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透明角膜切口23G微创玻璃体手术在后发性白内障处理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黄河中心医院31例无法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的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23G玻璃体切割器进行晶状体后囊膜切开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31例患者中28眼(82.35%)视力明显提高,6眼(17.65%)视力保持不变。视力无变化者中2眼术后检查发现存在眼底病变,其余4眼属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儿已形成弱视,视力提高欠佳;所有患者中除1例因手术切口位置选择不当造成人工晶状体损伤外,其余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恢复较快较好,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对于无法行Nd:YAG激光的后发性白内障患者,透明角膜切口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收治的64例(78眼)采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对其进行系统的围术期护理,观察患者的术中超声乳化平均时间、术后视力、中央角膜厚度、角膜散光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4例患者术中超声乳化平均时间为(9.29±34) s;术后26眼(33.33%)视力≥1.0,39眼(50%)视力0.5~0.9,13眼(16.67%)视力≤0.5;术后7 d后眼球中央角膜厚度(551±49)μm,角膜的散光度为(0.78±0.35) D;术后患者均未出现眼部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能够提高白内障患者的视觉质量,系统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视网膜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裸眼视力<4.3的55例(62眼)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对62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早期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主要因素是角膜水肿前房渗出29眼(46.8%),中期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是角膜散光19眼(30.6%),晚期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是后囊膜混浊14眼(22.6%)。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条件一般的中小医院开展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应强调妥善处理术中的每个步骤,改进切口的位置及缩短切口的长度,尽最大可能清除后囊前皮质,控制炎症反应等才是保证术后视力得到良好恢复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桂珍 《临床医学》2013,33(10):98-100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至2012年于虞城县妇幼保健院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50例,对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术后1 d,裸眼视力〉0.7者3眼(4.2%);0.5-0.7者48眼(66.7%);0.3-0.5者14眼(19.4%);0.1-0.3者5眼(6.9%);〈0.1者2眼(2.8%).糖尿病病程越长,术后视力恢复越不理想;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虹膜炎,后囊浑浊,眼压升高.结论 在严格控制患者血糖的前提下,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原因分析及预防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春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10):132-132,134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好等优点,但术中、术后的一些并发症仍会对视力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角膜水肿就是其中之一,严重时可造成角膜失代偿,导致术后视力障碍。本科2007-2008年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252例260眼,现就术后角膜水肿原因及预防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原因分析及预防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好等优点,但术中、术后的一些并发症仍会对视力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角膜水肿就是其中之一,严重时可造成角膜失代偿,导致术后视力障碍.本科2007~2008年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252例260眼,现就术后角膜水肿原因及预防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硬核硬核白内障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白内障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试验组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角膜内皮细胞损失情况、角膜散光度、裸眼视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角膜内皮细胞损失情况、角膜散光度、裸眼视力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且角膜散光度及不良反应情况均更好(P<0.05)。结论 临床对硬核白内障患者应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有着极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了视力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邓莉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2):274-276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6例745眼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并对术后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同时期、同一手术医师施行的非糖尿病白内障手术患者做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术后1周矫正视力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0.5者301眼,均为黄斑囊样水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糖尿病患者术前瞳孔不能充分散大或术中瞳孔缩小、瞳孔缘损伤和术后角膜水肿、黄斑水肿的病例明显多于非糖尿病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视力,并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荧光血管造影和激光治疗提供了条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囊样水肿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治疗原则,观察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方法 观察组(A组)57例(59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对照组(B组)58例(59眼)血糖正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白内障患者中术中出现角膜上皮层水肿、角膜水肿程度A组明显高于B组,术后角膜水肿混浊程度、前房纤维渗出、前房出血、虹膜粘连、玻璃体混浊连后囊混浊等并发症A组高于B组,但经治疗后随访恢复后无明显差异,存在眼底增殖性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复明效果较差.结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适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手术复明效果受眼底病变程度的影响,围手术期应控制血糖在8 mmol/L以下,术后应用抗生素及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白内障的致病原因之一,大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摘除白内障置换人工晶体,恢复视力.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多为老年患者,长期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加之伴有糖尿病,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则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及预后.笔者在科威特眼科中心工作期间,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提高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青光眼术后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3年4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手术后硬核白内障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4例(75眼),对照组46例(61眼)。