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性脑病治疗中,清洁、酸化肠道降低血氨十分重要.我科常采用清洁灌肠后乳果糖保留灌肠的方法降低血氨,效果良好.在灌肠时因肝性脑病病人意识不同程度障碍,配合欠佳.我科采用复合膜输液袋(0.9%氯化钠液500 ml装)及一次性输血器替代灌肠筒、灌肠袋为肝性脑病病人进行清洁灌肠和保留灌肠,方法简单、方便、经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省时省力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个焦点,一次性物品的推广就满足了护理工作上的这一需求。本科以往灌肠使用灌肠筒,之后又用一次性灌肠袋,近一年来,又使用了更简易的灌肠器,此种灌肠方法可用于各种灌肠,尤其适用中药保留灌肠及人工肛门病人的造口灌肠。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肝性脑病病人杜秘克灌肠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两种保留灌肠方法对肝性脑病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密闭式装置,采用恒定速度的保留灌肠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保留灌肠方法.[结果]实验组灌肠速度及完成灌肠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恒定和易掌握,且残留灌肠液pH值及灌肠液在肠腔保留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肝性脑病病人采用可调性密闭装置进行杜秘克保留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前,临床灌肠多采用一次性灌肠袋,此种方法存在难以控制灌注速度、无过滤设施等缺点。笔者采用一次性输血器进行灌肠,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方法按常规配置灌肠液,灌肠液可采用瓶装或袋装,将一次性输血器插入液体,连接一次性灌肠管,其他按常规灌肠方法进行。2优点(1)此法为封闭式,输血器和灌肠管连接紧密,操作过程不会发生渗漏;(2)易于控制灌肠速度;(3)操作简单,取材方便;(4)使用该法灌肠,对灌肠液中的药物可起到过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种深留灌肠方法对肝性脑病痛人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寄闭式装置,采用恒定速度的聚留灌肠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保留灌肠方法。[结果]实验组灌肠速度及完成灌肠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恒定和易掌握,且残留灌肠液pH值及灌肠液在肠腔保留时间优于时照组。[结论]肝性脑病病人采用可调性密闭装置进行杜秘克保留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肝性脑病患者采用右侧卧位灌肠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肝性脑病较为理想的灌肠方法。方法:80例昏迷患者以改进方法前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高分子导管(吸痰管)清洁灌肠后,用生理盐水加白醋保留灌肠,对照组为传统左侧卧位抬高臀部保留灌肠,实验组采用右侧卧位抬高臀部保留灌肠,比较两组灌肠方法对患者苏醒快慢的影响。结果:患者右侧卧位灌肠优于其他卧位,苏醒快。结论: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高分子导管进行清洁灌肠后采用右侧卧位抬高臀部保留白醋灌肠,是一种治疗肝性脑病较理想的灌肠方法。 相似文献
8.
颜萍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7,(16):87
灌肠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主要用于解决患者便秘或加入药物来治疗各种疾病或外科、妇科手术前的准备。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笔者发现用一次性输血器进行灌肠,具有控制流速准确,灌肠液不易从肛门流出,刺激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一次性输血器除应用于输血外,还常规应用于手术病人.手术后病人多数不输血或已输血完毕.但液体往往很多.在更换液体时穿刺针和排气针常常被瓶塞堵住. 相似文献
10.
一次性输血器除应用于输血外,还常规应用于手术病人。手术后病人多数不输血或已输血完毕。但液体往往很多。在更换液体时穿刺针和排气针常常被瓶塞堵住。常规处理方法是用穿刺针和排气针的针头相互交叉挑出堵住的瓶塞,或用无菌针头挑出堵塞的瓶塞。这种方法不但麻烦,而且使穿刺针和排气针暴露在空气中增加了污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一次性双腔式气囊导管在肝性脑病病人保留灌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也是肝功能衰竭的表现 ,肝硬化病人因长期便秘 ,使肠道内氨的吸收增加而诱发肝性脑病[1] 。因此 ,临床常用米醋保留灌肠来减轻氨的吸收。我科自 2 0 0 2年 7月采用双腔式气囊导管为 2 1例肝性脑病病人进行保留灌肠 ,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本组研究的 3 6例为 2 0 0 1年— 2 0 0 2年 11月的肝性脑病病人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2 3岁~ 80岁。其中肝昏迷 2 5例 ,意识清醒 6例 ,躁动不合作者 5例。引起肝昏迷的原因是长期便秘的肝硬化病… 相似文献
12.
