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目的评价阿折地平用于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全国范围内6个研究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活性药物对照设计,入选2010年3月--2011年6月在全国6个研究中心f解放军总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航天中心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就诊的231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经过2周安慰剂导人期,随机进入苯磺酸氨氯地平组(115例)5—10mg/d或阿折地平组(116例)8,16mg/d,共治疗8周,观察坐位、立位血压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病人坐位舒张压较基线均有下降,下降值为(12.94±5.50)mmHg昭(13.56±6.22)mmHg(1mmHg=0.133kPa),两组非劣效界值为3mmHg,双侧95%可信下限为-0.94,P=0.0000〈0.025。阿折地平组非劣效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两组间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阿折地平组治疗8周后心率较治疗前无显著升高。结论阿折地平8—16mg/d服用8周能够显著降低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安全性良好,且不劣于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d。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折地平与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设计,将76例轻中度高血压(11.97 kPa≤舒张压<14.63 kPa且18.62 kPa≤收缩压<23.94 kPa)分为阿折地平组和氨氯地平组各38例,经服用安慰剂2周后进入8周的试验期,分别每天一次口服阿折地平8 mg或氨氯地平5 mg.每2周复诊1次,4周后如舒张压≥11.97 kPa,则改为阿折地平16 mg或氨氯地平10 mg每天一次口服.安慰剂治疗2周后及12周的试验期结束前分别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动态血压监测、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统计两组病人给予药物治疗前后杓型血压及非杓型血压的患者人数.结果:①阿折地平组高血压病患者完成试验36例,失访2例,氨氯地平组高血压病人完成试验35例,失访3例;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后阿折地平组和氨氯地平组高血压病人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动态血压参数及baPWV均明显降低;③与氨氯地平组相比,治疗8周后阿折地平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昼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和夜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baPWV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杓型血压人数增加而非杓型血压人数减少,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折地平与氨氯地平均能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改善其动脉硬化程度,而阿折地平能促进其恢复正常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3.
戚宝和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6):716-717,720
目的:评价阿折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开放试验对中、轻度高血压合并心动过速患者,口服阿折地平16 mg,每日1次,观察12周。结果:共完成27例,其中3例因个体原因退出试验。24例患者的收缩压由治疗前的(158.2±4.1)mmHg降至(124.5±1.5)mmHg,舒张压由治疗前的(98.6±3.6)mmHg降至(80.2±1.8)mmHg,心率由治疗前的(106.7±18.7)次/min减慢到(86.3±19.1)次/min,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头重、恶心、倦怠感等,均可耐受。结论:阿折地平能稳定地降低血压,并有效的控制心率,可作为高血压合并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4.
文玉萍  黄荣杰 《广西医学》2011,33(10):1291-1293
目的比较钙通道阻滞剂阿折地平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佐芬普利对高血压痛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130例患者分层随机法分为阿折地平组与佐芬普利组各65例,分别口服阿折地平片8mg,佐芬普利片15mg,1次/d,疗程8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监测动态血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完成临床试验125例,纳入分析124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24hSBP、24hDBP、24hMAP、dSBP、dDBP、dMAP、nSBP、nDBP、nMA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折地平组相比,佐芬普利组nSBP、nDBP、nMAP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阿折地平组有效率为69.35%,SBP、DBP降压谷峰比值分别为65.0%、60.0%;佐芬普利组有效率为66.13%,SBP、DBP降压谷峰比值分别为66.0%、62.0%。结论每日1次口服阿折地平(8—16mg)与佐芬普利(15~30mg)均能有效降低1~2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佐芬普利能显著降低夜间血压可能有利于恢复高血压患者昼夜变化节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阿折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SHR)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阿折地平抑制和逆转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的可能机制。