观察组患者应用巩膜隧道小切口超声劈核后手法娩出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碎核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观察和记录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前房深度,眼压和角膜内皮细胞平均计数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视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前房深度分级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前房深度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则下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33%(16/75)和21.31%(13/61),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控制和恢复,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巩膜隧道小切口超声劈核后手法娩出核治疗青光眼术后硬核白内障,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和前房深度,安全性较高,且在改善前房深度和减少角膜细胞损伤方面优于超声乳化碎核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眼内炎的情况,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9660例(10898眼)术后并发跟内炎的发生率,筛查分析其发生眼内炎的危险因素。结果:10898眼中共有27眼术后发生眼内炎(0.25%),危险因素主要有术中玻璃体溢出、并发糖尿病、年龄较大(≥70岁)、大手术切口和手术历时较久(≥1h)等;发现眼内炎后立即行玻璃体注药联合全身给药或玻璃体手术,并行细菌学检查,27例中,16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7例,粪肠球菌(D群)4例,肺炎链球菌3例.真菌感染2例,其余11例标本培养3次均无细菌生长。治疗后7眼无光感,3眼行眼球摘除。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并发眼内炎有诸多危险因素,采取规范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旌、推广小切口巩膜隧道式手术、提高基层医生的手术技能、减少玻璃体溢出等有望降低眼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诊疗进行总结归纳并分析探讨。方法 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眼科门诊随访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后发生HSK 4眼。诊断明确给予抗病毒药物及角膜修复药物治疗。结果 4只眼均为单眼发病,其中2眼合并2型糖尿病。1眼表现为角膜上皮点状缺损,3眼表现为树枝状角膜浸润,荧光素染色均为(+)。经抗病毒治疗7~21 d角膜修复,荧光染色(-)。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尽管白内障术后HSK发生少见,但对合并糖尿病等全身抵抗力下降的患者,医师仍须警惕术后诱发HSK的可能。发现病毒感染后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总结了近5年来本院收治的47例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患者,并对手术时机和术式的选择进行了总结和探讨。结果15例行角膜清创缝合术的同时行外伤性白内障吸除术,12例1期植人工晶体,15例清创缝合后3~6d行皮质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11例清创缝合2周后吸除残余皮质同时植入人工晶体。其中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38例,9例未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月复查,植入人工晶体的27眼裸眼视力0.2~0.6,47眼矫正视力在0.06~0.8。结论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1期行清创缝合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或2期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预后能获得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单切口和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6例(138眼),其中行单切口术式组44例(72眼),双切口术式组42例(66眼)。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以及术后滤过泡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双切口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单切口组(P<0.05),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均相应增大,但单切口组增大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切口和双切口两种术式的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发症少;但双切口三联手术在角膜内皮细胞损失方面较单切口组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药物与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治疗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疗效。方法回顾1988~2005年收治双眼急性球后视神经炎54例108眼,经药物治疗与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治疗(以下简称减压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54例108眼经药物治疗16~20d有46例(85.19%)95眼(87.96%)视力恢复到0.5—1.2,但仍有8例(14.81%)13眼(12.04%)视力无光感~2m数指。选择视力最差的无光感~30cm数指的8例8眼施行减压治疗,术后药物继续治疗16~20d,术后8眼视力恢复到0.3~0.7。经3年观察,术侧眼视力0.5~1.0,眼底视乳头色正常;而未手术侧的5眼视力光感-20cm数指,眼底视乳头苍白,血管细小,呈鲜明对比,疗效迥然不同。结论①球后视神经炎经药物治疗,大多数病例视力恢复较好。②经药物治疗2—3周少数病例视力仍无光感一眼前指数,视乳头淡白,经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病变,而球后视神经明显增粗的重症病例,应行减压治疗,可恢复较好视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情况及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出现角膜水肿患者87例(101眼),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55眼)和对照组42例(46眼),比较两组的水肿情况,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视力改善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水肿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水肿消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力治疗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系统的干预护理,可以促进水肿的吸收及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前房内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白内障病人190例203眼,120眼采用小切口前房内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简称小切口组);同期83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简称phaco组)。结果小切口组术后3 d视力≥0.5者74眼(61.7%),phaco组54眼(65.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4,P〉0.05);小切口组术后1月视力≥0.5者98眼(81.7%),phaco组72眼(8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48,P〉0.05)。两组术后散光均较小,小切口组主要并发症为可逆性角膜混浊、术中虹膜脱出、前房出血、前房炎症反应。结论小切口前房内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创伤小、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效果好、技术难度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黄永志  邓杰  任菊琴 《华西医学》2009,(5):1209-1210
目的: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内皮功能状态。方法:对从2007年11月到2008年10月的66例年龄在80岁或以上的左眼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及中央角膜厚度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参数包括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平均面积,最大细胞面积和最小细胞面积,内皮细胞变异系数,面积标准差,六角形细胞比例及角膜中央厚度。结果: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为(2720.3±324.6)个/mm2,平均细胞面积为(375.4±70.3)μm2,最大细胞面积(922.1±243.5)μm2,最小细胞面积(131.2±40.2)μm2,面积标准差(143.5±34.8)μm2,细胞变异系数(38.0±7.3)%,六角形细胞比例(52.8±10.1)%。中央角膜厚度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之间无相关性。结论:高龄人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角膜功能基本正常,是保持角膜透明的基础,为眼内手术或治疗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穿通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36例白内障合并角膜穿通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I期18例纳入A组,Ⅱ期18例纳入B组。A组采用工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采用Ⅱ期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比较治疗后两组视力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患眼的矫正视力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后后囊膜混浊,角膜及虹膜炎症反应的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穿通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