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32842名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BD)也称先天异常,泛指胚胎发育紊乱引起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出生缺陷是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及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代礼等报道我国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达22.45%。为了解宁波市海曙区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及构成情况,进一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我市围产儿死亡率及出生缺陷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出生缺陷(先天发育异常)是指胚胎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的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包括先天畸形、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染色体异常、先天性宫内感染、先天发育残疾如盲、聋、哑、智力障碍等.出生缺陷是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和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也给社会和家族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已成为妇幼卫生工作重点之一.该文对黄冈市全国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点2003~2009年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出生缺陷指婴儿在母体子宫里就发生发育异常或存在身体某些部位的畸形,主要包括形态异常(如无脑儿、脊柱裂、先天性唇腭裂),功能异常(如先天性聋哑、先天智力低下和代谢方面的异常)等.出生缺陷严重影响人口素质,为了解近年营口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现将2011-2014年营口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运城市1322例出生缺陷致畸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生缺陷是指出生时发现的人类胚胎或胎儿在结构和/或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是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生缺陷也是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先天缺陷儿的哺育和医疗保健费用更是家庭和社会沉重的物质和精神负担。我省是全国出生缺陷的高发省份,我们通过动态监测探究致畸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干预措施。现将2001年1月-2004年12月1 322例出生缺陷致畸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也称先天异常(congenital anomaly),是指出生时就存在的因胚胎发育紊乱引起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包括先天畸形、智力障碍、代谢性疾病等。广义的出生缺陷还包括低出生体重、死产和流产等。先天畸形(congenital malformation)是指以形态结构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出生缺陷。胎儿畸形是指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所引起的胎儿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异常发育的先天性畸形。  相似文献   

6.
出生缺陷是指胚胎发育紊乱引起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又称先天异常,不包括产科因素引起的异常。  相似文献   

7.
<正>问题什么是新生儿出生缺陷?出生缺陷是指胚胎或胎儿在消化道、心血管、神经、泌尿和肢体等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先天发育异常,它常常是婴儿出生一年内致死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出生缺陷也称先天异常,是胚胎发育紊乱引起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包括先天畸形、智力障碍、代谢性疾病等。为了解本地区胎儿及5岁以下儿童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现将我市2006年-2008年胎儿及〈5岁儿童出生缺陷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以1958-1959年反应停事件为发端,许多国家开始重视出生缺陷的研究.出生缺陷研究离不开出生缺陷的监测,1964年英国、以色列、芬兰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率先开展了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BD)监测.接着1967年,美国建立了亚特兰大都市地区先天异常项目(MACDP),用以收集和分析BD发生信息.  相似文献   

10.
出生缺陷是指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发育紊乱包括先天智力低下、生理和代谢功能障碍以及形态结构异常。出生缺陷的发生往往受环境因素或者遗传因素影响而导致[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和分析2019—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特征与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预防措施的实施及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东营市出生缺陷监测管理系统中的所有新生儿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新生儿出生缺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 686名新生儿中发生出生缺陷193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32‰,不同年份的生出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缺陷发生率前5位的出生缺陷类型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47,3.00‰)、多指/趾和并指/趾(41,2.61‰)、唇裂和腭裂(24,1.53‰)、耳畸形(21,1.34‰)、胎儿染色体异常(18,1.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周<37周(OR=2.550)、产妇年龄≥35岁(OR=2.073)和不良孕产史(OR=3.927)均为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优生筛查(OR=0.500)是出生缺陷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东营市需加强针对高龄孕妇、不良孕产史产妇的优生优育宣传,同时加强对先天性心脏病等常发新生儿出生缺陷疾病的预防与临...  相似文献   

