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国产骨粉及胶原膜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例牙槽骨骨量缺损或牙区颊侧骨萎缩吸收的患者,在植入种植体的同时行骨粉充填,再使用胶原再生膜覆盖在移植骨粉材料上,观察骨组织再生情况及种植体的稳定性。结果:经过1~3年的临床观察和X线片检查,牙槽骨缺损及骨萎缩区的种植体具有较好的稳固性,且骨组织再生良好。结论:对牙槽骨骨量缺损的患者实施骨移植技术及引导骨再生技术可提高牙种植术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改良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后牙区种植患者中应用,并观察牙槽嵴骨量变化、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变化.方法 选择行后牙区种植术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改良引导骨再生技术,对照组应用引导骨再生技术.采用CBCT分别于种植体术后即刻、术后半年进行拍摄,测量种植体牙槽骨骨量变化与采用改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前牙区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前牙区骨高度或骨宽度不足的缺牙区植入Ankylos根型螺纹纯钛种植体,种植体与骨缺损区植入天博骨粉,并覆以海奥可吸收生物膜GBR,增加骨量。结果 18例种植25枚种植体,均达到临床和放射学上的骨融合。结论在前牙区种植中种植体周的骨质缺损区不大、骨量不足的情况下,引导骨再生技术有利于再生骨的重建及种植体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4.
胶原膜在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根面牙周组织再附着形成的可能性,为临床应用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钢丝结扎和去骨法,人工建立狗的牙周炎模型,牙周常规治疗后,使用可吸收性胶原膜进行GTR术,采用同体对照法,对侧行单纯翻瓣术,不放置诱导膜.术后 6、8、12周分别屠杀实验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 实验侧可见明显的新生牙骨质、牙槽骨以及牙周膜主纤维样结构;对照侧根面形成上皮样结构,无纤维结缔组织再附着形成. 结论:牙周外科手术应用可吸收性胶原膜,可促进再附着形成.  相似文献   

5.
引导组织再生术在牙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导组织再生术是目前在牙种植术前或术中常被推荐使用的一种增加牙槽骨骨量的一种手段。近年来各种屏障膜和各类骨移植材料不断涌现,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拓展。本文对膜材料的种类和特性以及该项技术在牙种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根面牙周组织再附着形成的可能性,为临床应用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钢丝结扎和去骨法,人工建立狗的牙周炎模型,牙周常规治疗后,使用可吸收性胶原膜进行GTR术,采用同体对照法,对侧行单纯翻瓣术,不放置诱导膜。术后6、8、12周分别属杀实验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侧可见明显的新生牙骨质、牙槽骨以及牙周膜主纤维样结构;对照侧根面形成上皮样结构,无纤维结缔组织再附着形成。结论:牙周外科手术应用可胶原酶,可促进再附着形成。  相似文献   

