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丽燕 《医学文选》2005,24(1):142-144
心肺脑复苏 (CPCR)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 ,主要用于复苏后能维持较好的心、肺、脑功能及能较长时间生存的患者[1 ] 。近年来 ,复苏研究的目标转向脑的研究[2 ] ,故现代急救医学已将心肺复苏术 (CPR)扩展到心肺脑复苏 (CPCR)高层次 ,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胡俊  杨文庆 《西部医学》2005,17(4):315-315
心脏连续两次骤停病人的心、肺、脑复苏(CPCR)成功率极低,现将我院抢救成功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危急的一种情况,指在原来全身与心脏较好的情况下,心脏意外地突然停搏,丧失排血功能,可危及生命。但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心、肺、脑复苏,病人的生命可得到挽救。心、肺、脑复苏(CPCR)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医护人员必须要有娴熟的技术、稳定的心态、紧密的配合、紧紧  相似文献   

4.
近年心肺复苏技术不断提高,但复苏成功后的脑功能恢复不完全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大障碍。迄今为止,针对脑复苏的治疗措施仍十分有限,专门针对早期脑保护的药物则几乎没有。本研究就8例急性脑缺血缺氧后实施脑复苏较为成功的患者的脑保护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围绕早期“关门”、小脑顶核电刺激及多巴胺补充疗法等3个关键措施,提出脑复苏临床处理的新思路,以初步探讨脑复苏干预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心、肺复苏已发展为心、肺、脑复苏。脑功能能否恢复是衡量复苏成败的关键,意识的恢复,又为脑复苏的重要标志。故在复苏中应及早了解脑功能状态、恢复情况和抢救效果,以利及时调整抢救措施,力争脑复苏成功。现就脑复苏中的几个问题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蔚  席文 《新疆医学》2005,35(6):152-154
护理部阿主任:今天由我院急救中心组织一次心、肺、脑复苏(Cariac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的护理查房,医学专业人员学习CPR和实践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的出现已挽救了众多因呼吸、心脏停止人们的生命。希望通过讲课和现场复苏模拟演示,使全体医务人员的应急抢救知识、心肺脑复苏的技能有进一步的提高,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运用自如、果断处理,不延误病情,打下理论基础。现在请责任护士介绍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及时积极救治电击伤患者。方法对本组14a来的21例电击伤患者通过采用立即脱离电源,行心、肺、脑复苏及对症支持等处理。结果16例轻重型患者全部抢救成活,5例危重型呼吸心跳停止者有2例抢救成功。结论大力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和触电现场的救治技术,遵守操作规程,是预防电击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王体英  李伟 《河北医学》2000,6(7):644-644
脑功能不全的病人在ICU室监护期间,由于ICU抢救条件优越,大多数患者能获得心肺复苏成功。我们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注意以脑为重点的治疗及护理,大大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1.1 对象:我院ICU室1996年5月至1999年3月共收治各种脑功能不全54例,其中男39例,女15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7岁,平均45.13岁。1.2 诊断标准:根据1995年庐山会议MODS[1]和MODSS评分系统[2],神经系统按Glasgow评分[3]。小于14分18例;10~12分21例;7~9分12例;小于6分3例。1.3 治疗结果:54例中除3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9.
轻度低温在脑复苏中的作用张国强张坚(急诊科)随着心肺复苏技术的发展,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水平已有明显提高,但由于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较差,易引起不可逆损害,导致脑复苏失败而影响了心脏骤停后整个心肺脑复苏水平。减少缺血对脑组织的损害,提高脑复苏水平已成为...  相似文献   

10.
脑复苏     
脑复苏的关键是尽早的实施心肺复苏,首先要通过有效的心肺功能支持,保持体液平衡和营养,以保证脑组织正常血液供应和机体的生存.其次是标准的脑复苏治疗,包括生理性方法和药理性方法。  相似文献   

11.
心脏骤停的病人 ,经有效心肺复苏术自主循环恢复后 ,常常会发生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的昏迷 ,并常伴发多脏器功能不全 ,包括心血管、肺、肾、血液、内分泌紊乱。这是由于再灌注损伤、长时间组织酸中毒与心输出量减少所致 ,即复苏后综合征。再灌注是促使缺血组织恢复正常的根本措施 ,也是心肺脑复苏的首要条件。所以在复苏过程中再灌注损伤是相当常见 ,也是难以避免的。目前认为“脑再灌注损伤”是始发于全脑缺血期 ,在脑再灌注后继续发展而形成的脑损伤。由于心肺复苏成功后常涉及到脑复苏及脑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其结果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心搏骤停的院前急救--脑复苏和脑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庚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4(11):688-690,665,667
心肺复苏的最佳结果是恢复患者脑皮质的高级活动,进而使其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脑功能的恢复是复苏成败的关键和终极目标。自70年代以来医学界已把心肺复苏(CPR发展为心肺脑复苏(CPCR),因此,现代心肺复苏实际上指心肺脑复苏。目前心脏复跳之后患者脑皮质功能的恢复仍然是难题,Safar教授报道没有使用监护器的院内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最终生存而且没有脑损伤者不足10%。传统观念认为,大脑耐受循环完全停止的时间极限是4~5min,但近年来有基础研究提示,经积极治疗脑缺血20min后仍可获得功能以及组织学恢复,但这只是在实验室得出的结果,目前在…  相似文献   

