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编制适合小学生使用的气质问卷。方法根据巴甫洛夫气质问卷使用的通用条目库结构,分3个维度:兴奋强度、抑制强度和灵活性,在访谈的基础上,根据维度的操作性定义编写问卷条目。随机抽取北京市小学生作为被试.进行两次测试,形成最终问卷。结果该问卷各项测量指标良好。进一步分析发现,灵活性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分数显著高于男生;灵活性和总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六年级学生的灵活性得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年级。结论该研究为我国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及气质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修订学生生涯建构问卷(Student Career Construction Inventory,SCCI),考察其在中国高中生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在北京四所中学收集有效数据1466份,并在两周后对其中的76人进行重测。结果:SCCI经过修订后包含22个条目4个维度,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1到0.72之间,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支持4维度的理论模型。四维度得分及总分与效标之间的相关均显著。总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92和0.90,四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6到0.82之间,重测信度在0.64到0.76之间。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显示女生在职业探索和生涯决策两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高二年级的学生在职业探索维度上得分高于高一年级。结论:修订后的学生生涯建构问卷在中国高中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中国高中学生群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方法:选取705名高一至大四年级年龄在14-25岁之间的学生为被试,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结合访谈法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特点进行考察。结果:①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年级差异显著,同一性获得表现出随年级而递增的趋势;同一性延缓得分在各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大二、大三年级的同一性早闭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级,高三的同一性早闭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在同一性扩散上表现为高一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②同一性获得、同一性早闭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③同一性获得、同一性早闭得分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市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④同一性发展的各个状态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随年龄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个维度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和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3所高等院校400名大学生,对其施测专业心理求助自我污名量表和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问卷。结果: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在性别、年级和心理求助史等变量存在显著差异。在心理疾病污名得分上男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t=2.546,P0.05),在心理求助态度总分、耻辱忍受性和人际开放性上女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t=-2.216,-2.740,-2.853;P0.05);大一学生的心理疾病污名化程度显著高于大四学生(F=3.627,P0.05),大四学生在求助态度总分上及其各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学生(F=12.313,P0.001);有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大学生在求助态度总分和自我认知维度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无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大学生(t=2.335,2.703;P0.05);求助态度总分及其各个维度与心理疾病污名存在显著负相关(r=-0.295,P0.05)。结论:消除心理疾病污名,提升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积极性,才能帮助大学生度过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5.
小学儿童孤独感与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小学儿童孤独感与其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关系。方法以修订的《儿童孤独问卷》与自编的《小学生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为工具,对以整群取样法随机选取的3至6年级小学儿童共411人进行测查。结果1除了3年级的自我孤立感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之外,孤独感总分、社会适应感、对同伴地位的自我评价得分均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4年级女生的孤独感总分与社会适应感得分以及6年级女生的社会适应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除问题解决特质与自我孤立感相关不显著之外,小学儿童孤独感总体及各个维度与社会创造性倾向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威信、交往能力、冲突解决特质分别可以解释孤独感变异的4.0%,3.7%,7.0%,而小学儿童交往能力、威信均可以显著地预测孤独感及其各个维度。结论可通过提高小学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倾向,降低或消除其孤独感。  相似文献   

6.
采用访谈法、问卷法等对山西某高职院校12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主要源于信息支持,其后是情感支持、友伴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男生在信息支持、友伴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总分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大一学生得分低于大二学生;在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总分维度,城市学生、乡镇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在信息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维度,网络使用时间各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络社会支持总分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呈负相关,情感支持与抑郁呈负相关,工具性支持与SCL-90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均呈显著负相关;年级、性别、生源地和工具性支持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龚芸  肖希蓉 《校园心理》2017,(5):350-352
了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现状,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湖南三所高职院校508名学生通过网络发布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各因子得分均处于中等稍偏高水平;男生的自我效能因子高于女生;自我效能和心理资本总分上独生学生高于非独生学生;单双亲家庭学生在乐观维度存在差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希望、乐观和心理资本总分得分存在年级差异。可构建学校、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来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8.
巴甫洛夫气质问卷中文版(PTS-C)的编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编制适合我国成人使用的巴甫洛夫气质问卷中文版(PTS-C).方法:对我国14岁以上不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363名被试施测巴甫洛夫气质问卷通用条目,依据标准的条目筛选程序对条目进行筛选,得到PTS-C.然后对初三、高三和大三年级学生280名施测PTS-C和EPQ,对成人组被试64名两次施测PTS-C,间隔时间两周.结果:PTS-C问卷包括兴奋强度、抑制强度和灵活性三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各24题,共72题.PTS-C问卷的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0.74~0.85)和再测信度(r:0.84~0.88)较高,PTS-C与EPQ分量表的相关水平符合理论预期,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结论:PTS-C可以用于我国成人气质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韧性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10名高中生施测。结果高中生的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程度以上,3个年级在心理韧性5个维度及其总分和主观幸福感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F=3.22,P<0.01),表现为高三年级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及其总分和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一年级次之,二年级最低。在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总分上,男生与女生并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F=7.53,P<0.01);人际协助维度,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F=6.90,P<0.01)。结论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呈非常显著正相关,表明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441,P<0.05)。  相似文献   

10.
