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T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自1998年以来,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色素痣、瘢痕、基底细胞癌等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患者158例,术中将病变组织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再修整成三角形缺损,于缺损邻近处设计、形成A-T皮瓣,将缺损两侧的皮肤向中间推进闭合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其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A-T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自1998年以来,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色素痣、瘢痕、基底细胞癌等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患者158例,术中将病变组织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再修整成三角形缺损。于缺损邻近处设计、形成A-T皮瓣,将缺损两侧的皮肤向中间推进闭合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期愈合,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其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双叶皮瓣在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和评价应用双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按病变组织的形状将其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并于缺损部位附近的正常皮肤处设计双叶皮瓣,转移覆盖缺损部位.结果 本组22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病变组织切除后均完整修复,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瘢痕不明显,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鼻外形较好.结论 应用双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简单、安全,皮瓣转移后张力小、血运丰富,达到美容效果,是修复鼻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评价应用双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按病变组织的形状将其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并于缺损部位附近的正常皮肤处设计双叶皮瓣,转移覆盖缺损部位。结果本组22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病变组织切除后均完整修复,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瘢痕不明显,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鼻外形较好。结论应用双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简单、安全。皮瓣转移后张力小、血运丰富,达到美容效果。是修复鼻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T皮瓣修复眼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8例患者眼周肿物手术切除后均行A-T皮瓣修复缺损。在肿物周围设计A-T皮瓣,切除肿物组织的同时将缺损创面修剪成等腰三角形,底边线向两侧延长,在延长线上至三角形尖端点面积分离皮瓣,将两侧皮瓣向中间推进游离闭合缺损,如果张力大可在延长线下两边各设计一个等边三角形切除。结果:全部患者A-T皮瓣均成活,创面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无明显瘢痕遗留,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应用A-T皮瓣修复眼周皮肤缺损简单可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63例患者均为面部肿物切除后圆形或类圆形组织缺损,修复术前皮肤缺损面积为(2.68±1.81)cm~2,在缺损周围设计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转移并缝合固定。结果:皮瓣均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个月~3年,创面无明显瘢痕,效果满意。结论:改良Dufoumental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缺损效果满意、可靠。  相似文献   

7.
陈剑名  杨镇生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0):1499-1500
目的:评价应用菱形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应用菱形皮瓣修复色素痣、瘢痕、体表肿瘤等切除后缺损患者46例,术中将病变组织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于缺损邻近处设计菱形皮瓣,将菱形皮瓣转移修复缺损,供区直接缝合。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形态满意。结论:菱形皮瓣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理想的选择,其效果满意,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侧反向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类圆形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0年1—12月, 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行面部皮肤病损切除患者30例, 男12例、女18例, 年龄14~65岁, 平均34岁。面部皮肤缺损创面直径0.5~2.0 cm, 用双侧反向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病损切除后类圆形创面, 随访3~12个月。结果 3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 双侧反向菱形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 术区平整, 切口瘢痕不明显, 手术区域与周围皮肤质地、色泽匹配良好, 周围器官无变形, 病变无复发, 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双侧反向菱形皮瓣是修复面部类圆形皮肤缺损的有效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风筝"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1例面部良恶性皮肤肿瘤手术切除后的皮肤缺损采用"风筝"皮瓣修复,手术切除病灶后,在缺损的一侧顺皮纹或皱褶线设计三角形皮瓣,使皮瓣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缺损直径,皮瓣长度为缺损长度的2倍,以皮瓣正下方组织为蒂制作皮瓣,将皮瓣向原发缺损推进后修复创面,继发缺损皮下游离后直接缝合。结果:本组21例患者术后1周拆线,全部皮瓣存活良好,无坏死、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1年,皮瓣颜色及质地与周围皮肤相近,瘢痕不明显。结论:"风筝"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疗效好,能取得较好美学效果,且临床操作难度不高,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遵循解剖特点的A-T皮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对22例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行A-T皮瓣修复,根据患者各个区域软组织缺损情况、周边相连组织特点、解剖纹理及langer线走向综合设计遵循解剖特点的A瓣的底边。唇周、鼻翼缘设计在皮肤黏膜交界区;眼周设计线多位于睑缘;眉区设计线多位于眉上或者眉下眉毛和皮肤交界处;睑袋区设计线可在泪沟线;额部近发际线可设计在发际线。根据各区解剖特点,皮瓣切口线可呈弧形、对应线长短不一定相等。将外伤创面或者需切除物设计包含在A瓣内,根据创面或者需切除物大小,沿轮廓线或自然交界线向两侧延长底边至合适长度。沿设计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掀开皮瓣,对合A瓣底边两点并缝合成T瓣,各对应边对位缝合。