方法 20只SHR随机分为阿折地平组和SHR组,另选同源同系、血压正常的Wistar Kyoto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 WKY组),分别给予阿折地平(3mg·kg-1)和生理盐水灌胃,所有大鼠10周后测定收缩压(SBP)、心率(HR)、左心室重量指数(LVW/BW)、血清和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 SHR组与WKY组比较,SHR组SBP、LVW/BW 明显升高(P<0.05),血清和心肌中NO含量明显降低(P<0.05),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应用阿折地平治疗10周后,SHR组与阿折地平组比较,阿折地平组SBP、LVW/BW有所升高(P<0.05),血清和心肌中NO含量明显升高(P<0.05),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阿折地平可以抑制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机制可能与其升高NO水平,抑制TNF 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折地平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silTM钻石C18柱(4.6 mm×250mm,5μm)(迪马公司),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20μL.结果 阿折地平在0.01~0.4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阿折地平的含量为99.3%.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折地平的含量.方法 简单、可靠,重现性良好,可用于阿折地平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折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折地平3mg/(kg·d)溶于生理盐水中灌胃]、SHR组,另选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每周测大鼠血压,10周后处死测其左心室肥厚指数,计数细胞凋亡数,ELISA法检测心肌细胞TNF-α的表达。结果SHR组与WKY组血压无明显改变,治疗前后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的血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WKY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左心室肥厚指数、细胞凋亡指数及TNF—α的表达显著小于SHR组(P〈0.01),治疗组与WKY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折地平能有效的控制血压,能有效的抑制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肥厚、细胞凋亡及心肌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金培印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51-51
目的探讨阿折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折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硝酸甘油片使用量以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92.59%、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62.96%、59.26%,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都明显降低,但是治疗组的SBP和DBP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折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彭璐  赵兴山  马旃  张会英 《北京医学》2009,31(8):461-464
目的探讨长效二氢吡啶类(DHPS)降压药物氨氯地平、阿折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炎性介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型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浓度的影响。方法将55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氨氯地平组(28例)和阿折地平组(27例),2组经过2周的药物洗脱期后,分别给予8周的氨氯地平(5~10mg/d)或阿折地平(8~16mg/d)治疗,在治疗前后对血压情况及hs-CRP、TIMP-1进行监测。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血压达标率分别为67.9%和70.4%。氨氯地平组hs-CRP治疗前后分别为(4.48±4.64)mg/L、(1.49±1.62)mg/L,阿折地平组分别为(3.44±1.58)mg/L、(1.19±0.95)mg/L;氨氯地平组TIMP-1治疗前后分别为(78.31±46.21)ng/ml、(55.12±31.17)ng/ml,阿折地平组分别为(73.89±27.69)ng/ml、(45.69±16.87)ng/ml,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氨氯地平和阿折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均能降低血浆中炎性介质hs-CRP、TIMP-1的含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压靶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阿折地平固体分散体,并检测其体外溶出度。方法分别以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泊洛沙姆188等为载体,用熔融法、溶剂法制备不同比例的阿折地平固体分散体。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法分析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存在状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折地平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根据测定结果筛选出两种方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进行压片,并比较阿折地平固体分散片的体外溶出特性。结果各种方法制备的阿折地平固体分散体均能加快药物溶出,且载体比例愈大,药物溶出越快。最优制备方法为以泊洛沙姆188为载体、药物与载体比例为1∶6,采用熔融法制备。结论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可有效增加阿折地平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11.
