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李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2):5470-547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摘除上颌窦囊肿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38例(41侧)上颌窦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经下鼻道开窗27例,经上颌窦自然口10例,中、下鼻道同时开窗4例。结果所有囊肿均在鼻内窥镜下摘除。平均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上颌窦囊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摘除上颌窦囊肿不同径路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04-2009-05收治的40例上颌窦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上颌窦囊肿均成功摘除,无严重并发症。随诊6个月~1 a,无复发。结论应用鼻内镜手术摘除上颌窦囊肿创伤小,操作简便,效果良好,是治疗上颌窦囊肿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与单纯鼻内镜手术行上颌窦囊肿摘除的手术效果。方法对58例确诊为上颌窦囊肿的患者分别行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上颌窦自然口径路与单纯鼻内镜手术(上颌窦自然口径路、中下鼻道联合径路),随访3个月至3年,观察症状改善及复发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效果的原因。结果21例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治疗患者症状完全改善,仅4例(19.05%)出现并发症,1例复发;单纯鼻内镜手术组2例症状无改善,29例(78.38%)出现并发症,6例复发;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9.20,P〈0.01)。结论鼻内镜联合鼻咽纤维喉镜治疗上颌窦囊肿手术效果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彻底清除上颌窦黏膜下囊肿并防止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上颌窦黏膜下囊肿行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术中彻底清除病变。结果随访1年,无并发症,治愈率达100%,无复发。结论该方法对清除上颌窦黏膜下囊肿,避免复发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行上颌窦囊肿摘除与单纯鼻内镜手术方法的优劣.方法 将100例上颌窦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摘除组(Ⅰ组,n=50)与单纯鼻内镜手术组(Ⅱ组,n=50),比较两组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Ⅰ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Ⅱ组(P<0.01).结论 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是一种理想术式,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囊肿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鼻腔内并无出血、黏连、感染等症状。经术后l周的检查,发现开窗处也较为宽畅,无明显分泌物及结痂。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无囊肿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彻底清除上颌窦黏膜下囊肿并防止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56例上颌窦黏膜下囊肿行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术中彻底清除病变.结果 随访1a,无并发症,治愈率达100%,无复发.结论 该方法对彻底清除上颌窦黏膜下囊肿、避免复发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内开窗术治疗上颌骨囊肿手术径路及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上颌骨囊肿患者行鼻内镜下鼻内开窗术。根据囊肿与上颌窦及鼻腔的位置关系,选择在鼻底、下鼻道或泪前隐窝等处开窗,手术切除开窗处囊肿壁,必要时使囊肿与上颌窦融合为一个腔,保证囊肿腔与上颌窦、鼻腔引流通畅。结果 1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囊肿术腔均于术后2或3个月上皮化,囊肿腔引流通畅,囊肿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鼻内开窗术治疗上颌骨囊肿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置管治疗额筛窦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20例额筛窦囊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内镜下手术置管治疗。结果20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囊肿无复发。结论应用鼻内镜施行额筛窦囊肿手术并置管,具有损伤小、效果好、面部无疤痕的优点,为治疗额筛窦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3种路径。方法:3种路径分别是:上颌窦自然口开窗路径;下鼻道开窗路径;中下鼻道联合进路路径,分别为5例、6例、25例。结果:所有囊肿均成功摘除。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且效果良好,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下经上颌窦前壁上颌窦囊肿摘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镜治疗上颌寞囊肿的手术方法。方法 30例单纯性上颌窭囊肿病人,20例行上颌寞前壁进路鼻内镜手术,观察上颌寞各壁,摘除囊肿。5例患者行经上颌窭口鼻内镜下囊肿摘除术,5例患者行下鼻道开窗鼻内镜下囊肿摘除术。结果 行上颌窦前壁进路鼻内镜手术的20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无面部不适。结论 该术式操作方便,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allergicrhinitis,PAR)的新方法。方法将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接受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对照组40例,接受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蝶腭神经治疗。将两组中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随访半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显效36例),对照组为67.5%(其中显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术中出血3例。结论经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PAR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等优点,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改良黏骨膜翻瓣精准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上颌窦囊肿患者57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26)和研究组(n=31).两组患者均行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开口入路手术,对照组同时予常规下鼻道开窗术,研究组同时予改良黏骨膜翻瓣精准...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下治疗蝶窦囊肿12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蝶窦囊肿的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蝶窦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3~48个月,11例痊愈,1例出现窦口闭锁,行再次手术开放,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蝶窦囊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鼻内镜和CT检查有助于诊断。局麻下鼻内镜手术治疗蝶窦囊肿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鼻内镜下采用3种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为临床个体化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提供参考。方法以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根据病变的部位范围选择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A组30例,行鼻腔外侧壁保留黏膜瓣的下鼻道入路;B组20例,行上颌窦自然口入路手术;C组34例,行联合入路手术。结果 84例患者均治愈,血涕、面部胀痛、头痛或鼻腔异味症状逐步消失,鼻内镜复查见术腔愈合好,上皮化良好,各鼻道无异常分泌物,术腔病变无残留,无鼻腔粘连、前鼻孔狭窄、鼻泪管损伤或其他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查鼻窦CT无病变残留,下鼻道黏膜瓣愈合良好。结论术前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选择手术方式个体化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能充分暴露上颌窦窦腔,有效清除病变,避免损伤鼻腔鼻窦的正常结构,达到既微创又能彻底清除病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侧鼻窦发病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8年1月至2004年10月间收治的6266例鼻窦疾病患者中793例单侧鼻窦疾病患者的诊断资料。【结果】793例患者中慢性鼻窦炎者425例,占53.6%;鼻窦真菌病102例,占12.9%;鼻窦乳头状瘤51例,占6.4%;鼻窦囊肿117例,占14.8%;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23例,占42、9%;上颌骨骨纤维组织异常增殖症2例.占0.25%;骨瘤11例,占1.4%;上颌窦血管瘤2例,占0.25%;脑膜或脑膜-脑膨出5例,占0.6%;恶性肉芽肿19例,占2.4%;恶性肿瘤36例,占4.6%。【结论】有近半数(46.4%)的单侧鼻窦疾病患者所患的疾病为非普通的性性炎症性疾病,这对于指导临床诊断思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前内侧病变的效果.方法 对上颌窦前内侧壁内病变患者50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全部治愈,术中、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经半年以上随访.结论 该术式视野清晰,上颌窦黏膜损伤小,且简单易行,创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揭盖法治疗鼻窦囊肿(附6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下“揭盖法”手术治疗鼻窦囊肿的方式和优点。方法:分析61例鼻窦囊肿患者的发病部位,囊肿性状,并对本组所有病倒采用了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其方法为“揭盖法”,即手术打开与鼻腔相接的囊壁,而不去掉与周围结构相邻的囊壁,是为囊肿“揭盖”或“开窗”。结果:所有病例在局麻或全麻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3--6月,未发现引流口封闭。结论:鼻窦囊肿行鼻窦内窥镜手术,只要去除与鼻腔相接的囊壁(揭盖法),而无需去掉与周围结构相邻的囊壁。这种手术方式,既保证了囊腔的引流,也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囊肿开口再封闭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该院诊治的80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A组(n=40)和B组(n=40)。A组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上颌窦根治术,B组采用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后,再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和Lund-Kennedy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且B组明显低于A组,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总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后,再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