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桃花汤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活动期UC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加味桃花汤口服,2次/d,每次150mL,临证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加减,并配合康复新液灌肠,每晚睡前1次,连续10天后停灌1天;对照组给予奥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每次1g,4次/d,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肠镜下黏膜积分以及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7.77%)(P〈0.05);治疗后症状积分、结肠黏膜积分及组织病理积分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CRP及TNF-α水平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加味桃花汤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活动期UC疗效较奥沙拉嗪钠胶囊显著。  相似文献   

2.
龙血竭散联合美沙拉嗪缓释片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缓释片联合龙血竭散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收集70例 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相应调节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及改善营养状况等治疗。对照组以美沙拉嗪缓释片1.0 g 口服,4次/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龙血竭散1.0 g 溶于生理盐水150 mL 进行灌肠,肠道保留1 h,1次/ d,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 IL-8、IL-10、TNF-α、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水平,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 IL-8、TNF-α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水平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71.4℅(P ﹤0.05)。结论美沙拉嗪口服联合龙血竭散灌肠可以明显减轻 UC患者炎性反应,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108例初发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餐后口服美沙拉嗪(1.0 g/次、4次/d)联合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420 mg/次、3次/d)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后活动度显著降低,Mayo指数低于对照组(P=0.028),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24).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IL-10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血清SOD、MD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较单用美沙拉嗪更有效地抑制UC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降低UC活动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并与口服美沙拉嗪进行对比。方法将50例UC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中药灌肠组和西药组,每组25例。中药灌肠组给予清热利湿方灌肠,水煎成300m L,取50m L,隔日灌肠1次,连续治疗4周。西药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1.0g,每天4次,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含量。结果中药灌肠组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2%(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且中药灌肠组TNF-α和IL-6含量较西药组下降更明显。结论中药灌肠较口服美沙拉嗪对于慢性UC患者的症状有更好的改善作用,且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7):57-61
目的探讨替普瑞酮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美沙拉嗪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0例,疗程为2个月。利用Mayo评分系统记录患者用药前后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中CRP、ESR、IL-2、IL-6、IL-10、TNF-α、HSP70的水平变化。结果 (1)联合组治疗后临床Mayo评分较美沙拉嗪组下降更明显(P0.05),且并无增加不良反应发生。(2)两组治疗后CRP、ES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联合组较美沙拉嗪组下降更明显(P0.05)。(3)在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促炎因子IL-2、IL-6、TNF-α表达水平下降(P0.05),抑炎因子IL-10水平升高(P0.05),与美沙拉嗪组相比联合组效果更加明显(P0.05)。(4)联合组较美沙拉嗪组HSP70水平升高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普瑞酮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美沙拉嗪单药组,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增加肠道黏膜HSP70表达水平,更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阻止UC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UC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病例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8)及凝血指标(FIB、MPV)水平。结果:病例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TNF-α、IL-6、IL-8、FIB均低于对照组,但MPV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UC能协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减轻肠黏膜损伤,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6):30-33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证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及对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因子-3(SOCS-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脾肾阳虚证UC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炎症因子、HIF-1α、SOCS-3水平。?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炎症水平均显著缓解,其中治疗组血清IL-6、IL-8和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HIF-1α和SOCS-3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均显著改善,术后治疗组HIF-1α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OCS-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证UC可更好降低患者炎症水平,缓解临床症状,并且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附子理中丸与美沙拉嗪联合使用可进一步降低HIF-1α水平,上调SOCS-3水平,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思连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在口服美沙拉嗪的基础上,同时口服思连康。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治疗6周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疾病活动指数变化及结肠镜下分级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粘液脓血便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内镜下评分治疗效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思连康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UC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口服美沙拉嗪,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蒋小玲 《当代医学》2013,(30):152-153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给予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另趴以同期仅接受美沙拉嗪治疗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以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iL-1β、TNF—α和CRP均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1.3%(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肠愈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4只SPF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肠愈灌肠方组。