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运用儿童孤独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随机抽取潮州、汕头、揭阳3市农村地区的五年级和初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在社会支持总分方面,父母均在外打工组儿童得分显著低于父亲在外打工组和对照组儿童;在客观支持维度上,父母均在外打工组和对照组儿童得分均低于父亲在外打工组儿童;23组留守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的孤独感存在显著差异;3初一年级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留守儿童;4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编制适合中学生使用的意志力问卷。方法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经过访谈,分析中学生的意志力因素,构建出中学生意志力问卷的理论结构,并自编初测问卷。随机抽取北京市中学生作为研究被试,共进行两次测试,形成了单维一度的中学生自陈式意志力问卷。结果该问卷各项指标良好。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学生的意志力总分不存在性别差异,却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下降的趋势,而且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十分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我国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及意志力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牛津幸福感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验中学生牛津幸福感问卷在修改后的信度、效度。方法:对深圳11所中学的1404名中学生进行该幸福感问卷测查。结果:项目分析显示,量表中的20个项目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高、低分组被试在所有题目上的得分差异都达到显著性水平(t=14.96-30.94,均P〈0.01);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897,分半信度系数为0.827;量表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幸福感。探索性因素分析揭示了单维的量表结构。结论:中学生牛津幸福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中学生幸福感研究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初中生考前焦虑抑郁情况.方法 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上海市某中学在校初一、初三学生在考前1周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初一和初三学生SAS、SDS之间项目得分呈明显的相关性异常得分比较无差异(t=1.014,P<0.05).得分异常男、女生SDS总分有显著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唐山市区重点高中生焦虑症发生现况,分析相关因素,为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唐山市区4所重点高中的1338名高中生,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试,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338名高中生焦虑检出率为17.9%,其中处于经常口角争执的家庭、家长粗暴的教育,女生及高三年级学生的焦虑检出率偏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3.17,25.31,9.50,12.46;P0.001);②SAS测评得分以处于经常口角争执的家庭、家长粗暴的教育及高三年级学生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8,18.97,7.49;P=0.001);③性别、家庭氛围和受教育方式是重点高中学生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OR=0.62,0.60,0.68;P0.05)。结论高中生是焦虑症的高危人群,高中女生较男生更易出现焦虑症状,高年级焦虑症检出率高于低年级,家庭成员间关系冷漠,教育方式粗暴会明显导致焦虑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广州市中学生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对广州市的55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与年级的中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一学生的客观支持得分显著低于其他3个年级(F=7.607,P<0.01);②男生学校归属感总分显著低于女生(t=-3.270,P<0.01),初一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得分明显高于其他3个年级(F=29.746,P<0.01);③学校归属感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358,0.184,0.304,0.293;P<0.01);回归分析显示,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客观支持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t=7.484,4.872;P<0.01,t=2.042,P<0.05)。结论应通过完善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学校归属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中学骨干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中学骨干教师的心理素质与人格特征 ,为进一步选拔和优化师资队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16PF分别对来自全省各地参加省级培训的中学骨干教师进行集体问卷调查。结果 :①中学骨干教师人格品质较优 ,尤其表现在乐群性、兴奋性、世故性等方面 ,但在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和忧虑性方面表现欠佳。②中学骨干教师在人格因素上存在男女性别差异。女教师比男教师更为乐群、敏感、幻想 ,而男教师比女教师更为独立。结论 :充分利用和发扬中学骨干教师优秀的人格品质 ,克服他们消极的人格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水平和发展特点。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774名河南省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初中生进行测验。结果:1农村留守初中生和非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总分存在显著差异,非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弹性得分显著高于留守初中生(t=2.37,P0.05);2农村留守初中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弹性总分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心理弹性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1.99,P0.05);3农村留守初中生3个年级之间的心理弹性总分之间差异不显著;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总分在父母单亲监护和非父母监护两种类型上差异不显著。结论: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初中生,农村留守初中女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在年级和监护类型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与家庭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情况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不同的家庭功能对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对上海10所中学内初一,高一年级和职校一年级下半学期学生进行间卷调查,共调查3068名学生。回收学生问卷2911份.其中完整有效问卷2276份。学生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自制中学生网络使用一般情况问卷.网络成瘾诊断自评问卷(YDQ),家庭功能量表(FAD)。结果:互联网过度使用组在家庭功能的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分量表和总的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互联网过度使用组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家庭功能的各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级之间比较家庭沟通能力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六个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互联网过度使用中学生存在家庭功能减弱,不同于互联网正常使用的中学生,不同性别年级互联网过度使用中学生有相似的家庭功能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厦门市农村3所初中,每所学校每个年段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824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儿童归因风格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初一学生PmG、P sB、TG与初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F=7.38,5.53,7.76;P<0.01),PvG、Hope Score存在差异(F=3.43,2.51;P<0.05);初一学生P sB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F=5.53,P<0.01),P sG存在差异(F=2.95,P<0.05);初二学生PmG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F=7.38,P<0.01),农村初一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及敌对上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F=6.58,5.95,6.31,8.43;P<0.01),在焦虑和恐怖上存在差异(F=3.41,3.18;P<0.05);农村初二学生在强迫、抑郁及敌对上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F=6.58,6.31,8.43;P<0.01),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及恐怖上存在差异(F=5.95,3.41,3.18;P<0.05),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及敌对主要受PmG的影响,恐怖主要受TOTALB的影响;结论农村初二学生的积极归因方式最差,农村初三学生的次之,农村初一学生的较好;农村初三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受积极归因方式中永久性的归因模式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