13.
肺脑相关论     
五脏和脑有着密切的联系,论述肝、心、肾和脑的关系的文章很多,但是论述肺和脑之间联系的文章很少.实际上肺脑之间的紧密联系也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14.
黄丽燕 《微创医学》2005,24(1):142-144
心肺脑复苏(CPCR)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主要用于复苏后能维持较好的心、肺、脑功能及能较长时间生存的患者[1].近年来,复苏研究的目标转向脑的研究[2],故现代急救医学已将心肺复苏术(CPR)扩展到心肺脑复苏(CPCR)高层次,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肺脑复苏模拟训练情形及实际操作中护士角色的配合。方法以三期九步复苏技术操作程序为标准,确定A、B护士在心肺脑复苏中护理操作步骤。结果加强专业性心肺脑复苏护士角色酝酿的模拟训练,使操作护士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操作顺序能在实际运用中做到忙而不乱。结论科内每位护士均能胜任心肺脑复苏角色,并默契配合,使危重病人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卫生院心肺复苏的特点和对策。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心肺复苏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63例,心肺复苏成功4例,脑复苏成功1例,心搏骤停原因以脑、心及肺疾病多见。结论卫生院心肺复苏的特点是:院外急救多、急救条件差、医疗配备不足、围心搏骤停期的救治空白、4min内的“黄金抢救时间”等难以保证。但卫生院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潜力是大有可为的。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提高必须从时间、高质量的急救技术和设备关键因素下手。  相似文献   

17.
脑复苏中脱水所致合并症的预防和处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630042)邓建,刘怀琼脑复苏需要综合治疗,除低温外、利尿脱水也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在有效循环血容量正常和禁食的状态下,只要维持静脉输入量和尿排出量相等,不计算肺和皮肤的蒸发量(正常约800...  相似文献   

18.
赵建英 《医学综述》2001,7(4):235-235,256
1961年国际复苏研究委员会将心肺复苏 (CPR)的概念扩展到心肺脑复苏 (CPCR) ,从而将脑复苏提到与心肺复苏同等地位。至目前CPR的成功率已有了明显提高 ,但CPR之后的脑复苏仍然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没有使用监护器的患者 ,其CPR成功而生存的只有不到 1 0 %没有脑损伤[1 ] 。自 70年代以来 ,研究脑复苏的专家进行了一系列脑复苏的研究 ,现仅将其最新进展简述如下。1 及时有效的CPR新方法的探索目前认为CPR的最终目的是脑复苏 ,脑复苏的最好治疗措施是迅速恢复自主循环 ,而恢复自主循环的最好时机应在CPR早期。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心肺脑复苏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强 《医学综述》2000,6(12):535-537
<正>在过去的40年里,重症医学在心肺脑复苏领域取得较大进展,但最终结果却依然差强人意。据统计,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从0%~28.9%,平均约为14%,且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后,生存质量急骤下降。目前认为,有较多因素影响心脏骤停者抢救成功的预后,其中包括是否进行了快速有效的心、肺、脑复苏。在许多研究中表明,旁观者在现场早期施行了有效的心肺脑复苏,对于心脏骤停者的抢救成功和预后有极大作用。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对普通民众进行了大量的基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搏骤停患者血中β-内啡肽(β-EP)与正常人的差异;探讨心肺脑复苏中纳洛酮的作用,患者血β-EP含量的变化及纳洛酮对血β-EP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抢救和住院、留观的心搏骤停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随机分为纳洛酮组与常规复苏组,前者以常规复苏为基础,再给予纳洛酮2.0mg,并可间隔30m in多次重复使用。常规复苏仅行常规心肺脑复苏(CPCR)。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健康组与观察组对照。在经CPCR自主循环恢复后的纳洛酮组中选择13例为动态纳洛酮组;在经CPCR自主循环恢复后的常规复苏组中选取14例为动态常规组,动态观察血β-EP的变化。观察组和正常健康组均抽静脉血5m l入专用抗凝管离心取血清存放于冰箱,测定血中β-EP含量。分别测定不同时间(CPCR开始即刻应用纳洛酮前、CPCR应用纳洛酮后第2、24、48、72小时)患者血中β-EP含量。结果①心搏骤停患者血中β-EP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②纳洛酮组复苏成功率41.93%,常规组复苏成功率12.90%,纳洛酮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复苏组(P<0.05)。③动态纳洛酮组血β-EP含量比动态常规组高(P<0.05)。结论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能逆转β-EP所介导的心、肺、脑功能抑制,从多个环节中促进心、肺、脑诸器官复苏,因此临床应用纳洛酮可明显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