使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结肠灌注法复制UC大鼠模型,在实验第12天观察各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实验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肠愈灌肠组、美沙拉嗪组大鼠DAI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TGF-β1显著上升(P<0.05),TNF-α显著下降(P<0.05)。结论 肠愈灌肠方治疗UC的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促炎因子,促进抑炎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溃结方灌肠联合隔药灸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80例轻中度大肠湿热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每次1 g,日4次;治疗组以溃结方灌肠联合隔参苓白术散艾灸神阙穴治疗,连续治疗4周。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Baron内镜积分。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检测IL-10、TNF-α水平作为基线。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IL-10、TNF-α及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Baron内镜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两组治疗后血清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ron内镜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患者黏液脓血便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溃结方联合隔药灸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肠道炎症方面优于美沙拉嗪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及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144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1.0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锡类散1.Og,云南白药2.0g,地塞米松5mg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结肠镜下表现,采用Mayo疾病活动指数进行评分,并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ayo疾病活动指数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结肠镜下评分比较,治疗组在促进黏膜修复、愈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美沙拉嗪口服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及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观察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远端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远端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疗程均为28天.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及结肠镜下炎症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及肠镜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远端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美沙拉嗪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UC患者,随机分为A治疗组加例,常规口服美沙拉嗪;B治疗组40例,中药口服+美沙拉嗪;C治疗组40例,中药口服+美沙拉嗪+中药灌肠,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B、C组综合疗效及症候疗效均优于西药A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比单用美沙拉嗪疗效好,起效快,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口服联合美沙拉嗪的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效最显著。西医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大,易复发;中医治疗采用复方口服、灌肠、外敷等多途径联合治疗,能减少不良反应,降低费用,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肠愈灌肠方对U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清NOXs、ROS、P38MAPK及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对照组、肠愈灌肠方低剂量组、肠愈灌肠方中剂量组、肠愈灌肠方高剂量组),每组15只,用DSS溶液建立UC大鼠模型,各组均予以相应的药物灌肠,共治疗15 d。评估各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DAI评分、CMDI评分、炎症病理学评分并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NOXs、ROS、P38MAPK及IL-1β的含量。结果:肠愈灌肠方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及降低DAI评分(P<0.05),其中肠愈灌肠方中剂量组及美沙拉嗪对照组在降低大鼠DAI评分方面疗效相当(P>0.05);在结肠黏膜损伤及病理学观察方面,肠愈灌肠方组及美沙拉嗪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大鼠CMDI评分及炎症病理学评分(P<0.05),其中肠愈灌肠方高剂量组能最大程度上改善肠黏膜损伤情况,促进黏膜愈合(P<0.05);肠愈灌肠方组及美沙拉嗪对照组均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54例轻、中度UC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n=27)口服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对照组(n=27)口服美沙拉嗪,治疗8周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UC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疗效。方法 108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0 g,4次/d;静脉滴注丹参粉针0.8g,2次/d;九味中药45mL保留灌肠,1次/d,15d为一疗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0 g,4次/d,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4周后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联合用药治疗UC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证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及对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因子-3(SOCS-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脾肾阳虚证UC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炎症因子、HIF-1α、SOCS-3水平。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炎症水平均显著缓解,其中治疗组血清IL-6、IL-8和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HIF-1α和SOCS-3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均显著改善,术后治疗组HIF-1α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OCS-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肾阳虚证UC可更好降低患者炎症水平,缓解临床症状,并且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附子理中丸与美沙拉嗪联合使用可进一步降低HIF-1α水平,上调SOCS-3水平,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9.
郁峰  沈锋  黄路桥 《浙江医学》2021,43(6):593-596
目的探讨参白汤联合美沙拉嗪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其对IL-2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确诊为大肠湿热型UC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参白汤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治疗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Mayo评分以及结肠黏膜组织中IL-27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yo评分、结肠黏膜组织中IL-27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参白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大肠湿热型UC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参白汤可能通过IL-27途径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灌肠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方法:68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2 g,4次/d,自拟灌肠方为中药方加锡类散3g、云南白药0.5g保留灌肠,1次/d;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2g,4次/d,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6周后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分别为100%和90.0%,对照组分别为93.0%和74.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拟灌肠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