公共卫生问题。克山病控制的重点应包括规范监测工作.慢型克山病现患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04-2009年河南省克山病病情及发病趋势.方法 2004-2007年选河南省洛宁县故县乡、上戈乡为监测点,2008、2009年分别选灵宝市朱阳镇、卢氏县沙河乡为监测点.对监测点居民进行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对可疑克山病患者、可疑心脏增大者和心电图异常者拍摄胸部正位X线片,测量心胸比.采集监测点居民发样及其家中粮食(面粉)样品,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含硒量检测.结果 2004-2009年河南省共检查4034人,检出慢型克山病21例、潜在型克山病病例75例,检出率分别为0.52%(21/4034)、1.86%(75/4034).共描记心电图4034份,心电图异常751例,异常率为18.62%;异常心电图以STT改变[占24.63%(185/751)]、左心室高电压[占18.11%(136/751)],左室肥厚[占13.85%(104/751)]为主.采集粮食样品61份,粮硒平均为0.034 mg/kg;采集发硒样品30份,发硒中位数为0.285 mg/kg.结论 河南省克山病病情呈平稳低发态势,但病区异常心电图比率较高,应积极开展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陕西省黄陵县1990-2004年克山病病情及相关因素的变化。方法对黄陵县的克山病重病村设立监测点,全体居民均为监测对象,对全县范围内的慢型克山病(慢克)进行监测,并对监测人群的发硒、粮硒水平进行监测。结果(1)监测点区15年共检出潜在型克山病(潜克)447例,检出率6.14%;新发潜克33例,年均新发生率34.34/万;(2)15年黄陵县慢克确诊72例,先后死亡31例,死亡率43.1%,其中20例死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1例死于猝死;(3)监测人群发硒与非病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粮硒仍低于非病区。结论陕西省黄陵县监测点区克山病的检出呈缓慢上升趋势,潜克仍有新发,慢克死亡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6,他引:3  
目的 掌握2006年全国克山病患病及发病情况.方法 根据2006年克山病监测方案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 17021-1997),对27个监测点居民进行查体、描记心电图、疑似病例摄X线胸片等临床检查,同时对克山病发病相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 27个监测点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检出率分别为2.25%(295/13 090)、0.60%(78/13 090).估计全国有3 370 000~4 110 000例克山病病人,其中慢型克山病患者600 000~940 000例.四川省报告发生6例亚急型克山病,另外新检出克山病潜在型5例,慢型1例.发硒平均水平为0.3282mg/kg,粮硒平均水平为0.0148 mg/kg.结论 历史重病区有新的亚急型克山病发生,克山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地方性公共卫生问题;在进行克山病监测的同时,建议加强患者管理、治疗和重病区克山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7年陕西省甘泉县克山病病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陕西省甘泉县克山病病情消长趋势和现状,为科学指导和评价防治工作,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要求,2007年对甘泉县劳山乡大劳山村和小劳山村居民进行填表登记,询问病史,测量血压,进行临床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描记;慢型克山病及疑似克山病病人拍摄2m后前位X线胸片.并采集发样、粮样,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进行含硒量测定.结果 临床检出潜在型克山病20例,检出率为2.67%(20/749);慢型克山病 1 例,检出率为0.13%(1/749).描记心电图749例.检出异常心电图82例,检出率为10.95%(82/749).16例慢型克山病及疑似克山病病人测定心胸比例,结果正常9例、轻度扩大3例、中度扩大2例、重度扩大2例.发硒均值为(0.335±0.102)mg/kg,小麦硒均值为(0.045±0.019)mg/kg,小米硒均值为(0.029±0.017)mg/kg.结论 甘泉县经过以补硒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后,全县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克山病病情呈稳定下降趋势,潜、慢型克山病是目前患病的主要形式和存在类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全面掌握云南省克山病病情态势,科学指导和评价云南省克山病防制工作。方法按照《克山病监测》标准(W S/T78-1996)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进行。监测内容包括临床检诊、心电图描记、可疑对象摄胸部后前位X线片。结果9个省级克山病监测点共检出克山病病例48例(1.03%),其中潜在型克山病(简称“潜克”)39例(0.84%),慢型克山病(简称“慢克”)9例(0.19%)。检出率与2004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χ2=1.362,P>0.05)。无急型克山病(简称“急克”)和亚急型克山病病例(简称“亚急克”)检出。全年累计新发慢克62例,发病率0.14/10万。结论目前云南省克山病病情处于平稳低发态势。克山病监测是了解克山病病情的一种科学手段,工作重点应放在病情监测、病情调查和对慢克病人的管理治疗,以及巩固和加强防治队伍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2000-2004年辽宁省清原县克山病病情消长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2000-2004年辽宁省清原县克山病(国家级监测点)病情及消长趋势,探索科学的病情监测方法。方法在清原县内按东、南、西、北、中自然方位共选择5个监测点,每年按《克山病监测标准》监测一个点,同时开展膳食营养状况等相关因素调查。最后一年再次对首年建立的监测点实施病情监测,并对前4年各点检出的克山病病人追踪访视。结果5年间,各监测点共检出潜在型和慢型克山病病人143例,新发潜在型克山病病人2例,平均年总检出率为5.1%。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新发病例。监测点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动物性食品和豆类食品蛋白质摄入量较少。结论以潜在型、慢型发病为主已成为辽宁省克山病流行的主要特征,且发病呈上升趋势。建议在病区县采取固定点与流动点相结合的监测方法,并进一步改善居民的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15.
2004年黑龙江省富裕县克山病病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克山病国家级监测点富裕县永进村2004年克山病患病和发病情况。方法对监测点区居民进行体检和心电图检查.对病人和可疑病人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永进村2004年无新发各型克山病病例。在检查的636人中,检出克山病现患病人16例,总检出率2.5%。其中潜在型10例,慢型6例,检出率分别为1.6%和0.9%。结论富裕县永进村克山病病情稳定,无新发病例,但继续进行病情监测、观察现患病人的病情变化.仍然是克山病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云南省克山病病情,为克山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按照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的要求,根据历史病情,在云南省选择11个县(市)中的16个病村作为监测点,对监测点居民进行普查.详细询问病史、临床体检、描记心电图;对克山病病人及可疑病例拍摄2 m后前位X线胸片,按<克山病诊断标准>(GB 17021-1997)进行诊断.全省的克山病病情资料,由2007年的克山病病情报告、线索调查结果等汇总而成.结果 16个监测点共检诊6877人,共检出克山病病人39例,总检出率为0.57%(39/6877).其中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为0.41%(28/6877);慢型克出病检出率为0.16%(11/6877);急型及亚急型克山病未检出.66.67%(26/39)克山病病人集中在5~14岁.16个监测点共描记心电图6877份,心电图异常率为5.25%(361/6877);共拍摄了55例X线胸片,心胸比例≤0.50的31例,0.51~0.55的16例,0.56~0.60的8例.云南省慢型克山病患病率为4.24/10万,发病率为0.50/10万,无急型及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潜在型克山病未列入克山病病情报告内容.16个监测点慢型克山病患病率为7.76/10万,发病率为1.18/10万.结论 云南省克山病处于平稳低发状态,但部分地区慢型克山病检出率较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