沈万民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85-1186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门诊和/或住院治疗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注意控制饮食,每日坚持半小时有氧运动。对照组予以口服氨氯地平5.0mg,1次/日,早晨1次顿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二甲双胍0.25g,3次/日,饭后服用。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两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血脂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氯地平能够有效降压,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血脂指标、减轻体重,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降压作用,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降压平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0例中轻度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各90例,A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d口服治疗,B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d口服治疗,观察4周,4周后血压达到目标血压者继续以此剂量服用,未达到者剂量加倍,继续观察四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使用8周血压及心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用药4周及8周血压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无明显改变。不良反应发生A组多于B组(P<0.01)。结论: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均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左旋氨氯地平不良反应更加轻微,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用于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50例,按照随即编号法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7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多项生活指标进行监测,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血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而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有HbAlC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肥胖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实施氨氯地平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在控制患者血压和血脂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作为临床首选的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1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服用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组63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19例,年龄(52±8)岁,给予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日1次,早晨服用。服用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58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53±7)岁,给予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日1次,早晨服用。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压下降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总有效率为90%,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为91%,两组疗效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缬沙坦和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缬沙坦(治疗)组59例,80~160mg/d,口服,疗程半年;氯沙坦(对照)组58例,50~100mg/d,口服,疗程半年。治疗前后测偶测血压、动态血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尿酸,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等,并观察心脑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4.6%(44/59例),降压幅度26.2/15.1mmHg,谷/峰(T/P)比值:收缩压(SBP)0.28、舒张压(DBP)0.78,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4.1%(43/58例),降压幅度25.9/15.8mmHg,T/P比值:SBP 0.81、DBP 0.79均相似(P均>0.05)。两组治疗后PRA、AngⅡ均升高(P均<0.05);Ald、ET均降低(P均<0.05),但组间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尿酸也明显下降(P均<0.05),且基础值越高,降幅越大,对于治疗前高尿酸血症患者,对照组降压大于治疗组(P<0.05)。半年随访,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相似(P>0.05),治疗组不良么应轻微。结论:缬沙坦是一种安全、作用持久、稳定、耐受性好、用药方便的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新型AngⅡⅠ型受(AT1)拮抗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凤英 《黑龙江医学》2009,33(5):352-353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不加以治疗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尽管目前有多种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但相当多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不但要有效,而且副作用的发生率也要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ATI)拮抗剂的出现代表高血压病治疗的一个重要进展,使在受体水平拮抗循环和局部的Angn作用成为当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观念和新方法。缬沙坦(Valsartan),是口服非肽类高效、长效、低毒药物,具高度特异性的选择性AT:拮抗剂。  相似文献   

17.
赵彩霞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747-1748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其对老年性高血压变异性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片,5mg,1日1次。对两组患者降压幅度、血压变异度及呼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氨氯地平片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满意,改善患者血压变异度。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有效、安全、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平均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氨氯地平口服,5mg/d,1次/d;B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口服,2.5mg/d,1次/d;C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口服,5mg/d,1次/d。服药8周后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和红细胞指数都显著升高,C组患者在血压达标率和血压变化值等方面均显著优于A组和B组,且B组患者的血K+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都能够有效缓解轻中度高血压症状,但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入住保定市第二医院心内科的96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组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口服缬沙坦80 mg/d,辛伐他汀20 mg/d;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d。服用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125.7±11.5)mm Hg vs(141.4±12.5)mm Hg和(72.5±10.5)mm Hg vs(88.5±10.2)mm Hg,P<0.05]。治疗后观察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4.83±0.72)mmol/L vs(5.79±0.74)mmol/L,(2.03±0.68)mmol/L vs(2.36±0.64)mmol/L,(3.06±0.92)mmol/L vs(3.23±0.93)m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1.23±0.22)mmol/L vs(1.12±0.24)mmol/L,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伊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伊贝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既往未服用降压药的 2 3 9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分为 2组 ,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 ,分别每日口服 1次伊贝沙坦 150~ 3 0 0mg(伊贝沙坦组 )或依那普利5~ 10mg(依那普利组 ) ,治疗 8周 ,观察用药前后坐位血压 ,对比用药前后血生化、血尿常规检查结果 ,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伊贝沙坦组有效率 84.3 5% ,依那普利组 69.3 %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伊贝沙坦和依那普利组分别有 2 6.96%和 54.3 8%患者加用利尿剂。 8周伊贝沙坦组及依那普利组SeSBP/SeDBP均下降 ,其中 2、4、6、8周伊贝沙坦组SeDBP的下降幅度大于依那普利组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4周P <0 .0 5,2、6、8周P均 <0 .0 1) ;依那普利组咳嗽 14例 ,发生率 12 .3 %。结论 :伊贝沙坦 150~ 3 0 0mg/d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有效率近似于依那普利 5~ 10mg/d ,但耐受性好于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