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肠癌侵袭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患者无法根治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上有一半以上的大肠癌患者在行根治性手术前已有了无法检测出的微小转移,它是大肠癌术后转移和复发的直接原因。因此了解大肠癌侵  相似文献   

2.
结肠癌是许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 ,我国结肠癌患者的病死率有上升趋势[1 ]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但Ⅱ~Ⅲ期患者手术仍有较多复发或远处转移。故晚期及术后复发患者化疗仍是治疗大肠癌的手段之一。我院 2 0 0 0年始应用澳沙利铂与氟尿嘧啶(5 FU) 亚叶酸钙治疗晚期、复发性大肠癌 3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材料和方法一 研究对象 本组 32例均经直肠镜、纤维结肠镜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 ,32例中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在 2 8~ 68岁之间 ,平均年龄 50岁。结肠癌 2 6例 ,直肠癌 6例 ,术后复发 7例 ,远处转…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肿瘤,其发病率呈升高趋势.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辅助性化疗的应用,提高了治愈率,但大约30%~40%的患者死于术后局部复发或肝脏转移.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直肠癌的手术治疗(附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肠癌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其它消化道恶性肿瘤为优,但术后转移、复发的时有发生,特别以直肠癌的复发多见。再次手术是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主要方法。对于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局部复发而无远处转移的患者(伴有孤立性盱转移者除外),均有再次手术指征。本文分析了1980~1989年在浙医二院肿瘤科再次手术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23病例,以讨论复发性直肠癌的手术治疗及其意义。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23例,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20~60岁,中位年龄44岁。首次手术方  相似文献   

5.
腹腔内微量脱落癌细胞或微小癌灶(腹腔微转移)是导致大肠癌术后腹膜播散、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大肠癌患者的预后[1].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临床中多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等.大肠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复发转移.术后放化疗在预防大肠癌复发转移中具有一定效果,但患者耐受性较低.中医学具有多种医疗方法,其与大肠癌根治术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基于中医学对大肠癌的认识,积...  相似文献   