7.
8.
刘小明  陈贵丰  罗罡  胡秋荣  刘斌 《广东医学》2004,25(12):1407-1408
目的 观察、评估Bio -gide生物膜、Bio -oss骨粉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种植床骨缺损的作用。方法 选择种植区牙槽骨存在骨缺损的 16例患者共计 2 1枚种植体 ,植入种植体后在骨缺损处植入Bio -oss骨粉 ,Bio-gide生物膜覆盖。术后、Ⅱ期手术前进行口腔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Ⅱ期手术后转移关系 ,进行烤瓷全冠修复。结果  3枚种植体覆盖黏膜少许裂开 ,1枚种植体缺损处新生骨组织较少 ,Ⅱ期手术前脱落 ,其余均有较多的新骨生成。结论 Bio -gide生物膜、Bio-oss骨粉可以引导骨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9.
王海鑫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2634-2635,2638
目的:观察引导骨再生术在牙槽骨严重缺损患者修复位点保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患者外伤导致上颌牙槽骨粉碎性骨折且牙齿折断无法保留,估计骨质缺损量大,高度、丰满度不佳不能行满意修复患者18例,在一期手术同时植入Bio-OSS骨粉并覆盖Bio-Gide膜,术后10日拆线,1个月、3个月、6个月复诊。结果:所有患者无不良症状和体征,X线片显示,术后3个月Bio-OSS复合人工骨植入区有新生骨形成;术后6个月植入区内人工骨与骨组织融为一体,骨缺损已基本修复,明显改善了牙槽骨高度与丰满度。结论:GBR技术是理想的骨增量技术,能有效地改善修复前的骨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牙种植再生的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对照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钛膜引导骨再生,研究组(53例)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观察两组修复成功率及1周骨厚度、植骨厚度,并评价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1周骨厚度和植骨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效果良好,修复成功率高,有效促进骨和植骨的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引导骨再生术(GBR)的作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330例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5例,观察组采用Bio-gide膜引导骨再生,对照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观察比较两组种植修复6个月后的骨厚度、植骨厚度、修复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术后6个月骨厚度、植骨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种植修复成功率为96.97%,对照组患者种植修复成功率为88.67%,观察组种植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出现1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对照组总并发症出现3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79%,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Bio-gide膜材料对引导骨再生术(GBR)修复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产生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牙种植的患者49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5),观察组采用新型胶原蛋白口腔修复膜材料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钛膜材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骨缺损情况(骨缺损高度)、修复后植骨厚度与成骨厚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骨缺损高度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的骨缺损高度低于对照组[(2. 1±0. 7) mm比(2. 3±0. 5) mm],两组间、时点间及组间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的植骨厚度与成骨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 51±0. 38) mm比(2. 04±0. 26) mm,(2. 65±0. 52) mm比(2. 23±0. 35) mm](P <0. 01)。两组患者的切口裂开、修复膜暴露、牙周组织红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新型胶原蛋白口腔修复膜材料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修复成功率高,能有效促进成骨和植骨的发育成长,改善牙周软组织的健康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引导骨再生的生物膜技术在义齿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行拔牙后义齿种植的患者共66例(80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拔牙创窝内直接填塞种植体,实验组在填塞种植体时,利用医用胶原膜行引导骨再生技术(GBR).观察两组患者一期手术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菌斑指数(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探针深度(PD)、种植体周骨丧失水平、成骨厚度、植骨厚度和骨生长效果等指标.结果 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LI、MBI、PD和种植体周骨丧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成骨厚度、植骨厚度和骨生长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种植体填塞牙缺损区联合GBR应用于拔牙后行义齿种植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植牙,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观察并比较了两种可吸收膜和一种不可吸收膜作为引导组织再生(GTR)膜应用于牙种植体即刻种植的引导成骨能力。结果表明:防止术后创口感染和膜暴露是GTR应用于即刻种植取得成功的关键;e-PTFE膜和胶原膜具有较好的引导成骨能力,并能促进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间骨性结合的形成;由于胶原膜不引起明显炎症反应,并具有可吸收性而无需在植入后作二次手术取出,其可取代目前普遍使用的e-PTFE膜应用于临床,而polyglactin910膜因其具有较高的水后感染率和较低的引导成骨能力,似不宜作为GTR膜应用于牙种植体的即刻种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同种骨移植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2 0例接受同种骨移植的骨缺损患者平均随访 37个月 ,观察术后植骨部位的骨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除 1例因感染而失败外 ,其余均达到骨性愈合或基本愈合。结论 同种松质骨移植后的骨愈合优于皮质骨 ,插入植骨、紧密对位、坚强内固定有利于植入骨的愈合。同种骨移植是临床治疗骨缺损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体骨移植术中引导骨再生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26例进行牙槽嵴骨增量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给予自体骨移植+膜引导再生技术的患者;对照组为给予单纯的块状自体骨移植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牙骨吸收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皆出现移植骨吸收情况,对照组患者骨块吸收值(1.977±0.383)mm相较于观察组患者骨吸收值(0.558±0.220)mm情况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移植+膜引导再生技术有利于再生骨的重建及种植体的骨性愈合,骨增量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5 9年Hurley等第一次报道了利用引导膜技术促进骨再生以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引导组织再生 (guidedtissueregenera tion ,GTR)的引导膜技术已为临床提供了许多新的治疗手段。现就有关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的材料、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1 GTR技术的材料GTR技术要求材料具有的基本特性 :组织整合性、细胞阻隔作用、临床易于操作、可维持一定空间及组织相容性。通常可分为两大类。1.1 不可吸收性膜 即非生物降解膜。常见有聚四氟乙烯膜 (expanded …  相似文献   

18.
陆学伟 《黑龙江医学》2004,28(8):614-615
目的 应用天然无机牛骨Bio -oss结合自体骨修复拔牙后即刻种植中的骨缺损 ,解决种植区的骨量不足问题。方法 在种植术中将Bio -oss和自体骨混合物充填在拔牙后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 ,6~ 9个月后进行 2期手术。暴露骨缺损区 ,通过临床检查评价其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骨组织再生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2期手术时发现骨缺损区都获得了高水平的新骨形成 ,术后负重 8~ 4 0个月的跟踪随访 ,结果显示 5 4颗植入骨缺损区的种植体 ,有 2颗脱落 ,种植体存活率达 96 %。结论 Bio -oss与自体骨联合应用于拔牙后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 ,可以成功的引导骨组织再生 ,重建缺损的骨组织 ,新生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性结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日臻完善、全瓷修复治疗的逐渐成熟以及全瓷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加之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的应用,使全瓷种植修复成为可能,并且已经成为口腔修复领域最具发展前累的治疗手段.本文就全瓷修复技术的发展,全瓷修复治疗应用的现状,种植修复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全瓷种植修复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