结果:22例患者A-T皮瓣修复术后,术区未见明显缺血、瘀血和皮瓣收缩,皮瓣全部存活,切口瘢痕形成不明显。结论:遵循解剖特点的A-T皮瓣在修复面部相关区域软组织缺损时效果较好,对周边形态影响小,瘢痕形成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前胸部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前胸部皮肤肿瘤患者根据其性质切除肿瘤后,按皮肤肌肉缺损面积,设计背阔肌肌皮瓣转移至缺损区修复。结果28例患者相应的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至缺损区,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3~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背阔肌肌皮瓣是临床上修复胸部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提高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 1994年~2002年根据Z字成形及几何学原理,应用改进菱形皮瓣转位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形成的皮肤组织圆形缺损创面36例,其中有2个感染创面,创面缺损部位:头部8例、面部28例.皮肤圆形缺损创面直径1.5cm~3cm.造成皮肤创面缺损的原因有皮肤血管瘤、黑毛痣、皮肤鳞状上皮癌等病灶切除术后所致皮肤缺损.结果 34例伤口甲级愈合,外形美观,没有形成直线瘢痕;2例创面皮瓣远端中间部分1cm~2mm小范围皮肤干性坏死经换药后治愈,手术获得良好效果.皮肤鳞状上皮癌病人在伤口拆线后按常规进行放疗,皮瓣没有发生放射性损伤.结论 应用改进菱形皮瓣修复皮肤圆形组织缺损具有设计合理、灵活性强的优点,是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皮肤缺损修复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斧形皮瓣在颜面部圆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桂珍  马骁  柳春明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0):1128-1129,I0003
目的:评价应用斧形皮瓣修复颜面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我们利用颜面部圆形缺损周围正常皮肤的弹性力学和几何学原理,于缺损周边设计斧形皮瓣,修复缺损直径最大者4.2cm。结果:自2000年以来,共利用斧形皮瓣修复颜面部圆形缺损17例,均完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美容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设计简便,效果可靠,是修复颜面部圆形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建云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8):1832-1833
目的:探讨应用臂后侧筋膜皮瓣修复文身切除后皮肤继发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上臂后皮动脉为血管蒂,设计上臂后侧筋膜皮瓣,略大于继发皮肤缺损区1cm,皮瓣转移修复文身切除后皮肤继发缺损,供瓣区直接缝合。结果:本组5例患者,皮肤继发缺损均获得Ⅰ期修复,外形良好。结论:臂后侧筋膜皮瓣有良好的血运,血管解剖结构恒定,是一种治疗文身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切除色素痣、瘢痕、肿瘤、病毒疣等病变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常采用各种邻位皮瓣来修复,其中A-T皮瓣的应用文献报道较多,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以往对A-T皮瓣的设计不仅全部为直线,且皮瓣的底边延长线上有两个小的猫耳,因此,2007年以来我们采用改良A-T皮瓣修复各种皮肤缺损76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8例头面部皮肤肿瘤患者根据其性质切除肿瘤后,按皮肤软组织的缺损面积,分别设计斧头状皮瓣、改良菱形皮瓣、鼻唇沟皮瓣、A-T皮瓣、风筝皮瓣等转移至缺损区修复.结果 128例患者分别采用相应的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至缺损区,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3~27个月,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 局部皮瓣是临床上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实用而有效的方法,且美容效果及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A-T型皮瓣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采用A T型随意皮瓣[1 ] 为 2 16例皮肤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了修复 ,效果满意。1 皮瓣设计皮瓣形状术前如字母A或等腰三角形 ,术后如字母倒T。设计时皮瓣的纵轴尽可能与皮肤纹理或SMAS筋膜方向一致 ,横轴尽可能设计在较隐蔽的部位。一般以缺损组织长轴、皮肤纹理或SMAS筋膜方向设计皮瓣的纵轴 ,两条长轴等长 ,横轴在缺损组织底边 ,在皮瓣的底边延长线上做两个小的三角形修复皮角 (猫耳朵 )。A瓣的底边必须小于A瓣的长轴 ,否则修复后的切口张力大 ,愈后瘢痕明显 (图 1)。图 1 手术设计 (左 :术前 ,右 :术后 )2 临床资料本组共 2 16…  相似文献   

18.
"风筝"皮下蒂皮瓣在颌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颌面部中等大小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4年8月至2008年12月,应用以皮瓣基底部组织为蒂的"风筝"皮瓣,修复因面部皮肤病变切除后和外伤造成的中等大小的圆形或类圆形皮肤缺损13例,缺损大小平均约3.0 cm×5.0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随访2周至4年,效果满意.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组织相近,局部平整,术后瘢痕与皮纹方向一致或隐藏于皮肤皱褶内而不明显,面部各主要器官没有明显扭曲和移位畸形,肿瘤术后无复发.结论 "风筝"皮瓣具有临床操作简单、皮瓣血运可靠等众多优点,是颌面部中等大小皮肤缺损修复的一种理想、可靠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9.
“风筝”皮下蒂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应用“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0年6月以来,应用“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因面部病变组织切除术后的皮肤缺损患者36例。按病变组织的形状将其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于缺损的一侧设计、形成以皮瓣基底部皮下组织为蒂或以皮瓣两侧皮下组织为蒂的皮瓣,皮瓣最大宽度小于或等于缺损直径.长度约为缺损直径的1.5~2.0倍,推进覆盖缺损部位。结果 36例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瘢痕不明显,皮瓣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形态较好。结论 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皮瓣的血运可靠及转动灵活、愈后切口瘢痕不明显等优点,对于因直接缝合张力大或可能引起面部器官移位的面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在整形外科非常流行,如修复烧伤疤痕或一些病损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修复及乳房切除术后的胸部成形等。但在骨科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在国外也斩露头角,应用于四肢外伤性皮肤缺损及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修复、手部指蹼加深、截肢残端皮肤的覆盖等问题的解决。软组织扩张术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最早Neumann在1957年尝试用一个可膨胀的囊植入皮下,通过外面的管子往里注射盐水为一个小耳畸形患者进行成形手术。但真正应用于临床是1976年,Radovan在美国成形及修复外科协会上报告后才开始。本文就近年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肢体方面应用的一些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