7.
进展期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灌洗化疗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Sun N  Cai Z  Zhang C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3):222-224
目的了解进展期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灌洗化疗对防治腹腔内复发和肝脏转移的价值。方法选择1990年~1997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2例侵及浆膜或腹腔癌胚抗原增高的大肠癌,随机分成腹腔灌洗化疗组54例,静脉化疗组48例。腹腔灌洗化疗组于手术当日开始用43~45℃的双蒸馏水1500~2000ml加5Fu1g、MMC10mg行腹腔灌洗,连续应用6次;静脉化疗组用5Fu1g、MMC8mg每日静滴1次,连续6次;两组各用6次后改为口服呋喃氟脲嘧啶,总量为40g。结果静脉化疗组腹腔内复发12例,肝脏转移6例;腹腔灌洗化疗组腹腔内复发2例,肝脏转移2例。两组未见并发症。结论术后早期腹腔灌洗化疗对防治进展期大肠癌腹腔内复发和肝脏转移有明显疗效,而且方法简单,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8.
草酸铂联合5—Fu双途径对大鼠癌术后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肿瘤 ,其发病率呈升高趋势。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根治性手术切除 ,术后辅助性化疗的应用 ,提高了治愈率 ,但大约 30 %~ 40 %的患者死于术后局部复发或肝脏转移。我们对81例行根治性手术的大肠癌患者 ,术后按随机分组进行研究 ,实验组采用草酸铂 (Oxaliplatin) +5 - Fu/CF配合腹腔内灌注化疗 ,对照组单纯腹腔内化疗 ,结果显示实验组早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3年生存期延长。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所有患者行根治性手术 ,术后病理诊断。2术后未接受过化疗。3 KPS评分≥ 70分。4治疗前血象、肝、肾功…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肝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大肠癌肝转移概况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列癌症死亡谱第三位。尽管治疗措施不断改进 ,其整体治疗水平却仍然徘徊在 2 0世纪 70年代水平 ,术后 5年生存率仍在 5 0 %~ 5 5 %之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术后的局部复发和转移。肝脏是大肠癌最常见、最易发生的转移器官。1 990年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 ,当年患大肠癌死亡的人数为 6.1万 ,其中近 4万人死于肝转移。大约60 %的病人在第一次确诊大肠癌时就存在有转移灶。而在原发病灶手术切除后 5年内 ,还可以有5 0 %病人发生肝转移。大肠癌病例死亡后尸检时 ,肝转移可达 36%~ 81 %。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组织和外周血中Anchor Attachment蛋白(anchor attachment protein,AAP)的表达对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武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大肠癌患者107例,均行手术治疗,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判定AAP阳性表达;ELISA法检测静脉血AAP水平;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复发转移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AAP在大肠癌原发灶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此外,AAP阳性表达及其血清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和肿瘤最大直径均无关(P>0.05),与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Dukes分期、浸润深度和TNM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AAP表达及其血清水平与大肠癌患者术后3年发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复发转移有关(P<0.05),AAP表达为阳性的大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中位时间明显短于AAP表达阴性的大肠癌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肠癌的组织分化和Dukes分期是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AP的表达与大肠癌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对预测和判断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丽萍  鲍云华  吴进冬 《癌症》2000,19(5):481-489
目的:Dukes‘B期大肠癌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53.9%~84.9%。有部分患者5年内出现局部复发或/和远处转移。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结微小转移灶(lymph nodes micromdtastasis,LMM)的表达对评估经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及肠周淋巴结的Dukes’B期大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性和指导术后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52例Kudes‘B期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淋巴结石蜡标本,同时获得这些病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内科治疗现状的认识和评价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Xu JM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12):705-707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据文献报道,25%的大肠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另外有超过25%的患者在第一次手术后仍将复发或转移。因此,手术与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生化调节等非手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是提高大肠癌治疗水平所推崇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微转移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尽管外科技术和辅助治疗手段不断改进,但是患者总体预后仍较差,微转移是导致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原因,及时发现微转移对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期具有特殊的意义。随着医学检测手段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大肠癌微转移的检测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现主要对大肠癌微转移的检测方法、检测途径和标志物选择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鸟苷酸环化酶C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外周血中检测鸟苷酸环化酶C mRNA(GCC mRNA)的表达对大肠癌微转移的诊断意义,研究鸟苷酸环化酶C与大肠癌复发或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腹外科2003年8月~2003年11月收住大肠癌患者83例,于手术前采集患者外周血5ml,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GCC mRNA,以良性疾病患者及正常人共计47例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在83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57例GCC mRNA表达阳性,比例为68.7%,26例阴性(31.3%);对照组47例中GCC mRNA检测阳性10例(21.3%),阴性37例(78.7%),GCC mRNA在大肠癌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表达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83例大肠癌患者中原发者69例,占83.1%,就诊时为大肠癌术后复发或者已伴有远处转移者14例(16.9%),其中原发大肠癌组外周血GCC mRNA检测阳性率63.8%(44/69),复发转移组外周血GCC mRNA检测阳性率92.9%(13/14),原发组与复发转移组之间的GCC mRNA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苷酸环化酶C 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尤其在大肠癌复发或转移病例,可作为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程剑华 《癌症》1993,12(3):255-256
我科自1988年至1990年共治疗复发和/或转移的晚期大肠癌47例,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晚期大肠癌患者。所有病例的复发或转移病灶均有可测量的客观依据。凡是行大肠癌根治术或姑息根治术后无明显肿瘤病灶可测量的病例均不在此文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治疗手段首选手术切除。但20%大肠癌根治性手术切除后可出现复发或转移,因此化疗成为其重要治疗手段之一。2005年8月至2010年10月我科收治晚期大肠癌或术后复发大肠癌共51例,分别进行FOLFOX﹑替吉奥(S-1)联合奥沙利铂(L-OHP)化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大肠癌行各类型手术后复发的原因。作者通过584例大肠癌手术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水后复发118例,占20%。早期病例行根治术后无复发。B期病例术后复发20例,C期病例术后复发74例,D期病例24例1年内全部复发。由此资料可以看出大肠癌早期行根治手术的重要性。文中重点讨论了肿瘤术后复发与淋巴结清扫不彻底有关。提出首次手术合理的手术方式尤为重要。作者认为:切缘离肿瘤需在5cm以上,并注意清扫相关范围的淋巴结。同时,不能为强调排便的功能和生活质量,忽视了肿瘤切除的根治性。应该镇用Dixon手术。在21例Dixon手术中,1年内复发14例,占66%。作者认为,选择不合理水式,创面残留亚临床病灶,肠外软组织侵润切除不够,淋巴结清扫不彻底等。以上这些因土是大肠癌复发的主要原因。文中提出大肠癌术后复发,合理、规范的治疗是:根据病情,再次手术仍是首选。本资料中再手术后仍有20.5%病例存活5年。其次,整盆腔的放射治疗可缓解病情的发展;对于晚期病例,可行介入治疗和化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骨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对治疗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骨髓中微转移的检测,并观察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CK20非同位素RT-PCR方法,检测51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化疗后骨髓中转移癌细胞.结果51例术前骨髓中CK20阳性检出36例,阳性率70.6%.阳性检出与Dukes分期、淋巴转移显著相关.术后早期短程化疗结束后13例转阴.结论大肠癌患者骨髓转移癌细胞的检测,有助于大肠癌血路转移的早期诊断,对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并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术后早期短程化疗对消除大肠癌微转移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以便更有效地预防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乳腺科女性原发乳腺癌522例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年龄、手术方式、肿瘤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辅助化疗情况、雌激素受体水平等因素对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结果 522例患者中,局部复发38例,复发率7.3%.其中年龄、手术方式对局部复发无显著影响;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化疗完成情况是影响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雌激素受体测定双阳性或双阴性对局部复发有直接影响.结论早期诊断是防止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有效途径.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类型、腋淋巴结阳性数是影响局部复发的主要因素.严格掌握保乳手术指征,是减少复发的关键.规范化疗是防止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雌孕激素受体水平是估测局部复发的参考指标.内分泌治疗,可减少局部复发.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是防止乳腺癌局部复发和转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癌肿之一。占恶性肿瘤的第四位。目前对大肠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是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五年生存率约45%。由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大肠癌术后仍有半数得不到永久性治愈,所以大肠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机制的研究和术后复发监测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本文拟通过动物模型的方式探讨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病源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