局部外敷是静脉输液外渗时常用的处理方法 ,如冷敷、热敷、药物外敷等。通常是将浸有冷、热水或药液的敷料敷于手背外渗处 ,但临床操作时常给患者和护理人员带来很多不便 :如外敷时手臂制动 ,患者常感到疲劳 ;水或药液常外溢 ,污染床单、被褥 ;敷料暴露于空气中 ,易受到细菌侵袭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过反复试验 ,发现一次性输血器包装袋能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制作1.1 材料 一次性输血器包装袋 ,也可根据手掌大小选择一次性输液器包装袋或引流袋包装袋。1.2 制作 将输血器包装袋一端剪开 ,在另一密封端垂直剪4个… 相似文献
13.
局部外敷是静脉输液外渗时常用的处理方法,如冷敷、热敷、药物外敷等.通常是将浸有冷、热水或药液的敷料敷于手背外渗处,但临床操作时常给患者和护理人员带来很多不便:如外敷时手臂制动,患者常感到疲劳;水或药液常外溢,污染床单、被褥;敷料暴露于空气中,易受到细菌侵袭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一次性输血器包装袋能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临床上常用灌肠来促进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病人肠道内氨的排泄,以达到治疗目的。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直肠下静脉丛曲张血管的血管壁变薄,经不起刺激,肛管相对较粗硬,插管过程中由于肛管的刺激和摩擦易导致病人直肠下静脉丛曲张的血管破裂,引起难以控制的出血。笔者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病人灌肠5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方法2取用一次性吸痰管1根,剪去与负压吸引装置相连的带帽端,使用时直接与注射器相连,操作时动作应轻柔。2优点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由于管径小、管质柔软,对肛周、肠壁黏膜损伤小,不易引起出血,…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常用灌肠来促进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病人肠道内氨的排泄,以达到治疗目的。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直肠下静脉丛曲张血管的血管壁变薄,经不起刺激,肛管相对较粗硬,插管过程中由于肛管的刺激和摩擦易导致病人直肠下静脉丛曲张的血管破裂,引起难以控制的出血。笔者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病人灌肠5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肝性脑病使用白醋灌肠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 3 0 %的白醋加温保留灌肠能有效降低血氨浓度已得到肯定[1] ,并已在临床得以运用。然而 ,灌肠速度 ,灌肠液在肠腔内的保留时间及灌肠液pH值的变化对灌肠疗效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本文试用一种密闭式装置并恒定速度的保留灌肠方法与传统开放式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比较 ,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病人选择为我科 1998年 11月~ 2 0 0 0年2月之间的 60例符合肝性脑病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2 ] 。年龄 2 2~ 79岁 ,男性 4 5例 ,女性 15例 ,以随机抽样按序编组为原则 ,将病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1 2 方法 灌肠液… 相似文献
18.
19.
刘晓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10)
在严防SARS及禽流感医院感染的工作中,戴口罩是必不可少的防护程序之一.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及做无菌操作时,必须戴口罩,而患者到医院门诊集中诊治时,特别是输液患者输液过程中,也不防要戴口罩.但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在临床操作中,做个人防护的同时却忽略了口罩的清洁保管.特别是在短时间摘口罩时,便随意将其揣入兜内.这便会造成口罩的污染.再次戴口罩会污染面部及口鼻. 相似文献
20.
肝性脑病保留灌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为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外报道HE的发病率为10%~84%[1]。国内报道肝硬化患者轻型肝性脑病发病率为50.9%,并随肝功能加重而增高,Child-Pugh’s A、B、C级发病率分别为39.9%、55.2%和71.8%[2]。HE发病机理目前仍未完全明确,存在多种诱发因素,但在其发病机理中,氨中毒学说仍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临床上80%以上患者血氨升高[3]。研究表明便秘、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血氨增高,尤其是结肠内杆菌被认为是分解尿素和氨基酸产生氨的元凶,与HE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4]。肝性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