12.
环境致畸     
国外一项大规模调查显示,近30年来,婴儿死亡中营养性、感染性死亡已逐渐减少,但出生缺陷所占比例却相对增多,甚至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出生缺陷在婴儿死亡中已居首位。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30万缺陷儿出生。 出生缺陷也称先天异常,是指胚胎发育紊乱引起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出生缺陷种类包括无脑畸形、脊柱裂、先天性脑积水、腭裂、唇裂、并指、食道闭锁或狭窄及联体双胎等20多种。 导致出生缺陷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遗传因素(占25%),一是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化学及生物(各类病毒)因素,这方面统计尚无准确数字。但有专家认为,大多数出生缺陷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种因素加上不明原因可占出生缺陷的65%。  相似文献   

13.
1 什么是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是指有先天的因素所导致的新生儿阶段就显现出来的疾患.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身体结构或可察觉的功能异常,例如神经管缺陷、唇腭裂、肢体异常、先天性心脏病,这是狭义上的出生缺陷.如果将一些能通过简单的检查便可以诊断的代谢性疾病或神经肌肉性疾病包括进来,例如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耳聋、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SMA)、地中海贫血等,则可称为广义的出生缺陷.通常我们将它们统称为出生缺陷和遗传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BD)是指出生时已形成的可识别的发育障碍,包括形态结构异常的先天畸形和功能异常的先天性智力障碍、代谢疾病等。严重的出生缺陷甚至可以引起胎儿及婴儿的死亡。本文对安徽省滁州市2009~2012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近几年滁州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先天性缺陷的发生提出可行的干预措施,为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1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3-2010年郑州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未来10年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效措施。方法对2003-2010年郑州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郑州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且下降幅度农村大于城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因顺位已逐渐升至5岁以下儿童死亡第一位;先天异常儿童年龄越小死亡比例越高,其中新生儿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死亡最多。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率的重点是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尤其是提高农村基层医院对先天畸形的筛查、产前诊断水平,继续加强农村孕产妇和0岁~3岁儿童保健两个系统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异常亦称出生缺陷、先天性疾病或先天性畸形,是全球主要的健康问题。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先天性异常大约在每33个婴儿中影响1人,造成约320万例与出生缺陷相关的残疾,每年估计有27万新生儿在出生后最初的28天期间死于先天性异常[1]。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也称先天性心脏缺陷(Congenital Heart Defects,CHDs),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连市西岗区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变化趋势和模式。方法对该区2007-2013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的分布情况,分析原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先天异常的死亡率。结果大连市西岗区2007-2013年先天异常死亡率虽呈下降趋势,但占总死亡的比率加大,其中先天异常死因构成第一位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且先心病所占比例明显上升,神经管畸形则呈明显下降。结论重点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做好孕前、孕中期、孕晚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水平,普及产后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降低先天异常的出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近3年金华市妇幼保健院母血清产前筛查出生缺陷检出情况和筛查工作状况,为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母血清二联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游离β-HCG)来发现怀有先天缺陷胎儿的高危孕妇。结果:筛查15 383例对象中发现高风险孕妇751例,发生率为4.80%,确诊唐氏综合征(简称21—三体)6例,爱德华兹综合征(简称18—三体)3例,神经管畸形(NTD)5例,死胎6例,其他胎儿畸形12例。结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是减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产前筛查结合B超检查可提高出生缺陷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BD)也称先天异常,是指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于孕前或孕期,引起胚胎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的解剖学结构和/或功能上的异常[1].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26803例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本地区人群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和类型,为今后制定出生缺陷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年6月-2004年8月期间纳入出生缺陷监测项目并随访分娩结局的围生儿(包括死胎、死产、病理性引流产、新生儿死亡)26803例中的出生缺陷类型及地域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人群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34.31/万(360/26803);360例出生缺陷中,71.67%(258/360)为产前诊断发现的,28.33%(102/360)为随访发现。出生缺陷前5位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先天性脑积水、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损;按系统分类结果显示,面颈部畸形发生率最高,占3.21‰(86/26803),其次为神经系统畸形,占2.72‰(73/26803),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畸形占1.98‰(53/26803),苏南、苏中、苏北围生儿肌肉骨骼系统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少出生缺陷的工作重点在预防,应加强优生知识的宣传,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及产前诊断技术,以降低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